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趁热治病啊~~...

 健道馆主 2010-11-18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冬病”,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这种自身热量不够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被子,穿着袜子。(几分相似啊)

        “冬病夏治”是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环境也是寒冷的,两寒夹击,便难以解冻。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消暑的饮料,(冰镇啤酒、凉茶等),然后整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祛,又添新寒。(难怪前几天酷暑喝了几多冷饮,地图舌好严重。难道酷暑睡在发烫的床板上比睡在阴凉的空调房里好么?非常想知道。。)

           所以要好好利用这个夏天祛除积寒。方法就是“内用温热”、“外散风寒”。

          “内用温热”就是服用偏温热的饮食。但是大热天的再吃温热的东西,那还不心烦气躁。所以关键是服温热也有个正确服法——热药凉服(一直以为凡是药都不能凉服,难道不是???)。。比如红糖姜汤水,放凉了喝,所以喝的可以是冷饮,到胃里却是热药。。还有那些不出汗或出汗后怕风的人,此时可用“玉屏风散颗粒”冲,放凉,当饮料频饮,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又可防风,可谓一石三鸟(这个方法想试一试)。。

           用艾条来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也很有效。(看来我要坚持不能偷懒)

           如果感觉后背发凉、怕风,那就先在后背刮刮痧,若能同时用热水泡脚,再喝一碗发汗的生姜红枣汤,或是胡椒白萝卜汤,寒气是很容易排出的。(想流口水了,很舒服的治病过程啊)

           还有取嚏法,对于身体有寒的人,是最好的宝贝,尤其是一取就容易打喷嚏的人,那就要多取。每次取到打不出喷嚏,并微微发汗为止。排出身体的寒气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有时甚至需要几年的时间。因为虚寒是一种体质,是胎里带来的,如果我们按照先天的生长惯性而不去改变它,那它就会像一株本来倾斜的树苗,继续往偏曲的方向生长。所谓“治未病之病”,就是要从先天体质入手,纠正阴阳之偏。“损有余而补不足”才是治病之本。

          (重点啊)有人说,我虽然虚寒怕冷,但是一吃热药或热的食物,就会上火,脸上起疱,牙龈肿痛,必须马上再吃祛火的药才行。这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表寒过重,虽吃热药,也是“冰包火”,外寒不解,内热直上头面所造成的。外寒就是膀胱经之寒,只要在后背刮痧或拔罐“破冰融化”,再吃热药或热的食物,就会火有去处,发向后背去御寒,不再往头面上跑(难道要鼓起勇气去拔罐,试试吧。。难怪有人拔罐吃辣椒皮肤非常好,真欢喜)。。。

           用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感受,随心取舍,任意添加,千万不能生搬硬套,其实,没有更好最好,只要恰好就好。

           (摘自《求医不如求己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