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谒状元墓 - 蛇岭姓李村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戚小帅 2010-11-21
谒状元墓
刘佐泉
谒状元墓 - 蛇岭姓李村人 - 姓李村外出务工经商联谊会
吴川名人雕塑园的林召棠像

  ●文/刘佐泉(赤坎,教授)

  科举时代称廷试第一名为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人为状元,也称状头。宋开宝六年(973)以前常称榜首,开宝八年礼部覆试之制,始以廷试首名称状元,然有时一甲三名,都称状元。自元以后,则仅限于称呼殿试第一名。

  我国自隋唐开科取士至清代末年,广东共涌现过9位文状元和3位武状元,其中,林召棠为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

  林召棠,广东省高州府吴川县吴阳霞村人,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正月十八生。17岁时考入秀才,31岁时中举人,38岁时,参加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会试中式28名、殿试被钦定一甲一名状元。道光皇帝亲阅了林召棠的殿试试卷,御笔朱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误笔偏旁,无关学问。”原来林召棠的文章中有一“本”字,因写时竖笔提起稍快,带有一小勾。历朝科举考试,因不慎写错一字而落第者不乏其人。可见道光皇帝甚爱林召棠的才华,虽有误笔之嫌,亦不因小疵而掩大德,不至废弃状元之才。

  捷报传来,两广总督阮元有《闻癸未状元喜报》诗,喜悦的心情溢于诗笺。诗云:

  文运三元西粤开,

  几年连向粤东来。

  七千里外频闻喜,

  八十年中间出才。

  岭海番禺承旧第,

  吴川水月起高台。

  诸君说我多桃李,

  五管春风见六回。

  同乡林联桂(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进士)有词《御阶行》:

  长安一日看花过,

  四远名扬播。

  前番庄氏此吾家,

  余外更无三个。

  文章华国,

  盐梅燮鼎,

  一代贤良贺。

  当年吉梦灯前卧,

  授笔灵官座。

  果然双管大如椽,

  先把芳名呼破。

  百花头上,

  群仙袖领,

  操券先书左。

  此词上阙写林召棠在京都考中状元,名扬远播,十分难得,表示祝贺。下阙写考试前,做过吉梦,果然大笔如椽,独占鳌头,满有把握。用“一代贤良”、“群仙袖领”等语来赞扬林召棠的状元才华。全诗洋溢着祝贺之情。

  林召棠高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充国史馆纂修官。道光十一年(1831)奉旨主考陕西、甘肃两省。但一年后,林召棠以乞终养老母而告退还乡。道光进士、湖北巡抚常大淳赠送行诗《送林 南归养》。作者与林召棠相知颇深,送行诗感情真挚,诗句恳切、实在。诗云:

  兹行不为忆鲈鱼,乞赋归来慰倚闾。

  待葺旧堂荣昼锦,每逢佳日导安舆。

  淮南桂树秋风晚,庾岭梅花小雪初。

  津吏无烦迎候远,一船虹月载奇书。

  

  少年词笔冠词流,冰鉴高悬华岳秋。

  山水遭逢名士助,烟霞性格古人求。

  横江渡口迎桃叶,系艇湖心访石头。

  若过六朝金粉地,登临莫抱古今愁。

  

  刻烛传觞几度过,瀛洲高会旧如何。

  酒兵大户当场怯,诗律长城扫阵多。

  吾辈文章争气谊,晚秋风日极清和。

  遥知听水听风夕,宫漏迢迢想玉珂。

  

  图成家庆蔼春晖,话到君恩喜笑微。

  麟脯瑶池充夕膳,鹤绫金字绚宫衣。

  庭前停月深深立,陌上看花缓缓归。

  尘土东华如见忆,鸿书遥盼日边飞。

  俗话说:“有状元学生,无状元先生。”因为中了状元之后,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哪里还会去执教鞭呢?而林召棠却甘当“状元先生”,主讲广东广雅书院、肇庆端溪书院多年,在历史是少见的。所以他的旧同僚陈其锟闻此事赠诗《怀林芾南殿撰》。诗云:

  不以科名重,人间第一流。

  蚤年辞豹尾,尘世艳龙头。

  束皙笙诗补,桓荣讲夕优。

  生平文酒契,风雨最绸缪。

  林召棠59岁杜门不出,寄庐于金莲庵(在今白沙),结茅布石,杂莳花木。每当春和秋明,潮生月上,或徜徉其间,或载酒莲塘,或吟诗梅下。日暇则焚香静坐,观书临帖,意趣超然。卒于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十二月十二日,享年八十有七。

  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我曾瞻仰状元故里,却尚未晋谒状元墓。故在一风和日丽的假日,在一吴姓友人的带领下,驱车前往,弥补遗憾。

  状元林召棠墓在吴川浅水大双塘村北向的蛇岭。墓坐西北向东南,灰沙构筑,作双环形,占地50平方米。墓碑完整,高115厘米,宽50厘米;灰筑后土,高宽各约1米。墓向开阔农田。

  碑文阴刻,文曰(原直书):

  本山坐乾向巽兼亥已

  光绪乙亥年七月二十七日丑时葬

  清翰林院修撰芾南林公墓

  据《湛江市地名志》载:“大双塘  在吴川县梅菉镇北15公里处。属浅水镇。人口399,村旁有两口大塘,故名。聚落呈三角形。有果场,盛产柑、橙。林地植桉树。附近金猫岭河中产金砂,有人在此淘金,但所获甚微。经勘探,甚有开采价值。”光绪乙亥年,即光绪元年(1875)。林状元之所以在此风水宝地长眠,据《吴川县文物志》载:“黄坡水潭人吴懋清,曾与林召棠嘉庆间同试丙子(二十一年,1816)科,中举人。后林召棠之女嫁吴懋清之子吴万泉。懋清善看风水,故给林召棠择墓地于远离出生地的浅水大双塘 蛇岭。建墓时间约达九个多月。”

  林状元是应该纪念的,状元墓是值得晋谒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