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粒尘寺的空间--段氏筋骨按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昵称3229476 2010-11-04

段氏筋骨按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主因是由于外伤或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致使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组织发生膨出或脱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放射性神经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疾患。本病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易发于2040岁年龄的人,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的综合症状于祖国医学的“痹症”、“腰痛”范畴,符合足太阳膀胱经的症候群。

[病因病理]

内因:椎间盘缺少血液供应,修复能力较弱,其营养来源20岁以前,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其纤维环的韧性及弹性均逐渐减退,此外,腰椎负担人体中的重量,活动幅度较大,特别是腰45,腰5—骶1之间负重最多,活动度最大,外于这些变性、弹力减退的纤维环上,容易造成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形成本病。

外 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是由于弯腰推举重物,或跌倒撞击,剧烈运动等外伤所致。当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变性力量减弱时,若受到急性扭伤,如负荷过大的弯 腰活动,造成椎间盘内压过高,髓核就可能冲破纤维环,向侧后方突出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发病。此外,亦可因慢性劳损和受寒着凉而诱发。慢性劳 损,日久积累,髓核长时期不能正常充盈,影响纤维环的营养供应,最终致纤维破裂。受寒着凉使腰背肌肉痉孪,影响局部血循环,进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同时, 肌肉的紧张、痉孪,导致椎间盘内压升高,使髓核突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跌倒闪挫损伤经络或感受风寒湿邪,致气血凝滞,筋脉不利,久而成痹,并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素质不强有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多 数患者腰部有急性扭伤或慢性劳损的腰伤史。临床表现主要是腰痛和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腰痛轻重不一,重者痉痛剧烈,可影响翻身占立,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 剧。坐骨神经痛,由腰臀部开始,放射痛沿坐骨神经路线,可放射到腘窝、小腿外侧、足背外缘、足根、足掌。多数患者是单侧坐骨神经痛,若椎间盘中线突出者 (及少数),可能有双侧坐骨神经痛。患者每当抬腿、弯腰、咳嗽、喷嚏、大便用力时,可使疼痛加剧。大多数患者腰部功能明显受限,出现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 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患侧肢体麻木、温觉异常、肌力减弱、肌肉萎缩。

[临床按诊]

1、 压痛点:一般在突出一侧的椎间隙,离脊柱中线一横指左右有固定压痛点。这种压痛,常伴有侧臀部和下肢方射,使原有的坐骨神经痛加剧。有时,沿坐骨神经走行 部位和可出现明显的压痛点。少数患者病侧没有明显固定的椎压痛点,只有一个敏感区域,用拳捶击,同侧下肢同样有放射痛。压痛点对确定突出的部位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

2、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两腿伸直。当医者将患侧下肢向上高举,患腿抬高到离床面40度角左右或更低时,腰部及患侧下肢出现牵引性放射痛,即为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

3、腱反射试验:膝腱反射异常,提示腰3或腰4椎神经根受压;跟腱反射异常,提示骶神经根受压。

4、拇趾背屈试验:患者仰卧,两腿伸直,拇趾用力背屈,医者同时用两手指对抗板压,比较两拇趾背屈的力量有后差异。由于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往往引起下肢,特别是小腿伸肌力减退,拇趾背屈的力往往弱,甚至无力作背屈动作,这种现象提示腰5神经根受压时常更明显。

5、屈颈试验:患者仰卧,两腿伸直。医者一手置于患者胸前,一手置枕后托住患者头部,使颈部向前屈曲,并突然向前用力一屈,如出现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即为阳性。这是由于屈颈时神经根随之受到牵拉,致突出物压迫神经根的疼痛。

6、肌肉萎缩:病程较长的患者,大、小腿肌肉萎缩。小腿常以胫前部肌群为明显。

7、痧象:对于感受风寒湿邪或气血淤滞较重的患者,在压痛点周围或腰部有痧象。

8、功能障碍:重症患者或病程延长后,多数可发生脊柱侧弯,骨盆多向患侧斜。行路时患者下肢常出现足跟不着地等畸形现象。

[辨证施治]

治疗应以滋补肝肾,行气活血,软坚散结,通经活络,消瘀止痛,祛风散寒,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

一、基本操作

1、腹部按摩

腹部常规按摩一遍,以诊查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重点施治:用“固肾培元”点法和拔法重点施治脐部周围。用“定海神针”手法点按、拨揉患侧天枢、水道和归来等穴,治疗时患者腿部和臀部常伴有酸疼、麻木感;按揉气海和关元穴,以补肾益气,强腰健体。最后以“引气归元”补法结束腹部操作。

2、腰背部按摩

用“平沙落雁”直推和分椎背腰部,按揉腰部肌肉;用“逐鹿中原”手法拇指重点腰部两侧的华佗夹脊穴,肘部点按患侧肝俞、肾俞,重点按压压痛点,使患者有明显沿坐骨神经线放射痛感,按压几分钟后,逐渐放松压力,然后再进行按压,反复操作46遍。以起到强肾壮腰,舒筋活络,解痉镇痛,消瘀散肿的作用。最后揉按搓擦腰部,结束腰背部操作。

3、局部操作

用“揉臀部”按揉患侧臀部;用“搓下肢”法搓滚下肢后侧;用肘部或拇指依次点按居和环跳穴,使患者有酸疼、胀麻并向下肢放射感,接着点按承扶、风市、阳陵泉和承山穴;最后沿坐骨神经分布区进行滚搓。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祛风散寒,营养肢体。

二、辨证加减

急性期:在腰背部和患肢多采用推、按、揉等轻柔手法,以解除痉挛,缓解疼痛,消肿止痛。

治疗期:一般急性发病12周后,是按摩治疗的最佳时机。在缓解腰背部肌肉痉孪后,重点采用点按压痛点、腰部侧扳法和腰部拔伸法,促使突出的髓核还纳,使受压的神经根得以缓解,解除疼痛。

陈旧性患者:一般施用手法较重,多采用腰部侧扳法、斜扳法、拔伸法、滚腰法及下肢牵抖法和腰部被动性的功能活动方法,以解除粘连,滑利关节。

三、辅助疗法

刮痧疗法:在腰部或压痛点及其周围使用扯痧法,以祛痧活血,驱风散寒,解痉止痛。

拔罐疗法:在刮痧的基础上,可以在压痛点部位再施以留罐法,以加强疗效。也可单独使用拔罐法治疗。

[治疗说明]

1、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首选保守治疗方法。运用此法治疗,患者一般30天左右症状会明显改善或全愈,若通过30次以上治疗效果不明显,应考虑改用其它疗法。

2、按摩法适用于腰椎间盘侧突出,对于中央型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一般不采用按摩疗法。

3、患者治疗期间,应卧硬板床休息。症状改善或消失后,要加强腰部的肌功能锻炼,避免腰部剧烈运动及承受重物和感受风寒湿邪的入侵。

4、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可以不用做脏腑按摩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