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声与笑声的制造法

 平和的面对人生 2010-11-10

陈曦

 

我对着镜子假装高兴地鼓了一通掌,并呲牙咧嘴地笑了一番,因为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必须对鼓掌和笑做一番深入体会。我发现这时候我终于认不出了自己,莫名其妙的掌声和空洞无力的笑使我变成了另一个人。

对于鼓掌,我的体会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那时候校长在主席台上讲完话,班主任就在我们身边领我们鼓掌,他边鼓掌边用锐利的目光盯着我们,本来不欲鼓掌的我不得不很快叫自己的双手忙活起来。我冥顽不灵的幼小的心就是从那时起知道了一些为人的微妙之处,这不能不说是恩师的“教导有方”。大概正是基于这种童年教育,成年人的鼓掌有一多半是世故的。随着参加会议的日渐增多,领导的讲话不绝于耳,掌声越来越疲软拖沓,不温不火,冰冷、枯燥和无味,掌声所蕴涵的激情和价值判断就被抽空了。

与虚假广告相比,鼓掌也成一种自欺欺人的招牌,它所能昭示的东西无人可以解读。当我们拥有了不鼓掌的自由的时候,处于惯性中的过于繁忙的手已经不能停歇下来,这时候,手的表情和面部表情的错位所产生的滑稽效果是使人啼笑皆非的。但是无论如何,鼓掌的场面人们总是喜闻乐见,一个会议如果没有掌声的肆意渲染,你几乎不敢肯定它是成功的。电视媒体的记者一定深通此道,他懂得,某个领导的豪言壮语的讲话结束之后,一定要反切一个群众鼓掌的镜头,否则何以体现讲话内容的精彩和深得民心呢?但是掌声稀落、掌声四起和掌声雷动是不同的,如若掌声不够热烈,我们大可放心,记者可以用其他场合的掌声来替换现场的掌声,只要有鼓掌的视频效果,音频的事情好解决。

我曾经和一个导演合作搞过一个人物专题片,那是反映一个音乐家的艺术和人生的。那天我们在一个演奏大厅里拍下了音乐家的演奏,也以一个固定镜头拍下了一片空空落落寂静无人的听众席。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导演建议在听众席中加上一段热烈的掌声,由此而形成了一种不一般的艺术效果。这和新闻制作中对掌声的移花接木当然是不同的,它不是为了表现一种现场效果,而是一种象征和暗示。但是这种艺术手法是最容易因商业目的而滥用的。比如在带有喜剧色彩的电视短剧中,现在越来越流行的办法是在导演认为可笑的地方配进去笑声。导演希望这种能够制造喜剧气氛的笑声,将诱使观众发出更多的笑声。果如他所料,这种做法将对电视短剧的发行和收视率功不可没。但是对并不可笑的表演硬性地配进去笑声,笑神经再发达的观众都无法违心地去配合的,因为笑神经发达和弱智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情况是,一部分观众觉得可笑的表演,也许另一部分观众觉得并不可笑,那就不如让所有的人笑其所笑,何苦扰乱大家正常的审美欣赏呢?因此我力劝导演们,在这个问题上,要帮忙,不要添乱。

舞台上的表演和会议中的表演一样是需要掌声的,但是演员不同于领导,他不至于因为没有得到掌声而给你穿小鞋,给你上纲上线,对你心生疑忌。虽然如此,演员脆弱的虚荣心也会被没有掌声和笑声的难堪的沉默所击碎。不光是演员,对于一台文艺晚会来说,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都有虚荣心,掌声和笑声有一半也是给予他们的。

硬加的掌声和笑声无论如何都没有现场声来得真实可信,况且要对一台文艺晚会进行后配音,其难度之大和滑稽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一些聪明的人就把心思用在了如何在现场指挥观众的掌声和笑声了。这样的人可以叫“领掌者”或“领笑者”,也可以叫“现场情绪导演”。他以手势来指挥观众双手的开合程度和笑声的夸张程度。为了让现场观众尽力协助他,这一行里的某个高手居然在文章中这样鼓励大家:“谁的笑声最为响亮、笑容最为灿烂,而且鼓掌最为热烈,那么,镜头就会频频地瞄向谁,这样,一夜之间你的光辉形象就会进入千家万户,传扬大街小巷------”我想这样的鼓动对于没有经验的现场观众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到底会怎么鼓掌,怎么笑,他们的开心会不会伪装得不露痕迹,我确实是难以判断。但是我想,为了获得掌声和笑声,不惜施以欺骗的手段,如果我是演员,我宁愿不演。这位行家认为,演员听不到掌声和笑声,表演就会大打折扣,播出的时候,观众就会心生不满。表演和欣赏的确是互动的,但是把广大电视观众的不满归因于现场观众对掌声和笑声的吝惜,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逻辑混乱。真正出色的表演,哪怕是现场观众有意保持沉默,广大电视观众恐怕也不会吝惜自己的掌声和笑声的。我总觉得这种以现场情绪导演的方式获取掌声和笑声,并不是一个稳妥的办法,最稳妥的是要发明一种专供现场观众的特殊座椅,这种座椅可以通过机械方式控制人的双手和腋下,无论是想让他鼓掌还是想让他笑,只需碰一下按钮就成。为了让广大的电视观众能够真心地鼓掌和开心地笑,现场的观众们,你们就受委屈了!

 (本文见《今传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