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章 芋的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研究

 qdli 2010-11-06

摘要 在中国古代唐宋时期及以前芋是主要的度荒杂粮;南宋以后,芋便下降为一般蔬菜了。在现代社会中,芋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章应用民族植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择我国云南(地处南方、少数民族聚居、芋资源丰富)和山东(地处北方、汉族居住地区、芋资源以多子芋为主)为试点,兼顾其它省区,开展芋民族植物学和植物资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⑴在云南传统栽种芋的菜园和农地被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所代替,芋在不同民族家庭的地位也从传统作为主食变成蔬菜或杂粮。在山东已形成芋的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格局。芋在汉族农家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⑵在云南包括芋的野生近缘种、半栽培种、栽培品种,种质资源丰富多彩。在山东未发现芋的野生类型,以栽培品种为主,主要是旱芋类型的多子芋品种。民间不断引进和选育新品种,有利于芋遗传多样性的增加。

⑶从芋的主食器官类型不同考虑,参考芋的形态学、分子标记以及芋民族植物学民间分类的观点,作者提出可以考虑将云南红芋一类主食花茎的芋作为花茎用芋变种(var. Inflorescens);与叶用芋变种和球茎用芋变种组成芋种下三个变种的园艺学分类系统; 并进一步充实了芋的亲缘关系演化图和中国芋种下园艺学分类检索表。请有关学者进一步探讨。

⑷民间对芋的植物崇拜及植物崇拜文化对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作用已显得苍白无力;特别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主流文化的影响,植物崇拜文化丢失的速度大大加剧。如何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多样性保护,已是刻不容缓的议题;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议题之一。

⑸“食芋文化”在中外植物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绝非偶然。在古朴的食芋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关于芋植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丰富的传统知识,并且存在着对芋生物多样性管理和利用的朴素的科学内涵。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讨。

⑹为了减少和避免种质资源的损失,依据芋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群数量的多少,可以分别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建立种质基因库这三条途径来解决。

⑺芋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从商品化的角度看,芋头可加工成1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食品。提取芋头淀粉,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开展芋非淀粉多糖以及其它功能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将会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芋;民族植物学;植物资源;食芋文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芋是天南星科芋属植物栽培品种的统称。因其球茎富含淀粉,叶柄、花序也具很高的营养价值,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粮菜兼用作物(参见图版Ⅱ,彩图11,12,图版Ⅲ,彩图13~16,19)。除此之外,芋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栽培品种多。目前全世界约有1000多个芋品种,排除一些同物异名的类群,估计在700个品种左右。2)种植地区范围广。目前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及东亚的温带地区均广泛种植有芋。3)栽培历史悠久。芋在中国驯化栽培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1]。4)对栽培条件要求不严格。由于这种植物对环境适应性强,易于间作套种,适于填充农田的边角地带,种植面积可大可小,房前屋后、田头地角均可种植(参见图版Ⅰ,彩图10)。5)芋主要是进行无性繁殖。多以无性繁殖的方法留种保存。长期以来,各民族农民在栽培实践中发掘遗传的变异,培育新品种,而植物育种家对芋遗传多样性的贡献却显得无能为力。6)相对其它作物而言,芋的研究一直重视不够。其中的原因很多,如芋一般不开花,结实率低,种子萌发困难,尤其是对芋品种形成过程中的遗传机理了解不够,导致现代的杂交育种、品系改良非常困难。

基于上述种种特点,在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的资助下,选择我国云南(地处南方、少数民族聚居、芋资源丰富)和山东(地处北方、汉族居住地区、芋资源以多子芋为主)为试点(参见图版Ⅰ,彩图1,2),兼顾其它省区,开展芋民族植物学和植物资源研究,为芋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贯穿着本项研究的始终。从选点、调查、访谈、实地采集到分析、研究,都应用了民族植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3〕。此外,景观生态学、参与性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简称PRA)、半结构访谈调查(Semi-structured Interviws,简称SSI)、人类学和植物分类学的方法〔4-5〕也用于研究工作的不同时期。野外工作(Field Work)除遵循民族植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一般原理外,还采用了提问法”(Questionnaire),  在民族植物学调查中,运用四个“W”疑问词是十分重要的。即“Who”,谁用? 包括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What”,用什么植物器官?“How”,如何利用?“When”?何时利用? 在调查中,弄清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掌握芋民族植物学的第一手资料。

 

1.1中国云南芋的民族植物学和遗传资源调查取样

⑴ 按照项目研究内容,先后在云南省的怒江州、德宏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西双版纳州、红河州、玉溪地区以及昆明市的30个县40多个自然村进行实地调查和芋样品采集,对在湖南省永州、江永、祁阳、长沙等地收集的芋品种,以及我国芋种质资源保存地——武汉国家种质水生蔬菜资源圃收集的芋品种进行了研究,共采集芋样品150多份(见附表1)。所收集的芋样品包括了云南境内自然分布和传统栽培的主要类群,其中包括有引种栽培的大紫芋(Xanthosoma sagittifolium),芋属邻近类群的海芋属(Alocasia)样品3个(9882,9887,9898),芋属的大芋荷(Colocasia gigantea)  (98008),芋中有走茎发达、球茎小、叶片多具彩纹的野生弯根芋,生于轮歇农业(刀耕火种)撂荒地的次生林中,块茎相对较大,兼有子芋和走茎的逸生类群。而传统栽培的芋中,按利用的部位分为:叶用芋、花茎用芋、魁芋、多头芋、多子芋,所有上述类群均收集定植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内。

⑵ 运用民族植物学和参与性的调查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人群利用和管理芋品种的方式,植物资源的交流、品种筛选方法和民间分类等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记录、整理和分析(参见附表1)。

 

1.2中国山东芋的民族植物学调查和遗传多样性取样

(1)按预定的旅行路线,作者自莱阳→潍坊→章丘→济南→惠民→高唐→郓城→荷泽→济宁→滕州→莱芜→临沂→日照→诸城→青岛共16个调查取样点,实地考察了山东芋民族植物学、植物资源概况及分布的生态条件(表4-1,4-2,)。

(2)详细记载16个取样点芋资源取样材料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分别照相。

(3)召开非正式座谈会,向汉族农民询问芋的栽培制度、技术措施、生长周期、产量、民间食用历史和食用方法、贮藏方法及加工利用状况等。

(4)将各调查点有特点的芋资源材料分别收集1~5kg做为进一步研究用的取样材料。

 

1.3芋的遗传多样性比较试验设计

以在云南、湖南和武汉取样的120多份叶用芋、花用芋、魁芋、多头芋、多子芋为试材,定植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内。以在山东收集的31份芋种质资源材料为试材,在山东莱阳农学院蔬菜试验站进行田间种植试验,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法,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重复三次,详细记载各种性状(见附表1,表4-1)。

 

2  结果与分析

 

2.1芋的历史变迁

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是芋的起源地之一。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甲篇》(公元前四世纪)、《史记·货殖列传》(公元前一世纪)等古籍已有芋的记载〔6〕。秦时卓氏迁蜀,就因所说汶山(即泯山,古时可泛指川西北山区)之下盛产“蹲鸱”,赖此可以终生不饥,便放弃了迁北之葭萌而自愿远迁临邛。成都和彭县出土的《种芋》、《采芋》画像砖瓦,更是生动地反映了汉代成都平原水芋的大田种植情景〔7〕。西晋南北朝时种芋经验已相当成熟,已有十四种芋品种。所以当时“蜀汉既繁芋,民以为资”,成为举国皆知的常识。唐代仍是普遍种芋,就先生杜甫也是“园收芋粟不全贫”〔8〕,竟然在这个北方诗人的心目中,芋也与粟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到了南宋时期,我国有些平川地区,还以“芋区”和“粟陇”为夏季主要农田景观〔9〕。芋在唐宋广泛种植的同时,由于冬小麦的逐渐推广,使所有传统夏粮在它的面前相形见绌,随着旱地粟——冬小麦和水田稻——麦轮作制的建立,能用于种芋的闲田日渐减少。南宋以后,芋便下降为一般蔬菜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后的发展进程,芋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进入国际市场,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表明,全球芋的生产总面积约为1,077,660公顷,其中80%以上在非洲,15%左右的面积分布在亚洲,平均产量约6.1吨/公顷,由此可见芋仍是一些地区的重要农作物〔10〕。我国仅山东省2002年芋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出口芋类产品已达总产量的30%以上〔11,12〕

 

2.2芋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运用民族植物学和参与性的调查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人群利用和管理芋品种的方式,种质资源的交流,品种筛选方法和民间分类等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记录、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从事稻作农业、旱地农业还是轮歇农业的民族和社区,利用芋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但随着人口的增加,集约化农业的推广和政策引导、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1)传统栽培的芋品种越来越少。在山东几种主要形状的多子芋中,除了长卵圆形之外,其余各种形状的子芋,加工“冻芋仔”成品率均较高(参见图版Ⅲ,彩图17)。可见,山东各地民间在引种芋时,除考虑当地居民食用口感的需要外,还考虑到加工出口对产品的要求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因素。这样就使山东芋遗传多样性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一些产量高、品质好、芋形符合加工要求的品种就得到了发展;而一些产量低、品质好、芋形不符合加工要求的品种,农户渐渐不愿种植。如传统的莱阳孤芋、莱阳花芋和莱阳分芋是珍贵的山东芋种质资源,由于莱阳孤芋产量较低,莱阳花芋和莱阳分芋不仅产量低,而且加工成品率亦低,虽具有民间传统美食品种、风味品质好等特点,但种植面积却愈来愈少;又由于芋是无性繁殖植物,各地没有遗传资源保存的专门机构,就使得部分芋品种资源灭绝或将要灭绝。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西双版纳勐宋的哈尼族和基诺山的基诺族中,平均每户种植5~6个不同的芋品种,从事旱地农业的地区,一般每户种植的芋品种也有2~3个左右,而在以市场销售为目的的地区,农户种植的芋品种最为单一,如建水县近郊的培德村,大面积种植的芋品种只有建水大芋头(俗称人头芋), 二十年前当地种植的传统品种红梗青芋,白梗青芋现已很难见到了。(2)芋的栽种面积不断萎缩,传统栽种芋的菜园和农地被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所代替,例如在云南德宏州的盈江县,芋是种植在当地景颇族轮歇地(当地称百宝地),近年来,随着芸香草(Cymbopogon citrates)大面积推广,芋的种植面积减少了许多。(3)芋在家庭的地位也从传统作为主食变成蔬菜或杂粮。(4)在山东芋的生产又是另一种情景,由表4-2可知,山东芋主要栽培面积分布在东部半岛地区(包括莱阳、潍坊、青岛、日照、诸城等),占全省芋栽培面积的91%,这些沿海地区芋产品出口比较便利,从而促进了栽培面积的扩大。临沂地区虽不是沿海,但由于距日照和江苏的连云港较近,生产的芋可以直接销往这两个沿海港口,促进了这一地区芋生产的发展。济南、滕州、菏泽、郓城、东明等地,当地居民有食用芋的习惯或是一些以芋代粮的贫困地区,故有一定的栽培面积,其余地区仅有零星种植。(5)近年来由于芋加工出口量剧增有的年份种芋的经济效益较高,农民对芋生产渐渐重视起来,将种植其它蔬菜的新技术应用于芋栽培,使芋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4]。根据山东莱阳芋标准化示范区提供的产量数据表明,自1999年至2002年芋种植面积扩大了近50%,单位面积产量提高43.8%,总产量提高114.9%(见图4-1)。

图4-1  山东莱阳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芋生产面积

和产量增加(%)示意图

Fig.4-1  The area and yield of national vegetablis standardization

demonstrative area of(Taro)

 

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和栽培技术的进步,芋栽培方式增多,包括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促成栽培,小拱棚、地膜覆盖早熟栽培和普通露地栽培等(参见图版Ⅱ,彩图7~8)。随着芋生产的发展,不仅正常上市量增加,在胶东半岛夏秋季芋青黄不接期的供应量亦在迅速增长,基本实现了芋的周年均衡供应。

 

2.3芋的种质资源分布和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参与性研究

  云南芋的种质资源及其分布

2.3.1.1  野生近缘种 

在云南省南部热带地区,仍保留有芋的野生近缘种。我们在云南省盈江县芒允乡海拔600m的林下看到一株株高42cm的盈江野芋,匍匐茎甚发达,每根匍匐茎的顶端全部都形成小芋头,有的已定根生长,匍匐茎的粗度在0.2~0.5cm之间,匍匐茎的长短不一,长的可达112cm,最短的只有18cm。野生近缘种类型在云南的金平、河口以及西双版纳等地也有分布(参见图版Ⅰ,彩图5~6)。

2.3.1.2  半栽培种 

在云南省元江县等一些气候较炎热的地方,傣族百姓还习惯栽培一种叫弯根的芋,大部分栽培在水中(参见图版Ⅱ,彩图9),这种芋普遍具有20~50cm长的匍匐茎,匍匐茎顶端也形成小植株。弯根芋又分为:甜弯根和麻弯根两种。麻弯根只能作饲料,甜弯根的花、叶柄和匍匐茎都可以作蔬菜,做成的菜肴清香而无异味。当地的傣族还用匍匐茎作成泡菜,味道也很独特。弯根在滇中地区江川县星云湖畔有地热温泉的地方也有引种(参见图版Ⅲ,彩图14)。

2.3.1.3  栽培品种

    (1)滇中地区  包括昆明、曲靖、大理、楚雄、玉溪、建水、石屏等地。海拔在1400~,年平均温度14~,年平均降雨量左右。这些地区干湿季比较分明,雨量中等,土地肥沃,灌溉设施好,是云南省的粮食主产区。芋大部分种植在坝区、平地、蔬菜地等较湿润地方。品种有花用芋类的开花芋(参见图版Ⅱ,Ⅲ,彩图12~13),多子芋类的青芋、黑梗鸭芋、黄梗芋,多头芋类的狗爪芋,魁芋类的大紫芋、棕芋等7种。其中开花芋的种植面积最大,也最集中,在宜良县县城周围已形成规模种植,每年栽培面积近千亩。其他都是以食用球茎为主,种植面积以青芋、黑梗芋和棕芋为多,产量也较高,而口味则是狗爪芋和大紫芋较好,只是由于产量一般,需肥量大而种植面积较少。

(2)  滇西南地区  主要包括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海拔500~1500m,年平均温度20℃以上.年平均雨量1500mm以上,全年无霜。这是云南的热区。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很适合芋的生长。在本区已发现芋的野生近缘种,因此本区栽培的芋品种在芋遗传多样性上具有重要价值。

    在西双版纳勐宋哈尼族地区栽培有:魁芋类1种,长臂芋;多子芋类4种,Byong ma za byong、绿芋、byong ma song ho和红芋;多头芋类1种,姜巴芋;叶用芋类的麻芋头和Byong ma bon qi。现在除姜巴芋由于产量低很少种植外,其余品种在轮歇地中部普遍作为间作品种与早稻一起种植。在口感方面则是姜巴芋和桑藏芋为优,以麻芋头最差。   

在版纳基诺族聚居的基诺山地区的轮歇地中也普遍种植芋,当地种有魁芋类2种,po bu le和长臂芋;多子芋类3种,紫芋、红芋和bu le ce,多头芋类1种,棉花芋。这些品种都是以食用球茎为主,以bu le ce产量高,长臂芋和红芋的产量低,在食用时口感上则是紫芋最好。

 

山东芋的植物资源及分布

对山东省芋遗传资源多样性调查,未发现野生类型,以栽培品种为主,主要是旱芋类型的多子芋品种(表4-1)。自1985年以来。由于芋的加工出口量剧增,部分农民为了追求高额的产量,从南方引进部分水旱兼用型品种,分别命名为莱芋1号、2号、8526、8501、8514;对增加芋的遗传多样性有利。这类品种虽产量较高,但风味品质较差,直接影响了山东芋加工品的出口。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和农民通过不懈的努力,在生产实践中选择遗传的变异,用辐射等方法诱发变异,经过培育和选优,选育出一批既高产又品质较好的新品种(如:鲁芋1号、科王1号、莱芋3号、4号、8520等)。进一步丰富了山东芋的种质资源(参见图版Ⅲ,彩图19)。

 

表4-1  山东多子芋资源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Table 4-1  Economic characters of Taro inprovince

序号No.

样品编号Sample No.

产地Place of origin

植株高度Plant height(cm)

茎粗

Stem diameter(cm)

子芋形状Corm shape

 可加工子芋利用率Corm used rato(%)

≥10g ≥30g

单株产量(kg)Per plant yield

风味

品质Quality

1

Dzy01

莱阳

82

4.00

椭圆形

99

72

0.85

2

Dzy02

莱阳

75

3.70

长椭圆形

86

38

0.80

3

Dzy03

莱阳

80

4.00

卵圆形

97

80

1.05

4

Dzy09

临沂

98

4.80

卵圆形

80

75

0.95

一般

5

Dzy15

济南

70

3.82

椭圆形

96

80

0.90

6

Dzy14

青岛

80

3.81

椭圆形

95

76

0.80

7

Dzy12

青岛

90

4.01

卵圆形

90

70

0.78

8

Dzy13

青岛

87

4.10

卵圆形

91

70

0.80

9

Dzy17

潍坊

80

3.90

卵圆形

70

35

0.78

10

Dzy05

莱阳

80

4.01

卵圆形

89

68

0.20

11

Dzy06

莱阳

82

4.05

椭圆形

90

70

0.85

12

Dzyo7

莱阳

91

4.50

肾形

83

46

0.80

13

Dzy04

莱阳

88

4.51

卵圆形

91

72

0.78

14

Dzy16

潍坊

85

4.35

卵圆形

90

70

0.80

15

Dzy18

潍坊

82

4.10

椭圆形

86

66

0.75

16

Dzy21

章丘

60

3.26

肾形

82

58

0.78

17

Dzy22

郓城

62

3.21

卵圆形

90

70

0.75

18

Dzy29

菏泽

70

3.50

卵圆形

92

71

0.78

19

Dzy30

菏泽

78

3.90

肾形

83

60

0.83

20

Dzy26

东明

65

3.44

卵圆形

90

70

0.85

21

Dzy27

东明

62

3.26

卵圆形

90

70

0.81

22

Dzy28

东明

155

7.80

长卵圆形

92

50

0.90

23

Dzy31

藤州

80

3.80

长椭圆形

80

41

0.78

24

Dzy10

临沂

80

3.90

椭圆形

93

72

0.80

25

Dzy11

临沂

150

7.60

长卵圆形

90

52

1.52

一般

26

Dzy23

日照

85

4.23

卵圆形

90

70

0.80

27

Dzy24

日照

82

4.16

椭圆形

92

71

0.82

28

Dzy25

日照

85

4.50

椭圆形

90

70

0.78

29

Dzy19

诸城

89

4.80

肾形

82

68

0.75

30

Dzy20

诸城

86

5.50

长椭圆形

80

46

0.85

31

Dzy08

莱阳

75

4.18

长柄形

60

32

0.73

 

芋在山东省的自然条件下,一般不开花[13,14]。在芋遗传多样性调查过程中,我们在招远市郊7km的一个农家院内,偶然发现一株自然开花的芋植株。农院人告诉我们,芋是由市场购买的。经过我们初步鉴定,认为该芋株来自于南方的水旱兼用型品种。我们将对该株的后代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求为山东芋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山东芋分布的生态环境比较复杂,由于人多地少和芋对不良条件适应性强的特点,山东芋主要种植在一些不宜种植其它农作物的山地、丘陵、缓岗平原、河滩洼地等(参见图版Ⅰ,彩图3,4);在管理粗放的条件下芋产量较低(见表4-2)。

 

表4-2  山东多子芋资源生态分布和栽培面积调查

Table 4-2  The cultivated area and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taro inprovince

产地

Place of origin

主要生态位/取材地Major niche type

品种现状

Cultivars

栽培面积Cultivated

area(ha)

样品编号

No.of

sample

莱阳

丘陵

传统栽培品种,新品种

20,100

Dzy01~dzy08

潍坊

山区

传统栽培品种,新品种

15,400

Dzy16~dzy18

青岛

平原,丘陵

传统栽培品种,新品种

20,000

Dzy12~dzy14

日照

丘陵

传统栽培品种,新品种

3,220

Dzy23~dzy25

临沂

山区

传统栽培品种,新品种

1,800

Dzy9~dzy11

诸城

丘陵,平原

传统栽培品种,新品种

800

Dzy19~dzy20

济南

平原

传统栽培品种

80-100

Dzy15

惠民

平原

新品种

少量

0

高唐

平原

新品种

少量

0

郓城

河滩地

传统栽培品种

50-80

Dzy22

济宁

平原

传统栽培品种

A little

0

菏泽

河滩地

传统栽培品种

150-300

Dzy29~dzy30

东明

河滩地

传统栽培品种

50-70

Dzy26~dzy28

藤州

平原

新品种

少量

Dzy31

莱芜

山区

传统栽培品种

少量

0

章丘

平原

传统栽培品种

少量

Dzy21

总计

 
 

64,000

31

 

芋植物资源保护的参与性农村评估

参与性农村评估(PRA)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普及于90年代初。PRA主要是由外来者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协助和推动当地人通过简明的方法来分享他们认为是重要的经验、技能、观点和知识,并通过讨论能使社区成员和政府或其它外界机构确认应优先的问题及行动计划。为准确了解不同芋栽培品种的特点,我们运用民族植物学原理和参与性农村评估方法,组织不同民族的农民参与对不同芋品种的比较研究。其目的是增强各民族对芋植物资源保护的自觉性和参与性。其过程为:村民自由列举出当地种植的芋品种及其特点;组织半结构访谈(SSI),讨论每个品种的当地名, 名称含义, 命名规律, 种植历史;实地比较不同品种的鉴别特征;讨论不同品种的对气温, 土壤, 水分, 庇荫等生境条件的适应性;讨论不同时间与芋种植相关的农事活动及特点, 包括选地, 整地, 播种, 底肥, 芋种选择, 除草, 培土, 浇灌, 施肥, 收获;调查不同品种种植面积的变化、产量、口味、加工烹饪方法等。研究表明:1) 一个地区芋品种数量的增加, 与人口的迁移以及同外界的交往频繁与否有密切的关系; 2) 当一个芋品种的种植面积很大, 另一些品种的种植面积变得很小时, 遗传多样性呈减少趋势; 3)外来芋品种在没有完全取代某个品种时, 遗传多样性增加。 4) 某些芋品种的种植历史短, 有助于缩短产生抗逆性的周期, 对保护芋遗传多样性有好处。

 

2.4芋的形态学和民间分类与命名

芋的形态学

芋形态学研究的重点是将农户的民间分类和性状评价与植物分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芋的民族植物学调查和南北方品种比较试验,芋的民间分类性状主要包括:口味(麻涩或辛辣程度)、生态适应性(特别是对水分和土壤的要求)、块茎大小和形状、地下走茎发达与否,子芋的发生方式、多少子芋、与母芋连接的紧密程度、叶柄(芋梗)的颜色和大小;叶片与叶柄连接处颜色,叶片的大小和颜色;花序中佛焰苞的颜色及附属器的长短等。根据野外调查和引种栽培品比试验观察、测量和比较(见附表1,表4-1),栽培芋可分为以下几类:

魁芋类:母芋大,椭圆状;子芋少,长圆形或与母芋的连接具细长的柄;如建水大芋头、香芋、槟榔芋等;魁芋类的芋头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母芋常常长出短粗的走茎,俗称“芋箭”,此为野生芋经人类长期驯化后其发达走茎退化的痕迹。

多子芋类:原来的母芋的营养被消耗,新长出的母芋与子芋大小相差不大,逐渐老化;子芋多,可继续分蘖形成孙芋和曾孙芋。这个类型的品种比较多,种植的范围大,适应性强。如青芋、白芋、紫芋、莱阳孤芋等均属此类。

多头芋类:母芋和子芋紧密相连,成块状,很难区分开;新芽伸出地面,叶柄纤细。如宜良等地种植的狗爪芋,江城明子山哈尼族种植的九头芋,版纳基诺族的棉花芋等。

花茎用芋类:块茎似多子芋类,但子芋数量比较少,个体小;叶柄细长,红色或绿色,叶片较小,近三角形;易抽生花茎开花,佛焰苞黄色,花茎红色或浅绿色。从植物进化分类学的观点来看,花茎用芋是芋类高级的进化类型。云南省中部和南部广泛种植的开花芋或红芋(作者已于2003年在山东莱阳引种成功)以及湖北省的古夫芋等属此类。

叶用芋类:母芋发达,子芋少,似魁芋类,但母芋呈圆形或团状;叶柄绿色或紫色。如广东红柄水芋、四川武隆叶芋、文山的紫芋、祁阳叶用芋、日本叶用芋等。

匍匐茎用芋:块茎不发达,无子芋;走茎多,发达,分蘖形成新的芋株;在温度高等地区易开花,佛焰苞黄色,附属器长。热带地区栽培和逸生的许多弯根芋,及元江县河谷地区傣族种植的甜弯根芋属此类。

上述各种类型的演化关系可以用图4-2表示出来。

 

芋的种下分类系统

研究还表明:无论是野生还是栽培芋,其块茎、叶柄、叶片和花器官的外部形态,性状变异幅度很大,而有无地下走茎,佛焰苞颜色及附属器的长短是重要的分类依据。张志(1984)依据食用部分把芋分为叶用芋和球茎用芋两个变种[6],蔡克华(1995)[15]提出:“如在张志的分类法中再增加一个花芋变种似更全面”。普迎冬等(1999)[16]“根据蔡克华和魏文麟的观点,将调查的芋头类型分为叶用芋变种、茎用芋变种和花用芋变种三大类”。但未见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们根据芋资源的形态学观察,发现单用芋的来源、用途、生态位、叶柄颜色等性状进行初步的分类,可以给予一定的合理解释,但要研究芋的系统分类和科学分类,还需要了解更多的植物学性状、背景知识和分子水平上的分类依据。作者在广泛收集的150多份芋资源中选择49份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两份食用花茎的红芋类(10号材料产于湖北省,41号从云南省引种到山东省)遗传距离虽较远,但被聚为一种类型;与叶用芋类的亲缘关系较近。从芋的主食器官类型不同考虑,参考芋民族植物学民间分类的观点,可以考虑将云南红芋一类主食花茎的芋作为花茎用芋变种(var. Inflorescens);与叶用芋变种和球茎用芋变种组成芋种下三个变种的园艺学分类系统;请有关学者进一步探讨。

由此,将芋的种下分类系统概括如下:

芋种下变种、类型及副型分类系统示意

                        水芋类型

          ⑴ 叶用芋变种

                          旱芋类型       匍匐茎魁芋副型

                           魁芋类型

                                          粗魁芋副型

                                          水芋副型

     ⑵球茎用芋变种    多子芋类型     旱芋副型

                                          水旱芋副型

                                          部分连接副型

                           多头芋类型

                            红芋类型     全部连接副型

           ⑶花茎用芋变种

                        绿白类型

(1)叶用芋变种(var. petiolatus Chang)以无涩味或涩味淡的叶和叶柄为食用产品。

(2)球茎用芋变种(var. cormosus Chang)以肥大的球茎为产品,依母芋、子芋发达程度及子芋着生习性分为以下类型:①魁芋类型:母芋大,重量占球芋总重的1/2以上,品质优于子芋,粉质、香味浓。喜高温,分布于我国南部。其中包括匍匐茎魁芋副型、粗魁芋副型,并各有不同品种群。②多子芋类型:子芋多,无柄,易分离,产量和品质超过母芋,一般为粘质。其中有水芋副型、旱芋副芋、水旱芋副型,并各有一定品种群;南北方均有栽培。③多头芋类型:球茎丛生,母芋、子芋、孙芋无明显差异,相互连接重叠成块,可分为部分连接副型和全部连接副型。

(3)花茎用芋变种(var. Inflorescens)子芋与多子芋类相似,但子芋明显较少而小。花茎肥嫩,红色或绿色,佛焰苞黄色;以采收花茎为食用产品。①红芋类型:叶柄细长,淡红色;叶片较小近三角形,花茎红色。②绿白类型:叶柄细长,绿白色;叶片较小近三角形,花茎绿白色。

为便于检索对以上芋种下园艺学分类编制简表如下:

 

中国芋种下变种、类型及副型园艺学分类检索表

1.属植物中能形成地下球茎,叶片长在20㎝以上,

叶柄绿色或紫色,长于叶片…………………………………………………芋种

2.以无涩味的叶和叶柄为食用产品,叶柄肥大,

球茎不发达或品质劣…………………………………………………叶用变种

3.适用于水田或湿地栽培……………………………………叶用水芋类型

3.适于旱地栽培………………………………………………叶用旱芋类型

2.以发达的球茎为产品,叶片及叶柄涩味重………………………球茎用变种

3.母芋硕大,子芋少而小,母芋重大于子芋总产量……………魁芋类型

4.球茎具匍匐茎………………………………………匍匐茎魁芋副型

4.球茎不具匍匐茎…………………………………………粗魁芋副型

3.母芋不发达,子芋大而多,子芋总重量远大于母芋重量…多子芋类型

4.生长在浅水田中………………………………………多子水芋副型

4.生长在旱田中…………………………………………多子旱芋副型

4.生长在低湿地及半干旱田中………………………多子水旱芋副型

3.母芋与子芋大小无明显差别,互相密接呈块状……………多头芋类型

4.母芋与子芋基部连接…………………………………部分连接副型

4.母芋与子芋密不可分…………………………………全部连接副型

2.球茎不发达,母芋可抽生数根花茎,花茎肥嫩,红色或绿色,

佛焰苞黄色;以花茎为食用产品………………………………花茎用芋变种

 3.叶柄细长,淡红色;叶片较小近三角形,花茎红色  …………红芋类型

 3.叶柄细长,绿白色;叶片较小近三角形,花茎绿白色…………绿白类型

芋品种的民间分类及命名

    由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栽培芋的各民族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及生活习惯等等都不同,对芋品种分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见表4-3),大概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形态命名  例如姜巴芋的子芋增殖方式象姜巴一样,母芋和子芋较紧密的连接在一块而得名;狗爪芋则是球茎的下部是一体,而其上部的芽较多且无主次之分,象狗的爪子;竹根芋的球茎象竹笋;长臂芋则说明块茎的形状是长圆柱形,象人的手臂。

.2  习性命名  水芋必须栽培在水中或积水的沼泽地,例如弯根芋。旱芋则相反,只有在透水性好、不易积水的壤土或砂壤土上生长,芋头的品质才好。否则芋头不易煮烂,味道较淡。水旱兼用芋则是能适应水生和旱地这两种栽培环境的品种。如大紫芋在通海县栽培在水田中,而在宜良县小马街却栽培在旱地中。

.3  颜色命名  首先可以根据叶柄颜色分类:是绿色的叫青芋,是紫色的叫紫芋,是黑色(实际为深紫色)的叫黑芋,是红色的叫红芋,是黄绿色的叫黄梗芋。

    其次可以从块茎的芽色和皮色来分类:是白色的叫白芋,是红色的叫红芋,是紫色的叫紫芋。根据芽色来命名在少数民族语言中也很普遍,例如西双版纳基诺山的基诺语中na表示紫色,ne表示红色,bu le是芋头的总称,因此bu le na是紫芋,bu le ne是红芋;西双版纳勐勤宋地区的哈尼语中ne也是表示红色,ni是表示绿色,加上byong ma这一芋头名,则组成byong ma ne红芋、byong ma byong ni绿梗芋,同是哈尼族地区的江城县明子山地区也同样称bi ge a na为黑芋、bi ge bi ne为红芋(参见表4-3)。

2  口感命名  在我国各地,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均有根据口感命名的习惯。例如在湖南、山东、云南等地都有把香味较浓的称为香芋,具甜味的叫甜芋,甜芋可以似水果一样生食。一般称为麻芋头的,则是含草酸钙过多的品种,生食一小点也会引起麻痛,必须经过煮熟方可消除。

 

表4-3  芋植物资源的民间分类及命名

Table 4-3 The national name and folk classification of taro

中文名

Local name

民族名

National name

民族

Nation

ality

利用部位

Organ

used

类型

Type

用途

Use

产地

Place of

origin

麻弯根

 

汉/傣

叶/叶柄

叶柄

饲料

云南江川

麻芋头

Byong ma a yo piu

哈尼

叶/叶柄

用芋

饲料

云南版纳

 

Byong ma bon qi

哈尼

叶/叶柄

柄用芋

饲料

云南版纳

祁阳叶用芋

 

叶/叶柄

柄用芋

饲料

湖南祁阳

日本叶用芋

 

叶/叶柄

柄用芋

饲料

山东烟台

青芋(白芋)

 

子芋

多子芋

食用

云南宜良

黄梗芋

 

子芋

多子芋

食用

云南宜良

黑梗鸭蛋芋

 

子芋

多子芋

食用

云南通海

吉安毛子芋

 

子芋

多子芋

食用

江西吉安

沙市糯芋

 

子芋

多子芋

食用

湖北沙市

溧阳红芽芋

 

子芋

多子芋

食用

江苏溧阳

紫芋

Bu le na

基诺

子芋

多子芋

食用

云南版纳

 

红芋

 
 

绿芋

狗头芋

甜芋

黑芋

红芋

桑藏芋

江边芋

绿芋

狗爪芋

棉花芋

姜巴芋

九头芋

大紫芋

长臂芋

长臂芋

 

Bu le ce

Bu le ne

Byong ma song ho

Byong ma za byong

Byong ma byong ni

Ku biu

A chi chi biu

Bi ge a na

Bi ge bi ne

 
 

Bikuo bi ni

 
 

Byong ma cao zi

Mi biu

 

Byong ma ni zong

Bu le hei

bu le

基诺

基诺

哈尼

哈尼

哈尼

哈尼

哈尼

哈尼

哈尼

哈尼

哈尼

哈尼

基诺

哈尼

哈尼

哈尼

基诺

基诺

子芋

子芋

子芋

母芋/子芋

子芋

子芋

子芋

子芋

子芋

母芋/子芋

子芋

子芋

子芋

子芋

子芋

子芋

母芋/子芋

母芋/子芋

母芋/子芋

母芋/子芋

多子芋

多子芋

多子芋

多子芋

多子芋

多子芋

多子芋

多子芋

多子芋

多子芋

多子芋

多子芋

多头芋

多头芋

多头芋

多头芋

魁芋

魁芋

魁芋

魁芋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云南版纳

云南版纳

云南版纳

云南版纳

云南版纳

云南江城

云南江城

云南江城

云南江城

云南江城

云南江城

云南江城

云南宜良

云南版纳

云南版纳

云南江城

云南宜良

云南版纳

云南版纳

云南版纳

香芋

槟榔芋

开花芋

甜弯根

古夫芋

毛芋头

蹲鸱

 

汉/基诺

汉/哈尼

汉/傣

汉/傣

母芋/子芋

母芋/子芋

花茎/花序

花茎/花序

花茎/花序

子芋

子芋

魁芋

魁芋

花用芋

花用芋

花用芋

多子芋

多子芋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食用

湖南江永

云南江城

云南宜良

云南元江

湖北武昌

山东莱阳

四川泯山

 

2.5芋的植物崇拜和传统文化价值

我国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自然环境尤其是当地的生物资源的依赖与利用方式多种多样,不仅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民族文化,而且对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保护和管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植物文化对村社水平的生物多样性管理有直接的影响。

 

民间对芋的植物崇拜及植物崇拜文化对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

通过PRA和SSI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崇拜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至今在许多民族中尚存;对芋的植物崇拜亦是如此。例如:(1)根据云南基诺社区的习俗,头人要在社区的土地上栽植芋头以表达他们对土地之神虔诚的崇拜与敬意。(2)以云南西部的景颇族为例,据李根蟠和卢勋〔17〕考证,景颇族最早种植的作物是芋,而不是谷物。景颇族载瓦支最古老的姓氏‘梅何’,意为栽芋,‘梅普’意为犁芋,‘梅掌’意为重堆芋墒,可能都因种芋而得名。(3)芋在当地景颇族宗教仪式中地位十分显赫,按照当地的习惯,人死后,坟头必须画芋以安魂,献祭供奉用芋头等等。

植物崇拜既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信仰,又是公共意识的反映。“被崇拜的植物被保护”是公众的要求,从而促使公众参与保护。这种基于文化信仰而产生的公众保护意识也正是当今村社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所需要的。文化多样性保护是现代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生物多样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植物崇拜文化和世界许多传统文化一样正在丢失,在一些地区,芋头原来所具有的传统民族文化功能已变得无足轻重了。特别是在近40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主流文化的影响,这种丢失的速度大大加剧。如何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多样性保护,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议题。

 

芋的民间美食文化及食疗价值

.1 芋的民间传奇

芋原产于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其富含淀粉和多种营养物质。既可作蔬菜食用,亦可作粮食充饥。因其有一般作物不具备的特点――蝗虫不食,在历史上的灾荒之年,曾拯救过无数垂危的生命。也正因此,它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如陆游诗云:“陆生昼卧腹便便,叹息何时食万钱?莫消蹲鸱少风味,赖渠撑住过凶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迁徒一部分中原富豪到蜀地,卓王孙在迁徒之列,他自愿到岷山下居住,理由是“吾闻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史记·货殖列传》。流传于汉代的《先民谣》则言:“大饥大饥,蜀有蹲鸱。”

据传我国汉朝,刘秀起兵时,一次被王莽重兵包围在山上;几天后,粮草用尽,兵士们饥饿不堪。眼看就要遭到覆灭之危。这时王莽又发起了火攻,满山燃起了熊熊大火。在这危急之际,突然下起大雨,山火被大雨浇灭了。雨后天晴,在刚刚烧过的泥土中散发着阵阵香味。何物散发出这股香味呢?兵土们拨开刚刚烧过的草灰一看,原来竟是烧熟了的芋头。土兵门已经饥肠辘辘,便挖出烧熟的芋头,美美地饱食了一顿;肚子喂饱后,土兵们精神倍增,土气也顿时振奋起来。刘秀见状,抓住战机,下令突围杀下山去,最后转危为安。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由于这天正是农历八月十五,汉光武帝为了纪念这个胜利,下令每逢中秋全军都要设宴大吃芋头,以示纪念〔18〕。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演变为民俗,芋头便成了江南有些地区中秋佳节的必食佳蔬了,此时家家都要煨锅芋头,合家团聚,一边赏月,一边共享芋香之美。

香饭青菰米,嘉蔬紫芋羹”。菰米是古时一种珍贵谷物,用它做出的饭叫“雕胡饭”。紫芋羹与青菰米相提,足见紫芋羹之鲜美。古时对芋高度评价,宋代民间曾流传着一首赞美芋头的歌谣云“深夜一炉火,浑家团奕坐,燎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不难看出百姓对芋头的喜爱。

广西荔浦芋在清朝康熙年间巳作为皇室贡品的历史,给荔浦芋增添了浓郁的民族传统特色和文化韵味,使荔浦芋在“保健食品”的基础上提升为一种”特色文化食品”。基于此,荔浦人瞄准既定目标,开始紧锣密鼓地策划前进蓝图:目前开始出版荔浦芋系列菜谱的烹调书籍,送往全国各大城市的宾馆、酒店,扩大荔浦芋的影响〔19〕

在山东,芋头是一种传统的大众化粮菜,既可主食,又可做多种味道鲜美的菜肴。⑴山东莱阳汉族民间盛行大年午更(农历春节除夕辞旧迎新之际)吃芋头的风俗习惯〔11〕;婚嫁时娘家给婆家送的结婚礼盒里要放芋头;新媳妇被邻居请去梳头后,众人吃肉喝酒,她只能吃芋头;这些都预兆来年日子过得有“余”头。⑵用红麻缠芋头放灰火中埋烧,芋熟红麻不糊,腰腿疼病人倒坐门槛将芋头吃下去,将红麻送十字路口,腰腿疼愈。⑶新生婴儿无奶,将煮熟的芋头嚼成糊状可作主食喂养。⑷小儿伏天拉肚,食烧烤芋头可治愈。⑸生子芋去皮捣碎,用盐炒后,加白矾卤水红薯粉,调成糊状,涂于伤疼患处,连用数次即可痊愈。有关芋的医疗和食疗价值已作专题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2  芋产品民间食法考究

    与其他块根和块茎农作物相比,芋头具有更多的利用价值。其末展开的嫩叶和叶柄,可作为蔬菜食用;红芋的花茎是云南省的特色蔬菜;至于块茎部分,由于含有颗粒非常细小且易被消化的淀粉,可被烹煮成多种精美的食品。

芋头的吃法比较简单,可甜可咸,可用葱花炒熟成“葱泊芋艿”,可将芋头片炸熟蘸盐成“椒盐芋艿”,又可制成排骨芋艿汤”、咸馅芋饼”等,味极鲜美,别有风味。在提倡多吃杂食有益健康的今日,芋头已得到越来越多汉族和少数民族消费者的青睐。 

红芋是云南的一种特色蔬菜,红芋的球茎、叶柄、花茎、佛焰苞均可供食,而以食用花茎为主。经过作者查找文献、在云南实地考察咨询以及加工食用试验,为北方人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芋花茎加工食用方法。食用前先将花茎用清水冲洗干净,除去佛焰苞内有微毒的肉穗花序及其花序轴(如不去掉会有麻嘴的感觉),然后再撕去花茎表皮,蒸煮软后即可炒食。不喜食麻辣口味者,炒时可加适量食醋,以除去麻涩味。花茎口味清香,肉质细嫩可口。若加入茄子炒食或经炒后再蒸软食用,则风味更佳。红芋的叶柄近来很少食用,是喂猪的好饲料。子芋的食用可同于一般的芋品种。

盛开于夏末秋初的芋花,作为云南人喜爱的佳肴随处都可以吃到。然而,大理白族人家惯常的两种吃法却别具风味,真正体现了白族饮食的“酸、辣、香”的特点。蒸芋花是把新采摘回来的芋花剥去花茎表皮,掐去佛焰苞内有微毒的肉穗花序及其花序轴,然后把花茎掐成3~5cm长的小段,慢慢地装进大钵里,倒人香油,撤上盐、辣椒面、花椒,放到锅里,盖好锅盖,以中火蒸20分钟后,便可起锅下灶。此时的芋花已全部蒸得酥软,倒入少许陈醋,拌匀,食起来则满嘴鲜香,麻辣中略透一丝酸甜,非常可口。此菜加工时特别要注意蒸前倒入的必须是生香油,蒸时不能打开锅盖,以防跑气,更不能在末熟时翻动花茎,否则麻涩味无法尽除。

腌芋花则是把新采摘回来的芋花,掐去拂焰苞内有微毒的肉穗花序及其花序轴,然后折成保留有表皮的3~5cm长的小段,用清水漂洗干净.不能沾上一星半点油脂,装入用开水涮过然后又用清酒涮过的陶罐之中,压紧芋花让它不能漂起,倒入凉好的米汤水至罐满,盖好陶罐,放到太阳下晒一周之后即可食用。吃时只须捞上适量红嫩如初的花茎,撒上盐、味精、花椒、辣椒面,拌匀。食之有消暑降温的功效,盛夏天气里最受欢迎,味道酸辣且略透香甜,弹性十足,口感非常地道,为极具特色的白族风味菜肴。

排骨酢炖芋花――是云南施甸久负盛名的一道美食。在头年冬季先用盐、辣椒面、花椒等调料腌制排骨备用。把新采来的芋花茎剥去表皮,掐去肉穗花序,掐成3cm左右的花茎段。然后将花茎段和腌制好的排骨放置锅里,加适量水炖煮,熟后再开锅食用。

广东民间常将芋花采摘洗净与茄子一同烹制,再拌以青辣椒、葱、姜等成菜,其风味十分独特;江西民间则爱把芋花与腊肉或猪肉一同炖食,据说还可治吐血等症呢!除了芋花可供食用外,某些品种的芋梗还可腌制成泡菜。如选取新鲜红色水芋梗,撕皮后晒焉,切成段放盐水中腌约12小时,取出晾干表面水分;再放入加有泡辣椒、香料包的盐水中泡两三天,即可捞出食用。这种泡芋梗色泽紫红,鲜嫩爽脆,入口咸辣,宜下饭。如将其切细,再佐以荤素原料炒食,味道更加诱人。

海南芋饭是海南民间传统家常风味饭,它以大米、芋头为主,配以椰丝、蒜泥、精盐等煮制而成;特点是饭质滑糯,椰奶味浓,甚为可口;吃后口留余香,回味无穷。吃芋饭配咸肉更精彩,民间素有“咸肉配芋饭香满村”的赞誉。许多老华侨、港澳台同胞回乡探亲,多喜欢叫家人煮芋饭吃,尝尝家乡这一传统风味家常饭。

在一般人眼里,芋都是烹煮熟了才能吃,在江浙一带却还有另一种吃法〔21〕。生鲜芋洗净后,浸泡于罐中、像泡萝卜、白菜一样,待泡熟了就可以从罐中随吃随取,它清香扑鼻,用刀切成芋条,放人口中立刻会觉得香脆可口,吃了一块准还想吃下一块。这道菜当作开胃凉菜可以增进食欲。对于那些荤肉食多了的人来说,称得上是一种最好的调剂口味的食物。

.3  芋的民间美食文化价值探讨

芋在中外植物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不是偶然的,其原因简言之可归纳为三点:一是芋具有食用价值;魁芋,多头芋,多子芋的母芋、子芋、孙芋,叶用芋的梗、叶片以及花用芋的花茎、佛焰苞均可供食。二是芋具有药用价值;自古魁芋、子芋、芋梗、芋叶等均可入药或用作医疗和食疗,可用熟品,亦可用生品(酒渍,盐研),可内服(煎汤或蒸煮),亦可外敷(擦抹、捣烂贴敷、煅灰制复方搽患处等)。三是芋独具一般粮食作物未曾有的特点在人类历史上曾拯救过无数垂危的生命,故成为植物崇拜文化的一部分。  

食芋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生命历程中,对其生存空间内现有食物的自然选择结果,是各民族传统植物学知识的积累使然,具有原住民文化特征,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整理各民族食芋中的文化内涵,亦是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从更深层次探讨和研究各民族普遍存在喜食芋的现象,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种文化价值的内涵并积极主动地加以保护。  

各民族食芋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生活方式与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策略,不同人群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植物的依赖性以及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深刻地影响和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对芋生物多样性的利用、管理、保护、发展或者破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我们在各地考察中发现,各民族普通存在的食芋文化对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古朴的食芋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关于芋种质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丰富的传统知识,并且存在着对芋生物多样性管理和利用的朴素的科学内涵。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讨。

 

2.6 芋植物资源保存和利用

由于芋植物资源受到各种各样来自人为或周围环境改变的影响,品种的丢失时有发生。为了减少和避免种质资源的损失,依据芋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群数量的多少,可以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建立种质基因库这三条途径来解决。

 

2.6.l  就地保护    

保护的办法就是在利用中进行保护。通过科技部门的科学指导,引导当地农民栽培开发适销对路的芋品种,使芋成为商品,这样当地农民就会想方设法扩大其芋的种植面积,也会主动地保留一些芋品种。例如山东莱阳芋头出口创汇经济的成功范例,极大地推动了山东多子芋的产业化发展。广西荔浦槟榔芋、湖南江永香芋(槟榔芋)、云南宜良开花芋,即是适应市场需要,从原来的各家各户零星种植,到如今的成片、规模、科学种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选育新品种、开发地方特色优良品种,从而实现创新、保存和丰富芋种质资源的目的。

 

迁地保护 

对种群数量较少、很少栽培利用的芋品种,通过采集活植株或小苗,将它们移植到植物园或苗圃,使其在人工的管护下繁衍生长,以达到长期保存种源的目的。这对于已经很少利用或分布带窄的芋品种很有必要。目前“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已在国内外征集270余份芋种质资源材料,为芋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便利。

 

 建立种质基因库 

现代植物克隆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表明,采用试管苗、试管球茎保存芋种质资源的时机已趋成熟,建立国家芋种质基因库已迫在眉捷。因为芋头的试管保存简便易行,并能在需要时很快扩大种源供利用,这对于那些形成商品但又容易感染病和数量极少而又面临绝种的芋头品种更为必要和迫切。

 

  芋植物资源的利用前景分析

李雅臣等(1995)〔22〕对芋的干物质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含蛋白质1.76%~2.30%、淀粉69.6%~73.7%、脂类0.47%~0.68%、钙0.059%~0.169%、磷0.113%~0.274%、铁0.00 42%~0.0050%,此外尚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B1B2,芋头中还含有花青甙,甾醇、过氧化氢酶、胡萝卜素及维生素D2等。含微量元素19种;游离氨基酸l 7种,总量为89.8mg/l00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其量为l 7.1mg/l00g;水溶性多糖12.0%,且其中含有杂多糖。

不同品种芋的球茎、叶、梗和花茎,可加工成多种可消费的食品。例如,在南太平洋,焙烤的芋头球茎,是主要的膳食碳水化合物来源;在印度,球茎一般与鱼和蔬菜混合制成咖哩食品;在巴西,煮熟的芋头球茎和玉米粉混合制成面包;在菲律宾,块茎经煮熟、切成薄片再油炸成酥片;在夏威夷,芋头被用以制成poi和甜点心(Kulolo);在我国云南,一种独特的菜叫泥鳅芋头汤,是很高级的地方名菜,其味道鲜美,具有温补、防癌等医疗功能。此外,芋叶、花茎与叶梗也可与肉或鱼一起煮或蒸;还可用于腌制、炒或煮来吃,具有减肥功效。

 从商品化的角度来看,归纳起来芋头可加工成1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食品:

⑴芋头糊 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物,适合于对食物过敏的人食用;⑵芋头粉 用开水冲调成光滑浓稠的糊可伴菜汤进食;⑶与谷片混合制成的面包或蛋糕由于芋头含有颗粒非常细小,是很容易消化的淀粉,而且营养价值高,所制成的面包或蛋糕,可作为婴儿和病人的食品;⑷煮熟、脱水的芋头可作为速溶饮料的载体;⑸芋头片;⑹芋头油炸酥片;⑺早餐食品;⑻罐装食品;⑼冷冻食品;⑽以及挤压食品,如芋头饭、面条、意大利式空心面等。

芋富含淀粉,且淀粉粒细小,提取芋头淀粉,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化妆品中的增白剂过去主要用无机物(钛白粉等),由于其对皮肤有一定的损害作用,近几年西方国家已逐步由淀粉代替钛白粉,已被应用的米淀粉的颗粒直径是5.5μm,是芋头淀粉颗粒直径(1.5μm)的近4倍,其效果远差于芋头淀粉。在化妆品应用中,芋淀粉较米淀粉有四大优点:颗粒小而均匀;与皮肤粘着性好;滑爽;增白度高(参见图版Ⅲ,彩图18)。

芋淀粉颗粒细小,糊化容易且降温后粘度较小,保水性能好,溶胀势大,可用作照相纸的粉末和药片的赋形剂。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低,可添加到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大米中,使直链淀粉含量保持在12%~20%之间,使米饭柔软适中,改善口感。在肉制品生产中添加一定量的芋淀粉,可以起到粘合、填充、增强持水性等作用,使肉制品的品质有所改善。此外,还可用作酿造、生产乳化剂、稳定剂、物理或化学变性淀粉的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与此同时,大量的研究报告表明,人们正积极开发研究淀粉类生物降解材料,用来制备性能优良、可生物降解的“环境友好”的材料,逐渐摆脱“白色污染”。芋淀粉作为淀粉家庭中的一员,也可考虑制成这一类产品,为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在早期的研究文献中,芋头块茎或芋头产品如poi的粘滑特征、一直归因于水溶性胶或粘液质的存在。Kiattisak Duangmal等人〔23〕发现了一种芋头胶,具有乳化和束缚性质,可作为冰棋淋悬浊液或其他胶状食品的乳化剂、增稠剂和润滑剂。此外,最近A. S. Huang 等人报道〔23,24〕,来自芋头中的膳食纤维,可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能降低人们罹患直肠癌的机会。

这些水溶性胶与膳食纤维均属非淀粉多糖、至于芋头中非淀粉多糖的含量、则视芋头的品种而定。香港大学的蒋高松(1998)〔25〕研究结果表明,从芋头粉中以4℃的水提取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其提取率约为16%(白芋,占干重)  ;而直接从芋头中所提取的芋头淀粉的糊化粘度峰(RVA),比从完成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后的残渣中所提取的淀粉粘度要高得多。这个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从芋头中除去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可降低其粘性、改善芋头产品的性质。因此,从芋头中提取非淀粉多糖,不仅改善了芋头产品的特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芋头的经济价值。

赵国华等(2002)〔26〕对芋非淀粉性多糖TPS增强肌体抗性的研究表明:TPS150mg/(kg.d)的剂量对小鼠体内T淋巴细胞增殖有极显著的影响,作者指出,TPS在体内能不同程度地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

据石小琼等(2002)〔27〕研究表明,闽西多子芋含有较多的α型VitE(含量为5.2mg/kg)。在几种形式的VitE中,α型是活性最大的一种,其它的活性只有它的1%~50%左右。VitE是一种强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能保护机体细胞及生命大分子免遭自由基的攻击,可望在延缓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方面发挥作用。

虽然芋并不是最重要的块茎农作物,但却是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其种植范围几乎遍布全世界,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值得一提的是,官方对芋进行的统计数据中,有些并不包括山村地区为了维持生计所种植芋的数量,以至于芋的重要性常常被低估。事实上,要提高芋的经济价值、我们不仅要重视其中的淀粉及其他营养成分,也不能忽视其所蕴含的非淀粉多糖以及其它功能成分。

 

3  小结与建议

 

⑴在中国古代唐宋时期及以前芋是主要的度荒杂粮;无论是从事稻作农业、旱地农业还是轮歇农业的民族和社区,利用芋的历史都非常悠久。南宋以后,芋便下降为一般蔬菜了。在现代社会中,芋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栽培的芋品种越来越少。在云南芋的栽种面积不断萎缩,传统栽种芋的菜园和农地被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所代替,芋在不同民族家庭中的地位也从传统作为主食变成蔬菜或杂粮。在山东芋的生产又是另一种情景,半岛沿海地区芋产品出口比较便利,从而促进了栽培面积的扩大。已形成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格局。芋在汉族农家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⑶在云南包括芋的野生近缘种、半栽培种、栽培品种,种质资源丰富多彩。PRA和SSI研究结果表明,①芋品种数量的增加, 与人口的迁移以及同外界的交往频繁与否有关; ②一个芋品种的种植面积很大, 另一些品种的种植面积变得很小时, 遗传多样性呈减少趋势; ③外来芋品种在没有完全取代某个品种时, 遗传多样性增加。 ④ 某些芋品种的种植历史短, 有助于缩短产生抗逆性的周期, 对保护芋遗传多样性有利。在山东未发现芋的野生类型,以栽培品种为主,主要是旱芋类型的多子芋品种。民间不断引进和选育新品种,有利于芋遗传多样性的增加;但要防止传统品种的损失与丢失。

⑷根据芋品种的民间分类和资源的形态学观察以及RAPD分子标记,作者认为:可以将云南红芋一类主食花茎的芋作为芋的第三变种——花茎用芋变种。对芋的种下分类系统作了相应调整,并进一步充实了中国芋种下园艺学分类检索表。

⑸民间对芋的植物崇拜及植物崇拜文化对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作用已显得苍白无力。在一些地区,芋头原来所具有的传统民族文化功能已变得无足轻重了,植物崇拜文化和世界许多传统文化一样正在丢失,特别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主流文化的影响,这种丢失的速度大大加剧。如何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多样性保护,已是刻不容缓的议题;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议题。

⑹食芋文化在中外植物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不是偶然的,其原因简言之可归纳为三点:一是芋具有食用价值;二是芋具有药用价值;三是芋独具一般粮食作物未曾有的特点在人类历史上曾拯救过无数垂危的生命,故成为植物崇拜文化的一部分。在古朴的食芋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关于芋植物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丰富的传统知识,并且存在着对芋生物多样性管理和利用的朴素的科学内涵。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讨。

⑺由于芋植物资源受到各种各样来自人为或周围环境改变的影响,品种的丢失时有发生。为了避免种质资源的损失,依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物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建立种质基因库这三条途径来解决。采用试管苗、试管球茎以及低温和超低温保存芋种质资源的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尽快建立国家芋种质基因库。以利于国内外芋资源的交流、研究和利用。

⑻从商品化的角度来看,归纳起来芋头可加工成10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食品;提取芋头淀粉,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事实上,要提高芋的经济价值、我们不仅要重视其中的淀粉及其他营养成分,也不能忽视其所蕴含的非淀粉多糖以及其它功能成分。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中国蔬菜栽培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319~328

2 裴盛基、龙春林主编·  应用民族植物学〔M〕·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8

3 盖利·J ·马丁原著,裴盛基、贺善安编译·民族植物学手册〔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8

4 龙春林、王洁如编写.参与性农村评估的原理、方法与应用[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

5 许建初主编·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6 张志.芋的园艺学分类初探[J].中国蔬菜,1984(1):30~32

7 陈虹·四川芋薯类作物的消长研究[J]·农业考古,2002,(3):223~224

8 杜甫著, 南邻 辑· 全唐诗[J]·卷226载

9 范成大·遂宁府始见平川喜成短歌[M]·范石湖集·卷16载

10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年鉴1997年[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11 He Qiwei and Li Qingdi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taro for high-value products and exports[A].D.Zhu,P.B.W.Zhou.Eyzaguirre, Ethnobotany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Asiam taro:focus on China[C].Rome:IPGRI,1998.55~59

12 李庆典·食用芋类的进化、分类与遗传资源保存[J]·作物研究,2002,16(6)358~361

13陆绍春等.芋品种资源的调查[J].莱阳农学院学报,1986,3(2):43~47

14陆绍春等.诱导芋开花的初步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1988,5(3):66~69

15 蔡克华. 云南特产蔬菜--红芋[J]. 长江蔬菜,1995(5):20~21

16 普迎冬,杨永平,许建初等. 云南芋头种质资源及利用[J].作物品种资源,1999(1):1~4

17李根蟠,卢勋.云南西部景颇族民间植物崇拜与栽培作物考证[J].农业考古,1982 (3):19~23

18 甘梅容.杂食益身吃芋艿〔J〕.中国保健食品,2002 (4):16

19 发挥“荔浦芋”品牌优势  促进经济发展〔J〕.广西园艺,2002,(6):21~22

20 刘怡涛,龙春林.云南各民族食用花卉中的人文因素〔J〕.植物杂志,2001,23(5):292~297

21 莫小曼.香芋美味飘香千万里〔J〕.中国食品,2000,(19):34

22 李雅臣,李德玉,吴寿金·芋头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5,20(10):555

23  Kiattisak Duangmal, Richard K. Owusu Apente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yphenoloxidases from taro (Colocasia esculenta) and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var. Romano)〔J〕. Food Chemistry 64 (1999) 351~359

. S. Huang, C. A. Titchenal, and B. A. Meilleur. SHORT COMMUNICATION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Taro Corms and Breadfruit〔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00) 13, 859~864

25 蒋高松·芋头在加工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 1998,5(12):14

26 赵国华,陈宗道,王斌·芋头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内免疫调节活性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2,2(3):22~25

27 石小琼,杨立明,邓金星等·闽西多子芋理化性状研究与贮藏加工初探〔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1):56~6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