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上贸易与东西方陶瓷文化交流

 華登 2010-11-09
 海上贸易与东西方陶瓷文化交流
  

海上贸易瓷蕴涵了中华陶瓷文化和海外文化,特色独具,令人叹为观止,亦为中外收藏界日益珍视。近年随着海外“黑石号”“泰星号”“万历号”等古代贸易沉船被打捞,国内接连发现“华光礁沉船遗迹”“碗礁一号”“南海12号”等沉船,海上贸易瓷的历史命运与风采获得了各界广泛关注。

陶瓷器在89世纪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后,生产量不断增加,同时开始向海外出口。精美的中国陶瓷使各国震惊,把它视为珍宝。

在日本奈良、京都、福冈等地,都发现了89世纪完整的青瓷器、白瓷器和碎瓷片,而且,还发现了唐三彩的碎片。奈良的正仓院里保存着模仿唐三彩的日本三彩(奈良三彩)。这表明,当时中国陶瓷给日本工匠以很大刺激,引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唐代、五代的青瓷、白瓷以及长沙窑的产品,在遥远的埃及福斯塔特遗址等中近东各地都大量出土。在面临印度洋的斯里兰卡曼泰遗址、马来半岛的柴亚遗址等地也出土了同样的陶瓷器。据此,运输这些陶瓷器的路线也逐渐查清了。在伊斯兰地域,由于受到中国陶瓷的影响,也开始制作形状和图案与中国陶瓷相似的陶器,特别是白釉陶器模仿了唐白瓷,多彩釉陶器模仿了唐三彩。

到了宋代,随着陶瓷器生产量的急剧增加,出口大为发展,这种影响在各国的陶瓷器中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朝鲜高丽青瓷和日本濑户窑产品中可以看出宋代陶瓷的影响。伊朗、伊拉克、埃及等伊斯兰地域的陶器中,与宋代白瓷青瓷图案、形状相似的精品很多,联系到在这些地区大量发现了宋代陶瓷器的碎片,可以认为,伊斯兰地域的陶瓷也受到了中国陶瓷的影响。

14世纪的元代,景德镇推出了青花白瓷。这些新颖、优美的产品,受到世界各地的珍重。土耳其的托普卡比撒莱博物馆收藏品和伊朗的阿迪别尔寺收藏品中,因有大量元代和明代初期的青花白瓷、龙泉窑青瓷的精美作品而出名。另外,在1516世纪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的陶器中,有些产品非常逼真地模仿了中国陶瓷器,由此可见中国陶瓷的影响之大。

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人开始直接向欧洲贩运中国陶瓷,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陶瓷之精美。17世纪初期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把大量中国陶瓷运往欧洲,这些陶瓷器迎合了当时正在高涨的东方情趣,受到欧洲人的狂热喜爱。王侯贵族和富豪把到手的中国陶瓷装饰在宫殿和住宅内,中国陶瓷成了比黄金还贵重的宝物。

据认为,17世纪初,朝鲜的陶瓷匠人李参平在有田发现原料,烧制而成的白瓷是日本最早的瓷器。早期的有田瓷器是模仿当时在日本极贵重的中国明末青花白瓷而制成的。后来,逐渐突出了日本的特点,又使用从中国进口的原料开始烧制五彩瓷器。到了17世纪中叶,由于明末清初的动乱,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难以得到中国瓷器,便转而向有田大量订购销往欧洲的瓷器,使有田的陶瓷业迅速发展起来。为此,日本瓷器也像中国瓷器一样在欧洲受到了重视。其中最有名的是柿右卫门的五彩瓷器,以其独特的风格获得高度评价。

荷兰代尔夫特窑于17世纪中叶起引人注目,它集马略卡陶器的流派之大成。这个窑首先模仿中国青花白瓷,以烧制白地蓝彩陶器为主,同时制出了欧洲人喜爱的中国式图案,并开始烧制彩绘陶器。代尔夫特窑的产品曾在欧洲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

1709年,德国的伯特格最先在欧洲烧成瓷器。不用说,这也是由于受到中国出口瓷器的刺激。此后迈森窑开业,它吸取了日本瓷器的特点,制作了大量模仿柿右卫门的瓷器。同一时期,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圣克卢,把玻璃质的粉末混在陶土中,烧成了软质瓷器。后来,塞佛雷斯窑承继了这种方法。

就这样,在18世纪的欧洲,荷兰代尔夫特窑和英国布里斯托尔窑烧制锡釉陶器,德国迈森窑和奥地利维也纳窑等烧制硬质瓷器,法国尚蒂伊窑和英国的彻尔西窑、“弓”窑、伍斯特窑等烧制欧洲特有的软质瓷器。这些窑产量多,在模仿中国和日本瓷器的同时,制出了各有特色的产品,创造出了华丽的陶瓷器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