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方文山能成中小学校本课程? 经典流行咋结合

 3gzylon 2010-11-03

研究方文山

可以成为中小学校本课程?

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王崧舟笃信

有智慧的老师能找到中华经典美文和流行文化的结合点

每天打开邮箱,都会有两页新作品在等待记者收取,随着比赛截止期临近,杭二、杭高、学军这杭州“前三”所中学的参赛选手多了不少,但一个新问题也随之产生:将所有作品都转发给方文山挑选,对在准备周杰伦演唱会的他而言,显然是一种奢望。于是,我们又紧急邀请了一位“军师”为我们先把一下关,顺便把歌词分分类,看看其中反映了孩子们哪些视角。

“军师”来自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王崧舟,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选王校长是因为他曾给杭州的部分语文老师上过一堂很有名的课:以“青花瓷”的歌词为例,分析方文山用“陌生化写作”带来的新意,以及这种写作对语文教学的参考意义。这堂课让很多语文老师印象深刻。

林夕、方文山,都是王崧舟喜欢的词作者,方文山的书,他都收齐。他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孩子开一开诸如《中国风歌词赏析和创作》、《方文山中国风诗歌中的古典情怀赏析》等为传统诗词经典学习抛砖引玉的校本课程。“一个有智慧的语文老师,应该可以找到中华经典美文和流行文化的结合点。”

孩子最爱的创作素材

凄美爱情和浩大战争场面

朦胧伤感的爱情题材,声势浩大的战争场景似乎是这个年龄段孩子自由写作的不二之选,其中又以前者居多。

比如杭二中高一的杨诗佳同学,趁着周末投了3首歌词,这些歌词都有原创故事背景介绍,有些还被她录制成了广播剧,放在网上。

其中一首《清明祭》,讲的是一对年轻人相知相识共结连理,丈夫却意外身故,留下年轻妻子为他痴情厮守:“夜未央,银烛沾月光/石阶长,青山扶苍凉/焚炉香,青苔孤坟荒/露摇荡,断雁鸣西风惘……哪年端阳,花烛罗帐昏红窗/良辰赏,盈盈天河一水长/五月忙,新妇箪食犁南冈/天不谅,镜花水月梦一场。”

妈妈在电话那头说,女儿从初中开始就超级爱写,如今也是杭二桃李文学社的,“不过我觉得她写的东西比较多愁善感,作文分老拿不高。”

“这就是青春。”王崧舟笑道,作为初中生和高中生,生活体验还是非常单薄的,而他们的年纪却正值青葱岁月,“他们所能结合到诗歌中的情感,只能是青涩的、朦胧的、诗意的幻想。”这首歌词的用意有作者的别具匠心,首先整个作品有叙事、有抒情,还把“元宵、重五、中秋、清明”等中国元素巧妙地化进了叙事诗当中。

不过,虽然支持孩子多写,妈妈们也很疑惑:孩子是不是应该写点现实的题材?又该怎么锻炼这方面的能力?王崧舟的想法是,一是生活体验本身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二是继续扩大阅读的视野,文字和文化的积淀、创作经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