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教学感悟

 贾得二中白惠兰 2010-11-02
     对初中生来说生物是一门“副课”,不参加中考,期末考试不排名次,因此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就差一些。作为老师也不能期望他们在课余时间里学习生物。因此我就一直在思索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要提高效率首先必须激发兴趣,然后就是课堂内真正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做法如下:
      1、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激发和利用兴趣的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热情,也可增强教师上课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作到以兴趣引路。用学生感兴趣的直观实物教学、实验教学、录相教学或体验教学。例如,讲到脊椎动物这一节时,我首先到电教室寻找有关录相,为学生播放,让他们首先从感性上对起种类、行为习性、生理特征有一定的理解,并同时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讲课时在结合他们平时的所观所想,记忆中的积累来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展开讨论,拓展思维,深化知识。再例如讲到软体动物时,给学生展示各种鲍、贝、蚌的挂图。
      2、 采用谈话法
      谈话法是属于探究性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主要不是由教师直接提供,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把发现的信息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加以重新安排,并进一步组织或转换,使它和原有的知识融合起来而获得。教学中采用适当地谈话是非常有益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提出一系列前后连贯,逐步深入的问题。通过师生多层次的谈话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或观察有关教具、实物、实验、录相让学生边思考边总结,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我经常采用的谈话法有问答式和启发式谈话法。问答式的谈话法经常运用在复习课上,有时采用小组评比的问答形式,既能调动课堂气氛有增加学生学习生动性,促进了集体合作,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像这种情况下,学生会非常活跃,积极回答,最终取得好的效果。而启发式的谈话法一般是在新课进行时采用。我运用提出的问题,诱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一步一步地去推敲、去理解和寻找正确答案,像这时最好不要让学生一个人去思考。这样容易把他们的思维束缚在自己的小圈子内。我采用前后两桌互相讨论,互通思路,取长补短,最终共同得出结论,这样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讲。在运用谈话法时我很注意最后的总结,1问题谈话结束时,做简要、明确的总结,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纠正错误思路,使得概念清晰。这样学生记忆牢固,难以忘怀,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3、 贴近生活。用日常实物、生物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纯的讲课本知识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并产生学此无用的想法。为了纠正这样的想法,我就在上课时尽量多举一些贴近生活、学生自己日常所见的例子。例如讲植物的有性生殖时,借助学校中院的韭兰花,分析韭兰花的结构,这样学生会感兴趣,并推之广用去分析常见的 花的结构,而通过这样的结构结合有性生殖的概念就会很容易理解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再例如讲“免疫”时,举非典的实例,运用非典来了解什么叫抗原,什么叫抗体。而又因为我们学校在非典期间的各种为免除传播的做法,因而很容易的讲清了传染病流行性的三个途径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并让学生自己来区分每中做法法应属于哪种途径。
      4、 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使学生心理处于知与不知之间,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例如讲到鱼类鳍的作用时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然后让大家回家自己做实验,将不同的鳍剪掉,看看鱼会有什么变化,然后再组织探究,使之不断深化,同时也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
      5、 加强复习,注意巩固
      初中学生往往学着后边的忘了前边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加强复习,在复习时可采用各种方式,教师提问、同桌互问互答、组内抽查等。让学生不断的处于知新并温故的氛围中。而且在大考前夕要足够时间复习,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以上只是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的做法,而好的经验还需要大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共同总结,只有这样我们走出富有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