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章 修养自身在于端正心态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1-24

 

第六章   修养自身在于端正心态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1,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所谓修养自己的身,就在于端正自己的心态;自身如果有什么忿怒,心态则不能端正。自身如果有什么恐惧,心态也得不到端正。自身如果有什么喜(嗜好)好和乐于享受,心态也得不到端正。自身如果有什么忧患(担心),心态也得不到端正。

心思不在端正这上面,看东西就会看不见,听声音就会听不到,吃东西就会不知道这个食物的味道。这就是称为修养自身在于端正心态。

【说明】怎么样才能端正自己的心态呢?《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即说了:不断地学习而又经常不断地调节自己。学东西即是一种调节,从不懂不会到懂到会,就是调节。再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每天根据新情况调节、调整自己的心态,哪有不喜悦、不愉快呢?太阳在运转,地球也在运转,人世间瞬息万变,凡事都在变化,都在发展,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生、问世,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学习行吗?我们不调节、调整自己的心态行吗?所以,调节心态的下一步就是端正心态。

因此,自身如果有什么忿怒,心态则不能端正。忿怒的产生源自于自己和别人的错误,自己或别人犯了错误,帮助他纠正改进也就是了;别人犯了罪,按照一定的法律惩治也就是了。如果要别人不犯错误,不犯罪,首先加强教育,学习历史的经验,才能使别人和自己不犯或少犯错、罪。因此,为什么要对自己和别人所犯的罪错而忿怒呢?因为光是忿怒解决不了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处理事情,首先就要端正心态,正确认识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预料到问题所产生的后果,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自身如果有什么恐惧,心态也得不到端正。我们在第四章讨论过,明洁而胸襟开阔,是讲内心的明白干净恭谨恐惧;也就是说,在自己一生的进程中,尤其是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凡事都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个人一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平平坦坦的,总有高山低谷,还会如同行走在薄冰上,所以要学会恐惧害怕,要小心谨慎,要考虑到后果,要看得广、看(想)得开;要一分为二,要辨证地看问题。因为只有恐惧才会促使一个人有更多的思考,才能想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人的一生总要碰到很多问题,碰到问题就不能躲躲闪闪,不能迥避问题,这里所说的迥避问题,也就是指另一种害怕恐惧,因为无论怎样害怕恐惧问题,怎样迥避问题,总有一天会无处迥避的。所以,心里如果光是充满恐惧,心态就不能端正。因而要直面解决问题!不如此,便不能懂得自我勉力的真正含义。如果自己做了亏心事,做了坏事,以为别人看不到,不知道。见到别人的时候就压制、抑制自己,掩盖、掩藏自己不善良的行为,而表现出很善良的样子,这样心里就会充满恐惧,这就是装模作样,心态也就不能端正了。

自身如果有什么喜好和乐于享受,心态也得不到端正,这就是讲人们的欲望问题。人类自从有了思维以后,就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自己身体的感官能获得最大的愉悦。于是,食物、衣物、房屋、车辆舟船等被相继发明出来。然后这些东西就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符合人们的需要,越来越使人们离不开。人生在世,都是有欲望的,这些欲望换句话说就是需要;需要吃、需要穿、需要爱、需要名利地位等。而人的这些需要一般来说是没有止境的,是无法满足的。明明一盘菜就可以下一顿饭,但总想要十盘八盘的,吃得丰富一些。明明爱一个人就可以了,但总想爱她十个八个,爱得浪漫一些。被一个人爱也就够了,可很多人却想要被所有的人爱,人人都来爱我,我就太幸福了。而不是我去爱人人。这些都是“需要”的过度、过份!而获得更好的东西,即可以满足人们身心的愉悦;于是人们的欲求心就越来越强。而人的所有欲望统而言之,即是寻求快乐。无论是财富、名誉、地位、情爱的求得,都是为了满足心中的快感。以至于到现在,再高明的科学技术也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而欲望(包含着贪求、贪婪、渴望、热望、贪恋、恐惧、挫折感、自负、烦恼、愤怒、焦虑以及寻求欲、获得欲、享受欲、贮藏欲、消费欲等)却得不到满足,除了极少数人似乎能得到满足外——不论是狂喜的满足还是恬静的满足——人们都不会突然中止自己的欲求,好了还要想好,然而大部分人的欲望都是得不到满足的。虽然有些有短暂片刻的满足,但那只是瞬间的满足,转瞬间即象泡沫一样消逝在广大的欲海中,人们又开始新的欲望的渴求,有了新的期盼,希望拥有未来的意向。然而快乐和幸福却是稍现即逝,难得长久的,长时间留给人们的只有痛苦的追求和感受,因而快乐就越来越少了,因此人们就越来越痛苦。但要彻底消灭人的欲望是不可能的,最起码人类要欲求食物与空气,使自己能得以生存。所以人的需要、需求应该维持在中间,既不要有过高的要求,也不能明明有这个条件而非要去过苦行的、低贱的生活。这与老子的“知足常乐”是同一个道理。所以,人的精神状态良好,心态平和,即使生活得简单粗糙一点,却也是快乐的了。那么,人们满足于既得的或容易满足的目标,树立起“仁、义、礼、智、信”的信念,就能使自己身心的愉悦能够保持得长久一些,人的这一生也就是快乐的了。

自身如果有什么忧患,心态也得不到端正。在《论语·颜渊》中孔子回答司马牛时说过:“君子不忧不惧。”这就是说,君子之不忧愁不恐惧也是“仁”的一方面,建立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这种好的心态就是“内省不疚”。若内心审视而有愧疚,就表明自己有不对的地方,而有了不对的地方,就会有忧愁、有恐惧。有了忧愁和恐惧,也就很难建立起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这实际上也是《论语·里仁》第十四节所说的“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也是《论语·述而》第三十七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之意。君子永远是心胸宽广平坦的,因为他不是为了自己着想,不会祈求什么,所以才能做到心胸宽广平坦地面对这一切。而小人们常常是为自己着想,总想上天或鬼神能给他点什么,所以他总是急速而紧迫地祈求祷告,希望达到自己的个人的目的。因此,真正做到“不忧不惧”、“内省不疚”也就是君子了,也就有“仁”了。

心思不在端正这上面,看东西就会看不见,听声音就会听不到,吃东西就会不知道这个食物的味道。因为一个人心里只有或充满了恐惧、忿怒、过度的欲望以及忧患,他就不是一个自自然然的人了。他必然活得很累,不仅是身累,最重要的是心累。身心皆累,即使有好的景色也就看不到了,即使有好的声音也就听不到了,有好吃的食物即使得吃也品尝不出它的滋味。任何人都可以想象,要想看好的景色,听好的音乐,品尝好的美味,首先要有悠闲的心态,才能观赏和品尝到好的东西。整日里紧紧张张,心里面只有忿怒、恐惧和忧患,当然也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了。

这就是称为修养自身在于端正心态。而端正心态就在于不断地学习而且经常调节自己,使自己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使自己心中充满仁爱,用智慧,用真诚,寻求到与人相互交往的最佳行事方式,与人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这也就是人生的规律。

所以,我们只有先端正心态后,才能致知,才能格物。而只有度量和衡量事物的根本原理后,才能致知,才能真正地端正心态。

——————————————————

【注释】1.懥:(zhi至)《礼记·大学》郑玄注:“懥,怒貌也。”《玉篇·心部》:“懥,怒也,恨也。”《集韵·至韵》:“懥,怒也。”这里用为忿怒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