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高一数学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

 昵称1705697 2010-11-27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高一数学下册,包括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平面向量》。按照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第四章教学需要36个课时(不包含考试与测验的时间);第五章的教学需要22个课时,共计需要58个课时。本学期有两次月考和五一长假,实际授课时间为18周,按每周6课时计算,数学课时达到110课时左右,时间相当充足。这为我们数学组全面贯彻“低切入、慢节奏”的教学方针提供了保障,也是我们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又一次极好的机会。

教学计划:

 依据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计在414号至4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前9,由于课时量充足,第10节“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第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

 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思索、充分的讨论,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                3课时

§4.2弧度制                        3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4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4课时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4课时

复习课(习题课)                    4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              2课时

(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7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4课时

习题课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              2课时

(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课时

习题课2课时

§4.9函数 的图象                    4课时

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安排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后的授课计划: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课时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4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第四章复习                           4课时

第五章

(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                            1课时

§5.2向量的加减法                    2课时

§5.3实数与向量的积                  3课时

§5.4平面向量的坐标计算              3课时

§5.5线段的定比分点                  2课时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3课时

§5.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2课时

§5.8平移                             2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                 2课时

§5.9正弦、余弦定理                    5课时

§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2课时

实习与研究性课题                        4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14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内  容

 

重 点、难 点

 

第1周

2.12~2.18

 

5

 

算法与程序框图(2)

基本算法语句(3)

 

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理解5种基本的算法语句。

 

第2周

2.19~2.25

 

5

 

算法案例(6)

第一章小结

 

4个典型的算法案例,体会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

 

第3周

2.26~3. 4

 

5

 

随机抽样(5)

 

学会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了解分层和系统抽样方法。正确理解随机性样本随机性的。

 

第4周

3. 5~3.11

 

5

 

用样本估计总体(5)

 

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等。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5周

3.12~3.18

 

5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4)

第二章小结

 

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会根据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

 

第6周

3.19~3.25

 

5

 

随机事件的概率(3)

古典概念(2)

 

了解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难点:设计和运用模拟方法近似计算概率。

 

第7周

3.26~4.1

 

5

 

几何概型(2)

第三章小结

 

体会随机模拟中的统计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难点:把求未知量的问题转化

 

第8周

4.2~4.8

 

5

 

任意角和弧度制(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第9周

4.9~4.15

 

5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

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4)

 

诱导公式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函数思想。

 

第10周

4.16~4.22

 

 

 

期中复习及考试

 

 

 

第11周

4.23~4.29

 

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2)、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

 

用参数思想讨论图象的变换过程。用三角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难点: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

 

第12周

4.30~5. 6

 

5

 

五一放假

 

 

 

第13周

5. 7~5.13

 

5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

 

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及几何意义。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

 

第14周

5.14~5.20

 

5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会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表示向量的模与夹角。

 

第15周

5.21~5.27

 

5

 

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2)

第一二章复习

 

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第16周

5.28~6.3

 

5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4)

 

探索和交流,导出11个三角公式。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与证明。

 

第17周

6.4~6.10

 

5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

第三章小结(1)

 

以11个公式为依据,推导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公式,会进行三角变换。

 

第18周

6.11~6.17

 

5

 

期末复习

 

分章归纳复习+3套模拟测试

 

第19周

6.18~6.24

 

5

 

期末复习

 

 

 

第20周

 

5

 

复习及期未考试

 

 

 

本学期担任高一(9)(10)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2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      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文 章来
 
本学期我负责07电子和07幼师(1)(2)共三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学期所选用的教材是是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规划,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研究人员和数学教师组成编写组,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实际编写了这套文化基础课程教材。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注重基础,降低知识起点
该教材在编写中,以中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为纲,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算法意识的培养
每个知识点都用实际问题因如,然后研究问题的算法,最后给出必要的练习。通过不断渗透算法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增加较大的使用弹性
考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多样性,各  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教学要求给出了较大的选择范围,增加了教学的弹性。
4.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每章内容从具体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的能力
教材内容渗透了现代计算技术的使用与训练,注意使用计算机技术改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计算器等现代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强教材的时代感与趣味性
    每章内容做到具有时代气息,注意与就业需要、活、工农业生产相结合。每一章都设有数学文化阅读材料,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些数学文化等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
教材内容:
全套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部分共二册,学时为一年,本学期学习必修(一)的内容。 包括方程与不等式、坐标、集合与函数、数列一共四章。
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07级这三个班都是清一色的男生班或女生班,学生的个性倾向较为明显。男生班也就是07电子班的男生性格较为活跃,反应快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容易开小差。因而在课堂的处理中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方面要偏重一些。女生班也就是幼师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态度较之男生班要好,特别是幼师(1)班学习数学的氛围目前较为浓厚。但班级中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因而在习题的设置中我采用分层练习、分层作业的形式,兼顾不同层度的学习。另外,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对以往知识的缺漏非常多。因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及时补遗、查漏补缺尤为重要。知识引入环节我设置旧知识补遗,先回顾新课所涉及到的旧知识点;对学生的要求以能处理简单的操作题为主。另外,舒适的环境对学生的情绪也有挺大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渗入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高一数学下册,包括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平面向量》。按照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第四章教学需要36个课时(不包含考试与测验的时间);第五章的教学需要22个课时,共计需要58个课时。本学期有两次月考和五一长假,实际授课时间为18周,按每周6课时计算,数学课时达到110课时左右,时间相当充足。这为我们数学组全面贯彻“低切入、慢节奏”的教学方针提供了保障,也是我们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又一次极好的机会。

二、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计在414号至4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前9,由于课时量充足,第10节“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第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

   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思索、充分的讨论,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                 3课时

§4.2弧度制                         3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4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4课时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4课时

复习课(习题课)                            4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2课时

(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7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4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2课时

(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4.9函数的图象            4课时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安排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后的授课计划: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课时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4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第四章复习                                  4课时

第五章

(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                                   1课时

§5.2向量的加减法                           2课时

§5.3实数与向量的积                     3课时

§5.4平面向量的坐标计算                 3课时

§5.5线段的定比分点                     2课时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3课时

§5.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2课时

§5.8平移                               2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                  2课时

§5.9正弦、余弦定理                     5课时

§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2课时

实习与研究性课题                        4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                          2课时

 
高一下学期教学计划
本学期担任高一(5)(8)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5班学生基础较差,8班学生基础稍好,很多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自学能力较差,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学习功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和测试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无法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从而造成误解,失去很多应该得到的分数,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定义概念及数学语言的理解,正确领悟出题人的意图.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对基本数学工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4)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思想,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一、指导思想:

     随着高一新教材实施,本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进入了新课程改革实际阶段。数学教师首先要学习两个文件,一个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一个是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此研究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掌握现代教育理念。
      在工作中明确课程改革的三项基本功能。一是知识与技能,即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了解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这也是制定每节课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基本情况分析:

    1、 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差生约  人。

         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差生约  人。

2、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及以上的有  人,80’99’  人,60’79’   人,40’59’   人,40’以下有    人,其中最高分为    ,最低分为     。

     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及以上的有  人,80’99’  人,60’79’   人,40’59’   人,40’以下有    人,其中最高分为    ,最低分为     。

3、  班分别为高一年级 个班中编排一个普高班和一个普高班之后的体育班,整体分析的结果是: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集合与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基本应用。空间几何体,点、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

  2、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3、教材重点:集合的含义,几种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点  、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

  4、教材难点:关于集合的各个基本概念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函数的性质与应用,坐标系的建立、直线与圆的方程。 

  5、教材关键:理解概念,熟练、牢固掌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图形结合法。

     6、采用了由浅入深、减缓坡度、分散难点,逐步展开教材内容的做法,符合从有限到无限的认识规律,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每阶段的内容相对独立,方法比较单一,有助于掌握每一阶段内容。

     7、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强,每一阶段的知识都是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同时为下阶段的学习作准备。

     8、全期教材重要的内容是:集合运算、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直线与圆的方程。

     四、教学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明确集合无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体会元素与集合间只存在“属于”与“不属于”的关系;知道一些常用数集的字母记法;能根据所给集合元素的特点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描述语言;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了解空集的含义。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能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解函数及其有关的概念,掌握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3、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与图象的对称性的关系描绘图象。

     4、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和性质,并会解简单的函数应用问题。

  5、初步了解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了解柱、锥、台体的表面积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实际问题。

  6、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性质定理

  7、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直线方程与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六、教学进度安排:

九月份:  集合(2)、子集、全集、补集(2)、交集、并集(2)、集合习题(1)

绝对值不等式(1)、一元二次不等式(2)、不等式习题(1)

逻辑联结词(1)、四种命题(1)、充要条件(1)、习题(1)、

第一章小结与练习(3)

十月份:  映射(1)、函数(2)、单调性奇偶性(3)、反函数(2)、习题(1)

指数(1)、指数函数(3)、对数(2)、对数函数(3)、习题(1)

函数应用举例(2)、第二章小结与练习(3)

十一月份:期中复习与考试(8)、数列(2)、

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习题(1)

等比数列(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

十二月份:分期付款等应用(2)、习题(1)

第三章小结与练习(3)、复习(12)

元月份:  期末复习(8)

                                      200 年9月1日

 

 

:

高一数学教学的几点具体措施

 

1、作业方面:

①课堂作业设置一本;提倡用钢笔书写,一律要求用铅笔、尺规作图,书写规范;墨迹、错误用橡皮擦擦干净,保持作业本整洁;当天布置,当天第二节晚自习之前交(若无晚自习,则第二天早读之前交);批阅用“?”号代表错误,一般点在错误开始处,自觉完成更正;

②每次作业按A、B、C、D四个等级评定,分别得分5、4、3、2,每本作业本完成后自行统计得分并上交科代表审核、教师评定等级,得分90%~98%为优良等级,98%及以上为优秀等级;

③《同步优化设计》及时完成,按进度交阅,自觉订正。

2、考试方面:

①控制考试次数,一般为:月考2次,期中期末统考各1次,期末复习小考2次;

②制好试卷,切合实际,难易适中,目标高考;

③组织好考试,严格考试纪律。

3、兴趣方面:

①组织一次活动、一次竞赛;

②多上一些多媒体课、优质课;

③每两周安排一节课时,由课代表组织4个学生讲课,每人10分钟左右,主要讲解《同步优化设计》上的难题。

4、成绩总评:

①每期总评成绩150分,分为三大项,分值为:考试成绩125分(2次月考各5’、期中15’、期末100’)、平时成绩24分(作业10’、练习8’2次小考各3’)、自评1分。

②提倡准备笔记本、考试错题更正本,并检查后给予加分5’2’,其它特别表现给予加分3’

5、抓好学习常规,提高学习成绩。

 

南湖高中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數學科教學計劃

                                 

上課時間

每週5

教學內容

以數學第一冊課本(翰林版)為範本。

上課重點:著重觀念及解題關鍵。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思考、推理的能力,培養創造解題方法的能力。

2.期望人人都能學得會數學,並喜歡上數學。

3.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掘數學的功用,俾能運用數學方法在生活中解決問題。

教材內容

第一章、基礎概念

第二章、數與坐標系

第三章、數列與級數

第四章、多項式

教學方式

觀察、實作、講述、演練。

作業設計

寫數學習題及講義。

評量方式

段考、週考、隨堂考、習作、作業、課堂表現。

成績計算

三次段考各20%,平時成績40%

努力方向

1.     配合課本中的活動,建構學生基本概念。

2.     引導學生活用基本概念,主動學習,解決問題。

3.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希望家長

配合事項

1.     每天有數學課:所以每天要花50分鐘以上的時間溫習數學。

 
 
 
 

回顾期间的教学,我有一种沉重的感觉,学生的数学学习呈下降的趋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在逐渐失去兴趣,问题的同学在逐渐减少。是什么原因造成呢?

1.初,高中教材间的跨度过大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 知识,紧接着就是函数的问题,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下降的客观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带着问题我多次去听了初、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重点题目反复做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

3.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 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 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 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上述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一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大纲和教材。高中教师应听初中数学课,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 ,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高一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根据我的实践,我认为高一第一章课时数要增加。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通过上述方法 ,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3.严格要求,打好基础。如:作业的规范化 ,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 在持之以恒。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4.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好的 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靠老师的强求。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

我希望我的反思对下一届高一的教学有一点帮助,让我们乐外的教学少走弯路,下届高一数学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金博志网址(上面图标)的“教育教学”里面有相关知识点和复习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