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的煎煮方法

 敌意 2010-11-29
 
  • 2010年11月26日 

    ◆补血药:补血类中药包括当归、熟地、何首乌、阿胶、龙眼肉等。补血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滋补阴血,主要促进心、肝、脾、肾诸脏功能以生血液。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及“肾藏精”“精血同源”,所以心、肝、脾、肾诸脏均与血液的生成有关。血虚症者除表现出面色、唇色、指甲等颜色变化外,还常有失眠健忘、多梦易惊等病症,宜用补血药进行滋补。

    ◆补阴药:又称滋阴药,包括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百合、枸杞子、桑椹、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黑芝麻等。补阴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特别对肝肾两脏有较强的滋阴作用。阴虚者主要是机体内的阴液不足,表现为虚火妄动、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等症状,可选用补阴药进行滋养。

    ◆补阳药:又称助阳药或壮阳药,包括鹿茸、黄狗肾、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胡桃仁、肉苁蓉、锁阳、巴戟天、淫羊藿、仙茅、杜仲、续断、狗脊、骨碎补、补骨脂、益智仁、沙苑子、菟丝子、韭菜子、阳起石等。补阳药的特点是能够扶助人体的阳气,促进机体的气化功能,特别对肾阳不足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全身各脏腑器官的阳气均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和鼓舞作用。肾阳虚,则全身温煦的功能下降,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及性功能减退的病症,宜选用补阳药进行补养。

    (2)中药的煎煮方法:恰当的煎煮方法对于有效地利用药物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煎煮中药如同饮食烹调一样,同样的饮食原料和调料,优秀的厨师可以做出美味的佳肴,并使营养成分得到充分吸收,而技术差的厨师做出的食物则味差且营养成分丢失。中药的煎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煎煮器具:中药煎煮最好用特制的沙锅,也可用搪瓷铝锅,近年来认为陶瓷器具较好,但绝对不能用铜、铁、锡等器具,以免影响中药疗效。

    ◆煎前浸润:中药在煎煮前先用常温水或温水(25℃~50℃)浸泡30分钟~60分钟,夏季浸泡时间可短些,冬季可以长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浸泡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

    ◆煎煮用水:新鲜清洁的自来水、井水、泉水均可。

    ◆煎药的用水量:一般以水的液面浸没中药饮片2cm(两横指)为宜。

    ◆煎煮火候与时间: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煎煮时间一般为水沸后20分钟~30分钟。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即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的滋补中药宜用文火,时间宜长一些,需要30分钟~50分钟。

    ◆煎煮次数与方法:中药一般要煎煮2~3次,治疗一般性疾病的中药煎煮以2次为宜,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以3次为宜,头煎为40~50分钟,二煎为20~30分钟,三煎为10~20分钟。

    ◆煎煮绞取药汁:最后一次煎煮时,药液滤出后,要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有研究表明绞取药渣内的药液可增加药液成分的15%~25%。

    (3)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

    ◆先煎:有些矿物类(如石膏)及贝壳类药物(如牡蛎、石决明等),应将药物打碎后,先入水中煎20~30分钟,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煎,叫先煎。

    ◆后下: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香薷等)宜在其他药煎煮以后,停火前的5~10分钟再放入药锅中同煎,叫后下。

    ◆包煎:粉末状的药物(如滑石)、有黏性物质的药物(如车前子)及有绒毛的药物(如旋覆花),先将药物用纱布包好,再放入药锅内与其他药物同煎,叫包煎。

    ◆另煎:有些比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三七、羚羊角等),则单独煎煮服用,以免在与其他药物的煎煮过程中损失药效。

    ◆烊化熔化:是指有些胶质性中药(如阿胶、鹿角胶、龟胶等)或黏性易溶的药物(如饴糖),不必经过煎煮,直接用煎好的药液溶化后服用。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