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章 可是最后什么都不知道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1-25

 

第八章   可是最后什么都不知道

 

子曰,“回1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

【译文】孔子说:“颜回为人处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一个善良的道理,他就诚恳而深切地记在心上,不会让其失去。”

【说明】人人都在说自己什么都知道,可是最后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因此,子思接着又举了孔子所说的颜回的例子:颜回为人处世,选择了中庸之道,不会让其失去。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许多颜回的事,如,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等等。这些都说明一个人选择了中庸之道不容易,而坚守中庸之道就更不容易了。其实很多人没有弄懂,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旁边有一个花园,你就停下来占据了休息享受,那么也就很难得走到人生的终极目标了。或者是达到了第一个目标就停止了前进,也是体现不了人生的价值的。而达到第一个目标后就应该再有第二个、第三个等等若干目标,人生活下去才有意思。目标、理想的树立,实际上不是个人的事,任何一个目标、理想说到底都在关别人的事,因为一个人的言行终究会影响他身边的人的。如果在人生的道路上背了抱了许多的财富,那么你这一路上也就很辛苦了,行程也就会缓慢许多。因为挑着担子或背着包袱,总没有两手空空的人走得轻快。这个道理很多人都不知道。

所以,中庸之道就是要求人们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时,不要有太多的、过分的需要和需求。所以颜回尽管生活得不是很好,然而他生活得很快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所以,当我们知道一个正确的道理后,就应该坚持下去,坚持到人生的最后。不要因为别人说什么而放弃这个道理,而放弃这个理想。

——————————————————

【注释】1.回:指颜回。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姓颜,名回,字子渊。春秋末鲁国人。少孔子三十岁。

2.拳拳服膺:形容诚恳、深切地记在心上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