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盆栽芦荟的养护知识
芦荟是多年生草本多浆肉质植物,为百合科芦荟属,芦荟属有800多个品种,其中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只有几种, 芦荟叶茎出簇生,狭长披针状,边缘有刺状小齿,夏秋开花,有黄或粉红、赤色小点。芦荟性喜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叶片具有良好的储水功能,干旱时也不枯死,不耐寒,冬季室温不得低于5℃,休眠期宜干。喜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和盐碱,不需大水大肥管理。但喜阳光,不耐阴,在蔽荫环境下,多不开花。 盆栽芦荟最好用泥盆 温度、光照 芦荟多喜光照,最好放置于室外通风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在炎夏要适当遮光,冬季应放在高于5℃向阳的地方即可安全过冬。 浇水 芦荟最怕长期积水,土壤过湿则因根部缺氧而腐烂枯死,平时向叶片喷雾或淋水,保持稍湿即可,待盆土过干时浇水。冬季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干燥,否则在低温阴湿的环境下极易烂根烂叶。 土肥 芦荟适应性广,但栽植土壤以沙质壤土为好,并确保证土壤疏松、肥沃、保水、透气。一般采用腐叶土和粗砂各半再掺点腐熟的马粪、粪干,鸡鸭粪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长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则生长更好,不宜施过浓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烂根。 换盆 每2—3年应换盆一次。换盆应在春季4月进行,其他季节也可,但管理不当易枯死。换盆可换大一号的盆,将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时剔除烂根。盆垫瓦片,上垫2—3厘米炉灰渣、石子、砖块等作排水层,上垫一层培养土,然后放正植株,周围填满新土,轻轻墩实,浇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为度。 越冬防护寒:如果最低气温达不到5以上,就应该采取相应的防寒保温措施。当预报“最低气温低于5的前一天下午就要在芦荟上盖稻草保温防霜冻。为了增强芦荟植株的抗寒力,在栽培管理上:一是秋季开始应逐渐减少浇水,增施有机质肥。其次,培土保温。三是把叶子绑成一束或多束,防霜防寒。 防治病虫害:种植芦荟一般不需喷洒杀虫剂,一旦叶部或茎部出现黑斑病,防治的办法是:加强通风透气、排除田间积水,控制土壤温度,消除低温潮湿的危害,及时除草。 及时采收:种植二年以上的芦荟植株可采收,要从植株下部进行采收成熟的叶片,采收时叶片下部叶鞘处用刀轻划一上,顺势剥下叶片,保持叶片的完整。 在芦荟生长发育旺盛季节,分批采收基部和中部生长肥大的叶片(梢尖上的嫩叶不能摘)。叶片摘下后洗净,切片,放入同等重量的水中,用猛火煮3~4小时,后用纱布过滤,将滤液浓缩成粘稠状。鲜叶可随用随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