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并不是开卷都有益 贵在养成阅读习惯

 3gzylon 2010-11-25

  一位老人在国家图书馆浏览电子报纸。
  本报记者 施 芳摄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无论纸本阅读,还是电子阅读,都值得鼓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徐升国:传统阅读不可能被替代。

  “无论纸本阅读,还是电子阅读,都值得鼓励。”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开门见山地说。陈力认为,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们不能拒绝现代的阅读方式。以他自己为例,在家主要读纸本书,出差读电子书多一点。他使用的手机里存有几亿字的书,阅读变得更方便、快捷。国图现有纸本书2700多万册,电子书超过100万件,但是现在每年入藏的电子书的增幅大大超过纸本书。目前,国图数字资源已经达到250个TB,因此跻身世界拥有数字资源量最多的图书馆之一。

  “数字化阅读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陈力说。国图不断将先进技术引入图书馆服务,使得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地了解国图的服务和使用国图的资源,逐步建成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短信服务、WAP网站、国图漫游以及手机阅读等服务模块。以手机阅读为例,国图目前可以为读者提供20余种报纸和1000余种图书的资源。由国图参与发起的世界数字图书馆4月21日开通,该项目致力于将世界多元文化中有重要意义的资料上网,并通过多语言提供免费服务。国图首批精选了馆藏20种珍贵文献,通过世界数字图书馆向全球用户服务。

  从1999年起,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连续多年进行“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调查”,为国内外了解中国国民阅读状况与出版传媒业发展趋势提供了基本数据来源。该所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介绍说,五次调查显示,纸质图书阅读率连年下降,2007年止跌小幅回升;报纸、杂志阅读率小幅波动,没有明显下滑;数字阅读快速上升,年均增长率超过40%。

  数字阅读快速成长,传统阅读会不会被其取而代之?徐升国认为二者互有优劣,传统阅读不可能被替代。在他看来,数字阅读的优点在于快捷、信息丰富、可交互性,阅读载体环保、经济,缺点在于容易产生疲劳,不适合深度阅读。传统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深度阅读,缺点是环保性差、信息量有限。数字阅读经常产生跳跃式思维,传统阅读则有助于培养阅读者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因如此,陈力认为,传统出版业与电子出版业各有各的空间,各有各的生存环境。

  “比图书阅读率下降更令人担心的是读书行为本身在弱化。”陈力说,“很多人不仅纸本书不读,电子书也少有问津。”

  “怎么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养成阅读习惯,重要的是读什么书。”陈力说。并不是开卷都有益,现代人时间有限,更需要在有限时间里读适合的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