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画

 damofeng 2010-11-16

年画

  先要说明一下,这一集里的全部是画而不是照片,而且我会贴入多幅画来满足大家的视觉要求,也图个热闹、吉利吧。

  那时候在北京过年讲究贴杨柳青的木版年画,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采,制作精良,是老百姓过年时必须要添置的物品之一。你看,题图的“莲年有余”怎么样?很喜庆吧?

  对杨柳青年画的历史也不很了解,为了这篇文字,查了下资料,作个简单介绍吧。

  杨柳青年画是继承发扬了中国历代绘画与木刻版画技艺,以版画加手工点染完美结合而闻名于世的。始于明崇祯年间,盛于清光绪前,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解放后,周总理曾经亲自视察,使杨柳青年画再度发展起来。

  记得每到进了腊月,院子里的各家各户就都在张罗着买年画了。个人爱好不同,没关系,年画的内容种类够你挑的。你喜欢吉庆的?好!看这几幅!

  

  喜欢热闹的?好!

  喜欢仕女图?

  

  喜欢戏曲故事?也有!

  想要花鸟的?没问题!

 

 

 

 

  喜欢神祗吗?还有!

  单张的不过瘾?有四扇屏、八扇屏!

 

 

 

 

 

 

  喜欢新风格的吗?那就选这些张!

 

 

 

 

 

 

 

 

 

 

 

 

 

 

  上面,我从网上搜了这么多的照片,除了对以往时光的留恋之外,还想给朋友们说的就是:解放初期的年画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是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真正反映了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对祖国、对党、对领袖的无限热爱。

  年画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烘托年的喜庆,如已经成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一种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教育着人。

  当搜到“拔萝卜”那张年画时,我的兴奋是无法表达的,因为它是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异想天开地敲入了“拔萝卜”三个字,而这张画便随着那只手的主人显现在我眼前了。万分感谢那只手的主人以及拍照者,年画保存者!

  这幅画,朋友们不难看懂它的教育意义。

  “我们热爱和平”,是一幅经典作品,据说还有两个小主人翁的传说;

  年画,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文明,承载着欢乐,承载着希望,承载着情感,承载着志向。它承载的太多太多。

  翻阅老年画,除了给我们享受,难道它就没有给我们提出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吗?我想,最起码我认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