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著名指挥家(非常系统,非常全)

 静水凝月 2010-11-30

Pierre Monteux

皮埃尔·蒙特

1875-1964

 

法国指挥家。又译“蒙都”。1875年4月4日生于巴黎。6岁学小提琴,9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随拉维尼亚克(A.Lavignac)学习,12岁即首次登台指挥音乐会演出。早年作为小提琴演奏家,是热洛索四重奏(Quatuor Geloso)的成员之一,曾为格里格、勃拉姆斯演奏。1911年组建了自己的乐团——柏辽兹音乐会乐团,自任音乐总监兼指挥。后被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贾吉列夫(Serge Diaghilev)看中,聘请他出任俄罗斯芭蕾舞团指挥。在任职七年间,指挥过许多著名作品的首演,包括斯特拉温斯基的《彼得鲁什卡》(1911)、《春之祭》(1913)、《夜莺》(1914),拉威尔的《达菲尼斯与克洛埃》(1912)、德彪西的《游戏》(1913)等。1917年以后的三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演出了一些法国歌剧。1819年出任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指挥。在职五年间,他改组了乐团的结构,使大量年轻的艺术家进入乐团。1924年辞职返回法国。后担任阿斯特丹音乐厅乐团门盖尔贝格的副指挥,并经常在欧洲各地担任客席指挥。1928年应美国费城交响乐团之邀,在斯托科夫斯基休假期间指挥乐团的演出。1929年担任巴黎交响乐团指挥,使乐团水平迅速提高。1935年出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指挥之后。1942年加入美国籍,并定居于缅因州的汉考克(Hancock)。次年与夫人多丽(Doris Monteux)一起创建了一所指挥和乐队学校(即皮埃尔·蒙特学校)以培养青年音乐家。1952年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并兼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客席指挥。1961年出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63年还以88岁高龄在伦敦指挥演出了《春之祭》。1964年7月1日逝世于汉考克。Ez
  蒙特是20世纪伟大的指挥家之一。他的指挥带有着轻松、明快、典雅的法国风格,与克伦佩雷尔、瓦尔特等人激烈、强劲的德奥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一生也留下不少录音,RCA 公司曾出版了他的作品集。

 

 

 

贝奴姆
(Eduard Van Beinum)
1901-1959

 

  <荷兰> 指挥家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乐团(Amsterdam Concertgebouw Orkest) 常任指挥,从1945年起,曾任孟格堡助理达31年的贝奴姆,升任常任指挥,世界大战期间降落的士气被他提升上来,达到跟孟格堡时代相媲美的层次。1956年起兼任洛杉矶爱乐乐团指挥。

 

 

 

Otto Klemperer

奥托·克伦佩雷尔

1885-1973


 

  德国指挥家。又译“克伦佩勒”。1885年5月14日出生于布雷斯劳(Breslau, 现属波兰)一个犹太家庭。16岁进入法兰克福音乐学院随克诺尔(Ivan Knorr)学习。后转入柏林的克林德沃特·沙尔文卡音乐学院(Klindworth Scharwenka Conservatory),随普菲茨纳(H.E.Pfitzner)学习作曲和指挥。1905年担任指挥家弗里德(Oskar Fried)的助手。1907年,在马勒的推荐下,出任布拉格的德国歌剧院(Deutsches Landestheater)指挥。随后在汉堡(1910-1912)、巴门(1913-1914)、斯特拉斯堡(1914-1917)、科隆(1917-1924)、威斯巴登(1924-1927)等地歌剧院担任指挥。1927年出任柏林克罗尔(Kroll)歌剧院音乐总监兼指挥,不久便确立了剧院先锋派文化据点的地位。1931年,克罗尔歌剧院因政治压力和经济拮据被迫关闭,克伦佩雷尔加盟柏林国家歌剧院。两年后纳粹执政,他被迫流亡国外,举家逃往奥地利、瑞士。后移居美国,出任洛杉矶爱乐乐团指挥,短短六年使乐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二战期间加入美国籍。1947-1950年就任布达佩斯歌剧院音乐总监兼指挥。后回到伦敦,加盟 EMI 唱片公司的爱乐乐团,并与 EMI 签约录制了大量优秀唱片,这使他晚年终于跻身本世纪指挥大师的行列。1960年代,他还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指挥演出过《费德利奥》(1961) 、《魔笛》(1962) 、《罗恩格林》(1963)等歌剧。1970年移居耶路撒冷,并加入以色列国籍。1973年7月6日病逝于瑞士苏黎世。
  克伦佩雷尔一生历尽苦难。1933年被纳粹驱逐前不久,在一次排练中不慎跌倒,头部严重撞伤,留下后遗症,曾一度离开乐坛;1939年他作了脑瘤切除手术,导致半身瘫痪,暂停指挥活动;1951年蒙特利尔机场飞机失事,他右腿严重骨折,四年康复后,坐轮椅指挥;1958年一场火灾,他全身严重灼伤,几乎丧命。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不幸,重新站立在指挥台上。
  克伦佩雷尔的指挥以严格遵守音乐文本而著称,从不哗众取宠。人们给予他这样评论:“希腊式的古典,犹太传统,中世纪基督教精神,德国浪漫主义,我们时代的现实主义,总合成为克伦佩雷尔这个艺术现象。”
  克伦佩雷尔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录音。在1998年他逝世25周年之际,EMI 公司陆续推出了“克伦佩雷尔传奇”系列(The Klemperer Legacy),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指挥家。迄今已出版了数十个品种。
  除指挥之外,他还作有6部交响曲、9部弦乐4重奏、1部小提琴协奏曲、5部歌剧、100多首歌曲,并著有《回忆马勒》(1960年)等著作。

 

 

 

流浪指挥——雅沙·霍伦斯坦(Jascha Horenstein)


霍伦斯坦过着漫游者般的生活,然而尽管没有属于自己的乐队,他却以马勒和布鲁克纳的顶尖演绎者而著称于世。



雅沙·霍伦斯坦在英美两国的名声建立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基础上。在英国,从五十年代末期一直到他逝世的1973年期间的无数场公开演出奠定了他作为指挥大师的地位;而在美国,Vox公司1952年发行的他的首批唱片使他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录音先驱。美国听众通过这些早期的密纹唱片欣赏到了一位伟大指挥鼎盛时期的倾力之作,而霍伦斯坦本人也从一开始就被公认为是与崇尚旋律主义的布鲁诺·瓦尔特和具有严谨的纪念碑风格的奥托·克伦佩勒并驾齐驱的马勒与布鲁克纳的演绎权威。

霍伦斯坦广泛的保留曲目在他的唱片中可略窥一二:除了他最为出名的马勒和布鲁克纳,还有勋伯格,巴托克,雅纳切克,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夫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当然还有莫扎特,海顿,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巴赫。唯一的例外是尼尔森,1927年霍伦斯坦首次指挥尼尔森,随后便将他束之高阁,直到60年代后期才重新指挥他的作品。这也反映了指挥家早期所受重要的音乐影响和学徒时代的各种经历。

最初是个作曲家兼小提琴家,霍伦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指挥。1916年起就读于维也纳音乐学院,1920年来到柏林。 首场演出在1922年,他与维也纳交响乐团合作,曲目包括马勒的第一交响曲,这部作品的诠释直到指挥家去世后的十几年仍然具有争议性。他在柏林也与合唱队总指挥Siegfried Ochs一起工作,并成为其助手。

霍伦斯坦的合唱指挥吸引了1922年新上任的柏林爱乐掌门人富特文革勒。他们的合作不仅对霍伦斯坦今后的职业生涯意义重大,而且对他的指挥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1927年富特文革勒指派霍伦斯坦在法兰克福ISCM节期间给乐队进行演出排练。演出曲目有尼尔森的第五交响曲和巴托克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次音乐会,和其它20年代后期柏林爱乐的演出一道,为霍伦斯坦日后的一些先入之见埋下了早期的根源。在柏林他指挥了马勒第五和布鲁克纳第九,还有Karol Rathaus, Max Butting, Kurt Weill和阿兰·伯格的新作。

28到29年间他录制了自己的首批唱片:在慕尼黑,他与Heinrich Rehkemper合作灌录了马勒的《亡儿之歌》——这也是这部作品的首次录音;与柏林爱乐录制了布鲁克纳的第七,海顿的惊愕,舒伯特的第五,两首莫扎特的序曲,还有勋伯格的两首巴赫众赞歌前奏曲的改编曲(作于1922年,这里也是该作的首次录音)。从这些演出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位年轻的指挥家对恢宏的长篇结构具有惊人的掌控能力;管弦乐的音响清澈透明而又不失细节与重点,这成了他日后的显著特征。

富特文革勒的保荐帮助他赢得了杜塞尔多夫歌剧院首席指挥的职务,随后他又被提升为音乐总监——这也是他仅有的终生任职。1933年3月因受到纳粹对当权犹太人的排挤他被迫离开德国。而事实上从在杜塞尔多夫任职伊始他就一直受到不友好的对待。他在常规曲目中加入了许多当时的新作,包括值得纪念的1930年杜塞尔多夫版伯格的《沃采克》,1931年雅纳切克的《死屋》,再加上他个人那时对标准曲目的处理方式,在当时普遍存在的反犹主义的煽风点火下,给他带来的是媒体充满敌意的尖刻评论。

在这般情况下,继1929年和1930年分别走访法国和俄罗斯之后,霍伦斯坦与1933年迁往巴黎,从那里他开始了在华沙,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任客席的指挥生涯。在那儿他进一步提升由Oscar Fried和马勒本人于一战前就已经奠定的作曲家在俄国的崇高威望。他也和热衷于马勒的肖斯塔克维奇建立了私人友谊。

他的足迹也遍及到了巴勒斯坦,1938年他主动承担带领巴勒斯坦交响乐团(现为以色列爱乐)整年演出季的工作。也是因为这一破天荒的巧合霍伦斯坦成了在历史事件将瓦格纳驱逐出门以前最后一位与此乐团合作演出这位德国伟大作曲家作品的指挥家。

1940年霍伦斯坦来到美国,起初执教于社科研究所(New School of Social Research),该所所谓的“移民”音乐教研室因为集中了诸如塞尔,克伦贝勒,莱因斯朵夫,艾斯勒,施托尔曼这批音乐家而声名显赫。尽管霍伦斯坦40年代初就成为了美国公民,他却很少在美国指挥。即便如此,当美国歌剧迷在参加2001年1月大都会歌剧院的布梭尼Doktor Faust的首演时,也不应该忘记霍伦斯坦早在1964年就在卡内基音乐厅指挥了这部作品的美国首演(由费雪-迪斯考唱主角)。

1967年他与安德烈·普列文(Andre Previn)共同指挥了伦敦交响乐团在佛罗里达的夏季节庆系列音乐会,同时他也指挥学生管弦乐团。1966年11月他与旧金山歌剧院合作上演了《费加罗的婚礼》和雅纳切克的《马克罗波洛斯案件》。1969年11月他又与斯托科夫斯基的美国交响乐团合作马勒第九。在1971年的一次与明尼苏达交响乐队的音乐会上,指挥刚开始尼尔森的第五交响曲就因心脏病突发而当场昏倒。

1947年他返回法国继续欧洲的职业生涯。1948年他正好在以色列建国前夕出现在巴勒斯坦,1950年他指挥了马勒的《大地之歌》(巴黎最早的演出之一),紧接着为法国广播以音乐会的形式上演了《沃采克》的法国首演。1953年一个类似编排的雅纳切克的《死屋》反映了大师试图以这些自己的拿手曲目重现战前有过的辉煌。他在巴黎时代最重要的录音是1954年与EMI录制的LP。这张录有施特劳斯《变形曲》和斯特拉文斯基《诗篇交响曲》这样怪癖曲目的LP在其发行当年即被授予了年度最佳唱片大奖(Grand Prix de Disque)。

在从1952年Vox于维也纳制作了首批唱片直到1959年期间,指挥和维也纳交响以它自己的名称和其它一系列化名录制唱片;随后在巴黎是与科隆管弦乐团,班贝格管弦乐团;在巴登-巴登是与SWDR乐团。

霍伦斯坦的欧洲职业生涯随着同交响乐队和歌剧院的签约进一步扩展到了德国,意大利和英国。他与伦敦交响乐团的密切联系始于1956年,那时他接替了在南非巡演中病倒的约瑟夫·克利普斯(Joseph Krips)。他出人意料地返回德国也是因为一个最后关头的取消安排;在毫无准备和排练的情况下他指挥了RIAS乐团演出了勋伯格的《升华之夜》,受到观众的热烈欢呼和舆论的一致好评。可是在德国工作终究是意气不投,他也很少再回去过。

然而1959年在阿尔伯特音乐厅与伦敦交响合作的马勒第八那传奇般的演出确立了他在英国音乐界的崇高地位。音乐会非官方的海盗版唱片在市场中流传了将近40年,直到第一批BBC传奇(BBC Legends)系列唱片正式问世。唱片以BBC早期卓越的立体声录制,好声超出任何人的想象。而音乐会本身也对促进1960-1961年作曲家百年诞辰纪念期间英美两国马勒音乐的复兴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时候霍伦斯坦仍未签订什么主要的录音合同,但在他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优秀唱片层出不穷——为美国《读者文摘》录制的权威的标准曲目,两张独立的EMI唱片,一张Decca,还有自1970年起为约翰·歌德史密斯(John Goldsmith)旗下的Unicorn唱片公司灌制的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唱片,包括与新爱乐的尼尔森第五,马勒第一和第三,一张与伦敦交响帕努夫尼克(Panufunik)和罗伯特·辛普森(Robert Simpson)的第三交响曲专辑,两张指挥家死后出版的唱片:1966年与斯德哥爱乐合作的马勒第六,1972年3月为丹麦广播制作的哥本哈根版尼尔森的《扫罗与大卫》。

在他的指挥生涯中始终如一,保持不变的不仅有从早期就已彰明较著的独具风格的特征,而他那种能对音乐中的细枝末节明察秋毫的可靠的直觉更是将他的整个指挥艺术风范提升到全新的境界。他在20年代与柏林爱乐合作时就有了内在的对音响的向往,而若干年后又能以超乎寻常的精确度将理想变为现实,重现音响的完美。他还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碶而不舍的精神。

我无从知晓在我们的时代是否还存在着另一位世界级的指挥家,既能拥有如此广泛的阅历,又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我之所以在他逝世后30几年仍将他形容为“我们的时代”,不仅仅是因为我个人对他的崇拜与怀念,或是他给我的鼓舞激励的缘故,更是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无论是普通的音乐爱好者还是专业的音乐工作者都能从他那里学到很多很多!

 

 

穆拉文斯基(左)与肖斯塔科维奇在莫斯科音乐学院

 

埃费吉尼·穆拉文斯基 (1903--1988)(高贵的指挥家)
Evgeny Mravinsky


在优秀的俄罗斯指挥家中,穆拉文斯基是元老人物,名望最高,功绩最大,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1903年6月4日,穆拉文斯基生于圣彼得堡,早年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科学.以首次指挥由乌兰诺娃主演的《睡美人》(柴科夫斯基曲)而开始了他的指挥生涯.6年之内,指挥了《天鹅湖》、《胡桃夹子》、《歌剧玛捷帕》等.
   使他一夜成名的是1938年荣获全苏指挥比赛第一名,同年即被任命为前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即今圣彼得堡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并兼任前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即今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教学工作(后升任院长).任职期间,他几乎只专职指挥这支乐团,一个指挥在一支乐团任职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综观其一生,穆拉文斯基最大的功绩就是造就了一支世界一流的乐团-前列宁格勒爱乐乐团.这支乐团气质之好、音质之纯、演绎之优、音色之清、音响之佳、气魄之大、感染力之强,完全可与世界上任何超级乐团相媲美,而这了不起的成就正是穆拉文斯基一手训练出来的.在他广泛的曲目中,最为人称赞的是他对俄罗斯作品的演绎,那款柴科夫斯基《第四、五、六交响曲》(DGG 419745-2),是历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是后世之楷模.
   穆拉文斯基还是前苏联当代音乐作品的积极推广者,特别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多半是由他指挥前列宁格勒爱乐乐团首演,如第五交响曲》(1937年) 、《第六交曲》(1939年) 、《第八交响曲》(1943年) 、《第九交响曲》(1945年) 、《第十交响曲》(1953年) 、《第十二交响曲》(1961年)等.
   1988年1月20日,穆拉文斯基因心脏病在列宁格勒逝世,终年85岁.

 

 

汉斯·克纳佩兹布什


汉斯·克纳佩兹布什(Hans Knappertsbusch,1888-1965)生于德国的艾尔伯非尔德,中学期间便指挥学校管弦乐团,至波恩大学後学习哲学,後转科隆音乐学院,师从史坦巴哈及洛舍(1909-12)。1911年于曼海姆首次上台指挥,翌年参加荷兰瓦格纳音乐节指挥演出。他先在博赫姆市正式担任指挥,然后即调任故乡艾尔伯非尔德(1913-18)、莱比锡(1918)、德骚(1919-22)等地。1922年他接替瓦尔特擢升为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终身指挥,在这里他开始以指挥瓦格纳、斯特劳斯和莫札特而崭露才华。他对纳粹恨之入骨,坚决不加入纳粹党,导致他因希特勒的口授旨意而告退休。侨居维也纳後,他常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及维也纳爱乐的音乐会上指挥。但是纳粹吞并奥地利後,他再次被迫放弃演出,在欧洲的几个非法西斯国家作客席指挥。此前於1936年比彻姆曾邀请他赴高文花园指挥。德国当局迟迟不给他出国护照,後来他终於到了伦敦并指挥演出了《莎乐美》。战後他重返德国,不久便建立了自己在贝多芬、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和斯特劳斯作品表现上的稳固地位。1951年他於拜鲁依特演出的《帕西法尔》有口皆碑,成为传奇轶闻。虽然他对战後的许多演出很不满意,但仍继续在拜鲁依特指挥。1954年他重新被任命为慕尼黑歌剧院指挥,但是整整一年他都缺席以抗议市政当局拖延重修国家剧院。米兰及巴黎上演瓦格纳时,都曾请他客席指挥。

  克纳佩兹布什是一名指挥大师,其真正才华在歌剧院上能充分发挥。只要他在乐池里一出现,剧院的气氛马上象触了电一般激动起来。梅塔在维也纳求学时也曾多次欣赏他的指挥,一次评论到这位大师的音乐张力时,他说,“就算他以原来速度的一半来指挥布拉姆斯第三号交响曲,听点也不厌倦乏味,因为充满音乐感。他是位巨匠,也是位瓦格纳歌剧不可多得的指挥。”克纳佩兹布什不喜欢排练,也水远不会因录音而特别讲求准确性。Decca公司的录音师库尔绍在《铃声回响》一书中讲了个故事 ,说克纳佩兹布许有次正在录制斯特劳斯的一首圆舞曲时,跟平常一样没经过排练。一个乐句多次反复之后,有一半人照谱子继续接了下去,另外一半人居然忘了谱子继续反复,结果有四个小节乱了。录好后,他大声问库尔绍:“这个带子行了吧?我们不必重来一遍了,是不是?”库尔绍告诉他实况,他说:“嘘…,小声点!你以为别人知道?”。说来也怪,他在录音室里做的唱片几乎都是成功之作,但最佳唱片还是1951年在拜鲁依特演出的《帕西法尔》,由Decca录音师录下排练及现场演出实况。按罗森塔尔的权威说法,大众普遍认为这次演出是本世纪最优美的,唱片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它捕捉住这次饱富魔力的演出,且一直成为瓦格纳歌剧的最佳唱片之一。克纳佩兹布什于1962年和1963年仍在拜鲁依特演出《帕西法尔》,由Philips分别录制。虽然音效较佳,但仍无法与第一张媲美。他因为不能适应录音环境,终於被索尔提1961年为Decca录制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所超越。二次世界大战前,他曾指挥柏林爱乐为Polydor、HMV和其他公司录制过许多七十八转唱片,包括贝多芬第三、七号交响曲。战后他大多为Decca录制,第一批天皇巨作为全本《名歌手》(维也纳爱乐等),早先是分幕灌录发行,第二幕是Decca发行的第一批LP唱片。其他LP唱片还有布鲁克纳第三、四、五及七号交响曲(维也纳爱乐,Decca)以及八号(慕尼黑爱乐, Westminster)。但是这些唱片仍然无法再现他在录音室里的那种魔力。

 

 

Arturo Toscanini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 (1867-1957)

托斯卡尼尼!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伟大的音乐巨人.在他70年的指挥生涯中,他那支指挥棒征服了整个世界.
1867年3月25日,托斯卡尼尼生于意大利帕尔马.9岁时,托斯卡尼尼作为优异生免费进入帕尔马皇家音乐学院,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他随卡里尼(L.Calini)学大提琴,也偷偷学钢琴,更是私自组成学生小乐队,自己任指挥.
托斯卡尼尼整整苦读了9年,188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帕尔马皇家音乐学院大提琴班与作曲班,时为18岁.随即他加入帕尔马皇家歌剧院乐队拉大提琴.在乐季中多次演出了《阿依达》《弄臣》《茶花女》等.
次年,他随罗西(Claudio Rossi)歌剧院到巴西参加里约热内卢意大利歌剧节演出,标志着托斯卡尼尼的指挥生涯的开始.嗣后在巴西演出的15部歌剧,都由托斯卡尼尼指挥.1886年11月4日,托斯卡尼尼在都灵指挥演出卡塔拉尼(A.Catalani)的歌剧埃德梅亚(Edmea),这是他首次以指挥家的身份出现在意大利乐坛.1887年,他加入了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拉大提琴.1892年,列昂卡瓦洛的歌剧丑角的首演,由托斯卡尼尼指挥.当时,他的名气已响遍意大利.1895年,终于机会来了:都灵皇家歌剧院聘他为指挥,在此大显身手,非常积极.1896年,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的首演,是由托斯卡尼尼指挥的.除歌剧外,托斯卡尼尼开始另一种浓度尝试.1896年3月20日,他首次指挥交响作品音乐会;1898年,他在都灵万国博览会期间指挥了43场音乐会,均获成功.1898年,31岁的托斯卡尼尼成为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总监兼指挥,他终于登上斯卡拉歌剧院的舞台.1901年3月16日托斯卡尼尼联同本世纪最伟大的歌手卡鲁索与夏里亚宾演出波依托的梅菲斯特费勒,大获成功.翌年,托斯卡尼尼离开了斯卡拉歌剧院到阿根廷.托斯卡尼尼在斯卡拉歌剧院共指挥58部歌剧,演出113场.1906年托斯卡尼尼重返斯卡拉歌剧院.1908年5月7日,他指挥演出一场交响作品音乐会后,与加蒂-卡萨查(Gatti-Casazza)离意大利赴纽约.1908年-1915年,加蒂-卡萨查出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经理,托斯卡尼尼为常任指挥.在7年中,托斯卡尼尼一共指挥了84部歌剧,其中59部意大利歌剧,13部德国歌剧10 部法国歌剧和2部俄国歌剧.
普契尼的歌剧《西部女郎》于1910年在纽约首演,托斯卡尼尼指挥.1913年,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首次在美国上演,也由托斯卡尼尼指挥.1915年结束了他在美国的第一次指挥生涯.1920年,托斯卡尼尼再次回到斯卡拉歌剧院.同年,他带领乐团赴美国各大城市演出,轰动一时,乐坛乐人克莱斯勒(小提琴家) 斯托科夫斯基(指挥家) 蒙特(指挥家) 博丹斯基(A.Bodanzky)(指挥家)等都赞不绝口.
普契尼逝世两年后,《图兰多》才于1926年在米兰首演,由托斯卡尼尼指挥.1929年,托斯卡尼尼率领由300人强大阵容组成的斯卡拉歌剧院赴维也纳和柏林巡回演出,演出剧目全是意大利歌剧作品,即有《法尔斯塔夫》《弄臣》《游吟诗人》《阿依达》拉美莫尔的《露契亚》 《曼侬》《列斯科》.在这之前,意大利几乎没有一个音乐团体能在国外博得这么多的赞扬,托斯卡尼尼被称为指挥界真正的国王.
1929年,他离国赴美出任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指挥,斯卡拉歌剧院的托斯卡尼尼时期到此结束.1930年带领纽约爱乐乐团欧洲9个国家的16个城市巡回举行了28场音乐会.托斯卡尼尼就近参与拜罗伊特音乐节的演出活动,指挥瓦格纳两部歌剧《唐豪瑟》《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是第一位非德藉指挥家得到此荣誉.次年,他再来参加,剧目是《帕西法尔》.这是最后一次了.
1935-1937年,托斯卡尼尼应邀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指挥《法尔斯塔夫》《菲德利奥》《魔笛》和《纽伦堡的名歌手》.托斯卡尼尼在任之际,是纽约爱乐乐团的"第一黄金时期"也是托斯卡尼尼指挥艺术的鼎盛时期.
1937年,托斯卡尼尼再度赴美国,出任由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为他而创办的NBC交响乐团指挥.1940年,他率领NBC赴南美巡回演出.1946年,他回到米兰,筹备战后重建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会.1950年,83岁高龄的托斯卡尼尼带领NBC在美国20个城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巡回演出.1954年4月4日,托斯卡尼尼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告别音乐会,这是他最后一次指挥NBC的演出.
"指挥主要靠自学.有天赋 有乐感的人才能成功",托斯卡尼尼如是说.他的指挥手法比较简洁,干练、朴素、坦率、表现力极强."不论是指挥,还是其他音乐家,首先心中必须有音乐."这是托斯卡尼尼的音乐观念.他指挥生涯的座右铭是:"我不要听那些音符.问题在于意义,在于音响的灵魂".
1957年1月16日,托斯卡尼尼因脑血栓病在纽约逝世,终年90岁.
托斯卡尼尼的记忆


   1886年,刚从音乐学院毕业的托斯卡尼尼作为大提琴手随一意大利歌剧团出访南美。在里约热内卢演出期间,乐队指挥因与队员之间的矛盾激化,于《阿伊达》开幕当天拂袖而去,当晚演出只得由助理指挥临时顶替,不料,他刚一出场就被观众轰下台来。继之而上的合唱指挥也未能幸免。正当走投无路时,队员中忽然有人想起托斯卡尼尼曾于旅途中看过《阿伊达》的总谱,于是人们便将托斯卡尼尼请出。19岁的托斯卡尼尼放下大提琴走上指挥台,不假思索地挥动乐棒,乐声响起。观众很快就被精彩的演出征服了。一幕演完后,全场观众欣喜若狂。托斯卡尼尼顺利地指挥完全场歌剧,而指挥台谱架上的厚达树百页的总谱却未曾翻开,托斯卡尼尼一举成名,戏剧性地开始了指挥家的生涯。

 

 

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


   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伯恩斯坦似乎和一种鲜红的颜色永远联系在一起,鲜红的外套、雪白的头发,形成极强烈的反差。尽管伯恩斯坦不会穿着鲜红的礼服上台,但红色似乎成了他永远的象征。它意味着激情、诗意、泛滥的浪漫和隐含在微笑中的睿智的幽默与俏皮。


伯恩斯坦最有研究的是马勒的作品,堪称为“马勒专家”。他的指挥风格理智而直率,并富有时代精神。他认为“真正的指挥应该是这样:他们以身体的动作代替语言,对乐队来说,指挥必须运用这种方法来表现他所要求的东西。”在激动时或处理高潮时,他甚至会跳起来。伯恩斯坦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把自己的感觉全部表现出来。

Wilhelm Furtwängler. 威廉·富特文格勒. 德国指挥家,作曲家。1886年1月25日生于柏林,1954年11月30日卒于巴登-巴登。7岁开始作曲,17岁时已有交响乐、合唱、室内乐等作品,后转向指挥。1905年起在苏黎世、斯特拉斯堡、吕贝克、曼海姆等地任指挥,1920年任柏林国家歌剧院指挥,1922年又兼莱比锡布业会堂和柏林爱乐乐团指挥。此后不断在世界各国巡回演出,影响遍及欧美。1931年后任拜罗伊特音乐节指挥,1937年成为柏林国家歌剧院音乐总指导、柏林爱乐乐团指挥。他的曲目广泛,演奏气势雄浑,尤擅指挥J.海顿、W.A.莫扎特、L.van贝多芬等人的作品。

 

 

托马斯·毕彻姆 (Thomas Beecham,1879-1961),英国指挥家。自幼喜爱音乐,自学成才,在牛津大学求学时期曾溜到德国去观摩歌剧。十九岁代替临时病倒的大指挥家里希塔指挥哈雷管弦乐团登上乐坛。三十岁创立比彻姆交响乐团,向英国听众大力介绍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歌剧作品,比才的《C大调交响曲》等。
       后来他还自费创办伦敦爱乐管弦乐和皇家爱管弦乐团,并长期担任指挥。他指挥的海顿交响曲别具一格。

 

托马斯·毕彻姆 (Thomas Beecham,1879-1961),英国指挥家。自幼喜爱音乐,自学成才,在牛津大学求学时期曾溜到德国去观摩歌剧。十九岁代替临时病倒的大指挥家里希塔指挥哈雷管弦乐团登上乐坛。三十岁创立比彻姆交响乐团,向英国听众大力介绍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歌剧作品,比才的《C大调交响曲》等。
       后来他还自费创办伦敦爱乐管弦乐和皇家爱管弦乐团,并长期担任指挥。他指挥的海顿交响曲别具一格。

左尔格·索尔蒂


(Georg Solti,1912-1997)


英籍匈牙利指挥家。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曾在李斯特音乐院从名师学习指挥、作曲与钢琴。1933-1939年任布达佩斯国立歌剧院专职指挥。1942年在日内瓦国际比赛中获得钢琴优胜。1946年被驻德美军聘为慕尼黑国立歌剧院的音乐指导,由于指挥贝多芬歌剧《费德里奥》成功而任拜仑歌剧院的指挥。曾加入德国籍。1953年始,先后在旧金山歌剧院及交响乐团、芝加哥抒情歌剧院、伦敦修道院花园歌剧院任指挥或音乐指导。他录制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使其名声大振。1971年获得爵士称号后入英国籍。从1969年始,他任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兼常任指挥,还任过巴黎交响乐团与巴黎歌剧院、伦敦爱乐团的音乐指导及指挥。他早期的指挥虽给人以严谨拘束之感,但后期却逐渐转化为宏伟而具有魅力

  Sir Georg Solti 傲慢而且专横,性情暴躁但坚强而毫不气馁,他被认为是最后一个超越生命的领导者。他有力、激动的个性铸就了音乐的神髓,并以自己高超的技艺驾御了所有演员和音乐人投入演出。Solti 出生于匈牙利,最后定居英格兰。他一生工作于很多地方,无论在巴黎还是芝加哥,他都是一个精力充沛、充满想象力的人。在他80年的艺术生涯中,所获殊荣众多。1962年,他50岁时获得了葛莱美最佳歌剧奖,1992年80岁时再度获此奖项,其余的奖项均为歌剧和交响乐奖。

  他是本世纪最有才气的指挥家及欧美音乐文化领导人之一。这位伟大的艺术大师 1947 年在 Decca 唱片公司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50多年来,他为我们留下了250多张伟大的唱片--包括了45部完整的歌剧--主要是和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芝加哥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他的唱片赢得了众多的国际大奖,包括32个葛莱美奖--超过了任何其他的流行或古典音乐家。

除了创下葛莱美获奖次数最多的记录之外,Sir Georg 还获得了很多其他的国际大奖。1989年,他获皇家爱乐乐团金奖--英国的音乐最高奖(以前的获奖人包括了 Johannes Brahms、Richard Strauss、Arturo Toscanini 和 Igor Stravinsky)。他还成为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名誉会员。1985年9月,他在德国被授予 Professor Honoris Causa 称号,还被联邦德国授予二级爵士十字章(Knight Commander's Cross)和1987年的 Loyola-Mellon 人文学奖。那一年,在他75岁生日时,Solti 大师被授予芝加哥的最高奖--Medal of Merit,林肯公园里也树立起他的铜像。匈牙利共和国授予他 Order of the Flag,美国音乐协会则授予他年度最佳音乐家(MUsician of the Year)。


1988年,芝加哥的 Union League Cicic and Arts 基金会授予他 Edward Moss Martin 奖。1992年,他获丹麦的 Leonie Sonning 音乐奖。1993年,获匈牙利共和国 Middle Cross of the Order of Merit 和德国的最高奖--Grosses Verdienstskreuz mit Stern und Schulterband。同一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为了庆祝他80岁生日及合作40年,赠予他 Hans Richter 奖章。1993年12月,他被授予肯尼迪中心荣誉奖及比利时 Commandeur de l'Ordre de Leopold 称号。1994年,他被葡萄牙总统授予 Ordem Militar De Santiago De Espada --该国最高荣誉(上一个获此荣誉的音乐家是1954年的 Stravinsky)。他还获得了法国的 L間ion d'Honneur 及1995年的 Commandeu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1996年,他在巴黎被授予 Knight Grand Cross of the Order of Merit of the Republic of Italy 荣誉称号,同时还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Solti 奖,每年用来奖励表现突出的年轻歌手。



ANDRE KOSTELANETZ
安德烈·柯斯特兰尼兹(1901--1980)


安德烈·柯斯特兰尼兹1901年12月22日出生于俄国彼得堡(后称列宁格勒)1980年1月13日逝于海地太子港。
   柯斯特兰尼兹是一位杰出的乐队指挥,作曲,编曲,钢琴手。他领导的乐队演出的乐曲介于古典与流行之间。柯斯特兰尼兹出身于富有之家,5岁就会弹钢琴,年青时就读于彼得堡音乐学院。1922年随全家移民美国之前,曾任比得格勒帝国大歌剧院的助理指挥。
  到美国以后,他在多所歌剧院任过各种不同的职务。1928年他成为美国合法公民。同年介入了广播过大量30年代到50年代流行音乐的大西洋广播系统(后来的CBS)。
  作为一个指挥、编曲、兼音乐顾问,柯斯特兰尼兹组织了一个大型乐队,以迎合日益增长的无线电听众对严肃音乐的口味。他为歌伦比亚唱片公司的大师系列(蓝芯和绿芯唱片)录音提供了许多优秀的样版。1938年他与著名歌剧女高音演员Lily Pons结婚。他们两个人共同举办的音乐会,是当时乐迷及音乐人注目的重点。二战期间,他们也曾为美国的海外部队演出。1958年他们的婚姻以离异结束。Lily Pons于1976年去逝。
  多年来,柯斯特兰尼兹任过多支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1952年开始和纽约爱乐乐团合作,持续了难得的27个乐季。1953年,他创始的一系列不定期音乐会声名卓著。
  1963到1979年,他任无座席音乐会的艺术指导及首席指挥。在无座席音乐会的演出中,他演出内容题裁的广泛以及多元化,又一次满足了他自己这方面的渴求。他指挥过数部电影中的音乐,为Perry Como演唱他的1946年金曲《Prisoner Of Love-爱的俘虏》伴奏过。他们自己1955年单独演奏的乐曲《Meet Anere Kostelanetz》也曾进入排行榜。发行过Cole Porter,Richard Rodgers,Jerome Kern,George Gershwin,Vincent Youmans等著名音乐剧作家曲目的专辑。他那支富有特色的乐曲《With A Song In My Heart》曾被BBC电台用作介绍家庭名曲节目的题头曲。他还有两支最为称著的作品《Moon Love》(原作Mack David和Mack Davis,曾是Glenn Miller的榜首曲)以及《On The Isle Of May》(由Mac David作词)都是节选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柯斯特兰尼兹几乎介入了所有类型的音乐,也包括爵士乐在内。他一生中最大的乐事,无过于美国陆军部授于他的亚太运动奖章。这是由于他二战期间在欧洲、中东、南非等地组织并指挥过含有军人的乐队。他喜欢环游世界各地,1980年1月13日在海地度假时死于心脏病。

 

 

克劳迪奥·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1933- )



当代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自幼接受音乐教育并就学于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十岁起就曾研究指挥法,并指挥过室内管弦乐队。1958年在美国库塞维斯基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后在维也纳音乐学院随名家深造,1963年又在米特洛波劳斯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加之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成功地指挥了维也纳爱乐乐团,使他一举成名。

1969年被聘为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指导,1971年又与不设常任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订立了终身契约,并以首席指挥的身份积极筹办演出活动。
阿巴多的指挥富有生气、明快流利,具有意大利风格。他对交响乐队了如指掌,得心应手,善于抓住音乐中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从而得心应手地控制整个乐队的演奏。他指挥的意大利歌剧堪称一绝,在当代指挥家中是无与伦比的。


 

 

阿瑟·菲德勒
Arthur Fiedler




阿瑟·菲德勒 (Arthur Fideler,1894-1949),美国指挥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后留学德国,在柏林高等音乐学校主修小提琴,兼学钢琴与指挥。十七岁在柏林首次登台,1915年归国任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员。除小提琴外,在乐团还担任过中提琴、管风琴、钢琴、钢片琴的演奏员。三十岁创立波士顿小交响乐队自任指挥,同时还指挥波士顿大学的乐队与合唱团。

  1930年将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演奏员组织起来成立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并一直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定期举行通俗音乐会而博得声誉。他指挥演奏的曲目以轻松的古曲名曲为主,同时委托专业编曲家改编群众熟悉的音乐剧选段和歌曲,以扩大影响。
1979年7月10日,菲德勒逝世于波士顿.

 

 

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


卡拉扬是当代最杰出的指挥家之一,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圣地、莫扎特的故乡。

卡拉扬自少年时代学习指挥。1927年在乌尔姆歌剧院初次登台指挥;1934年在亚琛歌剧院任指挥;1938年被选为柏林歌剧院的指挥;1947年担任著名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爱乐协会乐团指挥;1949年兼任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常任指挥;1950年又兼任伦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55年任柏林爱乐乐团终身常任指挥;1956年任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指挥兼萨尔茨堡音乐节总指导。此外,他设立了卡拉扬基金会,主持国际指挥比赛,设立音乐研究所等。

卡拉扬被称为“欧洲音乐的总指导”,他擅长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精雕细刻、巧妙布局,甚至适度夸张,而这一切都围绕着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而进行。卡拉扬的指挥气势宏伟、强调理性,技术精炼,热情洋溢,对乐曲处理细腻精致,与乐队配合得水乳交融,其惊人准确的指挥技巧与指挥风格深刻地影响了新一代指挥家。

卡拉扬指挥的作品很多,是演绎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瓦格纳、威尔弟、布鲁克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作品的权威人物。他一生共指挥录制了650多种唱片,仅录制贝多芬全部交响曲的唱片,就有7000多万张。他在晚年时期达到了指挥艺术的最高峰。

 

 

 

瓦克拉夫·塔利赫(Vaclav Talich)

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指挥家”。但十分可惜的是由于捷克政府在二战后对他的约束,我们现在所能找到的他的录音比其他捷克指挥家要少得多。

   捷克爱乐乐团能获得今日的显赫名声,塔利赫可谓功不可灭,当然他的后继者库贝利克和安切尔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塔利赫1918年被任命为捷克爱乐的首席指挥,到1924年,他已带领乐团到处巡演,让人们意识到了捷克爱乐已成为了一支伟大的乐团。二战结束后,塔利赫受到了冷落,后来他前往布拉迪斯拉发,在那里他建立了斯洛伐克爱乐乐团,很快该乐团就跨入一流的行列.

 

文雅的独裁者——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1876-1862)



英国著名指挥家阿德里安·布尔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布鲁诺·瓦尔特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最伟大的指挥家,他是一位极其真
诚而质朴的大艺术家,在人们的心目中,他的影响是十分富有魅力的,因为他一生所追求的最高目的就是献身于音乐”。在20世纪

早期的指挥艺术当中,布鲁诺·瓦尔特是最著名的五大指挥家之一,他为人的坦诚,技艺的精湛以及艺术趣味的高尚,都给人们留

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他于1876年出生在柏林,早年曾在柏林的施特恩音乐学院中学习钢琴和指挥,最初

,瓦尔特曾希望自己成为大钢琴演奏家,但在一次听了当时的大指挥家汉斯·冯·彪罗指挥的一场音乐会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与

启发,终于决心成为指挥家。瓦尔特最早开始正式指挥是在他18岁时,后来,他有幸结识了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古斯塔夫·

马勒,并从1894年到1907年一直跟随着马勒充当着他的助手和副指挥。这期间他无论是从对音乐的理解上还是对指挥技艺的掌握上

,都深受马勒的影响和教益,难怪他以后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马勒作品解释者,瓦尔特从1901年担任维也纳宫庭歌剧院的副指挥时

起,就可以说是正式的步入其指挥艺术生涯当中了,到了1922年,瓦尔特已是老资格的德国慕尼黑国立歌剧院的常任指挥了,以后

他又相继担任了柏林市立歌剧院、莱比锡布商工会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希特勒法西斯上台以后,身为犹太血统的布鲁诺·瓦尔特

不得不离开德国,他来到了维也纳,担任了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这时的瓦尔特,已经是一位享誉世界

的著名指挥家了.1938年到了美国,并很快加入了美国籍。在美国,年过六旬的瓦尔特重新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艺术道路。在此期间,他先后担任过NBC交

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和大都会歌剧院的常任指挥,并且还经常往来于美国与英国之间,指挥著名的伦敦爱乐乐团的交响音乐会和

科文特花园歌剧院的歌剧演出。在瓦尔特步入晚年时,也就是在他逝世的前四年,他移居到了美国的加利福尼亚, 并在那里招集了

大量的优秀演奏家,组成了后来富有盛名的哥伦比亚交响乐团。他与这个乐团一起灌制了大量的优秀唱片,今天人们所听到的许多

珍品都是他指挥这些乐团录制的。

布鲁诺·瓦尔特是一位以细腻见长的浪漫主义指挥家。他在指挥排练时总是有着一种对艺术全神贯注和刻意追求的态度和精神

,一般来说,瓦尔特是属于那种排练时间较长的指挥家,然而在他的排练过程中,乐师们却几乎感觉不到疲倦和乏味,这是因为,

他十分善于积极有效的利用这种长时间的排练,并以他那特有的幽默和渊博的知识去感化和引导大家,以致于整个乐队的成员们都

不知不觉的入了迷而忘记了结束排练。有人曾在亲眼目睹了他的排练后说到,“瓦尔特在整个排练过程中经常频繁的停下来,用各

种形象的语言和手势来帮助和提醒乐队队员应该如何演奏,他的想法和要求总是十分见成效的,因为他的心里清楚地知道乐队演奏

员应该怎样做。”

瓦尔特对马勒的作品的解释,也是人所共知的权威解释。马勒可

以说是瓦尔特在整个音乐艺术上的老师,瓦尔特从青年时代追随马勒时开始,就深受其艺术思想的熏陶和影响,由于瓦尔特对于马

勒的思想及艺术观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他解释的马勒作品有着很大的准确性。马勒的作品有着极其复杂的思想性和许多被人们认

为是怪诞的味道,这一切都是马勒本人那脆弱的精神个性和敏感傍惶的思维所造成的,他的交响乐结构出奇的庞大,但音乐却极其

的细腻和变化丰富,因此,这些交响曲是一般指挥家们很难理解和掌握的作品,然而瓦尔特却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天才

的见解,所以,他在马勒还在世时就已经成了这位伟大作曲家的作品指挥权威了。这里还需要提到的是,马勒的两部最重要的作品

《大地之歌》和《第九交响曲》,都是由瓦尔特指挥首演的。此外,他还著有介绍马勒生平与艺术的《马勒其人与艺术》一书,这

是一本研究和了解马勒情况的重要著作。



基里尔·孔德拉申(Kirill Kondrashin)

(1914-1981)

  前苏联指挥家。又译“康德拉申”。1914年3月6日生于莫斯科的一个音乐家庭,父母都是莫斯科第一交响乐团的演奏家,6岁开始学钢琴,18岁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跟随鲍里斯·海金学习指挥,同时在丹钦科剧院担任副指挥。1936年毕业,次年接替知名指挥家姆拉文斯基,担任列宁格勒小剧院指挥。1943年,回到莫斯科担任苏联大剧院常任指挥。在此期间,他指挥了许多古典及当代歌剧、舞剧,包括《蝴蝶夫人》、《西部女郎》等。1960年至1975,担任莫斯科爱乐乐团常任指挥,重点开始转移,指挥演奏了大量古典和现代向的交响音乐,包括首演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四和第十三交响曲,以及许多其他苏联当代作曲家的新作。
  这一时期,他的指挥艺术已臻成熟。他出访了许多国家,并在西方国家的交响乐团中担任客座指挥。在苏联的指挥家中,他是与西方音乐界接触最为频繁的一位,早在50年代末就到过美国,是第一个登上美国音乐舞台的苏联指挥家。后来的冷战时期,他在西方的音乐活动也非常活跃,并且受到广泛赞誉。1979年,他担任了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常任指挥。
  1981年3月8日,他因心脏病突发猝然逝世。
  孔德拉申有着一双敏锐的耳朵,对和声、力度及声音平衡感等方面的细微差别,有着过人的辨别能力。
  他对于指挥艺术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和细致的研究,发表过许多有价值的音乐著名。他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家,除了基本素质外,必须具备坚定的意志和出色的领导能力,拥有独创性的音乐解释能力的构思本领。他强调将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精致完美的境界。他的指挥风格朴实、精确、全面、严谨,避免表面上的过分激动和夸张气氛,而用简洁纯朴的方法,将乐队鲜明的色彩和宏伟的气势表现出来。
  孔德拉申指挥的曲目非常广泛,体裁包括了歌剧、舞剧、交响乐、清唱剧等几乎所有的形式,以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各种作品。当然,最出色的首推俄国作曲家的作品,他对于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拉赫曼尼诺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的作品,都有着极其富有特色的演绎。此外他十分擅长协奏曲的指挥,以音乐层次鲜明、与独奏家合作默契而著称。他曾与钢琴家里希特、阿什凯纳齐、克莱本以及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科甘以及郑京和等人多次合作,录制了大批珍贵的唱片。
  他的儿子彼得·孔德拉申(Pyotr Kondrashin),是一位成功的录音师。

 

 

 

 

卡洛斯.克莱伯(小克莱伯,Carlos Kleiber ,1930----2004)



摒弃父亲光环

  卡洛斯-克莱伯1930年7月3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人称小克莱伯。他是受人尊敬的伟大指挥家埃里克-克莱伯(Erich Kleiber)的儿子,老克莱伯在1934年为抗议纳粹政府禁止上演保罗-欣德米特的《画家马蒂斯》,从柏林移居阿根廷,并加入了阿根廷国籍。

  小克莱伯在南美洲上了寄宿学校,最早接受的是英语教育。尽管他非常喜欢音乐并且显示了很高的才华,但父亲劝他不要在音乐方面谋求发展,并在公开场合反对儿子的选择。大学期间,小克莱伯在瑞士主攻化学,但他的音乐才能没有受到压制。20多岁的时候,他正式选择指挥作为自己的事业。1954年小克莱伯第一次登台指挥,演出卡尔米洛克的轻歌剧“GASPARONE”,节目单上使用的是他的笔名,因为这样会免去沾光父亲之嫌。

  小克莱伯的指挥才能在1956年老克莱伯去世后很快被人们认识。他先后在杜塞尔多夫的莱茵德意志剧院、斯图加特的沃特堡国家剧院、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以及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工作。但是从1973年开始他就没有担任过常任的指挥职务,只担任客座指挥。

  1980年小克莱伯在伦敦科文特花园指挥《奥赛罗》,由多明戈扮演“摩尔人”。当时,剧院的经理Bram Gay这样评价克莱伯:“我从没见到过谁对作品有如此深的研究。我们这里演出了很多次《奥赛罗》,但很少有指挥告诉我们要留意莎士比亚的台词,因为这对于威尔第的创作非常重要。”小克莱伯对于歌词的严格要求给多明戈以深刻印象,他告诉《卫报》(1987,1月13日)的记者:“小克莱伯是一个有魔力的指挥,他对乐谱的研究如此深刻,到了可以通过乐谱发现所有的戏剧和音乐的感觉的水平,所有作曲家的想象似乎都在他的掌握中……音乐生活中没有比与他一起排练更好的事情了,你可以学到那么多的东西。”

  巅峰在美国成就

  小克莱伯在美国首次亮相是1978年10月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这是他惟一同意指挥的美国乐团。WALL STREET杂志在1983年小克莱伯再次来到芝加哥(1983年1月17日)说:“小克莱伯的演出使作品在清晰方面没有特别的方式,而只是用陈述来制作每一个瞬间……他的指挥让所有著名的音乐产生新鲜感觉,就像它们是新作品一样。”他大多数的指挥活动是在歌剧院,但是世界各地的乐团都渴望与他签约。尽管他拒绝了大多数这类请求,他还是同意在芝加哥指挥,因为乐团中的一位高级官员与他私交很好。

  经过大都会管理层10年的努力,小克莱伯终于在1988年1月走上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指挥《波西米亚人》。他不像其他的指挥家要求新的制作,他的排练完全是针对音乐的。《乡村之声》(1988年2月9日)评价说:“他给予了《波西米亚人》一个清晰的、有力的和可爱的演绎,可与1945年托斯卡尼尼的广播演出媲美。”他最后一次在大都会演出是1990年9月指挥《玫瑰骑士》。

  作为一个有世界声望的指挥家,小克莱伯实际的演出曲目并不多。他指挥的歌剧只有十多出,没有莫扎特的作品,瓦格纳的只有过《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威尔第的仅有《茶花女》和《奥赛罗》。指挥贝尔格的现代歌剧《沃采克》使得贝尔格的遗孀对小克莱伯的指挥非常满意,她把贝尔格身前的大衣和结婚戒指都送给他作为纪念品。1975年录制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给小克莱伯带来了世界范围的声望。对于这个录音,米切尔-瓦尔士在《泰晤士报》上(1983年6月13日)说:“他的演出展示了欧基米德命题式的清晰,锤子砸下的剧烈。人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欢呼,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把作曲家谱写在纸上的东西的再创造。好像荷马转世,再次为我们朗诵《伊里亚德》。”小克莱伯在1989年和1992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执棒并灌录成唱片。此后,他的录音计划都没有具体实施。

  怪脾气创造音乐魔术

  小克莱伯永远不宣布他将要指挥什么,直到他到达排练现场前。乐团的日程表,只是简单地写明:节目正在安排中。在此之上,他要求音乐方面的绝对权力。他不仅会命令与他合作的所有人,而且如果事情不按照他的路数走,可能会马上离开。1970年代,他曾计划与意大利钢琴家米开朗杰里录制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两人在音乐会上有很好的合作,但在录音室出现了麻烦。蒙特卡罗歌剧院的指挥、EMI唱片公司的制作人John Mordler回忆说:“录音前,大提琴首席问米开郎杰里,你喜欢什么速度?话音刚落,只见小克莱伯走了出去。等到这个突然事件结束的时候,他已经坐上了去慕尼黑的飞机。”

  评论家一直在努力分析小克莱伯让人难以捉摸的个性,但是都得不到确切结论。小克莱伯经常会写一些注释送给歌唱家和演奏家给予提示。他不像一个态度严肃的人那样打拍子,一些乐队演奏员发现他的挥棒技术含糊而且困难,但是效果有惊人的活力和自发性。哈维-萨赫在《亚特兰大》杂志上(1988年2月)说:“小克莱伯的音乐制作经常被描写成狂想曲或者富有酒神意味,他真的把他的乐手带到自我放纵的边缘。努力去实现所有作品细节,然后再努力地删除所有的约束痕迹。……有时,在演出的狂热中,小克莱伯也失去了自我控制,达到了兴奋之极的边缘。”

  小克莱伯只在他喜欢的时候指挥。他从来不接受采访,并禁止与其合作的公司出版他的传记信息。小克莱伯对新闻媒体的沉默和蔑视的原因在于,他对把自己与父亲对比表示反感。与卡拉扬这样的指挥不同,小克莱伯对于自己在公众面前演出魅力的多寡并不太关心,他更喜欢在慕尼黑郊外的家中呆着,那里有大量的书和唱片,他有一儿(Marko)一女(Lillian),都居住在慕尼黑。卡拉扬曾经告诉英国作家理查德-奥斯伯恩:“他是一个我认为最值得敬佩的人。”多明戈说道:“他最后的六年一直在重新研究歌剧,学习更多的交响乐。我打电话给他说,‘CARLOS我们希望你出来,到华盛顿来。’可他说音乐会现在离他太远了……”

  小克莱伯不可思议的性格是他的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按照威尔-克鲁切菲尔德的说法:“演奏者好像在与他的接触中感觉到了直率和脆弱,我们可以在演奏中听到它。”《观察家》曾评论说:“当他走上舞台,看起来很笨拙,好像为来到这里而道歉。但是一旦他举起指挥棒,所有的怀疑都远去了,接着音乐的魔术就开始了。”



卡洛斯-克莱伯唱片品评

  1贝多芬《第四交响曲》

  在小克莱伯所有的录音中,ORFEO公司发行的为追悼卡尔-伯姆而演出的贝多芬《第四交响曲》的现场音乐会无疑是他本人最满意的。他认为巴伐利亚国立管弦乐团很好地表现了他想要的东西,并且认定此生不可能再超越。这场音乐会,小克莱伯将贝多芬交响曲中黑暗到光明对比的幅度和神秘的紧张感都刻画得淋漓尽致。音乐会结束时热烈的返场掌声超过了3分钟,成为佳话。

  2 贝多芬《第五、七交响曲》

  贝多芬这两部作品的录音多如牛毛,小克莱伯对“贝五”崭新的处理对这部作品的诠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套唱片史上最畅销的录音几乎成了贝多芬这两部作品完美演绎的代表了。在“贝五”中那强劲的冲击力和细致柔和的处理都是令人屏息的;而《第七交响曲》中那酒神的气质非小克莱伯莫属。强烈的节奏、鲜明的戏剧性,难怪有人说这部作品几乎是为小克莱伯量身定制的。这张唱片获得包括《唱片艺术》、《企鹅唱片指南》、《留声机》等权威评论的一面倒的最高赞誉。

  3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

  小克莱伯对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的深刻理解和惊人的音乐表现力成为这部作品的典范。那份萧瑟的愁绪很少有人能表达得比他更深邃,而自然流淌的乐思和细腻的情绪以及作品后部坚毅的热情都赋予这部作品无可取代的成就。

  4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韦伯《自由射手》

  小克莱伯首先是作为一位出众的歌剧指挥家开始他的艺术生涯的。早期成功上演贝尔格的《沃采克》,后来又留下精彩的威尔第《茶花女》和《奥赛罗》的演出录音。七十年代中期小克莱伯曾受邀在拜鲁伊特音乐节上指挥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作品。而他跟德累斯顿管弦乐团的这个录音却是成为他和DGG唱片公司翻脸的引信——当年他觉得这个录音不够完美不让DGG发行,而DGG执意发行。至于韦伯的《自由射手》则是小克莱伯成名的第一张CD,他指挥艺术中的戏剧性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手法在他的几部歌剧录音里可见一斑,但是这张唱片是他到了43岁才灌录的。

  5 ‘89、‘92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更多乐迷是通过观看1989和1992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现场直播,或者是听了SONY公司发行的唱片才认识这位动作极其潇洒的伟大指挥家的。精益求精的指挥动作、优雅流畅的形体语言,将指挥艺术的可观赏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轻快生动的音乐在他手里高潮迭起、其音乐内在的生动性和指挥动作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试问还有哪个指挥能比他更出色?


 

 

卡尔·伯姆 (Karl Bohm,1894-1981)


1894年8月28日,卡尔·伯姆Karl Bohm生于奥地利格拉茨.

    他23岁时担任格拉茨歌剧院指挥助理,3年后晋升为首席指挥,因指挥演出瓦格纳的《罗恩格林》而出名.1943-1945年 ,1954-1956年,伯姆两度出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自1933年以来,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达40多年之久,1970年,VPO授予他终身名誉指挥的称号.伯姆的VPO与卡拉扬的BPO并驾齐驱,成为当时世界乐坛指挥两巨头.1967年,伯姆荣获奥地利政府授予的"奥地利音乐总监"的最高称号.他的指挥气势宏伟,语言朴素,结构严谨,有深刻的思想性,很能抓住听众的感情。他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可与卡拉场的柏林爱乐乐团相媲美。


伯姆写的回忆录《我的一生》、《会见R.施特劳斯》等是极为珍贵的音乐文献.1981年8月14日,伯姆逝世于萨尔茨堡,终年87岁.在伯姆60多年的指挥生涯中,自始至终以"把音乐文化传送给所有的人"为自己的使命. 伯姆一生中录有不少优质唱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贝尔格:《沃采克》 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莫扎特交响曲全集》 莫扎特:《安魂曲》 、《伊多梅纽》、 《后宫诱逃》 、《费加罗的婚礼》 、《魔笛》 、《舒伯特交响曲全集》R.施特劳斯:《埃勒克特拉》 、《没有影子的女人》、 《达芬妮》 、《随想曲》、 《英雄的一生》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弗里茨.赖纳(Fritz Reiner ,1888-1963 匈牙利裔美国指挥家。)



1888年12月19日,赖纳生于布达佩斯一个商人家庭.
   


  1903年考入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曾师从巴托克。赖纳第一个指挥职务是1909年(21岁)担任布达佩斯喜歌剧院合唱指挥.1910-1914年他指挥瓦格纳《帕西法尔》的演出,使他名声鹊起.1914-1922年,赖纳出任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1938年,赖纳重新回到指挥台,主理匹兹堡交响乐团长达10年.从1948年开始,赖纳在大都会歌剧院担任了5年的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其间于1953年指挥首演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的历程》得到作曲家的称赞.在赖纳一生指挥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是他任职芝加哥交响乐团的10年,他竟然在短短的几年里就把处于低落的CSO恢复了元气,与托斯卡尼尼、比彻姆、斯托科夫斯基、富特文格勒以及门盖尔伯格并称为20世纪指挥巨头.1963年11月15日,赖纳在纽约为大都会歌剧院排练瓦格纳《神界的黄昏》时不幸逝世,终年75岁. 他被多位乐评人评为世界十大指挥家.
   他的指挥锐利,忠于原作,结构清晰,速度精确,Rubato得体,色彩华丽,音响光洁,音乐热情.以最小的动作来获得最大的效果,这是他的指挥理念,也是他的指挥特色.
   赖纳对录音不是很感兴趣,却为RCA录有不少优质唱片.

 

 

 

弗里茨.赖纳(Fritz Reiner ,1888-1963 匈牙利裔美国指挥家。)



1888年12月19日,赖纳生于布达佩斯一个商人家庭.
   


  1903年考入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曾师从巴托克。赖纳第一个指挥职务是1909年(21岁)担任布达佩斯喜歌剧院合唱指挥.1910-1914年他指挥瓦格纳《帕西法尔》的演出,使他名声鹊起.1914-1922年,赖纳出任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1938年,赖纳重新回到指挥台,主理匹兹堡交响乐团长达10年.从1948年开始,赖纳在大都会歌剧院担任了5年的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其间于1953年指挥首演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的历程》得到作曲家的称赞.在赖纳一生指挥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是他任职芝加哥交响乐团的10年,他竟然在短短的几年里就把处于低落的CSO恢复了元气,与托斯卡尼尼、比彻姆、斯托科夫斯基、富特文格勒以及门盖尔伯格并称为20世纪指挥巨头.1963年11月15日,赖纳在纽约为大都会歌剧院排练瓦格纳《神界的黄昏》时不幸逝世,终年75岁. 他被多位乐评人评为世界十大指挥家.
   他的指挥锐利,忠于原作,结构清晰,速度精确,Rubato得体,色彩华丽,音响光洁,音乐热情.以最小的动作来获得最大的效果,这是他的指挥理念,也是他的指挥特色.
   赖纳对录音不是很感兴趣,却为RCA录有不少优质唱片.

 

 

坎泰利与NBC交响乐团


1956年11月24日,盖多·坎泰利(Guido Cantelli)搭乘一架飞机从巴黎出发前往美国履行事先同纽约爱乐乐团签订好的合约。可飞机在奥利机场起飞不久后就在一团火光中坠毁了,机上乘客无一生还。这个原本有望成为20世纪下半叶最颐指气使的指挥就这样结束了短暂的音乐生涯。

生于1920年的坎泰利在罹难时年仅36岁,他刚刚接任了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席指挥一职,并很有可能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当然,后来这个职位交到了列奥纳多·伯恩斯坦手中。

虽然几乎跟神童扯不上什么关系,坎泰利还是在14岁那年就初登舞台了,不是指挥家而是以钢琴家的身份。9年后他成为了诺瓦腊当地Teatro Coccia的艺术指导兼指挥。应征入伍中断了坎泰利的指挥生涯。他拒绝为纳粹而战,因而被关进了德国劳动营。如果不是他逃脱并设法隐秘的活了下来直到二战结束,这段集中营的经历肯定会毁了他的。就算是这样,他还是落下了胃溃疡的毛病,这病在他剩下的生命中不断困扰着他。坎泰利战后在意大利继续他的音乐生涯。幸运的是,正巧那时阿图罗·托斯卡尼尼正在为他的NBC交响乐团寻觅一个指挥作助手。Testament公司曾经出过一张坎泰利和NBC的录音室录音(Testament SBT 2194),Harris Goldsmith在那张唱片的内页文字说明中描述了这件事情的全过程。当时托斯卡尼尼找来斯卡拉歌剧院的经理人Antonio Ghiringhelli博士,告诉他他要找的指挥家的类型。1948年5月,Ghiringhelli邀请大师旁听坎泰利指挥斯卡拉管弦乐团的排练。曲目有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布索尼的《élégiaque摇篮曲》、欣德米特的《画家马蒂斯》以及和内森·米尔斯坦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听完这个年轻指挥家的排练后,托斯卡尼尼变得异常兴奋,引用他的原话就是,“这就是我要找的风格”。在此之后不久,大师邀请坎泰利去美国指挥NBC交响乐团1948-49音乐季的四场音乐会。1949年1月15日坎泰利完成了他在美国的首演。

那些音乐会被公认为是典范。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资深评论家Francis Perkins这样评价,“坎泰利先生的……技术……显然非常纯熟;他的手势清晰而又具有象征意味,每一个音符都有明确的含义,乐队在他的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对乐谱彻底消化的基础上的”。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托斯卡尼尼对这位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指挥家所取得的成功的赞赏。4场音乐会持续了两个月,在这之后,大师写了封信给坎泰利的妻子:

亲爱的艾里斯:

   请允许我首先对你表示最诚挚的友谊。一想到我亲爱的盖多就要回到他的祖国并与你团聚我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他将带着每个人对他的景仰和赞美回到你身边。我要告诉你的是在我漫长的艺术生涯中,这是我第一次遇到一个真正有天赋的年轻人,这种天赋难以用言语表达,但是它真的能让一个艺术家的水准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我旁听了盖多所有的排练,越听兴趣越大。尤其是第一次在斯卡拉歌剧院的排练给我的印象真的是绕梁三匝,久久不绝于耳。现在我只希望上帝能够保佑他维持自身的特点:出色、简单,在艺术上朴实无华。好好珍爱他吧亲爱的艾里斯,我知道你们彼此深爱着对方,这对你们的生活特别是他的艺术生涯都是有极大帮助的。


经常同托斯卡尼尼合作的男高音Jan Peerce在1981年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旦被大师看中,这个人很快就能走红”。托斯卡尼尼对坎泰利的认可无疑为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是师父领进门,修行还是在个人。坎泰利身体力行,甚是努力,以至于在某些方面他已经可与托斯卡尼尼比肩了。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坎泰利看成是托斯卡尼尼近似的翻版,当然这只是形似。

坎泰利的指挥也有很多不同于托斯卡尼尼的自身特色。首先从本质上来说他的指挥摆脱了托斯卡尼尼的影响,你只要比较一下这套唱片第一张中他对海顿“惊愕”交响曲的诠释和托斯卡尼尼的区别就可以了。第一和第三乐章在坎泰利的棒下保留了所有的音乐冲突,轻灵盈动,完全不同于托斯卡尼尼手中表现出来的轻率急促的横冲直撞。托斯卡尼尼首先注重的是音乐的戏剧效果;而坎泰利则更加强调抒情性。不过这只是个大概,自然还有例外之处。

坎泰利和托斯卡尼尼之间的根本差异或许就源于他们的年龄差距,说实话那是一种很深的代沟。比托斯卡尼尼整整小了53岁的坎泰利只是个20世纪的孩子,他的保留曲目中有很多是托斯卡尼尼从未演奏过的。从这套唱片中就可以看出来,作品包含了上至蒙特威尔弟、维瓦尔弟下抵欣德米特、斯特拉文斯基,时间跨度长达整整4个世纪。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在其他的唱片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对于今天的乐迷来说坎泰利对巴洛克时期音乐家特别是维瓦尔弟的解读可能会显得有点过时,至少跟用最现代的理念和本真乐器演奏出来的所谓标准比较起来是这样的。不过要注意一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在坎泰利时代并不时兴,但他仍然坚持用适当的力度演奏并使用大键琴奏出低音和弦。现在的指挥家别说是演奏了,有多少关注过蒙特威尔弟?即便演奏过,曲谱也多半是采用Ghedini编辑的当代版本。有一种感觉,坎泰利不应该这么早就过世,他本该留下更多名垂青史的演绎,好让后进的指挥家将它当成本真运动的结果获得应有的承认。

 

 

 

尤金·奥曼弟(Eugene Ormandy,1899-1985)


美籍匈牙利指挥家,小提琴家。五岁时便以小提琴神童进入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十七岁就成了国立音乐学院的教授。1920年拿起指挥棒,开始专攻指挥。1928年入美国籍,此后陆续指挥了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及费城通俗管弦乐团的一系列音乐会获得成功。1931年成功地指挥了费城音乐剧院的演出后,当即被聘请为明利亚波利斯交响乐团常任指挥达五年之久。自1936年起,任费城交响乐团音乐指导及第四代指挥。此后在该团度过了四十多年的指挥生涯,并与该团录制了四百余张唱片。他尊重古典传统,主张坚实浑厚而又细腻的演奏风格,使费城交响乐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不仅以擅长背谱指挥而闻名,而且有惊人的阅读和理解总谱的才能。他曾得到美国政府、总统以及其它各个国家所颁发的各种嘉奖,并获得十七所主要大学与音乐学校的荣誉博士学位。

尤金·奥曼弟(Eugene Ormandy,1899-1985)


美籍匈牙利指挥家,小提琴家。五岁时便以小提琴神童进入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十七岁就成了国立音乐学院的教授。1920年拿起指挥棒,开始专攻指挥。1928年入美国籍,此后陆续指挥了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及费城通俗管弦乐团的一系列音乐会获得成功。1931年成功地指挥了费城音乐剧院的演出后,当即被聘请为明利亚波利斯交响乐团常任指挥达五年之久。自1936年起,任费城交响乐团音乐指导及第四代指挥。此后在该团度过了四十多年的指挥生涯,并与该团录制了四百余张唱片。他尊重古典传统,主张坚实浑厚而又细腻的演奏风格,使费城交响乐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不仅以擅长背谱指挥而闻名,而且有惊人的阅读和理解总谱的才能。他曾得到美国政府、总统以及其它各个国家所颁发的各种嘉奖,并获得十七所主要大学与音乐学校的荣誉博士学位。

 

 

 

赫尔曼·谢尔欣(Scherchen, Hermann. 1891-1966)

德国指挥家。年轻时曾任柏林爱乐的中提琴手,现代乐的权威,但他为西敏寺的录音却以古典为重。之所以将他的名字译为谢尔欣是因为他的中国籍妻子肖淑娴(作曲家,  是肖友梅先生的女儿)是如此称呼他。

他涉猎甚广, 从巴赫, 贝多芬, 马勒到勋伯格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他的"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和"布兰登堡"都是每个巴赫爱好者不应错过的. 他又是推广马勒音乐的先驱之一。

 

 

阿图尔·尼基什(Arthur Nikisch,1855-1922)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优秀的指挥家之一,柏林爱乐乐团第二任音乐总监。
  1855年出生于匈牙利Szent-Miklos,1866-1873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钢琴、作曲,并且都获得过奖项。1874年至1877年在维也纳歌剧院任小提琴手,曾经在史特劳斯(Richard Strauss)、李斯特(Liszt)、威尔第(Verdi)、布拉姆斯(Brahms)指挥下演奏。1882-1887任莱比锡歌剧院高级音乐指导。1889年任波士顿爱乐指挥。后回欧洲,历任多个乐团首席指挥。1897年开始一直担任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直到逝世。在尼基许的带领下,柏林爱乐逐渐成为世界一流乐团。
  尼基什的指挥特色是忠实原谱,动作精准,没有多余手势。他是布鲁克纳(Burckner)的支持者,经常指挥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作品,并且首演布鲁克纳第7交响曲。另外他也擅长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白辽士(Berlioz)、 李斯特的作品,另外对指挥当时的“现代”作品,例如马勒(Mahler),史特劳斯的作品都很热衷。
  由于尼基什的时代录音仍不发达,他现在留下的录音不超过10种。

 

 
 
威廉·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1886-1954)

德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又译“富特文勒”。1886年1月25日生于柏林。父亲阿道夫·富特文格勒(Adolf Furtwängler)是著名的考古学家。

对富特文格(革)勒而言,贝多芬和瓦格纳是最重要的两位作曲家。他也是录音史上指挥这两人作品最权威的指挥家,虽然这一点也许还有所争议。在指挥管弦乐作品时,富特文革勒倾向于速度非常灵活的,个人风格深植其中的方式,但在指挥瓦格纳的乐剧时,他却让音乐依其戏剧因素发展。他没有在最富戏剧性的段落做短暂的速度变化,而是将这些段落完全整合进整个作品的框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