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意与阅读[Value论坛]

 昵称3558753 2010-11-20
创意与阅读

创意与阅读

詹宏志 (摘自《创意人》)


创意的成功关键是组合,组合的成功关键呢?

数量!数量!数量!最大数量的材料,最大数量的假设。

组合需要材料。材料愈多,愈是有可能发生有用的组合。材料的来源呢?毫无例外,一个是阅历,一个是阅读。

因为阅历有助于创意,所以,发明脑力激荡术的奥斯朋主张:旅行为充实吾人想象力之一种经验。

奥斯朋建议创意人应该多旅行,他举罗威尔·托马斯(Lowell Thomas)为例。托马斯是一位著名的记者、作家、演讲家,一向以旅行人迹罕至之处而闻名;他深入沙漠,追随阿拉伯的劳伦斯。通过他的报道,全世界才知道这位英国军官的传奇(看过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的人,可能还记得片中一再出现一位美国记者,那就是托马斯)。

奥斯朋认为托马斯的想象力,建立在他多次的惊人的旅行之上。

相对的,阅读是一种“省时省钱的旅行”;虽然可能不如旅行经验那么刻骨铭心,但是取得经验材料的数量和速度,都是旅行所不能及。

创意人不一定是学者,他关心的阅读行为是“多”,而不是精。也就是说,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可能是容易成为创意人的人。

如何博览群书?我提供三个角度下手:

第一,增“快”的方法:

读书“快”,相同的时间也就读得多。读书快,和速读不同;速读是眼睛快,而不是思考快。阅读者要懂得“检查阅读”的方法,检查阅读又称“略读”或“预读”,它的目标是尽快的掌握一本书的类别、作者企图、书的结构,以及基本论点。略读者应该大致看一下一本书的“导言”,这里可能隐藏了作者所欲解答的问题。然后看一下“目录”,明白作者推演的过程(目录其实就是作者相像中解答问题的步骤)。然后,大概翻一翻这本书,说出它的大概来。这个训练帮助你维持敏锐度,淘汰不值得阅读的书,并增加你涉读的数量。

第二,增“多”的方法:

读书时间“多”,读的总量也就多。你每天能花更多的时间,就能读更多书。你觉得太忙没有时间看书吗?检查一下自己一天中五分钟、十分钟的零碎时间,可能为数可观,你要训练自己“随时进入,随时中止”之读书态度。一开始可能不习惯,一个月就行了;从此,你每天就比别人多出几个钟头的时间读书(虽然那是几十个五分钟拼凑起来的)。

第三,增“久”的方法:

有时候,到三十岁你读的书还不输给同年纪的人;但是到了五十岁,你并没有比自己三十岁读得更多,为什么?因为你觉得你“读完了”,你觉得大学毕业就读完了,三十岁就过了读书的年纪了。事实上,在一场长跑里,前头跑得快并不是获胜的保证,相反的,它是持久战、耐力战。“博览书籍”本质上就是一场长跑,它比“圈数”,不比“速度”。如果你准备读到七十岁,你会愈老愈有知识,愈老愈有创意。

一个博览的技术,实际上是由上述三种方法组合而成的。一方面,你读而得法,可以快;一方面,你充分运用时间,可以多;另一方面,你读而持久,可以累积--这就是读很多书的诀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2 21:48:31编辑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