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虽然贫穷落魄,但没有怨天尤人,这个很难做到;虽然富有,却不骄傲自大,这个就很容易做到。” 【说明】这段话在《学而》第十五节中孔子和子贡曾经讨论过,子贡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孔子说:“贫而乐,富而好礼”,而本节却是说:“贫而无怨”,这个“贫而无怨”和“贫而无谄”从本质上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贫而无谄”是指没有去巴结奉承,然而他心中有没有怨天尤人呢?肯定有!因为他之所以没有去巴结奉承,是因为瞧不起那些富有的人。瞧不起那些富有的人,是因为自己的贫穷。攀比心理自古以来都有,也正是有了攀比心理,私有制才能产生和发展,而正是有了这种攀比心理,人类才可以进步。所以,攀比是可以的,但若比不上,就千万不要“失意忘形”。唉呀,我不如别人,我笨,我蠢,我傻,算了,我就这样吧!这样做就是忘形了,忘记了自己还是个人,自己还有头有脑,有手有脚。你自己都不相信、不尊重你自己,别人怎么能相信你,尊重你?!忘形了也就完了。也就是说,有了病态的心理,如果不及时治疗并修正、调整心态,你的人生也就不能进步了。因而对于富有和贫穷的差别是有怨言的。而“贫而无怨”则是指处在贫穷落魄的境地,仍然毫无怨言,不巴结、不奉承、不攀比、不失意忘形。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有,但太少太少,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所以“难”!而“富而无骄”就很容易做到,比如子产,比如管仲等等这样的人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