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京剧百美图》书法释文和人物简介

 上官不酩 2010-11-22
————书法释文
 
1.余三胜  王梦生  作
余三胜鄂人亦老生中之不祧祖也。
 
2.程长庚  孙笃岭  作
自持四箴培育仁,早期三杰见兰馨;
文昭关上露头角,长沙一战显威神。
才华横溢江河知,大海风度并昆仑;
梨园界内废陋习,京剧奠基大功人。
 
3.孙菊仙  刘乃伦  作
三十下海出天津,天降其才善识音。
瀑布飞流穿壑谷,洪钟声震落梁尘。
后三鼎甲名天下,供奉内廷誉阙门。
失语烟台惹祸乱,始得绰号老乡亲。
 
4.谭鑫培  梁启超  作
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纪轰如雷。
如今老矣偶玩世,尚有俊响吹埃尘。
菰雨芦风晚来急,五湖深处一烟笠。
何限人间买丝人,枉向场中费歌泣。
 
5.陈德霖  葛荫春  作
人生七十古来稀,犹效天魔著羽衣。
英武不殊萧太后,凄冷恰似李皇妃。
上将乍惊枯井跳,痴郎喜共断桥归。
于今菊部推前辈,模范伶员评是非。
 
6.龚云甫  邢克绍  作
做工细腻唱新腔,老旦大轴亦先场。
莫道出身琢玉匠,菊坛奇葩一时香。
 
7.萧长华  田汉  作
三冬两夏苦耕耘,百载梨园一老军。
盗柬争疑真蒋干,审头都说活汤勤。
艺能已是醇如酒,桃李于今密似云。
难得饮觞新社会,再抛心力福此群。
 
8.杨小楼  葛荫春  作
英雄豪杰自天生,造作娇柔总不成。
独有小楼夸绝代,前身应是汉关平。
 
9.王瑶卿  林伯君  作
瑶池通天教主;艺苑圣地公卿。
 
10.郝寿臣  胡成舫  作
二十年代郝寿臣,架子铜锤融一身。
风格独创成郝派,沉郁豪迈简峭新。
活曹操,美誉扬,手眼身法变换神。
龙腾虎跃非凡响,昭昭百年名净魂。
 
11.盖叫天  林伯君  作
英雄出燕赵,杰作誉南国。
 
12.金少山  李智荫  作
黄钟大吕自天成,威猛雄姿八面风。
场外行人争相问,晴空何处响雷声。
 
13.高庆奎  鲁德俊  作
一气呵成万丈虹,穿云裂石啸苍穹。
声声泪哭秦庭上,悲恨咬牙白逼宫。
 
14.余叔岩  翁偶虹  作
余叔岩是生行第二个里程碑。
 
15.姜妙香  景连仲  作
梨园行内称圣人,恂恂儒雅君子风。
好腔都说杨宗保,传神当属柳生春。
 
16.言菊朋  刘起  作
底事先生号菊朋,文才武备俱堪矜。
廿年坷坎梨园梦,博得儒伶举世称。
 
17.侯喜瑞  景连仲  作
一世英名侯喜瑞,做戏传神刚中媚。
马踏青苗真孟德,芦荡张飞撩人醉。
 
18.梅兰芳  李望苏  作
梅腔梅舞世无伦,平静端庄别有神。
管领群英臻化境,艺坛今古一完人。
 
19.周信芳  孟庆伦  作
南国一劲松,独开麒派功。
出神入化处,苍迈也玲珑。
 
20.李多奎  刘正民  作
悲壮苍凉老妪腔,嘹亮应能达上苍。
老天睁开三分眼,多爷请坐泰斗行。
 
21.马富禄  晏本辉  作
诙谐幽默性天成,举手投足示意明。
一式一招皆学问,甜酸苦辣戏中寻。
 
22.尚小云  鲁德俊  作
钢喉铁嗓啸云天,飒爽英姿巾帼间。
慷慨倾囊侠义气,男儿本色显梨园。
 
23.荀慧生  鲁德俊  作
豆蔻女儿初长成,歌声委婉啭如莺。
百出新戏牡丹放,一曲红娘四座倾。
 
24.于连泉  邹秉璋  作
轻盈小步夺先声,一笑含情百媚生。
世人争说花为首,清歌演活剧中人。
 
25.马连良  白鉴  作
四大名生首列高,声名永传也堪豪。
悠扬潇洒贯天下,一曲借风世代骄。
 
26.唐韵笙  宁殿弼  作
首唱皮黄遍海陬,轻名重艺阅春秋。
乘舟扑犬留佳技,悦耳冲云仗寸喉。
红净老生兼擅美,南麒北马列同俦。
开宗立派雄关外,一代伶杰誉不休。
 
27.俞振飞  赵献一  作
家学渊源此道精,昆乱不挡享盛名。
宁弃教坛为师专,偏向梨园作优伶。
温柔倜傥奇双会,风流蕴藉牡丹亭。
晚年著述倾心血,传承薪火苦耕耘。
 
28.程砚秋  樊樊山  作
最爱芳梅玉一枝,从今姑射见仙姿。
人如瘦燕秋无碍,花有香棠艳可知。
喉舌轻圆兼抗坠,眉头舒敛写欢悲。
玲珑心地端妍貌,前世谁家好女儿?
 
29.谭富英  李智荫  作
文武兼长艺领先,名家声韵有独传。
聆君一曲失空斩,应是谭门新叫天。
 
30.黄桂秋  邹秉璋  作
清秋桂花独自开,绕梁三日显英才。
一朝绝唱随人去,从此嗲音永不来。
 
31.孟小冬  王怡石  作
风骨逸,气如雷,巾帼几曾让须眉。
冬皇绝唱承余派,响遏行云定不飞。
 
32.杨宝森  景连仲  作
韵味醇厚杨宝森,行腔恰似美酒醇。
饮罢美酒人易醉,子胥歌罢情更深。
 
33.奚啸伯  章共鸣  作
弃宦从艺少儒生,呕心沥血超常人。
广采博览贯意境,独树一帜集大成。
凭吊屈原嫌范进,与时俱进不留停。
清新雅致洞箫美,空城碰碑白帝城。
 
34.李万春  丁昌波  作
鸣春科班育贤良,武松天霸独擅长。
一代宗师真武圣,童伶奇才活猴王。
 
35.叶盛章  景连仲  作
身手不凡叶盛章,智化盗冠技非常。
徐良出世银壶盗,打瓜园中真豪强。
 
36.叶盛兰  景连仲  作
雄姿英发叶盛兰,允文允武非等闲。
三军帐前周公瑾,英台身旁一少年。
 
37.高盛麟  程树强  作
杨派大武生,唯有高盛麟。
融会博众长,德高艺更精。
 
38.裘盛戎  曹禺  作
贵于继承,妙在创新。
 
39.袁世海  林伯君  作
世称袁派,继郝传杨,花和尚铲奸锄霸;
海纳百川,融麒化盖,活曹操横槊赋诗。
 
40.赵荣琛  晏本辉  作
世代名香才艺精,翰林宅第有荣琛。
立雪程门情憨直,再传弟子振师声。
 
41.宋德珠  刘宗汉  作
要从灵秀演英雌,舞榭当年称妙姿。
三字真诀美媚脆,后生薪火继先师。
世事沧桑说艺林,颖光旧迹半销沉。
如今重现双阳照,若有管弦起妙音。
 
42.李少春  欧阳中石  作
场场红毹泛彩声,大江南北任纵横。
昂扬栩栩英雄胆,昆乱皮黄享庆成。
 
43.张云溪  林伯君  作
云里秋实,三岔口上英雄义;
溪边桃李,四世梨园豪杰村。
 
44.王金璐  吴小如  作
谬托知音四十年,款倾衷曲各皤然。
英姿不减当时健,杨派宗风仰子传。
 
45.言慧珠  许姬传  作
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
还巢失凤游园遥想牡丹亭。
 
46.李金泉  景连仲  作
老旦名宿李金泉,能唱善做亦能编。
李逵探母亲情厚,岳母刺字老妇贤。
 
47.张君秋  朱家氵晋  作
珠圆玉润,响遏云霄。
 
48.毛世来  景连仲  作
筱派花旦毛世来,婀娜多姿真可爱。
侠肝义胆十三妹,游湖白蛇抒情怀。
 
49.李世芳  林伯君  作
世事难料天妒秀;芳名永存地理间。
 
50.李和曾  张斌  作
气吞风云,钱塘怒潮奔涌来;
势压乾坤,齐鲁岱宗连天去。
 
51.童芷苓  徐日希  作
饮誉南北才情佳,艺兼荀梅称大家,
有口皆碑金玉奴,红楼刚烈女裙钗。
 
52.厉慧良  景连仲  作
威武矫健厉慧良,扎靠提枪走疆场。
长坂坡后汉津口,艳阳楼上高登亡。
 
53.李玉茹  林伯君  作
玉洁翠润,业继王梅程荀芙蓉草,朝霞映如意;
茹苦含饴,共襄南麒北马关外唐,暮霭呈百花。
 
54.李慧芳  欧阳中石  作
修身玉立清香,不惯娇柔,益自端庄。
翎尾温侯,桂英甲胄,斩子公堂,
文武生衫不挡,歌喉娓娓琅琅,都在当行。
难得全能,端的是心慧如芳。
 
55.张春华  杨文辉  作
弘扬国粹精湛绝技三岔口;
传承京剧神形兼美打瓜园。
 
56.方荣翔  李瑞环  作
艺精德重,梨园留芳。
 
57.王吟秋  鲁德俊  作
程门立雪朝夕奉,学得程腔捷足登。
浅唱低吟程韵在,一招一式俱宗程。
 
58.高玉倩  王成玉  作
红灯高举放光辉,评雪辨踪玉人归,
人面桃花倩影美,青衣老旦她是谁?
 
59.杨荣环  林伯君  作
荣春翘楚;环绕尚梅。
 
60.谭元寿  魏文立  作
谭门世家皆盛况,四代元寿更辉煌。
氍毹数载震寰宇,耄耋之年器轩昂。
沙家浜里英姿爽,定军山前威名扬。
梨园领袖人称颂,天生好角世无双。
 
61.关肃霜  郭沫若  作
梅花谢后又逢君,声艺果然可轶群。
舞态轩昂回落照,歌喉嘹亮遏行云。
身披铁锁温侯活,水涌金山白氏真。
努力加餐多自爱。为民为国好传神。
 
62.赵燕侠  景连仲  作
青衣花衫赵燕侠,当年成名誉中华
碧波仙子花田错,芦荡火种第一家
           
63.马长礼  景连仲  作
得天独厚马长礼,学杨习马兼受益
子胥苏武陈世美,谁人不知刁德一
 
64.杜近芳  贺远明  作
轻歌曼舞继梅郎,艺苑奇葩杜近芳。
泣别长亭凄欲绝,断桥一曲断人肠。
 
65.李世济  李瑞环  作
事可利人皆德业;言能持世即文章。
 
66.梅葆玖  张世采  作
梅门喜有后,但看葆玖君。
继承又创新,梅苑处处春。
 
67.李鸣岩  侯振海  作
得李派真谛;传国粹精华。
 
68.童祥苓  郎益盛  作
巧扮杨子荣英雄胆大心细;
智取威虎山九爷劳苦功高。
 
69.宋长荣  李瑞环  作
荀艺长荣。
 
70.杨秋玲  赵献一  作
头角崭露即非凡,金戈铁马征西番。
潇湘夜雨翠鸾苦,侠肝义胆林黑娘。
洗尽铅华执教鞭,为今不复登氍毹。
顾君传承多努力,教成几个大青衣。
 
71.王梦云  李娜  作
京剧百美选精英,梦云良师显芳容。
老旦形貌誉菊坛,舞台声情赢观众。
赴沪三求师徒情,倾心授教益终生。
谦虚助人品高尚,德艺双馨留美名。
 
72.冯志孝  黄永玉  作
听怀素书。
 
73.王晶华  李超  作
晶华又塑佘赛花,重露芳芬,形态传神。喜唱声腔更逼真。
遵循剧本出新意,再颂杨门,正义忠魂,不减当年活太君。
 
74.尚长荣  胡成舫  作
海上名净一青松,二度梅开二度荣。
五岁登台十岁净,侯师喜瑞收神童。
铜锤唱,架子工,惊神泣鬼人难同。
龙吟九天凌霄外,曹操魏征于成龙。
 
75.孙毓敏  翰墨  作
荀门传衣钵,曲终竞举觞,
裂帛惊四座,寡和有余香,
裙钗藐法度,须眉也惶惶,
拷红浑不惧,光彩自神扬,
有情终眷属,能不忆红娘。
 
76.张学津  马少波  作
箭杆河畔忆华年,今为人师绝艺传,
代代前贤辟异径,靛青自是胜于蓝。
 
77.李光  沈健瑾  作
平原赵勇刚,文武俊才郎,
艺惊东瀛岸,光彩神韵扬,
忠正是本性,清白不虚张,
轻藐名与利,傲骨如李光。
 
78.刘长瑜  孙焕英  作
眼如秋波,袖如夏溪,腔如春江;
真是三姐,善是红娘,美是燕燕。
 
79.李炳淑  郎益盛  作
梅派名家一淑女,银铃嗓子陶人醉。
水英白蛇上银幕,贤妻良母形象美。
 
80.杨春霞  应野平  作
妙舞悲歌满座夸,春江处处说春霞。
茫茫尘海传千载,死别生离听可嗟。
清歌听罢当留音,脉脉情真春意深。
欢喜一场成梦幻,青天碧海女儿心。
 
81.叶少兰  高世民  作
清姿有劲骨,秀影无邪思,
若将平生愿,竹梅为友师。
 
82.孙明珠  马少波  作
长安熠熠一明珠,擂鼓金山震首都。
重见绮霞风采美,薪传师艺赖高徒。
 
83.李维康  李望苏  作
虚心博采众家长,满座生辉叹靓妆。
婉转轻圆酬君梦,仙姿绝代步梅郎。
 
84.耿其昌  李望苏  作
功夫不负耿其昌,谭化余融国粹扬。
今日梨园若独步,艺高德厚不寻常。
 
85.朱世慧  徐剑魂  作
世味深谙,丑到极端方是美;
慧心巧运,戏臻惟肖便成真。
 
86.赵葆秀  李超  作
而立成熟,老旦行当,享誉剧坛。
看生平素雅,风格腼腆,舞台多变,塑造非凡。
富贵清贫,情操天壤,饰虎装龙都斑斓。
师承正,得心缘,造化渊源。
梅香敢御霜寒,戏剧里峥嵘大有年,
李逵来探母,骂曹徐氏,辞朝百岁,上演新编。
宗韵金泉,腔圆律润,合璧珠联绕翠间。
修文化,要独辟蹊径,别洞开天。87.邓沐玮  李泽润  作
沐百代和风明光耀玮;集千家锦绣意象成裘。
 
88.言兴朋  林伯君  作
兴言千斤重任,担承要你;
朋字百世长延,舍我其谁。
 
89.张建国  范曾  作
一声裂帛引高吭,白帝金砖拥凤凰,
自有洞箫浮大壑,还从霜雪忆蒙张。
清淳不忘农家色,跌宕终归鲁殿光,
剧献黉门昭学子,千秋德艺奏宫商。
 
90.李宏图  蒋正华  作
龙吟虎啸兼凤鸣,激越清亮遏行云,
宏图大志振国粹,创新求精德艺馨。
 
91.李军  欧阳中石  作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92.杨赤  王可君  作
一净难求
 
93.王蓉蓉  欧阳中石  作
朴秀雍容出自然,大方落落上承天,
众星高捧融融月,领唱人间得意缘。
 
94.于魁智  张瑞龄  作
古腔寓新韵;今调润昔声。
 
95.张克  爱新觉罗?溥佐  作
高歌深韵
 
96.孟广禄  郎益盛  作
声震舞台似裘归;身移步履如方来。
 
97.迟小秋  冯其庸  作
新到京华又一秋,满城人说似程侯,
玉堂春与窦娥怨,响遏行云水不流。
 
98.李胜素  张瑞龄  作
梨园曲高雅;梅韵胜兰馨。
 
99.张火丁  钱世明  作
肇金源,开天辅,形胜又生佳丽。
歌舞出津沽,惊阳鸟一举,冲透五云际。
碧空清唳,韶乐起,肉为何味?
多少顾曲知音,度关河,竞观君戏!
问今日雍门:梁在否?谁敢至!惟君笑试。
韩娥秦青往矣,数梨园、更乏英继。
推开智勇一世,取壮志,龙川豪气。
看回雪,有目人皆讶,飞攀月桂!
 
100.史依弘  杨国强  作
曾闻海上有琼枝,一舞江东月上迟,
盗草山中惊鹤鹿,和亲塞上动胭脂,
星摇月落围垓日,林暗风疾探谷时,
春韵秋鸣天籁近,氍毹七尺做瑶池。
 

————————————人物简介

1\余三胜(1802-1866)
    京剧演员,工老生。本名开龙,字启云,湖北罗田县人。道光中期后,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称“老生三鼎甲”。余三胜不仅将徽、汉二腔融于一炉,创制出旋律丰富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唱腔,在舞台语言的字音、声调上,也将汉戏的语言特色与北京的语言特点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能使北京观众听懂,又不失京剧风格特点的字音、声调。他所擅长的剧目,以唱、做并重者为多,如《定军山》、《秦琼卖马》、《战樊城》、《鱼藏剑》、《击鼓骂曹》、《李陵碑》、《琼林宴》等。
 
2\程长庚(1811-1879)
    京剧演员,工老生。名椿,字玉珊,一名闻瀚,堂号四箴。安徽潜山人。京剧早期“老三杰”之一。是对京剧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被誉为“京剧鼻祖”。程长庚戏路宽广,能戏很多,除老生戏外,花脸、小生诸行角色,亦能串演。代表剧目有:《群英会》、《战樊城》、《鱼藏剑》、《让成都》、《捉放曹》、《战太平》等。
 
3\孙菊仙(1841-1931)
    京剧演员,工老生。名濂,又名锡年,后改学年,号宝臣,艺名菊仙。天津人。孙菊仙嗓音洪亮浑厚,音域宽,音量大,宽窄高低运用自如,高腔嘎调游刃有余。演唱花腔不多,但感情充沛,能根据剧情需要使用嗓音,讲究刚柔相济,有收有放,恰当地表达人物感情,世称“孙派”。代表剧目有:《完璧归赵》、《舌辩封侯》、《逍遥津》、《胭粉计》、《骂杨广》、《骂王朗》、《捉放曹》等。
 
4\谭鑫培(1847-1917)
    京剧演员,工老生。本名金福,字望重,堂号英秀,艺名小叫天。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先拜程长庚,后拜余三胜为师,并向王九龄、卢胜奎益。1890年,谭鑫培被选作内廷供奉。其嗓音甜润沙亮,刚柔相济,唱增加了花腔,巧腔,创造了闪板、耍板的技巧。代表剧目有:《定军山》、《南天门》、《桑园会》、《打鱼杀家》、《战长沙》、《洪羊洞》、《宁武关》等。
 
5\陈德霖(1862-1930)
    京剧演员,工青衣。名钧璋,字麓耕,又字沛如,号漱云,小名石头。北京人。幼入四箴堂科班学武旦,后拜田宝琳为师改学青衣。出科后搭三庆班。后又入福寿班、春庆班等。光绪十六年(1890)入升平署。他的表演艺术以继承传统为主。循规蹈矩,着重唱工。嗓音高亢嘹亮,气力充沛,唱法昂扬刚劲。演戏不尚花哨,做工严谨,讲究声韵,咬字准确。拿手剧目有《彩楼配》、《金水桥》、《南天门》、《孝感天》《、五花洞》等。最佳者为《雁门关》与《四郎探母》中的萧太后。
 
6\龚云甫(1862-1932)
    京剧演员,工老旦。名瑗,又名世祥。祖籍湖南常德,落户北京,学唱老生,改工老旦。拜熊连喜为师。龚云甫唱白讲究字韵,又善运用脑后音及鼻腔共鸣,演唱起来苍凉醇厚与清劲媚脆相得益彰。龚云甫自成流派,是老旦行当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其代表剧目有《钓金龟》、《行路训子》、《孝义节》、《打龙袍》、《徐母骂曹》、《望儿楼》、《药茶计》等。

7\萧长华(1878-1967)
    京剧演员、教育家。号和庄,小字二顺,幼时艺名宝铭。原籍江西新建,祖辈客籍江苏扬州,生于北京。15岁始,专工丑行;18岁拜入宋万泰门下,得到精心传授。从艺严谨,演技不断精进。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饮誉大江南北,备受尊崇。代表剧目有:《群英会》、《审头刺汤》、《连升店》、《请医》、《十八扯》《、女起解》《、法门寺》等。
 
8\杨小楼(1878-1938)
    京剧演员,工武生。名三元。祖籍安徽怀宁,生于北京。杨小楼为梨园世家。曾受谭鑫培、王福寿等指点,并受业于俞菊笙。29岁时(1907)被选为清升平署外学民籍学生。杨小楼在继承家学、师法俞、杨(隆寿)两派的基础上,创造了京剧武生中影响最大的流派“杨派”。代表剧目有:勾脸戏《铁笼山》、《艳阳楼》、《金钱豹》、《状元印》,长靠戏《长坂坡》、《挑华车》、《战冀州》,短打戏
《恶虎村》、《骆马湖》、《赵家楼》以及猴戏《安天会》等。

9\王瑶卿(1881-1954)
    京剧演员,教育家。原名瑞臻,字稚庭,号菊痴,晚年用名瑶青,斋名“古瑁轩”,祖籍江苏清江,客籍宛平。曾被选入清廷升平署外学民籍学生(即内廷供奉)。他的唱工明丽刚健,善创新腔。他的韵白自然生动;尤擅京白,俏丽流畅,富有生活气息。代表剧目有:《三娘教子》、《孝义节》、《混元盒》、《娘子军》《、珍珠烈火旗》《、万里缘》、《得意缘》《、樊江关》《、棋盘山》等。

10\郝寿臣(1886-1961)
    京剧演员,工花脸。河北香河人。乳名万通。7岁开始戏,向吕福善学铜锤花脸。他的唱工宗法金秀山,做工宗法黄润甫,创造了“架子花脸铜锤唱”的独特风格。世称“郝派”。代表剧目有:《阳平关》、《捉放曹》、《战宛城》、《长坂坡》、《群英会》、《除三害》、《黄一刀》、《红逼宫》等。
 
11\盖叫天(1888-1970)
    京剧演员,工武生。本名张英杰,号燕南,曾用名“小菊仙”、“小白旋风”。河北省高阳县人。盖叫天艺宗李春来,又吸收昆曲及各地方剧种各流派武生及其它行当艺术之长,并借鉴武术的丰富武打技巧。演戏注重表现人物精神气质,讲究艺术造型,形成近代武生行当中一个重要流派——“盖派”。代表剧目有:《武松打虎》、《武松打店》、《智取北湖州》、《乌江恨》、《伏虎罗汉》等。
 
12\金少山(1889-1948)
    京剧演员,工铜锤、架子花脸。名仲义。满族,北京人。金秀山之子,家学渊源。师事德(王君)如,并曾受教于何通海、屈兆奎、刘永春等。架子花脸曾私淑黄润甫。少山身材魁梧,广额丰颐,扮相威重雄伟,大气磅礴,嗓音宏亮浑厚,高中音都能响堂,堪称黄钟大吕。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取洛阳》、《黄一刀》、《太行山》、《龙虎斗》、《五台山》等。

13\高庆奎(1890-1942)
    京剧演员,工老生。名镇山,字子君。祖籍山西省榆次县,北京生人。丑角高四保之子。12岁登台,能戏甚多。17岁倒仓后,1918年高庆奎嗓音复原,曾赴日本东京帝国剧场演出,颇为成功。高庆奎变声后的嗓音高宽脆亮,吸收孙菊仙、刘鸿升之长,并借鉴花脸、老旦唱法,创造出风格独特的高派。代表剧目有:《逍遥津》、《辕门斩子》、《斩马谡》、《斩黄袍》、《应天球》、《芦花河》、《伍子胥》等。

14\余叔岩(1890-1943)
    京剧演员,工老生。名第祺,字叔远,曾用艺名小小余三胜。湖北罗田人。余叔岩9岁从姚增禄学武生,到25岁拜入谭鑫培门下时,私淑谭派艺术已有相当根底。余叔岩艺虽宗谭,但并不拘泥于谭,且多所创造,他十分讲究表演技巧,做工细腻,分寸适度,善于通过唱、念、做、舞各种技巧,恰当生动地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代表剧目有:《战太平》、《珠帘寨》、《桑园寄子》、《定军山》、《秦琼卖马》、《击鼓骂曹》等。

15\姜妙香(1890-1972)
    京剧演员,工小生。名纹,字慧波。原籍直隶省(今河北省)河间县人。他以唱工见长,演唱甜润清脆。流畅挺拔,姜妙香善于博采众长,勇于革新,对京剧小生艺术多有发展创造。代表剧目有:《玉门关》、《四郎探母》、《凤还巢》、《生死恨》等。

16\言菊朋(1890-1942)
    京剧演员,工老生。原名延锡,字悟陶。蒙古族,北京人。后为专业演员曾得到溥侗及陈彦衡的指导,并时向王瑶卿、钱金福、王长林等问艺,菊朋文学素养较高、又精通音律,经过勤学苦练,技艺精进,此后在谭派基础上,借鉴青衣、小生、老旦及大鼓书的曲调,创制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言派”唱腔。代表剧目有:《让徐州》、《卧龙吊孝》、《四郎探母》、《洪羊洞》等。

17\侯喜瑞(1892-1983)
    京剧演员,工架子花脸。回族。原籍河北衡水,生于北京。字霭如。10岁入喜(富)连成科班学戏。他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又吸收了各派花脸的优长,使自己的艺术突飞猛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侯派。早年曾在富连成科班教戏。晚年执教于中国戏曲学校、北京市戏曲学校。代表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取洛阳》、《连环套》、《五人义》、《丁甲山》、《闹江州》、《牛头山》等。

18\梅兰芳(1894-1961)
    京剧演员,工旦。名澜,字畹华,又字浣华,轩名缀玉。祖籍江苏泰州,北京生人。梅的艺术特点,是从看似平淡中体现出独树一帜的艺术特点,从大处落墨的平稳中见功夫,嗓音脆亮、甜润、宽圆俱备,虽精通音律但用而不“泥”。特别是念白的抑扬顿挫,句读分明,有如玉韫珠辉以“圆”为主,构成了字字珠玑,玲珑剔透,令人听之神往。世称“梅派”。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太真外传》、《天女散花》、《麻姑献寿》等。
 
19\周信芳(1895-1975)
    京剧演员,工老生。名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梨园世家。他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反对墨守陈规。他注重戏曲程式,但不受程式的约束。他的念白和做工尤为出色,善于用清晰而富有感情的话白以及优美强烈的形体表演动作来刻画人物。代表剧目有:《四进士》、《徐策跑城》、《坐楼杀惜》、《清风亭》、《海瑞上疏》等。
 
20\李多奎(1898-1974)
    京剧演员,工老旦。原名万选,字子清。原籍河北省河间县。8岁进庆寿和班学艺,名李多魁,拜贾志臣为师,工老生。1921年正式改唱老旦,经常向龚云甫请教,后拜罗福山为师。其与金少山合作《打龙袍》,号称“双绝”。第二年李多奎又随梅兰芳赴沪演出,名噪一时。代表剧目有:《钓金龟》、《行路哭灵》、《望儿楼》、《太君辞朝》、《滑油山》、《三进士》、《遇皇后》、《打龙袍》等。

21\马富禄(1900-1969)
    京剧演员,原籍河南扶风,生于北京。学名汉忱,小字三海。幼入鸣盛和科班,后转富连成科班第三科,排名富禄,字寿如。先学老旦,后改文丑,师从萧长华,他有一条天赋的好嗓子,洪亮响堂,口齿干净爽脆,唱念均佳。戏路宽广,文武兼能,在台上松弛自然,火候老到。代表剧目有:《梅玉配》、《挑帘裁衣》、《四进士》、《淮河营》、《棋盘山》《、打扛子》、《打刀》、《打樱桃》《、荷珠配》、《探亲家》、《鸿鸾喜》、《小过年》、《小放牛》等。

22\尚小云(1900-1976)
    京剧演员,工旦。本名德泉,字绮霞,别署平南裔子。河北省南宫县人。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并称为“四大名旦”。尚小云嗓音高劲圆亮,行腔高亢刚健而有韵致,武功坚实,勇健挺拔。代表剧目有:《红绡》、《兰蕙奇冤》、《双阳公主》、《昭君出塞》、《珍珠烈火旗》、《白蛇传》、《梁红玉》、《秦良玉》等。

23\荀慧生(1900-1968)
    京剧演员,工花旦。原名词,字秉彝,艺名白牡丹,斋名小留香馆,故号留香馆主。河北省阜城县(原属东光县)谷庄村人。荀慧生嗓音甜亮,中年后略有沙音,尤其擅长京白,流利清脆;韵白亦生活化,娓娓动听。演唱不用高腔,低回婉转,柔媚娇俏,善于将台词语气融于唱腔之中,流畅生动,亲切自然,他能文善武,喜剧悲剧均甚精妙。代表剧目有:《花田错》、《玉堂春》、《辛安驿》、《得意缘》、《十三妹》、《荀灌娘》、《慎鸾交》、《勘玉钏》等。

24\于连泉(小翠花)(1900-1967)
    京剧演员,工花旦,擅泼辣旦。原名桂森,字绍卿,原籍山东登州。于连泉功底深厚,跷功尤佳。戏路宽,扮相美,善于运用眼神,做功身段刻意求工,神态举止既有法度,又有突破与创新。代表剧目有:《战宛城》、《坐楼杀惜》、《借茶活捉》、《红梅阁》、《游龙戏凤》、《拾玉镯》等。

25\马连良(1901-1966)
    京剧演员,工老生。字温如。北京人。回族。1909年入“喜连成”科班(富连成前身)学艺,武戏老师为茹莱卿,老生戏教师为萧长华、蔡荣桂、郭春山等。马连良最善撷取众长,兼收并蓄,他以谭、余为基础,吸取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等唱、做之长,并不断创新,终于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代表剧目有:《四进士》、《取南郡》、《清风亭》、《十老安刘》、《大红袍》、《春秋笔》、《串龙珠》、《苏武牧羊》等。
 
26\唐韵笙(1902-1971)
    京剧演员,工文武老生。福建人。唐韵笙多才多艺,功底瓷实,嗓子好,文武兼备,昆乱皆精,戏路宽、能戏多。与周信芳( 麒麟童) 、马连良并列,被誉为“南麒、北马、关东唐”。代表剧目有:《追韩信》、《闹朝击犬》、《徐策跑城》、《艳阳楼》、《六国封相》、《驱车战将》等。

27\俞振飞(1902-1993)
    昆剧、京剧演员,工小生。号箴非,原籍松江(今属上海市),生于苏州。父为江南昆曲名家俞粟庐。俞振飞幼承家学,先后学唱了200余折昆曲戏,并拜入程继先门下、学京剧小生。形成儒雅、秀逸,富于书卷气的表演风格。他的代表作有昆剧《太白醉写》、《游园惊梦》、《琴挑》、《断桥》等;京剧《玉堂春》、《春秋配》、《奇双会》、《监酒令》等。

28\程砚秋(1904-1958)
    京剧演员,工旦。满族。祖籍吉林长白(今通化一带),世居北京。1919 年拜梅兰芳为师,并从王瑶卿问艺。程砚秋刻苦勤学,功底坚实,文武兼备,青衣、花衫、刀马旦皆精。尤善演悲剧,艺术上锐意求新,风格独具,而又不离规范。唱腔在京剧史上独树一帜,自创“程派”。代表剧目有:《锁麟囊》、《青霜剑》、《梅妃》、《文姬归汉》、《英台抗婚》等。

29\谭富英(1906-1977)
    京剧演员,工老生。名豫升,祖籍湖北江夏(今武昌),生于北京。梨园世家,12岁入富连成科班学艺,出科拜余叔岩后,技艺精进。谭富英嗓音清亮甜脆,吐字行腔朴实自然,气力充沛,情绪饱满,痛快淋漓,基功扎实,身段动作干净简练,尤擅演长靠与箭衣戏。代表剧目有:《战太平》、《定军山》、《阳平关》、《南阳关》、《秦琼卖马》、《失空斩》、《四郎探母》、《群英会》等。
 
30\黄桂秋(1906-1978)
    京剧演员,工旦。原名黄德铨,号荫卿,别署桂轩主人。湖北江夏人。祖籍安徽省安庆市,生于北京。黄桂秋自幼喜爱京剧,曾以票友身分在京、津走票。1927年,正式拜师陈德霖。黄的嗓音甜美,在“陈腔”的基础上强调湖广韵,吐字行腔讲究技巧。不久,即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蜚声江南,被称为“黄派”。代表剧目有:《别宫祭江》、《秋香三笑》、《姜皇后》、《鞭打芦花》、《梁红玉》、《燕子笺》等。
 
31\孟小冬(1907-1977)
    京剧女演员,工老生。原名若兰,学名令辉,北京人。幼从舅父仇月祥习艺,宗孙( 菊仙)派。进京后先后拜陈秀华、余叔岩为师、艺业大进,终成一代名伶。1949年孟小冬赴香港定居。孟小冬扮相英俊、嗓音苍劲醇厚,高低宽窄咸宜。代表剧目有《捉放曹》、《洪羊洞》、《盗宗卷》、《击鼓骂曹》、《空城计》、《碰碑》等。

32\杨宝森(1909-1958)
  京剧演员,工老生。字钟秀,号菊人。祖籍安徽合肥,世居北京。出身梨园世家,9岁拜裘桂山、陈秀华为师,后又从鲍吉祥学老生。“四大须生”之一。杨宝森嗓音宽而不左,厚而不浊,格外显得苍凉古淡。代表剧目有:《伍子胥》《、探母回令》、《红鬃烈马》、《珠帘寨》、《打登州》、《失空斩》《、洪羊洞》等。

33\奚啸伯(1910-1977)
    京剧演员,工老生。名承桓,满族。北京人。祖父为清大学士裕德,父早丧。奚啸伯任机关职员多年,酷爱研究京剧艺术。票戏间拜言菊朋为师。1929年正式下海。奚啸伯嗓音醇厚,吐字清晰,覃研音律四声,讲究以字行腔,善于歌唱大段如泣如诉的〔慢板〕〔反调〕,世称“奚派”。为“四大须生”之一。代表剧目有:《白帝城》、《清官册》、《苏武牧羊》、《失空斩》、《宝莲灯》、《武家坡》、《四郎探母》等。

34\李万春(1911-1985)
    京剧演员,工武生。字鸣举。河北雄县人,满族。父亲是京剧武净演员李永利。李万春不仅武打勇猛,基功坚实,而且扮相英武,嗓音响亮,口齿清晰,还善于表演,被当时观众许为“童伶奇才”。50年代以后,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武松》、《马超》、《火并王伦》、《闹天宫》、《野猪林》、《将相和》、《生死桃园》、《走麦城》、《古城会》等;并排演新剧目《岳飞》、《戚继光斩子》、《廉吏风》等。
 
35\叶盛章(1912-1966)
    京剧演员,工武丑。字耀如,祖籍安徽太湖,生于北京。他嗓音脆亮,武功精熟,念白斩截。代表剧目有:《九龙杯》、《盗甲》、《盗银壶》、《三岔口》、《打鱼杀家》、《失印救火》、《巧连环》、《祥梅寺》、《打瓜园》、《东方朔偷桃》、《秋江》、《程咬金招亲》、《挑女婿》、《佘赛花》等。

36\叶盛兰(1914-1978)
    京剧演员,工小生。原名端章,字芝如。原籍安徽太湖,生于北京。叶盛兰扮相英俊,气度大方,表演细腻,以气质内涵取胜。他艺兼文武,戏路很宽,演雉尾生独具专长,演武小生、扇子生、穷生等亦各有特色。代表剧目有:《群英会》、《白门楼》、《辕门射戟》、《柳荫记》、《虹霓关》、《借赵云》、《鸿鸾禧》、《贪欢报》、《雅观楼》等。
 
37\高盛麟(1915-1989)
    京剧演员,工武生。原名仲麟。祖籍山西榆次县,北京生人。盛麟九岁入北京富连成科班,师事王连平。高盛麟长靠优于短打,扮相有大将风度。他幼功精湛,举手投足、一招一式准确瓷实。嗓音高宽洪亮,唱念雄劲激昂。中年后对红净戏颇有心得,艺宗王鸿寿。其代表作有《挑华车》、《长坂坡》、《英雄义》、《状元印》、《铁笼山》、《战宛城》、《恶虎村》、《连环套》、《骆马湖》、《古城会》、《汉津口》、《华容道》等。
 
38\裘盛戎(1915-1971)
    京剧演员,工花脸。北京人。裘桂仙之次子。裘盛戎自幼从父学艺,1928年入富连成坐科,受业于萧长华、王连平、孙盛文等。裘盛戎的演唱韵味浓厚,含蓄细腻。唱腔吸收融合老生、青衣唱腔中低回婉转的抒情特色,创造出一种洪亮、浑厚、细腻、甜润的花脸声腔。世称“裘派”。代表剧目有:《盗御马》、《白良关》、《铫期》、《打龙袍》、《赤桑镇》、《将相和》、《赵氏孤儿》等。
 
39\袁世海(1916-2002)
    京剧演员,工架子花脸。原名袁瑞林,北京人。1927年入富连成科班,开始学老生,后改架子花,取名袁世海。袁世海善于扬长避短,兼融并蓄。他学“郝派”艺术并不刻板死学,满足于形似,而是学习老师创造人物的方法和革新精神。代表剧目有:《青梅煮酒论英雄》、《赤壁之战》、《野猪林》、《九江口》、《西门豹》《、李逵探母》等。
 
40\赵荣琛(1916-1996)
    京剧演员,工旦。安徽人。少年时就学于北京师大附中,酷爱“程派”青衣唱腔。曾投帖程砚秋之门,遥执弟子礼,程以函授方式指点,艺事精进。1946 年在上海补行拜师礼。他对程派唱腔的发音吐字、四声韵律精心揣摩,能以腔传情,字正腔圆。对“程派”的表演、身段、水袖,亦能传承其神采。代表剧目有:《锁麟囊》、《荒山泪》、《青霜剑》、《春闺梦》、《金锁记》等。
 
41\宋德珠(1918-1984)
    京剧演员,工武旦。原名宋宝禄,字颖之。天津人。1930年入北京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先后受业于阎岚秋,张善亭、朱桂芳、荀慧生、小翠花等。曾被选为“四小名旦”之一。宋德珠的戏路宽广,跷功出色,武旦、刀马旦、花旦均所精擅。其艺术特点是台风美媚,刚健婀娜,武打迅捷利落,并善于将体操与舞蹈的造型美融合于武打之中。代表剧目有《扈家庄》、《杨排风》、《蟠桃会》、《夺太仓》、《金山寺》、《泗州城》、《摇钱树》、《取金陵》、《百鸟朝凤》、《蝶恋花》、《小放牛》等。
 
42\李少春(1919-1975)
    京剧演员,工武生、老生。河北省霸县人。自幼随父李桂春(小达子)在上海习艺,后从陈秀华、丁永利学戏。1938年拜余叔岩为师,得余亲传。老生宗“余派”,武生宗“杨(小楼)派”,被视为文武兼备,不可多得的人材。李少春幼功极为扎实,戏路宽广,博采广取,勇于创新,虽然宗余、宗杨,但不拘泥成规,善于体察剧情,运用技巧、程式刻画各类不同人物。代表剧目有:《挑华车》、《野猪林》、《打登州》、《定军山》、《白毛女》、《武松》等。

43\张云溪(1919-1999)
    京剧演员,工武生。上海人。他博采南北和关东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其表演和武打重在传情。特别在短打武生方面有突出贡献。代表剧目有:《三岔口》、《白水滩》、《两将军》、《猎虎记》、《三盗令》、《三座山》、《三打祝家庄》等。

44\王金璐
    京剧演员。1919年出生,工武生。北京人。王金璐学艺勤奋刻苦,博采众长,戏路宽广。武功功底坚实,重视深刻细腻的内心表演,既吸收了“麒派”贴近生活的演技以刻画人物,又从“马派”表演中摄取营养,使台风和身段大方飘逸,寓文于武,别具一格。代表剧目有:《挑华车》、《长坂坡》、《战宛城》、《八蜡庙》《、洗浮山》、《百凉楼》、《古城会》等。
 
45\言慧珠(1919-1966)
    京剧女演员,工旦。蒙族。言菊朋之女。原名芰莱。北京人。春明女子中学肄业。12岁从程玉菁、赵绮霞学艺,1943年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同时受益于徐兰沅等。言慧珠学梅派颇得其神韵。代表作有《西施》、《太真外传》、《廉锦枫》、《生死恨》、《木兰从军》、《霸王别姬》、《抗金兵》、《凤还巢》、《墙头马上》等。

46\李金泉
    京剧演员,1920年出生,工老旦。原名李景泉。北京人。13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从文亮臣、徐寿祺等学老旦。1940年毕业,1942年拜李多奎为师深造,李金泉嗓音宽厚高亢,演唱技巧全面,善于编创新腔,用唱腔传情和刻画人物。他基功扎实,学艺勤奋,戏路宽广,能唱善做,常演剧目有《岳母刺字》、《罢宴》、《李逵探母》、《宋景诗》、《穆桂英挂帅》、《六月雪》、《响马传》等。

47\张君秋(1920-1997)
        京剧演员,工青衣。原名滕家鸣,字玉隐。祖籍江苏丹徒。张君秋天赋嗓音宽厚,嘹亮。扮相雍容华贵,学艺刻苦自励。代表剧目有:《状元媒》、《望江亭》、《诗文会》、《西厢记》、《秋瑾》、《秦香莲》、《赵氏孤儿》等。
 
48\毛世来(1921-1994)
    京剧演员,工花旦。原籍山东掖县,久居北京。7岁入富连成科班学艺,师事萧长华、王连平、于连泉。后拜尚小云为师。毛世来,幼功扎实,善于刻画各种性格的人物,花旦、闺门旦、泼辣旦和武旦演来均能惟妙惟肖。常演剧目甚多,有《拾玉镯》、《棒打薄情郎》、《辛安驿》、《铁弓缘》《、红娘》、《武松杀嫂》、《玉玲珑》、《浣花溪》、《樊江关》、《穆桂英》、《马上缘》、《棋盘山》《、马思远》、《巴骆和》、《杨排风》、《梅玉配》、《红楼二尤》、《霍小玉》等。
 
49\李世芳(1921-1947)
    本名福禄,原籍山西太谷。1936年与毛世来等人同时拜梅兰芳为师,深受梅师钟爱。后又由魏莲芳授《太真外传》、《西施》等“梅派”戏。1936年由《立言报》主办童伶选举,获“童伶主席”称号。1938年世芳满科,能戏120多出。1939年被评为“四小名旦”之首。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太真外传》、《西施》、《廉锦枫》、《白蛇传》等。

50\李和曾(1922-2001)
    京剧演员,工老生。北京人,幼入北京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艺,得高庆奎亲授。1960年拜周信芳为师,在艺术上既保持了“高派”唱法的高亢流畅,又借鉴了“麒派”的斩钉截铁、气势凝重的唱念做的特点。代表剧目有《逍遥津》《、哭秦庭》、《赠绨袍》、《胭粉计》、《斩黄袍》、《辕门斩子》、《空城计》、《李陵碑》等。
 
51\童芷苓(1922-1995)
    京剧女演员,工旦,原籍江西省南昌市,生于天津。慈惠学校毕业。1939年拜荀慧生为师,并向王瑶卿问艺。后又拜梅兰芳为师。童芷苓戏路极宽,不拘成规,表演细腻,善于刻画人物。其代表剧目有《红娘》、《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武则天》、《尤三姐》、《金玉奴》、《姑嫂英雄》、《铁弓缘》、《钗头凤》等。

52\厉慧良(1923-1995)
    京剧演员,工武生。北京人,满族。生于江苏海门。厉慧良在17 岁变声前以演文戏为主,变声后以武戏为主,唱做念打皆精。尤其对于武戏的表演,基本功扎实,程式娴熟,注重以武打程式刻画各种不同人物,并善于不断进行探索,根据剧情灵活运用程式,以至有所革新。代表剧目有:《盗宗卷》、《问樵闹府》、《失印救火》、《八大锤》、《战太平》、《英雄义》、《艳阳楼》等。

53\李玉茹
    京剧女演员。1924 年出生,原名雪莹,北京人。曾向王瑶卿、程砚秋、于连泉(小翠花)、郭际湘(老水仙花)等学艺。她功底深厚,师承严格,戏路宽广,表演细腻,为该校旦行拔尖人材,与侯玉兰、白玉薇、李玉芝齐名,并称戏校“四块玉”。1940年毕业后,拜梅兰芳、荀慧生、赵桐珊(芙蓉草)为师。曾自行组班演出于京、津、沪、宁、汉各地,以青衣、花旦“两门抱”著称。

54\李慧芳
       京剧女演员,1924年出生,工生、旦。曾用名李淑棠。北京人。9岁向李玉龙学京剧老生。13岁登台,在上海、南京等地搭班。李慧芳扮相俊美,嗓音宽厚清亮。她会戏甚多“,四大名旦”的戏都能演。还兼演老生、小生。善于在一个剧目中刻画两个不同行当的人物。代表剧目有:《四郎探母》、《武家坡》、《吕布与貂蝉》、《宇宙锋》、《上天台》等。
 
55\张春华
    京剧演员。1924年出生,工武丑。天津人。他主演的《雁翎甲》、《酒丐》、《巧连环》等,以白口脆快、开打火爆取胜。1950年在京剧《三打祝家庄》、《江汉渔歌》中担任重要角色。1955年中国京剧院二团成立,与张云溪、李宗义、云燕铭同为主要演员,排演了《猎虎记》、《高亮赶水》、《九龙杯》、《三盗令》、《大破铜网阵》等剧。他的表演注重技术为内容服务。

56\方荣翔(1925-1989)
    京剧演员,工花脸。北京人。幼入北京荣春社科班,1940年拜裘盛戎为师。后入山东省京剧团,在现代戏《奇袭白虎团》中饰团长一角,声誉鹊起。常演剧目有《铫期》、《赤桑镇》、《铡美案》、《将相和》、《除三害》、《大探二》、《盗御马》、《黑旋风李逵》等。

57\王吟秋(1926-2001)
    祖籍江苏苏州,自幼父母双亡,为生计入上海松石轩照相馆学徒。曾拜荣瑞昌为义父,因酷爱京剧,荣遂带他进京学艺,经王瑶卿介绍,于1945年11月2日,于丰泽园饭庄拜程砚秋为师。王吟秋学艺刻苦用心,无论唱做,均酷肖乃师。代表剧目有:《红拂传》、《鸳鸳冢》、《碧玉簪》、《青霜剑》等程派名剧。
 
58\高玉倩
    京剧女演员,1927 年出生,工旦。原名高晨。生于北京。八岁入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先后师事王瑶卿、于连泉、韩世昌、雪艳琴、欧阳予倩、程玉菁等。1947年加入焦菊隐主办的北平艺术馆演出新京剧《桃花扇》、《新蝴蝶梦》、《九件衣》等。1950年调中国京剧院,演出剧目有《凤凰二乔》、《彩楼记》、《人面桃花》、《吕布与貂蝉》等。1964年开始改工老旦,嗓音高亮,富有激情,在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扮演李奶奶,非常出色。
 
59\杨荣环(1927-1994)
    京剧演员,工旦。北京通县人。9岁入荣春社科班学戏,从师胡长泰,后又向李凌枫、小翠花(于连泉)请益。在科时深得尚小云提携和指授。1948年又拜梅兰芳为师。杨荣环扮相秀美,嗓音清亮甜润,基功扎实,文武皆能,唱法兼宗梅、尚两派。常演剧目有《红鬃烈马》、《龙凤呈祥》、《汉明妃》、《乾坤福寿镜》、《十三妹》、《雷峰塔》、《宇宙锋》、《霸王别姬》、《银屏公主》、《四郎探母》、《御碑亭》等。
 
60\谭元寿
    1927年生,出身于梨园世家,谭元寿从小受家庭艺术熏陶,5岁开始学戏,7岁第一次登台1938年入富连成科班学戏,1945年出科后,继续由舅父宋继亭先生传授谭派艺术,后又得到祖父谭小培和父亲谭富英先生亲传,又拜李少春先生为师,致使谭元寿先生在继承谭派艺术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代表剧目《定军山》、《汾河湾》、《沙家浜》等。
 
61\关肃霜(1928-1993)
    京剧女演员,工旦。满族人。祖籍湖北江陵,生于武汉。她能唱能演,能翻能打。她的武打表演,在当时上海剧坛引起轰动。关肃霜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作,她塑造的古代和现代及少数民族妇女形象,显示出她多方面的表演才能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剧目有:《盗库银》、《铁弓缘》、《战洪州》、《黛诺》等。

62\赵燕侠
    京剧女演员,1928 年出生,工旦。祖籍河北。7岁随父赵小楼在杭州、上海、汉口等地搭班演戏。14岁在北京先后随诸如香、荀慧生学习青衣、花旦。她结合个人条件,大胆突破,以吐字清晰、唱腔流利著称。常演剧目有《辛安驿》、《白蛇传》、《玉堂春》、《红梅阁》、《碧波仙子》等。1964年主演现代京剧《沙家浜》,塑造的阿庆嫂形象受到好评。

63\马长礼
    1930年生,幼年入北京荣春社习艺,1950年代加入北京京剧团,他抓住良机,认马先生为义父、谭先生为师,他除与马、谭先生同台合作外,还同裘盛戎、张君秋等紧密合作,演出过:《铫期》、《秦香莲》、《四郎探母》、《断密涧》等优秀剧目。他依据自己嗓音清纯、宽亮、做工细腻、感染力强等良好的艺术条件,在舞台上塑造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象,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被谓之“新马派”。
 
64\杜近芳
    京剧女演员,1932 年出生,工旦。北京人。幼年从律佩芳学习青衣,1948年拜王瑶卿为师,后又拜梅兰芳为师。她嗓音宽厚、嘹亮,高低自如,音色优美,唱腔舒展大方,念字清楚。明快。善于把在生活中捕捉到的复杂感情。运用于人物塑造。代表剧目有:《白蛇传》、《柳荫记》、《玉簪记》、《西厢记》、《佘赛花》、《谢瑶环》、《桃花扇》、《白毛女》、《柯山红日》等。
 
65\李世济
    京剧女演员。1933 年出生,工青衣。广东梅县人。生于苏州,长于上海。13岁拜识程砚秋,学演青衣,后向梅兰芳、赵桐珊、王幼卿等问艺。艺术上宗法“程派”,并有所创新。唱腔委婉圆润,善于细致刻画人物。擅演剧目有《文姬归汉》、《锁麟囊》、《英台抗婚》、《梅妃》、《陈三两》以及现代剧《南方来信》、《党的女儿》等。
 
66\梅葆玖
    梅兰芳之幼子。1934年出生。自幼边上学,边学戏。10岁拜师王幼卿学戏,梅葆玖的表演继承了其父自然、华贵、含蓄和典雅的风格和移步不换形的宗旨,精细而不尚花哨怪异;饱满但不剑拔弩张;不以刺激观众的感官而取一时之效果,却能余韵绕梁,回味无穷,表现了严谨的艺术态度。主要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生死恨》、《凤还巢》、《穆桂英挂帅》和《宇宙锋》等。

67\李鸣岩
    京剧老旦演员,1934年出生,李鸣岩是中国戏曲学校第一届高材生。先学老生,后专工老旦。老生宗余派,老旦宗李派。她的演唱功力深厚,字正腔圆,韵味醇厚,苍劲有力,声情并茂,耐人寻味,颇具“李派”神韵。她的演出舞台气氛相当热烈。近年来她首排首演在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洪母骂畴》和《目莲救母》两个戏,深得广大观众的厚爱和专家们的好评。

68\童祥苓
    京剧演员,1935年出生,工老生。江西南昌市人,多演“余派”戏。后又拜马连良、周信芳为师,余、马、麒各派剧目均能演出。童祥苓文武兼备;演唱富有韵味,做工细腻,善于刻画人物。擅演剧目有《龙凤呈祥》、《桑园会》、《群英会》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等。
 
69\宋长荣
    京剧演员,1935年出生,工花旦。原名宋宝光。江苏省沭阳县人。1950 年入沭阳县“长”字京剧班学戏,更名宋长荣。1962年拜荀慧生为师。其后参加江苏省淮阴市京剧团。他基本功扎实,学习勤奋刻苦,生活俭朴,演戏认真。在继承“荀派”艺术上不断探索,有所发展。常演出荀派剧目有《红娘》、《勘玉钏》、《香罗带》、《金玉奴》、《花田错》、《霍小玉》、《玉堂春》、《红楼二尤》、《鱼藻宫》等。
 
70\杨秋玲
    京剧女演员,1936 年出生,工旦。北京人。1950年入中国戏曲学校学习,受王瑶卿、程砚秋、华慧麟、赵桐珊等传授,能演青衣、花衫、刀马旦戏。1958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四团,并得到梅兰芳的指导。她扮相端庄,嗓音宽亮,艺术上宗法“梅派”,又博采众长,形成含蓄蕴藉、稳重大方的表演风格。擅演剧目有《杨门女将》、《满江红》、《宇宙锋》、《凤还巢》、《奇双会》、《潇湘夜雨》等。尤以在《杨门女将》中饰演穆桂英著称。

71\王梦云
    1938年生于北京。1961年拜李多奎先生为师。上世纪六十年代被誉为“老旦三王”(王晶华、王梦云、王晓临)。她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演唱声情并茂,善于刻画不同类型老年妇女角色,有“性格演员”之称。擅演剧目有:《钓金龟-行路训子-哭灵》、《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岳母刺字》、《罢宴》、《李逵探母》、《清风亭》等。

72\冯志孝
    京剧演员。1938年出生,工老生。北京市人。1961年拜马连良为师,从此专工“马派”艺术。冯志孝的表演潇洒大方,行腔圆润,吐字清晰,掌握“马派”艺术,颇有心得。代表剧目有:《四郎探母》、《苏武牧羊》、《借东风》、《浔阳楼》、《定军山》、《淮河营》、《将相和》、《杨门女将》等。
 
73\王晶华
    京剧女演员,1939 年出生,工老旦。辽宁丹东市人。王晶华基本功扎实,戏路宽,表演深沉大方。 嗓子宽亮,音色甜美脆爽。善于以唱腔刻画人物的性格、气质。代表剧目有:《杨门女将》、《金龟传奇》、《佘太君抗婚》、《岳母刺字》、《罢宴》、《太君辞朝》、《遇皇后-打龙袍》、《徐母骂曹》等。

74\尚长荣
    尚小云之子,1940年生,五岁登台,其嗓音训练有素,表演艺术精湛,既能演唱功吃重的铜锤戏,又能演讲究工架身段、做工繁难的架子花。代表剧目有《曹操与杨修》、《铫期》、《牛皋招亲》、《张飞敬贤》等。尚长荣曾两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梅花大奖”,全国京剧汇演一等奖,两次获得上海戏剧“白玉兰”奖、文化部新剧目表演一等奖等奖项。现任中国剧协主席。

75\孙毓敏
    京剧女演员。1940 年出生,上海人。她勤学好问,博采众长,戏路宽广。1959年分配到荀慧生京剧团,被荀选为继承流派的学生。在荀师的指授下,技艺日进,1963年调入梅兰芳剧团,又努力学习“梅派”艺术,代表剧目有:《红娘》、《金玉奴》、《辛安驿》、《红楼二尤》、《勘玉钏》、《卓文君》、《荀灌娘》、《痴梦》、《陈三两爬堂》等。

76\张学津
    1941年生,出身于梨园世家,是张君秋的长子,1962年拜马连良先生为师,张学津不论是扮相、身段、脚步、台风和唱、念、做、舞各方面,都有“马派”艺术的独特风格,被京剧界和广大观众公认是马派传人中的佼佼者。代表剧目有:《借东风》、《赵氏孤儿》、《清官册》、《箭杆河边》、《谭嗣同》等。

77\李    光
    1941年出生于北京。天赋条件优越,扮相清秀、英俊,嗓音清越纯正,演唱韵味醇厚,感情充沛,念白清晰流畅,功夫深厚扎实,武技干净、潇洒,表演细腻传神,富有激情,不仅擅长于演文戏,更精于翻、打、跌、扑、舞,是我国当前京剧舞台上不可多得的文武兼备人才。代表剧目有《平原作战》、《汉宫惊魂》、《野猪林》、《大闹天宫》、《八仙过海》、《连环套》、《三岔口》、《朝阳沟》、《战斗的南方》、《八一风暴》、《草原兄妹》、《刘志丹》、《恩仇恋》等。

78\刘长瑜
    京剧女演员,1942 年出生,工青衣、花旦。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她会戏多,基本功扎实,扮相俊美,嗓音甜脆,唱腔优美,表演洒脱,能从人物性格出发。代表剧目有:《叶含嫣》、《坐楼杀惜》、《十三妹》、《秋江》、《桃花村》、《红灯照》及现代戏《红灯记》等。

79\李炳淑
    京剧女演员,1942 年出生,工青衣。安徽宿县人。曾得言慧珠、杨畹农传授,后拜魏莲芳为师,又向张君秋学艺。自上海戏校毕业,为上海京剧院二团主要演员。艺术上宗法“梅派”,兼取张(君秋)派之长。嗓音清亮甜润,唱腔委婉流畅,善于表演。常演剧目有《白蛇传》、《凤还巢》、《杨门女将》,及现代戏《龙江颂》、《审椅子》等。

80\杨春霞
    1943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杨春霞演唱声情并茂,表演细腻清新,扮相雍容大方,拥有大批观众。在多年舞台生涯中除了演出《白蛇传》、《霸王别姬》、《宇宙锋》等传统名剧外,在新编历史剧及现代京剧的创作演出中,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和革新。
 
81\叶少兰
    叶盛兰之子,1943 年出生,知识广阔、技艺全面、文武俱佳。其声腔艺术刚柔相济、韵味淳厚,委婉细腻、悦耳动听。大、小嗓运用自如、和谐,过渡不露痕迹,具有宽厚圆润、明亮优美之特色,在继承的基础上把京剧小生声腔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82\孙明珠
    北京人,1944 年出生。1960 年拜尚小云为师,成为“尚派”艺术的主要传人。孙明珠酷似尚小云先生,很得“尚派”神韵。被誉为“尚派明珠”。其代表剧目有:《昭君出塞》、《金山寺》、《战金山》、《双阳公主》、《汉明妃》、《梁红玉》、《断桥亭》、《打青龙》、《十三妹》、《打鱼杀家》、《失子惊疯》、《玉
虎坠》等剧目。
 
83\李维康
    1947年生,195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1966年毕业。12岁登台演出至今,曾先后受到华慧麟、赵桐珊、李香匀、荀令香、程玉蘅、张君秋、李玉茹等著名京剧前辈的亲授。李维康的声腔兼取梅(兰芳)、程(砚秋)、张(君秋)的特点,又根据自己的条件,兼收并重,以情带唱,技巧全面,形成自己的风格。她的表演气质稳重、端庄而大方,唱念做舞均为塑造人物服务。

84\耿其昌
    1947年生,195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耿其昌的演唱婉约、豪放兼而有之,宗法余(叔岩)派,兼学其他流派的精华,能文能武。表演上也以气质好、风格新而引人注目。1985年全国现代戏汇演,获主演二等奖、首都振兴杯大奖赛获优秀演员称号。

85\朱世慧
    1947年生,受教于京剧名丑张啸庄和著名“麒派”老生陈鹤峰先生。他戏路宽广,能演能唱,应工丑行又不囿于丑行,表演既有丑行的神韵亦有生行的气质,所创造的角色均出神入化,令人耳目一新。唱腔上把丑行与麒派老生唱法糅于一体,独呈特色,被专家认为是创立了“丑生”的新行当。代表剧目有:《徐九经升官记》、《药王庙传奇》、《膏药章》、《法门众生相》等。

86\赵葆秀
    1948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戏校,在校期间受业于孙甫亭先生。1981年正式拜李金泉为师,深得真传。她嗓音甜美,韵味纯正、台风极佳、气质不凡、基本功扎实。经常上演《李逵探母》、《遇后龙袍》、《赤桑镇》、《徐母骂曹》等剧目。
 
87\邓沐玮
    天津人。1948 年4月生,1981年拜方荣翔为师。邓沐玮有一条浑厚宽亮,韵味醇厚的好嗓子,且表演凝重深沉,洒脱大方,为裘门优秀再传弟子。经常上演剧目有《铡美案》、《铡判官》、《铫期》、《锁五龙》、《砸銮驾》、《刺王僚》、《大、探、二》及新编历史剧《一代元戎》等十多出裘派代表剧目。

88\言兴朋
    1953 年生,原名言一青,老生演员。祖父言菊朋,父亲言少朋、母亲张少楼、姑母言慧珠均为著名京剧演员。言兴朋扮相英俊,嗓音清亮,表演潇洒,为“言派”优秀传人,同时向父亲言少朋学习“马派”表演艺术。擅演剧目有《卧龙吊孝》、《打金砖》、《连营寨》、《白帝城》、《十道本》、《文昭关》等。

89\张建国
    1958年生,河北省晋州人。工京剧老生,宗“奚派”。1972年考入石家庄戏曲学校,1975年毕业分配到石家庄地区京剧团,1993年调入中国京剧院。1984年拜“奚派”传人张荣培先生为师。曾荣获京剧梅兰芳金奖、1991年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

90\李宏图
    1960年生,河北廊坊人。工京剧小生,宗“叶派”。1976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197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大专班。1994年拜叶少兰为师。曾荣获1987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最佳表演奖、1992年全国京剧青年团( 队) 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2000年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及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
 
91\李   军
    1961年生,祖籍北京。上海京剧院演员。工京剧老生,宗杨派。197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1982年毕业入山东省京剧院,1992 年调入上海京剧院,先后拜梁庆云、马长礼、李鸣盛为师。曾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梅兰芳金奖,1996年被推荐为第二届中国京剧之星,2000年荣获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

92\杨   赤
    1961年生,大连市人。大连市京剧团演员。工京剧花脸,宗“袁派”。1971年考入大连市艺术学校京剧科,1977年毕业后留校在实验京剧团工作,1984年调加入大连市京剧团,1982年、拜袁世海为师。曾荣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及梅兰芳金奖。
 
93\王蓉蓉
    1961年生。辽宁省人。工京剧青衣,宗“张派”。197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首届本科班,1982年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曾荣获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梅兰芳金奖大赛提名奖、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0年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全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94\于魁智
    回族,1961年生,沈阳市人。中国京剧院演员。工京剧文武老生,宗余派、杨派、李(少春)派。自幼入沈阳京剧院学员班,1977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曾荣获梅兰芳金奖、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

95\张   克
    1962年生,天津人。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演员,工京剧老生,宗“杨派”。1975年考入天津市戏曲学校,1984年入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拜程正泰、谭元寿、马长礼、丁存坤为师。曾荣获梅兰芳金奖大赛提名奖、文华表演奖,1999年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96\孟广禄
    1965年生,天津市人。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演员,工京剧花脸,宗裘派。197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1986年拜方荣翔为师。曾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梅兰芳金奖、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并被推荐为首届中国京剧之星。

97\迟小秋
    1965年出生,辽宁省人,11岁入阜新市戏校。1983年拜王吟秋为师;1984年荣获梅花奖。1997 年荣获第七届文华奖。近年来,演出了新编京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胡笳》、《法官妈妈》等。经常演出的剧目有:《锁麟囊》、《窦娥冤》、《荒山泪》、《孔雀东南飞》、《贺后骂殿》、《碧玉簪》、《春闺梦》、《青霜剑》、《玉堂春》、《鸳鸯冢》、《武家坡-大登殿》等。

98\李胜素
    1965年生,河北省人。中国京剧院演员。工京剧青衣、花衫,宗“梅派”。1979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先后拜刘秀荣、梅葆玖为师。曾两次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1995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0年荣获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荣誉奖。
 
99\张火丁
    1971年生于吉林省白城市,1986年考入天津戏校京剧科工青衣。师从张芝兰、皋天皇、孟宪荣等老师。火丁扮相清丽秀美,做派稳重大方,念白深沉庄重,抑扬分明。演唱低沉曲折,清晰婉转。在演出过程中充分利用水袖、台步、身段技巧揭示人物内在的感情,唱念做舞均有大家风范,深得专家和广大观众赞扬和好评。1996年被评为“中国京剧之星”。
 
100\史依弘
    1972年生于上海,江苏省溧阳人。上海京剧院演员。工青衣及武旦,宗“梅派”。1982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曾荣获1991 年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1993年被评为上海首届十佳优秀青年演员,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4年被推荐为首届中国京剧之星。

                                                                         ( 《中国京剧》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