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舍得”

 舟帆千里 2010-11-09

认识“舍得”

某一天凝视“舍得”一词竟然痴了。“舍”是失去,“得”是得到。“舍得”的原始意义应该是“失去和得到”。得与失参半,联合词。可是漫长的人类语言经过时间,词义竟产生了偏转。现在的“舍得”是完全的“舍”的含义了。看来“舍”就是“得”,“得”也就是“舍”。细细玩味,获益非浅。
那么聪明的人类为什么舍“得”而独青睐于“舍”呢?
看过一则预言:一个人问上帝,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上帝就把他领到一个屋子,他发现那些人正在吃饭。奇怪的是用的刀叉柄特别长,他们费很大劲都不能把食物喂到自己嘴。所以各个面黄肌瘦。上帝对他说:这就是地狱;接着,上帝又带他去了另一间屋子,人们也在吃饭,刀叉的柄依然那样长。可是大家都满面红光笑语欢颜。他仔细一看才明白,大家都是插食物给别人吃,反过来人也叉食物给他们自己吃。上帝说:这就是天堂。对于舍和得,阐释得异常深刻明确。
可以假设人性是极端的自私的。生存的目的就是无限制的获取,每个人都不断掠夺别人来满足自己,这样世界上的人都是一个模式存在。一边掠夺别人,一边保护自己的东西不被掠夺。于是,右手拿武器保护自己,左手伸向世界往回索取。每个人都成了战士,身边的都是敌人。睡觉不敢睡,旅游不能去,活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可能一无所有。别人是自己的地狱,人和人是一个个孤岛般的存在。互相之间是戒备和防范。如此的人群是何等的可怕?这样的人间就是活生生的地狱。
如此的生存状态决不是人们想要的。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是彻骨的严寒。大家骨子里拒绝孤单。而且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过程中,人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活下去。从而彼此的和谐就比较重要。于是他们发现了“舍”的重要。严寒里送去炭火,饥谨时送去食物,绝望时给予关怀,消沉时真诚的鼓励。真实的付出你的真心,就会发现,当你身处困境时,会突然伸来援助的手臂,并且不遗余力。就像世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因,结出什么果。给予是一种善念,它所结出的果实叫做幸福平安。人类最大的进步之一应该是破译了舍得的真谛。
忍受了胯下之辱的韩信,他失去了尊严。如果他逞匹夫之勇与屠夫大战三百回合,结局很可能是死于非命。此时忍耐貌似失去,其实是为了更大的获得。勾践卧薪尝胆与此类似。暂时的失去都是为了更大的获得。就连刘邦进了汉中也财宝不取,美女不纳,盖因他要图谋天下。可以说这些人都是人中龙凤。是苏轼所赞美的大勇者。取舍之间衡量的是人的心胸和度量。如果小不能忍,何来大的成功?做大事不拘小节,“舍”是大气,“舍”是手段。它提升人的层次。作为普通人,人生的路上有各种诱惑,拒绝了诱惑就是舍弃了失败。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一个凸透镜,只有把所有的精力汇聚,才能燃烧才能照亮前方。如果随处分散则会一事无成。就像绝顶高手,练武定要心无旁骛。其实在学子们求学路上,我们的工作途中,不都是如此吗?壁虎尾巴被咬住,它会毅然将尾巴咬断,它保存了珍贵的生命。
人群是智慧的凝结体,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很难想象他会受人欢迎。反之,一个善良乐观在别人需要时总是及时伸手援助的人一定会受到群体的欢迎。此时,这种善良的态度会带给你无尽的友谊,会给你温馨的亲情,会带给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亲情是无价的暖阳,友情是窝心的甘霖。大家一起取暖,生命不再干涩而是充满甜蜜。现代社会是勾通的社会。卡耐基说成功因素里人际关系方面占百分之七十左右。所以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去关怀需要关怀的人,你将发现,受益的最后是你自己。这就是所谓的贻人玫瑰,手有余香。
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更令人愉快。别人需要时能够援助就是富有,一个贪婪的人不管得到多少,都是贫穷。没有人喜欢地狱的生活,而天堂是和谐的幸福。所以弘扬奉献的人生。这样的人带给别人幸福自己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