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时代的下一个倒霉蛋儿

 闲之寻味 2010-11-05

    昨天下午在北大大树咖啡馆和北京晚报的侯振威探讨了纸媒如何摆脱困境的问题。事实上,纸媒向何处去,这个问题连传媒大亨默多克也搞不清楚,所以《泰晤士报》网络版开始进行收费试验。但现实是,自从开始收费,我就再也没有看过这份我已经看了十几年的报纸了。

    网络对纸媒的冲击显而易见,但报纸并不是唯一一个牺牲品。印刷版词典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印刷版词典是否会成为网络时代的下一个牺牲品?这种预测不管是对是错,网络已经剥夺了我们的隐私权,让我们信口开河,不再遵守语法规则,却是事实。最近也确实有消息说,受到广泛喜爱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可能会不再推出印刷版。
    牛津大学出版社执行总裁奈杰尔·波特伍德对《星期日泰晤士报》说,他认为到2020年,《牛津英语大词典》(O.E.D.)最新版本便不会以印刷版的形式出现了。他说:“印刷版词典的市场正在迅速消失。”稍后,这家出版社对他的这个说法进行了解释,并表示,至今还没做出有关印刷版本的决定。出版社表示,印刷版仍有需求,但是人们对网络查询越来越感兴趣。
    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宣传主管克里斯蒂安·普尔迪说:“原本一直由印刷版工具书所做的事情,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求助于网络。”据美联社调查,《牛津英语大词典》的网络版每月的点击量已经高达200万次,网上订阅者每年需要支付295美元。最新一版《牛津英语大词典》是1989年印刷的,共20卷,迄今共售出大约3万套。
    普尔迪表示,由于辞典编撰人员每隔几个月就会增加一些新词汇,因此这本词典会变的越来越大。他说:“再过10年,它会达到多少卷?我们不断更新《牛津英语大词典》,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谁知道答案,又有谁清楚需要花费多少钱?再过10年,印刷版还有市场吗?现在我们不能下任何定论,我们还需要再观察观察,看一看这样做是不是划算。”
    但是,如果在网络时代,印刷版词典败下阵来,一些人肯定会说,它其实并不是迅速崛起的信息技术的第一个牺牲品。当十多岁的青少年第一次学会用手机发短信时,一些教育家就担心,他们是否会忘记如何拼写。电子邮件和火星文渗透到教室和职场时,一些语法学家也开始担心它们是否会毁掉语法。
    今年夏初,泰国官员指出,Facebook和Twitter是导致泰国学生语言技能越来越糟的罪魁祸首。该国文化部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泰国年轻人并不在意短信及社交网聊里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缩略语。十分之四的青年人认为,只有在正式场合才有必要使用“标准泰语”。
    泰国文化部长尼皮特·因塔拉索姆布特说:“过多使用Facebook、 Twitter和手机短信,使我们的语言发生扭曲。但是我们不能阻止人们进行交流。”他表示,为了保护该国的纯正语言,文化部应该举办作文写作大赛,鼓励电视台在播放的节目中使用标准泰语。泰国青年并不是唯一一批不知不觉地让古老语言传统让位于新技术的年轻一代。
    中国学生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中国学生早就开始丢掉墨水、毛笔和纸张,开始使用电脑、键盘和手机,他们渐渐忘记了如何书写他们在儿童时代记住的那些汉字。他们使用拼音打字越频繁,越难记起如何写笔画复杂的汉字。当记不住或想不起时,他们会再次向科技求助,在手机上查找汉字。一些学生承认,他们患了所谓的“汉字遗忘症”;汉语言学家则表示,这一问题甚至会对阅读能力产生严重干扰。
    信息技术对语言学的破坏力有目共睹,但也有语言学家认为,这些担心是多余的。英国语言学家和即将上市的《网络语言学(Internet linguistics)》一书的作者大卫·克莱斯塔尔表示,关于网络和信息技术对语言产生的影响,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对大部分人来说,网络生活只有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是在过去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他说:“我们正在讨论最新的趋势。对语言研究来说,10年、20年只是一瞬间。人们此刻正在做的事情,不一定会长期持续下去。”
    虽然教育界人士和父母们会为科技对学生的语言技能产生的影响感到担心,但是这些争论早就有之。印刷机、电话和广播刚刚产生时,也都曾引发激烈争论,但所有这些争议最终都慢慢平息下来。克莱斯塔尔说:“人们对新科技总是有些担心。每次新的技术诞生,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克莱斯塔尔表示,虽然网络语言在标点和拼写方面可能更不正规、不精确,但是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英语和我们在线下使用英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说:“要是你能后退几步,把网络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也许你会发现,它与以前的俚语还是有更多的连贯性的。”(杨孝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