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博记者:难忘的记忆

 履善 2010-11-29


  如果把游览一届世博会比作“环游地球”,那么与世博园相伴6个月的记者,就是全程记录这场绝妙旅行的一支笔。在这场旅行中,你不知道下一站会有哪些惊喜,不知道哪里会遇到超乎想象的风景。

  2002年12月4日,我的硕士生导师告诉我,他的女儿昨晚通宵没睡,去参加在南京路上庆祝申办世博会成功的盛大仪式。导师说:“这是一件好事,要让孩子见证一段新的历史,即将在2010年发生。”我惊讶地问:“世博会?有那么重要吗?”导师回答:“那可是全球的一届‘经济、科技、人文的奥运会’。”我装作恍然大悟状,但其实心中未有戚戚之感。

  2002年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6年,距离上海世博会还有8年,我也未曾料想8年中会一直追随世博会的脚步,甚至见证了世博会举办的日日夜夜。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难以预料。2003年7月,当我硕士毕业当上一名记者时,接手的新闻口之一就是世博会。当时,世博会曾被认为是城市重大工程建设的一部分,很多媒体将其归为经济新闻之列。

  在与世博会筹备相伴的最初几年中,大部分记者都感到枯燥,除了一年一度的世博论坛,世博会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抽象名词”,究竟会有多少参展方来到上海?究竟能建造怎样的展馆?2010年的世界格局究竟会是怎样?战争、疾病或是全球变暖……当一名称职的世博记者,要从很多专有名词学起,当年世博会筹办者还曾为了“扫盲”,编纂了英、法、中三种语言对照的“世博词典”。

  将世博会从一个西方的概念,真正介绍到中国,并成为中国百姓近悦远来的所在,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着实不易。大多数世博记者,与世博会相伴的最初记忆,除了知识“扫盲”,就是你不得不成天“灰头土脸”。申博成功那一年,上海市中心的地铁仅有3条,4号线还在施工中。自世博局从浦西的展览中心临时办公地搬迁到世博园区规划的世博大厦起,记者们就必须起早贪黑,费尽心力去描写当时还在蓝图上的世博园,尽管那里还只是一片荒地或旧工厂……

  8年间,中国书写了一则世博传奇。到世博会开幕前,上海市民发现从家门口出发,通往世博园的地铁有如此多的线路选择,甚至世博园内每天都有免费地铁可坐。交通的变化只是世博会外围最粗线条的轮廓勾勒。直至2010年5月1日,中国的这则传奇,就此展开长达6个月的最精彩画卷。

  世博会的6个月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这是每个记者、每个普通观众一直在追问的话题。当目睹了世博会从一个“抽象名词”,转变为新奇的建筑群之后,世博会的意义并没有至此终止,相反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超越了那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场馆。

  184天的世博之旅中,每当你漫步世博园,你不知道下一座场馆有什么惊喜等待着你?那或许是一幅图画、一件雕塑、一首乐曲、一段影像,也可能只有一句话,一个人……在世博园里,每天都有说不完的奇闻轶事。因为机缘巧合,我与孙中山先生的曾孙孙国升、孙媳林伦可一同游览世博园。久居美国的孙氏后人,惊讶于祖国的发展脚步。参观世博会对于他们而言,是一次重温中华文化的难忘之旅。

  世博局AB片区部部长周先强,为解决沙特馆排队长龙的难题绞尽脑汁。因世博会而“熬”得又黑又瘦的他,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垃圾清扫工。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位部长当年曾率团赴伊拉克招展,从枪林弹雨中走来。

  被称为台湾“千手观音”的“弦月舞集”残疾人艺术团的成员,在世博园生命阳光馆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线“阳光”。盲人女歌手徐百香,虽然看不见世博会的缤纷绚烂,但她用手摸的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世博会。

  年轻的捷克国家剧院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祖斯卡坐在黄浦江畔告诉记者,因为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团队很担心中国观众鼓掌不够热烈,时间不够长。不过,他的担心最后没有成为事实。在世博会上,中外观众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回应了捷克艺术家极富现代气息的芭蕾新作首演。

  那些在世博园留下汗水与泪水的“小白菜”(志愿者)们,是世博会上最令人难忘的“小人物”。尽管这些“80后”“90后”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世博园里茁壮成长。他们与来自日本、西班牙的境外“白菜”一起,挥汗如雨,也建立了难得的跨国友谊。

  在本届世博会上,人们还会记住一些国际展览局代表、外国国家馆的总代表、馆长以及新闻官的名字。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将首当其冲,他用中文在开幕式上致辞的一幕,至今令人难忘。世博会上的知名“老外”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中国通。因为他们的努力,“外国人说汉语”已成为本届世博会的经典场景。

  世博记者也是世博园里的特殊群体,大家起早贪黑,“以步代车”。除了收获各种美好的心情之外,记者还收获了黝黑的皮肤、如飞的腿脚、琳琅满目的世博徽章以及彻底走破的几双鞋……

  形象大使:展示地道的非洲

  《环球》杂志记者/刘琼瑶 李海伟

  在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为第1000万名游客举行的盛大欢迎仪式上,一个名叫露露的非洲主持人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露露今年36岁,来自西非贝宁,皮肤黝黑,性格爽朗,小辫梳得整整齐齐,这些只是他给人的表面印象。其实,露露的“复杂”身份才是许多人想知道的:“笑星”、主持人、形象大使、中国通、厨师、非洲故事王……

  “很久很久以前,在古老的非洲大陆上……”在上海世博会非洲广场上,露露常常会穿着民族服装,敲着非洲夹鼓讲述非洲的故事,这个时候,他就是非洲故事王。

  露露说,非洲的历史靠的是一代一代口传身教,从祖先延续到他。讲故事,成了他讲述历史、介绍非洲的最原汁原味的方式,“非洲的故事,是由非洲的爷爷告诉孩子,孩子再告诉孩子。我们说,每次有老人去世了,就好像一座图书馆在着火。”

  露露认为,非洲的文化中,充满了欧亚文化的历史印记,而语言的多样性,正是历史遗留的产物。“18世纪以来,西班牙、法国、比利时、葡萄牙、德国……他们都去过非洲,都对非洲产生影响,比如我们很多文献也用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来书写。”

  所以每次露露讲故事,都会使尽浑身解数,他用中文、英文、法文、日语、甚至上海话与观众打招呼。他有时还会用口技模仿各种乐器,打鼓、唱歌、跳舞,用热情感染观众。游客们经常是不由自主地跟着露露的节拍,学习用非洲土语打招呼。

  其实,露露与中国的缘分始于他5岁那年,当时他跟随做外交官的父亲来到中国,在北京整整住了两年。1979年的中国,给他年幼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最喜欢的是京剧,那种色彩强烈的造型和舞蹈动作,让我惊叹——这就是中国!”回到贝宁后,露露一直对中国魂牵梦绕,1995年,他再一次来到中国,这次他选择了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表演。“中国的京剧、话剧、相声、功夫都在帮我了解中国。”1999年,他和大山等四位外国留学生一起表演了相声《同喜同乐》,还登上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毕业后,露露去了日本发展演艺事业,十年打拼走来,他已经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然而,在露露心中,总是牵挂着中国,“虽然我没有中国的护照、户口,但中国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上海世博会给了露露又一次来到中国的机会,他现在是世博会非洲馆的文化大使和演艺工作者。2010年对露露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我希望能在这个盛会上介绍非洲文化。”

  “美食,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露露选择了这个突破口。在露露的家乡贝宁,做饭时,也是一家人团聚的重要家庭活动,从孩子到老人都要参与其中。而露露对于下厨的感情,还要从祖母的故事说起。

  贝宁还是法属殖民地时期,露露的祖母在一个法国的官员家中做保姆洗盘子,煮菜则是法国大厨的工作。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用非洲的方式做了一顿饭,获得了法国主人的称赞,从此,露露的祖母成为当家大厨,也在非洲烹饪中融合了法式大餐的方法。露露秉承了祖母烹饪的天赋,“我从12岁就开始学习做饭,厨房就是我第二个宿舍。”

  做得一手好菜的露露,当然要在上海世博会上露一手。

  第一次在世博园区下厨做饭的经历,让露露至今难忘。那一次,他要做200多人的饭,于是,他要找帮手。

  在非洲联合馆的集市里,露露找到了下厨的搭档——两位非洲女士,用露露的话说是“非洲妈妈”。

  “非洲有很多国家,上海世博会不仅仅是给我机会,更是给全非洲,所以我想介绍地地道道的大非洲菜。”露露不断地向非洲妈妈们解释他的想法,妈妈们终于同意了。

  露露菜单上的非洲美食融合了各个国家的口味和文化,他说,希望用他的心,让中国朋友感受到地地道道的非洲味道。

  但是,雄心勃勃的露露遭遇了“无米之炊”,缺少许多必要的原材料,他不得不改变计划。“我本来想给大家做很多菜,现在只能用现有原材料,能做几道菜就做几道菜了。”露露还是不愿放弃,介绍非洲美食的念头一直支撑着他。终于,事情有了转机,其他餐厅将原材料借给了露露,露露非常感动。

  有了原材料和帮手,露露驾轻就熟。热腾腾的饭菜一个个地出锅,露露也恢复了平日的轻松和幽默。这次下厨,露露还为适合上海人的口味,改良了一些非洲菜品。非洲传统玉米面饭在他手上,第一次从咸的变成了甜的,从手抓变成刀切,让现场品尝的上海游客赞不绝口。“中国是美食文化大国,只要中国朋友们说好,那么世界的人们也会喜欢我的菜。”

  那天晚上7点半,露露的宴席开场了,面对满座的中国朋友,露露一一介绍非洲的菜肴。“这个是从中亚传过来的,味道很像中国人爱吃的辣子鸡!”看到中国朋友们竖起大拇指,露露也开心地笑了。“重要的不是饭,是人。最后大家都很开心,这不是露露下厨,是大家下厨,因为帮助我们创造这个美好夜晚的,还是中国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