分享

中秋偶感

 付金川的石头 2010-11-02
中秋偶感

        又到中秋,又是一个想家的时候。

      “中秋”这个词仿佛为文人所专用,记得我小时候只知道“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枣红圈儿”“八月十五炕焦馍”,枣甜馍香是中秋留给我的最初印象,不记得有什么月饼、苹果、梨,更不知道所谓的中秋赏月之闲情、中秋送礼之俗风。现在,日子好了,有鸡、有鱼、有酒、有肉了;人似乎变得有内涵了,懂赏月诗了,懂闲情寄趣了。可我却更怀念“八月十五”了!

         怀念打枣的情景。

         农家院,茅草屋,黑烟囱,歪脖树。

         树是枣树。春天,开了一树的金黄的小星星,淡淡的香味弥漫了整个院子。望着满树的星星,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夏天,满树的枣娃儿缀得枣树妈妈吱吱地直喊:腰疼,腰疼。风来了,雨来了,看着一地的枣叶儿、枣娃儿,我的心疼极了。入秋了,我便天天盼望着:八月十五啊,八月十五,你快点儿来吧,你一来枣就红了,枣一红就甜了。终于,一天早上,母亲把我从梦乡中喊醒,“今儿八月十五,卸枣了,快起来!”。我一骨碌爬起来,院子里早已笑声连连了。树下铺了席子、布单子,旁边放着大小不一的几个筐子,我也拿着母亲特意给我用秫杆挺儿纳的特精致的小筐儿准备盛枣。因为树干细,所以让身体较轻的堂哥爬到树上抓住主干用劲地摇,只见他一阵猛摇后,大大小小的枣儿如冰雹似急雨般地落了下来,让人特兴奋!枣子砸到头上咚咚地也不觉得疼!几阵猛摇过后,席子上、布单子上便落满了红的、青的、半红半青的枣子。红红的枣子,似灯笼,似玛瑙,咬一口,酥脆!;青青的枣子也都红了圈,青里透着红,红边绣着青,咬一口,岗甜!堂哥经不住诱惑,出溜溜像猴子一样滑了下来,一大家子人齐上阵,七手八脚捡的捡,搓的搓,不一会儿,几个框子都装得满满的,圆溜溜的枣子躺在里面,如红宝玉似绿翡翠,满筐生辉!抬头望望天,天分外的蓝!再巡视一下早树,还有些枣子呢!母亲说:“留几个看门,留几个给小鸟吃,再留几个——过年时吃!”于是,站在枣树下的那个少年便期待着快快的过年了。

          怀念炕焦馍的情景。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一豆灯火,灶台焦馍。

          记得母亲炕焦馍总在傍晚之分,舀两瓢面,拌半小碗淘净的芝麻,兑三四勺水在面盆里和均匀,再分成几剂。一剂一剂的再捻成擀面杖一样面条,再切成黄瓜段一般的面团,把面团擀薄擀匀,如荷叶般圆圆的薄薄的。母亲就这样擀着擀着,屋外,月亮升起来了,地上亮亮的,树下黑黑的,屋内的油灯却更亮了,灯下母亲的影子一晃一晃的,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长一会儿短,显得很神秘很神秘!开始炕了,爷爷烧火,火烧得文文的,红红的火苗映着爷爷古铜色的脸庞,很亮很亮,爷爷脸上的皱纹,很深很深。母亲在灶旁双手托起一张,非常麻利地一翻,面片儿就妥妥地贴在了锅里。稍许,母亲一手用锅铲轻轻地撬起,一手小心的敷在面片上,慢慢地转动面片儿,待面片稍稍变硬的时候,母亲双手又猛地一托一翻,面片就乖乖的翻了过来,再让它转几圈,面片就变硬了,圆圆的黄黄的焦馍就做成了!看着母亲炕焦馍,我特别羡慕,感到母亲真了不起!拿一张焦馍,一咬,嘎嘣一声,嚼碎了,满口香!一张吃完了,喝几口水,还想吃,再吃一张!几个伙伴聚在一起,在村里的空地上,拿着焦馍,比谁的大,仰脸看着月亮,争论里面是坐着月姥姥还是仙女,玩够了,各回各家了,这个说“我走,月亮也走,月亮跟着我走。”,那个也说“我走,月亮也走,月亮跟着我走!”这个说“月亮在俺家院里。”那个也说“月亮在俺家院里!”于是,好心的月亮就来到了每个孩子的家里!

         明天,就是庚寅中秋节。今夜,却是月黑风高夜。

        想吟一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可明月在哪里呢?我仰望天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