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震专题说明文阅读

 家有学子 2010-11-13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机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二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之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名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挖着。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说:“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在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来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小出口开辟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巨大灾难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拥抱。

15.父亲请求帮助时,为什么人们都“摇头叹息”,没人帮他挖?(2分)

答:

 

16.文中画线句子对描写父亲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7.在地震灾难中,父子俩都想起了“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这句话除了体现父子间的深挚的爱,还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          ,儿子对父亲的                  。(2分)

18.文中除了表现父子之爱,还表现了哪些人之间的关爱?由此,你对人世间的爱有什么深切的认识?(用一两句话概括)(4分)

答:

(一) 动物的“直觉”

  ①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导致了超过20万人丧生,可为什么当地的野生动物却幸免于难呢?对此,科学家并不感到惊奇。他们早就发现,任何种类的动物总是能先于人类发现危险的迫近,并提早逃之yāoyāo()。

  ②斯里兰卡东南部有一个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型野生动物园,海啸发生时,海水已经没过了离海岸3公里远的土地,造成两百多人死亡。而生活在这里的两百来头大象、豹子、水牛、野猪、鹿、猴子等却无一丧生。

  ③在泰国受灾最严重的旅游度假热点拷叻,大象还救了几个日本游客和驯象人的命。驯象的小伙子通丹描述了那天的情景:“海啸发生那天很早的时候,这群象就开始不停地叫唤,而且不听指挥,总是朝大海的方向张望。后来它们挣脱了绳索,开始向高处跑去。我们也纷纷跟着它们往山上跑。跑到半山腰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正看到第一个大浪席卷海滩,把那些毫无防备的人都卷进了大海。我当时惊呆了。”

  ④动物具有比人类更早地感知危险的能力,并非在这次海啸中才被证实。

  ⑤在日本,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家鱼缸里金鱼的活动来预测地震和火山喷发的。1991年火山爆发,地震发生前的几个小时,金鱼在鱼缸里不停地转圈,这就是信号……在日本这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人们都懂得这种信息。1999年12月26目的暴风雨袭击欧洲的时候,几乎没有动物因此死亡。法国里昂近郊建成于1974年的波格尔狩猎公园曾遇到一次严重的水灾,不可思yì()的是,所有动物都提前找到了避难所,无一伤亡。

  ⑥若是细究动物在灾害发生前的表现,很多科学家都会感到困惑。大多数关于地震之前动物行为特征的研究都是无果而终,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成果。

  ⑦不过,海啸发生前,泰国拷叻度假区大象的行为还是可以解释的。研究证实,位于大象鼻子和头颅中间的鼻窦能发出一种20分贝的声音,在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这种声音能传出80公里远,即使有障碍物阻挡,也能传出10公里远。当有危险迫近的时候,惊慌失措的大象会发出尖叫,并把两耳张开,鼻子竖起,有时还会逃跑。整日和大象生活在一起的驯象人对它们的这一习性很了解,会据此判断可能是有暴风雨、汽车、猛兽或者是猎象的人要来了,而这时危险离它们还有好几公里之遥;大象的足底呈拱形,周围有角质物,与地面直接接触时对振动十分敏感,可以轻易判断出危险来自何方。

  ⑧无论是在海上、空中还是陆地,动物都能够捕捉到一些信息:陆地或海洋的声波、化学变化、电磁场的改变等等,但也不是所有动物都能及时地收到信号。对动物有此类观察的科学家们认为,动物并不存在“第六感”,它们所具有的其实和人类一样,就是对自然界的洞察力,只不过它们的洞察力要比我们发达得多。然而,动物被封闭驯养或家养以后,这种能力会逐渐退化。

  ⑨这个研究结果也使人们发出了新的疑问:人类对自然的洞察力是否也会逐渐丧失呢?有些科学家这样认为:人类高度社会化的生存环境,使得人的感觉器官因自小没有接受足够的训练而没有得到完全开发。某个人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自然会由社会分工不同的其他人或是用其他方式来mí()补。然而迫于残酷的生存jìng()争,野生动物却不得不在日常生活中“全天候”地“全面”地发展和完善感觉器官的功能。

  ⑩在自然灾害到来之前,人们如果能根据动物的某些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就可能免于一死。那么,为什么人类不调动自己感知自然的能力,并且注意观察身边的动物呢?人们亲口传述的各种故事,都为研究动物优于我们的感知能力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但是,在行为科学领域的研究手段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研究尚难有所突破。

  (摘自《世界博览》2005年第4期,有删节)

  [基础积累运用]

  1.在文中拼音后的括号内写上恰当的汉字。

  2.“丧”有两个读音,“sāng”和“sàng”,第②段画线处的“丧”,应读_________。

  3.解释第⑥段画线句中“无果而终”的含义。

  4.联系全文看,动物的直觉指的是:

  5.海啸发生前,泰国拷叻度假区的大象能预先感知,是因为:   (1)                (2)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6.文章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其作用。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不能去掉,说说为什么。

  (1)大多数关于地震之前动物行为特征的研究都是无果而终,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成果。

  (2)但也不是所有动物都能及时地收到信号。

  8.根据你的认识和理解,说说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动物的直觉?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9.说说《动物的“直觉”》给你的启示。

让建筑拥有生命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它们不再仅仅是一幢幢由无数钢筋和水泥堆砌起来的框架结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赋予它们生命,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建筑。 生命建筑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变形和振动的情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由电热控制的SMA纤维能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大大延长。 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为此,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处理;同时,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美国则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自己的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修复,美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当生命建筑有裂缝时水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 让建筑拥有生命,这已不是梦想。不久的将来,生命建筑将可能在公路、桥梁上首先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1.整体感知全文,具体谈谈生命建筑具有哪些特征。

 

2.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文章第段加点词它们指代的是什么呢?

 4.生命建筑之所以具有极好的抗震作用和自我保护功能,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呢? 

5.下面对文章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对生命建筑研究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当今世界对生命建筑的研究进展情况。

B让建筑拥有生命这一课题于1994年底提出,对生命建筑的研究试验至今虽然只有十多年,但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C.将来,建筑拥有生命就会变成现实,生命建筑首先会在公路、桥梁上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D.赋予建筑以生命,是为了预防建筑突发事故,保护建筑物,使之有效地延长生命。

神秘的地光

古今中外大量震例表明,许多强烈地震在震前震时常常会伴随有神奇的地光发生。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在3000多年的地震史料中留下了大量的地光资料,古人在《震兆六端》中写道:“夜半晦黑,天忽开朗,光明照耀,无异日中,势必地震。”日本和意大利学者也对地光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收集了1000多例地光资料进行分析,并拍下了地光照片。建国后我国大陆发生的20余次7级以上强震中,大部分震区群众都观测到绚丽多姿的地光现象。1975年海城7.3级地震,震中区 90%以上的群众都见到地光,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共收集到地光现象230例。尤其临震前,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列车在驶进震中区的古冶车站时,司机突然发现在漆黑的夜空中闪出三道耀眼的光束,掠空而过,并在空中留下了三朵蘑菇状的烟雾,司机当机立断,拉下了制动闸,紧急刹车,避免了翻车,利用地光预警保卫了1400多名旅客的安全。

大量的震例资料看,地光有以下几方面特征。地光出现的时间,除与地震同时出现外,也有震前出现。如唐山地震出现于震前6小时至发震的瞬间,并以临震前10分钟为最。也有震前3—4天,甚至更长时间就出现地光。地光的形态和出现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一般震前较早出现的地光无固定形态,主要是大面积发光,光不耀眼,变化不激烈,持续时间较长,随着发震时间的逼近,各种形态的地光相继出现,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等。并且亮度增加,变化激烈,发光时间短促,忽隐忽现,持续几秒至几分钟,形成高潮。地光的颜色五彩缤纷,蓝、红、黄、白、橙、绿等各色俱全,以蓝、白、红者为多。此外,还有少见的复合色,如银蓝色、绿青色等。地光出现的地点多在贴近地面的低空大气中。地光的范围一般不是出现在震中区的某一点上,而是出现在震中区相当范围内许多点上,如海城地震地光出现范围达200公里以上,不但山区、平原有地光,海上也有发光现象。唐山地震前秦皇岛附近海面就观测到海水发光现象。地光出现的方向也有规律,震中区地光多沿地质构造带出现,外围地区看到的地光多指向震中方向,地光出现的同时往往伴随有响声、怪味、地磁干扰等奇异现象。地光还会伤害人体和植物,海城地震震中区某些居民面部有不同程度的灼伤,几天后皮肤表面龟裂翘皮。唐山地震在郊区的农田里发现青椒有烧伤的焦斑痕迹。根据宏观调查表明,地光绝大多数在夜间被看见,但白天同样会出现地光,因白天天空太亮,不容易被人们察觉。 

综上所述,地光现象十分丰富多彩,也反映地光的成因是复杂的。由于地光时间短促,至今尚未研究出观测地光的仪器,来分析地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仅凭肉眼观察,难免出现偏差。目前对地光的成因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处在推想假说阶段,给地光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一种是震前地下岩石受到剧烈的挤压,直至破裂时释放大量电子流,产生压电效应,激发周围空气使其闪烁发光。科学家在实验室对岩石的压缩破裂实验也证明岩石爆裂时会产生闪光现象。或者是深部地下水在震前强烈渗透,形成高压电场,使地表大气电场增强,携带不同电荷的气流发生中和放电,产生类似闪电的地光。另一是地光可能与地下可燃性气体自燃有关,这些可燃性气体以地裂缝、井口、喷沙孔为通道喷出地表。还有人认为地光是地下放射性物质辐射使低空大气电离而发生地光等。 
尽管目前对地光还缺乏深入研究,地光作为大地震前的一种前光已被多次震例证实,使得我们完全有可能把它作为一种临震预报手段。    

17、依据文章内容,请给“地光”下个定义。(2分) 

 18、请你依据文章概括一下地光的出现有哪些特征。(4分) 
 19、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复句?它在整个大句子中起什么作用?(2分)     

20、文章对地光的成因主要有几种推想?请归纳说明。(4分) 
 21、第段中说“地光的形态和出现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一般震前较早出现的地光无固定形态,主要是大面积发光。”第段中说 
      “地光可能与地下可燃性气体自燃有关”。结合上述语句中部分加点的词语,具体说明本文语言表达上的特点。(3分) 
  22、试以第段为例,分析其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23、从整体看,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具体说明。(2分) 
  24、附加题(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物便可获得1—2分的加分)   文章说:“目前对地光的成因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处在推想假说阶段”。阅读本文,开动脑筋,请你谈点对“地光”成因(文章所谈及的内容除外)的独特认识。(不少于50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