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诗诉说最忧伤的思想 - 散文

 心情如愿 2010-11-20
用诗诉说最忧伤的思想   文 / 江南风
 
  我本不喜欢多愁善感动辄悲秋的林黛玉,她的眼泪太多,又太小心眼,以致她与宝玉之间勾魂摄魄的恋爱故事也因此增添了许多的伤感。但我不得不承认,林黛玉是一个魅力十足的女人,脂砚斋评林黛玉说:“其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之裙钗矣。”她于红楼众多女子中脱颖而出,其魅力不是由于她的娇美姿容,而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她从骨子里透露出的那种文人的气质和精神的洁癖,使这朵带刺的玫瑰永远停留在了她如花般的岁月,在读者心目中成了花的永恒。  
  林黛玉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诗人。整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中,林黛玉的诗才是最高的。别人要费尽心思、苦思冥想,而她却是信手拈来,并且总是高人一筹。在元妃省亲里,她的“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不仅一气呵成,而且在气势上一下子就压倒了众人。就是她替宝玉写的《杏帘在望》也是脱俗清爽。“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一“绿”字与“香”字点化,神采顿生。她的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成就了无与伦比的黛玉之美。  
  读她的诗让我想到易安,两位绝美的女子,一样清纯绝俗、哀婉感人,一如黛玉与史湘云对出的“寒塘渡鹤影”和“冷月葬花魂”。黛玉的诗里更多的是孤傲与血泪,犹如潇湘馆的千百竿翠竹,高洁而独立。她对诗意的追求是清高超逸的。有人说她像陶渊明,一个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刻画出菊花的神髓,一个以“魁夺菊花诗”独占鳌头。“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黛玉咏菊,其实更咏自己:一如菊花素雅、孤独,一如菊花清高、纯洁。  
  更多的时候,黛玉是将诗作为抒发内心情感、渲泄苦闷的一个手段,就这一点而言,宝钗的诗是远不及于她的。黛玉的诗里面总是充盈了真挚的感情。她写海棠,“碾冰为土玉为盆”,何等玉洁冰清!“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更是于海棠的冰肌玉骨中寄予了自己的空灵飘逸和孤高傲世。“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一句写出了深闺中幽怨的女儿用婵娥所缝制的白色娟袖揩拭眼泪,这不正是黛玉自己真实的写照吗?脂砚斋评论此句:“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黛玉的诗是真用愁与泪浸润而成的。她将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融入了诗里,《葬花吟》则是她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字里行间不仅有伤春惜花的悱恻缠绵,更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字字皆由血泪而成。她对爱情的渴慕,更是在诗情中真情流露。“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她用悲凄哀婉、缱绻悱恻的笔调表达了对恋爱的忠贞,《题帕三绝》正是她心田的一种真实的写照。她的诗与泪,再次印证了诗人的经验之谈——“最甜美的诗歌就是那些诉说最忧伤的思想的。”
  身为诗人,黛玉是忧郁的,她用敏感的灵魂吟咏自己零乱的寂寞;她用诗笔抒写她孤傲的情怀,以纯美的精神实现她独立人格的壮美与崇高,最后“泪干春尽花憔悴”。这种骨气,正是多年来吸引读者百读不厌的真正原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