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优秀和合格的公民

 生活-快乐 2010-11-17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优秀和合格的公民

(2010-07-11 14:22:58)

     为期八天的教育交流活动结束了。今天我开始第九天的“连续作战”:上午给新生班的几十个孩子们上了校长课堂的第一节电影课,同时对他们开始强化行为和心理教育,开始调整这批新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希望他们在夏令营结束后有一个新的,更成熟的心理和行为能力。

    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们这几天深入地研讨了“教其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整个交流会均围绕“教心”的核心问题而展开。大多数的家长和老师们最难过,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发现自己原来一直不知道“教其心”是什么?教育讨论会的第一天,全场的家长都在“要懂得‘教其心’,就要懂得孩子的‘心’,教育目标的‘心’,这里面最基本的,就是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心’。那么,家长的‘心’在哪里?”

    面对这样的质问,全场哑然。大多数的家长忽然意识到: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中,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当然,也就从来没有体会真正的“教其心”教育模式。

    家长们在这几天教育交流会的交流心得,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信息量太大了”,将在他们回去后细细地思考和咀嚼和体悟。我将在一周后,挂一个“自助教育交流会参与者分享”的专文,请家长们在文章下面留言,欢迎感兴趣的网友们直接点击这些留言的头像,进入参会家长们的博客去了解教育交流会的整个经过和内容,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家长们结束交流会后,基本上一致的担心就是: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被今日学堂录取?特别是知道学堂报名申请的人数远远超过预备录取的人数后,更是增加了这种担忧。一个在美国呆了十几年的家长更是说:学堂的教育模式完全能够与美国的精英学校相比,甚至某些方面还超过美国的学校。相对学堂的教育品质来说,学堂的学费可以说廉价到不可思议。家长觉得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在这里上学是最完美的选择,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学费低廉,而是因为家长一直希望孩子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学中国文化,可一直找不到能够真正学习中国文化同时兼容西方教育理念的学校,直到现在才突然发现国内终于还有一家符合心中理想的学堂。与其他所有的家长一样,他们现在最担心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能否让孩子入选下学期的入学资格。

    可是,与家长们心急如火不同,孩子们却表现出漫不经心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态度:很有几个孩子对于离开父母的日常关照非常不习惯,吵着要离开夏令营回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夏令营有什么特别不好的地方,而仅仅是因为他们“不习惯,想家,想妈妈”,其中一个11岁的女孩表现格外离谱,非常不理性地数次试图逃离校园,情绪化行为很严重。学堂老师讨论后,决定通知类似情况的三名学生的家长,带他们离开夏令营回家,并退还学费。

    孩子们的非理性行为表现,终于得到了“如愿以偿”的结果,可是家长们却很不情愿。老师们说:这种孩子连最基本的一关都过不了,就别指望将来的评估能够获得良好的排名了,显然是不可能被录取的。学堂四年前,就有深圳不到六岁的孩子只身一人来到武汉上学,理由仅仅是他“想成为最聪明的孩子”。而这些已经超过十岁的孩子却完全无法“独立”,怎么体现他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在学堂上学的孩子们,基本上都对学堂很有感情,因为这里是最不压抑他们天性的学校了。这些完全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学生,心灵已经“老化”了,缺乏真正的吸收力,即使勉强入学也是学不好的。既然这么想逃离学校,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又何必勉强他们?学堂又不是监狱!

    孩子们如此表现,恐怕是家长们万万料想不到的吧?您辛辛苦苦地送了几千里地来上学,却因为孩子的“坚决不配合”而开场就失败了,不知心中如何想法,是否在检讨过去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太过溺爱了,剥夺了孩子的成长可能性?同时,我也为家长们日常教育孩子的出发点,显见与基本的教育要求背道而行,而因此感到十分遗憾!

    

    我原来的文章很早就写过:真正关爱孩子的父母,就是尽可能让孩子不需要自己的父母。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不需要自己!这些离开父母一天就受不了的孩子,证明了家长教育的失败。可以说,这些孩子根本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教育”。

    到底应该怎样教育下一代呢?什么样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呢?

    正好看到薛涌的博客,上面记载的一个事情: 

    哈佛大学的教育学家Tony Wagner曾经非常形象地讲述了他个人的一段经历。2006年,他外出讲演,在飞机上正好和一位大公司的总裁为邻座。两人一聊天,他就发现这位总裁在招募人才上亲身卷入,花了很大的精力。于是他就问总裁:“从新招募的雇员身上,你最渴求的素质是什么?”对方答道:“会问好的问题。我们的业务每天在变,技术在不断更新。我们会教给雇员新技术。但是,他们要想解决问题、学习新东西,必须知道应该问什么。我们无法现教他们怎么问问题。”

   “那么,还有什么其他的素质是你所渴求的呢?”

   “我需要那些能够参与讨论的人。”总裁进一步解释说,“任何工作都是由团队配合完成的。你必须懂得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与顾客打交道。如果你不能和别人深入交流,你就不可能学到你需要学的东西。”

    如果总结一下,就发现:这个总裁是非常理解教育的重点的:

    第一个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具有“思考的能力”。他用“会问好问题”的表现来代表。只有好奇的学生,愿意思考的学生,才会喜欢问问题。而且,只有能够问出好问题的学生,才是善于思考的学生,当然,这种人就是真正的人才。

    第二个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具有“交流的能力”。他用具体的“能够参与讨论的人”来说明这个素质。

    可惜,中国的学生,这两种能力都是从来没有人去教育和培养的。我们喜欢的“乖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同时,我们天资不错的“坏学生”,也没有去培养这种能力,他们的潜力全部用在了胡闹上面。所以,中国没有真正的教育。

    而今日学堂的教育,基本上全部围绕此教育目标而展开:学堂用各种手段来迫使孩子们思考,并积极的交流和回答问题,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拿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做一台背诵答案的机器。

    一个家长对我说:来学堂之前,觉得自己的孩子非常优秀,所以为孩子报了半奖的申请名额。可是来学堂后,见到了学堂的学生,发现自己的孩子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优秀。她现在担心的是:可能连全价入学都不见得能够保证,所以想重新“改志愿”。

    的确,仅仅是一个“乖乖仔”的话,可能并不是学堂要求的人选。而一个脾气骄傲任性的“小公主,小公子”,更不是我们教育的对象。这一切,都取决于家长们:你们到底需要培养出怎样的下一代?您教育的“心”是什么?怎样去实现这些教育目标?

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