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九.私欲蒙蔽了人们的理智与心灵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1-27

【原文】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孔子说:“我不想再说了!”子贡说:“老师您不说,那学生我怎么记述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话没有?四季就这样运行着,万物就这样生长着,天说了什么话呢?”

【说明】自第一节起,关于阳货、公山弗扰、佛肸等这些窃国、窃位者来召孔子,孔子一直没有明确表态,而是对学生们说了很多,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完全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是很羞耻于这些表面一套,背地里却是另一套的虚伪小人。孔子说了以上的话后,就不想再说了,还说什么呢?再骂他们一番,也无法改变现实。私有制的发展,私有财产的膨胀,燃起了人们心中的私欲之火;这个私欲之火蒙蔽了人们的理智与心灵与眼睛。更何况这些窃国篡权者许诺给人们名誉地位和财富,使得人们趋炎附势、趋之若骛,忘记了人生真正的目的。所以孔子不想再说了!因为真正的学问不是来自老师,也不是来自于书本,而是来自于大自然。上天从来没有说过什么话,但是四季照常运行,万物照样生长,这就是学问。观察天,观察地,观察万物的生长,观察天的规律、地的规律、万物生长的规律,从中得出经验教训,也就是学问了,何必要我说呢?要我说,也还是这些,比如,“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这些就是人世间的规律。知道了、明白了、懂得了这些规律,人在这个世间上就能获得一个较好的生存空间,即使是较清贫,但精神上是丰足的,愉悦的。不知道、不明白、不懂得这些规律,即使是获得了一定的名誉地位和财富,但也如过眼云烟,转瞬间就会失去。一个人在这个人世间里生存,不仅仅是有名誉地位和财富就能幸福而愉悦;人是靠精神生活的,没有了精神,还能叫一个人吗?那比畜牲还不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