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获得平和心境七原则:不害怕的生活

 miyasa 2010-11-30

  《获得平和心境七原则:不害怕的生活》

  当我们缺乏安全感,或者不知道该向谁救助时,我们反而可能获得出乎意料的成长、发现、甚至成功。在中文里,转折意味着机遇。如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我的人生支柱是什么?我的安全感来源何处?我如何才能重新开始?我需要什么,才能过上有意义的人生?”这些问题的答案是组成有意义的人生的必要因素。生活得顺风顺水时,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些因素。一旦生活出现危机,我们才会时时探究答案。我们正在面临恐惧。就在几年前,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机遇无处不在。当时,人们工作收入稳定,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我们似乎可以依靠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来让孩子和自己的一生都得到保障。国家呈现出一片安定繁荣的景象,人人心怀希望。最重要的,我们不担心来自外国的攻击,信心满满地认为国家强大,领土不会受到侵犯。而9?11袭击粉碎了这一切。那场强烈的撞击不仅无情地让我们遭受丧亲的悲痛,而且剥夺了我们的安全感;顿时让我们感到失去了基本的保护。9?11带来的巨大创伤一直未能痊愈。9?11之后的大半年里,我们每天都会探寻有没有新的红色或黄色警报,心里惴惴不安。恐怖袭击还会再来吗?今天能不能平安度过?紧接着伊拉克战争暴发了,严重扰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给我们造成更深的恐惧、更大的伤痛和更多的纷争。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分歧越来越大。到今天,我们曾经所倚仗的基础——我们安全感的根源——已经离我们远去。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机时刻来临了。因此,现在首要的是冷静下来,厘清思路,排除恐惧,获得力量。如果听任恐惧来支配自己,我们会变得不堪一击。事实上,我们所面临的真正危险不是失去收入、房屋或安全。我们真正的敌人——头号敌人——正是我们内心的恐惧。我们必须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究竟在担忧什么,2.忧从何处而来,3.如何能够战胜恐惧,将其摒除生活之外。做到这三点,内心恐惧消退了,我们才能以最宽阔的视角来审视所处的局势,积聚自己全部的力量应对迎面而来的所有问题。我们能够激发出所有的勇气、创造力和智慧来指引我们一路前行。恐惧是什么?据说世界上只有两种情感:爱和恐惧。然而,荒谬的是,对许多人而言,爱令人恐惧,而习以为常的恐惧却使人感到安全。我们学会了依赖恐惧,学会了把恐惧当作安全之所;我们认为恐惧是自然明智的情感,恐惧能保护我们。另一方面,我们也被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爱、信任和脆弱是危险的,因为它们削弱我们的能力,使我们软弱。实际上,这些谬误都是恐惧的“杰作”:制造混乱,编织谎言。

  恐惧不仅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而且会削弱我们的信心和健康。恐惧使我们误入歧途,沦为那些意欲以各种方法控制或伤害我们之人的猎物。目前,美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疾患是自怨自艾,而该病的罪魁祸首就是恐惧以及对自己本性的否认。此外,影响人们生活各方各面的偏执狂则颠覆了人际关系的核心,使我们沦为痛苦的囚徒。而我们与生俱来的对生活的热爱、好奇、童心和欢乐则可能被彻底摧毁。恐惧何时、因何而起被恐惧控制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无法消除恐惧,他们缺乏技巧。于是,恐慌症、强迫症、偏执狂及其他各种精神疾患便会乘虚而入,我们只能任由它们摆布。恐惧特别青睐恋爱中的人,因为人们此时最容易受伤,因为他们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而此时,许多恋爱中的人却害怕获得成功或幸福,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于是便亲手毁掉自己或者恋情。是时候采取行动打败恐惧了。首先,我们要擦亮眼睛全部了解恐惧的危害;其次,我们要了解如何有效地驱除恐惧。这正是本书的宗旨。人们都认为打败恐惧很难,其实一点都不难!我们只需要心甘情愿迈出新步伐采取行动,用崭新的视角看待一切。恐惧不过是纸老虎——当你敢于与之正视,恐惧便再也不能左右你了。一旦做到这点,你会发现你曾经惧怕的不过是些尘土和梦境。爱的力量在探究恐惧的同时,本书还探究了战胜恐惧的方法——爱的本质和力量。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爱的本质。人们常常把一时的迷恋、喜爱和依赖误认为是爱。阅读本书时,你会发现真爱与假爱之间的细微差别。而驱除恐惧的过程会让爱在心中油然而生,爱也自然会消除一切恐惧。爱与恐惧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在探究爱的本质时,我们常常会接触到爱的行为,学习如何去实践爱行(而不是去感受爱)。而在实践爱行的过程中,你又会获得感悟,无惧生活中的一切风雨。本书结合中西方的哲学教义,从心理、精神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激活自身的强大能量,从容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本书旨在指引大家发掘内心的宝藏,激发潜能和勇气,树立起人生信念。各章节分别讨论了心态平和的七个步骤,研究如何解决恐惧并将其转化为勇气和信心。各章节除了摆事实讲道理,还提出了让人心情轻松愉快起来的独特锻炼方法。当你按照书中指引去实践时,这些方法会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恐惧则会逐渐消失。如同你每天都去健身房锻炼肌肉增强体质一样,书中提到的锻炼方法也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这些锻炼方法是经过长年的研究试验总结出来的,旨在重塑内心的自由、智慧、勇气和创造力。坚持做下去,内在的各种因素会起作用,最终获得真实的安全感、幸福感、对人对己的信任感和对生命的热爱。

  每个章节都总结了一条消除恐惧建立信心的规律。记下书中总结的经验,认直揣摩其中深意,时时提醒自己、鞭策自己。一旦心中产生担忧,就用这些经验来鼓励自己,让自己得到解脱。这些经验都是不断被实践证明的真理,能够抵御担忧,能够消除由于恐惧制造的可怕幻境。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实践这些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你不能盲目地轻信,而是要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真知。战胜恐惧的好办法有:释放、选择的力量、直觉、化痛苦为力量、与内心的声音对话、摆脱他人控制、放弃控制欲、培养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和全神贯注的习惯、学会感恩。当你准备要扬帆起航,开始转变自己的旅程,我希望你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决心和开明的心态,这样你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恐惧植入我们心底的说教、观念、束缚和混乱已经伴随了人类数千年之久,致使无数生命受制于黑暗的魔爪。因此,若要打开门窗,直面恐惧,迎接光明,需要极大的勇气。离开故土奔赴异国同样需要勇气。但是,当我们无法继续在故国生存,无法再忍受恐惧这个沉重的负担的时候,我们别无选择。此时,我们的心灵寻求叛逆,我们的心智打开,一切都会迎刃而解。此时,在内心深处,我们想起了原来自己心里还有一片无所畏惧的田野,它的力量可以挪动一座高山。是的,你能挪动一座高山!前往一个不熟悉的国度时,我们必须充满好奇,心甘情愿,摒弃成见。每天都是一个新的惊喜,世界将从此变得美好。

 保持心态平和之七步骤

  直面恐惧恐惧是什么?恐惧是一种忽如其来的感觉,会对我们的身体、大脑和心灵产生严重影响;其表现形式包括:情绪波动、心跳加速、紧张出汗、浑身发冷、呼吸急促、担心害怕、预感厄运即将降临。另外,恐惧还可能表现为麻痹、愣神、失控或者某项身体机能的异常。恐惧的诱因多种多样:想法、观念、记忆、味道、气味、触觉、无意识的联想,等等。有时候,猛然间遇到一个人,此人使我们想起童年时某个凶残之人,我们便会感到惊恐万分;或者别人要求我们做什么感到不安的事,恐惧亦会油然而生;抑或是参加会议或者聚会,本来心情舒畅,却忽然碰到某个心惊胆战的人,便会莫名其妙地浑身战栗,原来的高兴劲荡然无存。还有在其他一些情况下我们同样会受到恐惧的困扰;或许我们受到了他人有意无意的威胁,我们可能会觉得对方对我们抱有成见,不喜欢我们,因而便会产生恐惧。有时候是因为某些可怕的消息:我们听说敌人即将发起进攻、经济下滑、银行破产、存款堪忧、挚爱之人罹难、恋人与别人调情。如果我们对这些坏消息信以为真,它们便会让我们无力抗拒,恐惧便会乘虚而入。我之所以说“恐惧乘虚而入”是因为真正可怕的并不是消息本身,而是消息所产生的恐惧。如果我们不相信这个消息,或者不相信告诉我们消息的人,恐惧便不会出现。让我们浑身冰凉的不是听到的消息,而是所感受到的恐惧,消息只不过是恐惧赖以生存的载体而已。有些人告诉我们坏消息,就是企图通过恐惧控制我们。当我们受制于恐惧的时候,便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感情、身体和精神,极易成为别人操纵或控制的对象。有时候,制造恐惧的人是故意为之,有时则是出于无心之举。暂停:无论何时,如果某个消息会产生恐惧,应立即拒绝。即便你认为消息是真的,也不要相信它。因为,当你受制于恐惧的时候,便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等到恐惧消失之后,再判断该消息的真实性。只要你拒绝这个消息,恐惧便无处藏身,而你则会保持头脑清楚,以后有充足的时间判断消息是否属实。(大部分情况下都不是真的。)与其相信恐惧的力量,为何不相信真相的力量呢?除了受制于恐惧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可供选择——摆脱恐惧,无所畏惧。不过,在消除恐惧之前,在重获内心自由,彻底了解自己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坦然面对恐惧。我们不能盲目地任由恐惧摆布,必须愿意后退一步,熟悉了解这个将许多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致命力量。只有后退一步,我们才能逐渐明白恐惧的险恶用心,知道它是如何产生的,它靠什么生存;它是如何伪装自己的,它又是如何控制我们的生活的。在这个过程中,恐惧的某些原则便会逐渐浮出水面,越来越清楚。首先,最关键的是要明白:恐惧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这句话千真万确,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至理箴言,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越退缩,赋予恐惧的力量就越大,它对我们的控制力就会越强。恐惧捕获的目标是那些心甘情愿的或者以各种方式逃避恐惧的人。我们逃得越快,恐惧就追得越紧,直至我们精疲力竭,不得不束手就擒。我们逃避恐惧的方法不一而足,比如吸毒、酗酒、滥交及上瘾等方式。我们的一个本能就是避开危险,但我们却不是任由本能控制的傀儡——我们可以停止逃避。对许多人来说,生活的一部分就是逃避恐惧。但是,他们不应该盲目地跟随恐惧指引的歧途,不能愚昧地听信恐惧无所顾忌的信口雌黄,他们必须选择一条崭新的道路。他们必须停下脚步,真正明白自己面对的只不过是个欺软怕硬、头脑简单的家伙。暂停片刻:看清恐惧外强中干的本来面目,想象着自己逃避恐惧的狼狈相。现在,别再逃避,转身直面恐惧。眼下你需要做的就是这个:停下来,转过身。欺软怕硬之徒的力量都是从你身上,从你的恐惧、逃跑和痛苦中夺来的。只要不再逃避,不再逃跑,你就是在消灭恐惧。我自岿然不动又有何难?

  亨利?米勒曾经说过:“真正的奇迹只有一个,那就是岿然不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当然非常清楚自己指的是什么。岿然不动:不要逃避内心的恐惧,让它知道你不愿逃避。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恐惧会怎么样呢?我们大部分人深受恐惧的折磨,成为恐惧的受害者,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根本不曾考虑自己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某些巨大的潜能——自由、勇敢、强壮、创新、快乐、爱心、追求梦想、分享梦想、享受完满的生活,然而,这些潜能我们却极少触及。恐惧不允许我们享受满足,它以我们的痛苦为乐。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们将会发现,许多人都深深依恋着恐惧,以为恐惧会带给他们安全感。他们一方面与苦难作斗争,一方面却又依恋着苦难。他们不明白的是,痛苦的生活并非他们自愿的选择,而是恐惧控制他们的直接后果。不过,要想摆脱恐惧的束缚却并非难事,只要我们敢于直面恐惧,就会更清楚地看清它的阴谋诡计,摆脱它也就更加容易。记住:尽管恐惧假装关心的最佳利益,但其实它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它想方设法引诱你,最终将会置你于万劫不复之地。现在,仔细想想恐惧是如何一步步把你引入陷阱的吧。它给了你什么虚假的礼物?它给你许诺的又是什么样的空头支票,却永远无法兑现?只要你后退一步,转身直面恐惧,这个恃强凌弱的家伙必然会心虚胆怯,乖乖地逃走,因为它知道自己已经被揭去了伪装,露出了欺软怕硬的本性。现在就做顺便说一句,你应该现在就做。恐惧欺骗我们的另一种伎俩就是不停地说,我们可以以后再做,我们有的是时间。但事实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现在就是最佳时机,这是消除恐惧的最佳良药。如果我们现在就着手去做需要做的事,恐惧便没有机会膨胀扩张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应该知道,恐惧会随时随地以各种形式袭击我们。每次恐惧来的时候,在它虚张声势的伪装下,它真正问的问题其实是:“你能看清我的真实面目吗?我们不期而遇后你会变得强壮吗?你会利用自己巨大的勇气看透我,反抗我吗?抑或在我面前垮掉?”有趣的是,如果我们知道如何聪明地利用恐惧,它甚至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可是,有多少人能听到恐惧的这些无声的问题?又有多少人能意识到我们已经被恐惧牢牢控制,而我们也在以各种方式屈服、退缩或者自闭?暂停片刻:

  回忆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恐惧的巨浪向你扑来的时候,你并没有被卷入浪中,而是巧妙地让它从身边咆哮而过?因为你看到了事情的真相,获得了无限的勇气。沉浸其中吧。

  现在,再想想类似的其他经历。做以上练习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我们正在开始发现、想起并展现真正的自我。恐惧是骗子若要进一步摆脱恐惧的束缚,我们就要从各个方面看清它的真面目,特别要注意它说的谎言。恐惧是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如果我们相信它的谎言,它就会无情地夺去我们的时间、希望和生命力量。为了获得恐惧承诺的虚幻的幸福,我们却付出了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在《圣经》中,以扫用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换来了一碗粥,可我们换来的却还不如一碗粥呢。恐惧夺走的是我们的安全感、善良、幸福以及繁荣兴旺、解决困难和体味完满的固有能力。如果听信了恐惧的谎言,听从了它的蛊惑和警告,你就会一步步滑向深渊,你就会误入歧途,丧失宝贵的时间、精力和判断力。为什么要任由恐惧胡作非为呢?以扫要换那碗粥是因为他饥肠辘辘,无法忍受饥饿,而我们也同样饥渴,我们渴望得到的是安全感和好的东西。但是,一旦陷入恐惧的陷阱,我们就根本不可能看清什么才是好的,哪里才有真正的安全感。你相信恐惧,恐惧便会无限膨胀。恐惧需要你相信它灌输给你的故事、观点、看法、灾难性期待、各色的幻觉以及催眠式的暗示。恐惧需要你把它所说的任何事都当作是真实的、危险的、危及生命的。恐惧一旦博得了你的信任,便会扭曲你的心智,让你的机体陷入瘫痪状态。恐惧引起的痛苦、破坏、损失和疾病似乎看起来非常真实,而且十分严重,但是,所有这些背后还有一个秘密。恐惧的鬼把戏,真理当场就能揭穿。只需一丁点的光明就能驱走黑暗,即便瞬间即逝的真相也会满足我们永无休止的渴望。恐惧引起的所有痛苦、破坏、损失和疾病均能轻易地解脱,只要我们看清事情的真相,恐惧就无法再侵扰我们。只要我们掌握真相,永不放弃真相,爱的力量便会治愈一切伤痛。事实如此,这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是不容置疑的头脑与心灵的定律。回想一个恐惧告诉你,而你也信以为真并且紧抓不放的谎言。现在,请你明白无误地告诉自己:那是个谎言。用心想一会儿,更深刻地认识它。现在,想想另外一个谎言,重复上面的过程。恐惧毫无意义当恐惧出现的时候,你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恐惧毫无意义。恐惧并不意味着你做了什么错事,你会受到伤害,或者你走错了路(这些话更像是恐惧欺骗你的谎言)。恐惧只是一种条件反射性感觉,就像胃灼热一样。如果你吃了无法完全消化的东西,就会产生胃灼热。恐惧也是如此,当你有了某种想法、经验或者计划,打算尝试某种无法完全消化之物的时候,恐惧便会不请自来,这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即便恐惧真的预示着某种危险,你也只有在完全抛开最初的恐惧之后才能更清醒地意识到事情真正的发展态势,才能明辨是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论述)。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大多数时候恐惧真的毫无意义。它拿并不存在的危险吓唬我们,勾起我们灾难性期待,甚至不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危险。我们正在学着放弃的正是这种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恐惧。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始终明白,恐惧只是我们的一种感觉。把恐惧当作一股能量波:把恐惧当作一阵来去自如的风。你只需看着它,感觉它。它究竟来自何方?去向何处?你身体的哪一部分感觉到了恐惧?你注意到它的活动了吗?它是什么颜色的?它会变大缩小吗?你能让它变大缩小吗?你愿意让它变大缩小吗?感谢恐惧恐惧可能在告诉你些什么。如果是这样,仔细听,但不要把它的话当真。记住,这只是恐惧在说话。你可以谢谢它把这些话与你分享,然后任由它随风逝去。有时候,恐惧只是需要得到承认、被人感觉或者聆听,仅此而已。然后,它便会释然离去。当你感谢恐惧与你分享的时候,它可能会挥挥手,悄然而逝。有时候,恐惧可能会凝聚成一副图像。那么,你就认真地看这幅图,看它对你是否有任何意义。让图像自己慢慢展开,尽览无余,然后,你应该感谢图像的显现。通常情况下,这幅图像将会自动发生变化,此时,恐惧也已改变了模样,你便能看清它的本来面目——飞扬的轻尘,或是轻拂的微风——柔弱无力、毫无意义、转瞬即逝。在以上这些情况下,你并没有试图逃避恐惧,没有压制或者抑制恐惧,但也没有任由恐惧在你心里扎根。你是在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观察恐惧、关注恐惧。当你感谢恐惧现身的时候,你会意识到,原来自己并不是恐惧,恐惧只是你正在体验的一种感觉。你永远比恐惧略胜一筹。试试这种方法,看看效果如何。不要让恐惧阻止你的活动。如果你有话要说,不妨说出来,不要管心里的感受如何。在开口之前,深吸一口气,将恐惧呼出来,想象着它已经蒸发不见,挥手与之道别,祝福它一路走好。你可采纳这些建议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全部采纳,抑或寻找适合你自己的独特方法。恐惧只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感觉,我们越反抗它,越相信它,它的力量就会越强。如果我们不把恐惧当回事,它自然便会悄然而去。这些练习你做得越多,就会越相信原本的自己,你也就会变得越强大,而恐惧则会越怯懦。不久之后,恐惧甚至无法在你心中掀起任何涟漪,至多只是浮现个影子,稍纵即逝。以恐惧为中心的生活恐惧不仅是一种感觉,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可以反映在许多方面,从根本上说,以恐惧为中心的生活意味着束缚、压抑、压迫、限制、惩罚、愧疚、背信弃义、伪善以及充满戒备之心,害怕受伤。

  生活在恐惧中的人往往会对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即便正兴高采烈时也会黯然伤神。他们总是期待着坏事、错事或者危险的事。有些人常常担心会遭到责备、袭击或羞辱,还有些人则不停地指责别人,诅咒生活、上帝、命运和霉运。有些生活在恐惧中的人则变成了背信弃义之徒。他们认为没有理由要做正直的人,也不会相信任何人,他们本身就不值得信任。对这些人而言,生活已经变成了支离破碎的脆片,任何事都没有任何意义,所有的一切终将是徒劳无益。还有些人认为自己遭到了抢劫,被剥夺了某些东西,或者认为自己总是处于最底层,是垫底的。即便生活富足,他们也视而不见,无法享受。然而,实际上充当强盗的正是他们自己的恐惧,恐惧就在他们眼皮底下抢走了他们的理智、善良、满足和充盈。有些人则过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古板僵化的生活。他们固守着某些或许适合、或许不适合他们的观念、习俗、规矩、安排和禁令,并且要求别人也如法炮制,否则便排斥、谴责人家。这些人害怕失去任何东西,不愿承认变化。他们要求任何事情都要墨守成规,或者必须按照自己的愿望或需求进行。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源于恐惧,而且也会加剧恐惧。这些人终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以恐惧为中心的生活必然会结出嫉妒的恶果。这类人嫉妒别人的成功,极易贬低、责难或排斥他人。他们拒绝幸福,拒绝发现生活中美好的、有益的事物。灾难性期待恐惧从灾难性期待中获得力量。所谓灾难性期待指的是某种可怕之事即将发生的想法或期待。有时候,某些人会把遇到的一点小问题扩大化,想象成灾难的前兆。比如,某人身体的某个部分持续疼痛,他就会把它当成癌症,继而想象着癌细胞不断扩散恶化。如果灾难性期待由此而生,那么任何治疗都无济于事。很快,这个人就会立下遗嘱,开始准备后事。最终,当他得知自己只不过是肌肉扭伤而已,也许会感到怅然若失。有些人的脑海里老是想着灾难,庆幸自己还活在世上,博得别人的关心,貌似与病魔作斗争,这样一来,他们甚至会从中获得一种扭曲的满足感。某些人产生灾难性期待的时候,即便事情并未发生(很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生),他们也会对各种可能性感到心惊胆战。他们的选择和行为都受这些可能性的控制,往往紧闭心扉,断绝与他人的交往。这些人越依赖灾难性期待,就越相信它们,而恐惧感就会越强。然而,当不好的事情,或者类似的灾难真正出现的时候,恐惧将使他们无法看清形势,自然也就无法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当你产生灾难性期待的时候,当你发现自己在为“可能”发生的事情寝食难安,或者将发生过的事情扩大化的时候,应该果断地停下来。去找一张纸,在中间画一条竖线,然后在竖线一边的顶上写下:正在发生的事;而另一边顶端则写上:“可能”发生的事。在写有“正在发生的事”这一栏中认真细致地写上事实,比如,我肩膀疼,已经疼了一天。在另一栏中写上“可能”发生的事,包括积极乐观的结果。例如,这可能会妨碍我的正常生活。你同样也可以这样写:这或许只是轻微的肌肉拉伤,很快就会康复。在你有意识地的预料各种后果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所有后果都是你凭空想出来的。这些预期并非真的事实,而是你自己的幻想而已。每写下一个预料的结果,就回过头来看看事实,问问自己:就这件事而言,真正发生的是什么?我能接受吗?即便你想多考虑考虑“可能”发生的事情,也要考虑那些积极乐观的可能性。你应该明白:选择权在你自己手中。现在,请你再多想出几个积极的预期,多考虑一下这些可能性。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明白,恐惧产生的诱因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期待和幻想。但是,此时此刻,你有能力解决任何问题。遭遇恐惧就像被毒蛇咬到了一样,它的毒液进入我们体内,使我们内心麻痹,手足无措。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消除恐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消除恐惧的方法我们应该每天练习,练习得越多,就会越容易,我们心里也就感到越踏实。一旦恐惧消除了,我们就会恢复神智,自然便会知道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实际上,消除恐惧的做法有助于避免许多消极事件,否则局面可能会无法收拾。如果坏事已成事实,通过消除我们自身的恐惧,事情便会逐渐平息,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相反,如果我们心里老是想着某件事,盼着它发生,就可能将小事扩大化,甚至会引火烧身。停下来:回想一下你被恐惧控制,觉得无助的时候。还记得当时的恐惧是如何消失的吗?是什么让恐惧消失的?用了多长时间?恐惧的振动恐惧的振动频率能与某种人、某种事或者某种情况产生共鸣。一个人如果怕狗,狗就会感觉到他的想法,便会狂吠不止或者猛扑上去。然而,一个人如果喜欢狗,狗也会感觉到,便会友善相待。我们从内心深处可以识别某个人发出的振动频率。武林高手往往艺高人胆大,敢于孤身一人在危机四伏的地方行走。他们发射出的力量和勇气的振动频率足以吓退那些图谋不轨的人,因为周围的人能够凭借直觉感受到他们的气势。据说,修行很高的印度教圣人能够发出一种明确无误的爱的讯息,甚至野兽都会跑到他们身边,温柔地舔他们的手。

  我们的国家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都生活在恐怖主义、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遭受袭击的恐惧之中。恐惧越猖獗,问题就会变得越严重。只要我们停下来,振奋精神,消除恐惧,很快就能获得平和的心境,恢复聪明才智,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出人意料的方法、化敌为友的方法。然而,如果我们的生活都基于恐惧,就无法找到这些方法。因此,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下定决心摆脱恐惧,重新生活。要想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愿意去做。一种新的振动:爱事实是,爱的力量远远大于恐惧。即使爱的一滴水就能溶解任何的恐惧,消除任何的痛楚。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爱;没有爱,我们就无法生存。然而,我们却如此吝啬,不愿敞开心扉,不愿施与爱。这种吝啬、这种束缚其实是控制我们的恐惧在作祟。因此,当我们学会消除恐惧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在得到爱的抚慰。消除恐惧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习爱的同时也是在消除恐惧。这恐怕是你所能做的最简单、最实用、最紧迫、最快乐的行为了。停下来:回忆一下你的生命忽然充满爱的时刻,可能是爱某个人、孩子、动物、日落、自己,或者是看到美的一刹那,也可能是你出乎意料地得到了善待,忘掉别人的侮辱,或者突然决定让自己冒风险,也可能是忘掉个人利益,投身于更有意义的生活。重温爱的美妙感受,不断回想。这些爱的时刻随时都在出现,但我们却没有驻足去留意它们。我们没有注意它们,没有接受它们,没有享受它们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我们全神贯注于恐惧,以为爱的时刻似乎无关紧要。但是,它们并非无关紧要,它们经常出现,需要我们关注。无论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增长强大。你想关注什么——爱,还是恐惧?你希望自己生活中什么的分量更重?这是个重要的问题。你总能控制自己关注的对象,你可以选择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一个爱的时刻,然后再关注另一个。记下来它对你的影响以及对其他人的影响。结尾:练习关注一个爱的时刻,然后再关注另一个。记下来它对你的影响以及对其他人的影响。有意识地关注你每天的收获,随时记下来。每当积极的、珍贵的或者难忘的事情发生,不妨写下来(可以随身带个小笔记本,将每天发生的好事记下来,经常读读)。好事发生的时候写下来,有助于你适时驻足,品味幸福。我们往往会忽视美妙的成功时刻,反而专注于那些错误的、消极的或者有待完成之事。

  现在,你正在为所有正确的事情倾注时间和精力。好好玩味吧,别忘了感恩。记住,我们关注什么,它就会越强大。你越重视积极难忘的事情,它在你生活中的分量就会越重。至理名言本书的每一章均以一句至理名言收尾。这句话可以而且应该视为你的行为准则。牢牢记住这句话,多考虑考虑,让它融入你的生活。如果有什么事让你烦心,不妨想想适用的至理名言,让相关的真理取代内心的恐惧。应该用这些至理名言取代可怕的警示,因为它们就是各个时代永恒的真理,是消除灾难性期待的灵丹妙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应该认真思考这些至理名言,细嚼慢咽,化为己有,使其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同样重要的是,你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检验这些至理名言,因为没有人会强迫你盲目地相信什么东西,你应该亲自尝试,才能发现它是否属实。你们要尝尝生活的滋味,便知道它是美善《圣经》上说:“你们要尝尝生活的滋味,便知道它是美善。”这句话是在直面恐惧,当面嘲笑恐惧,是对恐惧的反驳,是至理名言。对于那些终日生活在恐惧中的人来说,生活毫无美妙可言。然而,一旦恐惧烟消云散,我们便会重新体验生活的甜美和滋养。如果有人告诉了你一件可怕的消息,如果你的灾难性期待开始增强,不妨立刻想想这句至理名言,告诉自己:尝尝生活的滋味,便知道它是美善。一定要记住这一点,认真思考。当恐惧消失之后,你便能更加冷静、更加清醒、更加理智地对待获得的任何信息。另外,如果需要你采取什么措施的话,你的内心会告诉你如何去做。

  第一章勇敢做自己

  “如果你什么都不坚持,做什么都不会成功。”作家兼圣经学者马丁?布伯在一所大学任教,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习、写文章、接待访客,此外,他也接待前来求教的学生和其他人。布伯先生总是愿意拿出一定的时间给别人,倾听他们的问题,为其指点迷津。一天,有个学生去找他求助。与往常一样,布伯先生认真倾听这个学生的苦恼(或者他觉得自己在认真听),然后竭尽所能地为其提供建议。这名学生道谢后离开了办公室,而布伯先生则又继续沉浸在书中。所有的一切都非常正常(或者他是这样想的),直到第二天布伯先生才知道,见面之后,那个年轻人回到宿舍便上吊自杀了。这件事深深地震撼了马丁?布伯。他简直无法思考,无法说话,无法看一眼书本。接连数日,他一直在想着这名学生,思索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当深陷绝望的人向别人求助的时候,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经过数周的思考,布伯先生终于找到了答案。他的结论是,当深陷绝望的人向别人求助的时候,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关注”,通过对方的关注,他们才能在痛苦之余感到生活还有意义。自此之后,马丁?布伯合上书本,停止一切宗教活动,抛弃名利头衔,因为这些事情让他无法专注于别人的问题。现在,他唯一关心的是全身心地聆听别人的倾诉,专注于他们的问题。他做的是真实的自己。抛弃了一切牵绊和纷扰,布伯先生终于可以发现每时每刻的真实。他让自己直接感受别人的经历,设身处地地为其排忧解难。有人向他求助的时候,会发现真的有人在那里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的倾诉。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以面具示人,就会很容易忘记自己是谁,在哪里,在做什么。我们也会与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别人失去联系,听不懂别人真正说的是什么,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局限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游戏中,所说的每句话都将只是空洞的敷衍。人们会听你说话,但不会相信你的话,他们对你的信任将会荡然无存。然而,假如我们能够跳出游戏,忘记角色,摘掉面具,那么虚假的自我便会不堪一击,恐惧也将不复存在,而真正的关注之心和爱心便会应运而生。只有这样才能治愈伤痛,才能带给我们持久的平和心境,这才是我们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有人在吗?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玩一种相同的游戏——“让我们假装”。这个游戏对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特别是人际沟通产生了严重影响。我们会说,让我们假装你没有说那些话而我也没有听见你说;让我们假装一切都没关系。我帮你掩饰,你帮我隐瞒。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让我们感觉安全、放心。然而,虚假的伪装却夺走了我们真正的生活。如果有访客敲响我们的家门,大多数时候却没人在家。生活在一个难以找到真正愿意聆听、回应和关心之人的世界中,将是多么令人心惊胆战啊。而真正能治愈我们内心的恐惧、孤独和绝望的灵丹妙药就是:找到一个真正在家的人,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在家。所有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都带着快乐,满怀好奇,充满力量,渴望生活。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有独有的曲调要唱,有特别的知识要学习,有特殊的挑战要面对,有独特的天赋要展示。每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都怀着惊异的目光,他们无需知道前面等着的是什么。他们尽情享受着每时每刻,饿了就要吃的,孤单了就要得到爱。每个孩子都以独特的方式对自己的内在需求作出回应,与世界互动。在别人开始对他们指手画脚之前,在家庭、社会、民族和宗教等因素入侵之前,小孩子都有一种天生的直觉,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可以给别人什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们就是生命的挚子,是宇宙的一部分。由此,他们也才有了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相信自然会赋予他们生活奋斗所需要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完美的人生状态。

  随着时光的流逝,孩子逐渐长大,与外界的交往逐渐增多,但是他们内心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却渐渐淡化了。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变化,不再把世界当作安全、依靠和充实之所,而是认为它处处与其作对,要想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必须与外面的世界进行殊死搏斗。他们开始感到恐惧、焦虑和害怕,觉得自己本身某些地方根本就不对劲;觉得自己不招人喜欢,不够好,缺乏归属感。这些错误观念可能会伴其一生,最基本的意思可以归纳为:这孩子这个样子就不能得到爱,不能被人接受。如果要在这个世界安全地生活,他们必须赢得别人的爱和认同,必须变成另一个人,一个合时宜的、会取悦别人的人。实际上,许多人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恐惧就根源于这种观念,它让我们逐渐远离原本的完整性和智慧。戴着面具生活,我们必然会失去赖以支撑的根基,整个世界将会摇摇欲坠,虚幻模糊、危机四伏。失去了童年时代真实自然的自己,我们开始对现在的自己感到羞愧,产生罪恶感和愧疚感。我们必须掩饰,必须隐藏,必须从那个安全的、富饶的、本来属于我们的地方放逐。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自己似乎不知不觉违背了生活的某些基本规律,却弄不清究竟是什么。我们总是对自己妄加评论,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已经迷失了真正的自己。我们真实的状态和精神以及赖以生存的根基已经离我们而去,生活变成了充满危险和痛苦的挣扎。恐惧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使我们觉得自己无法面对挑战,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天生的、真正的自己。我们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自己主动或被动地远离了真实的自己。为了掩盖自己的赤裸,我们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己,但这样的生活令我们终日心惊胆战,害怕被人看透,被人揭穿。我们生活在痛苦之中,担心别人会发现我们的真正面目,发现我们差强人意或者弄虚作假。其实这种恐惧才是导致大部分恐惧的根本原因之一。这种害怕被人看穿,遭人拒绝的恐惧在恋人之间和工作场所表现得最明显,因为此时的我们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希望表现得好,合时宜,能够满足别人对我们的要求。为了能够做到这些,我们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听从了蛇的引诱,接受了恐惧的诱导,听信了它的谎言,朝着危险的方向发展。当然,这种事终有一日会事与愿违,产生反面效果。虚假生活的压力、憎恨和绝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没人能一直坚持承受。最终,它会导致惊恐、反叛行为、疾病、愤怒以及各种形式的反抗。只有接受真实的自己,真实地生活,我们才能获得必须的基本的力量和智慧。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无论事态如何发展,只要我们拥有自己,便拥有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固有能力。只要我们勇敢地做真实的自己,等待我们的将是无穷的才能和智慧。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态,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老子寻找真实的人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分析人们为什么要强迫自己戴上面具,在别人面前演戏,欺骗自己,欺骗他人。还有什么原因使人们要遮蔽自己,逃避他人,制造一个虚假的自己?关于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曾经有个故事,说他提着灯笼在大街上寻找真实的人。这位哲学家极有可能很难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人。显然,即便在古代,人们也非常渴望发现真实的人,但可能性却极小。这个故事生动地表现了恐惧对我们的控制,它在我们身上编织的网多么结实。由于害怕自己,我们也害怕责备、遭拒、嘲笑和羞辱。适应潮流的力量非常强大,我们许多人已经认识到,如果自己与众不同,便会麻烦缠身。而许多人确定自身价值的方式便是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如此一来,他们实际上是从他人的视角来认识自己,变成了自己都不认识的物体和陌生人。通过他人的视角认识自己玛利亚感到烦躁不安。无论丈夫给她买什么礼物她都感觉到不如闺友老公买的好,要么是包装没人家的精美,要么是价钱比人家的便宜,要么是仓促之间买的。而玛利亚的闺中密友劳拉的老公却不是这样,他总是花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给妻子挑选礼物,而且买的次数也比玛利亚的丈夫多。不知不觉,这件事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玛利亚不仅与劳拉产生了摩擦,而且开始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丈夫送给自己的礼物。这些礼物不仅没有表达出丈夫的爱,反而开始削弱她对自我价值的评价。玛利亚认为,这些礼物说明了丈夫没有善待她,她不值得丈夫关心。玛利亚完全生活在虚假的阴影中,以一个注定要分崩离析的自我为基础。她通过对比别人来认识自己,需要那些礼物认同自己的身份,需要朋友承认她在丈夫心目中的重要性以及他对她的爱。玛利亚的身份认同完全以外部条件为基础,完全依赖别人不断变化的行为和反应。然而,她却完全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事实:她的丈夫深爱着她,而她也是一个非常可爱、值得爱的女人。虚假的自己如果我们活的是虚假的自己,就往往会把别人的反应、别人的话当作事实,反而忽略了自身真实的感受。我们认为别人的想法是对的,却怀疑自己的感觉和反应。在这种生活状态下,我们逐渐失去真实的、有意义的东西,成为恐惧袭击的目标。我们能在别人的现实中坚持多久?我们能赢得别人的赞许吗?有一天我们真的会成为一无是处的人吗?别人得知真相之后会看不起我们吗?这些深刻的问题不断地折磨着我们,无情地吞噬着我们心境的平和。

  恐惧告诫我们要融入别人的现实,否则我们就会感到羞愧,遭到抛弃。然而,这些都是弥天大谎,事实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脱离别人的生活,承认自己是谁,与自己保持密切联系,做真正的自己。越是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变得越来越顽强,越来越鲜活,越来越有价值,而恐惧则对我们越来越束手无策。虚假的自己终日紧张兮兮、戒备森严、疑神疑鬼,总是担心被人揭穿。它内心空虚、傲慢自大、妄自菲薄。从本质上看,虚假的自己破坏性极强;它尖酸刻薄、牵强做作、控制欲强,喜欢发号施令;它无法区分什么是对我们毫无作用的,什么是真实重要的。虚假的自己贪得无厌,往往作出错误的决定,拒绝面对事实。除此之外,它还需要别人大量的赞许来麻痹自己,才能勉强度日。无论抹了多少粉、化了多少妆,做了多少整形手术,戴了多少首饰,穿了多么时髦的衣服,开了多么名贵的车,虚假的自己从心底里仍旧觉得自己丑陋不堪,痛恨自己,也仇恨别人。它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是虚假的,是不真实的,因此它最关心的是如何自保,如何阻止真实的自己破茧而出。对于这种同伴,我们为何还要留恋不放呢?但我们就是不愿放手。我们紧紧抓住虚假的自己,把它看得比性命还要珍贵。虚假的自己使我们承受焦虑、无助和困惑的折磨,迫使我们放弃一段感情;它逼迫我们寻求别人的认同,亲近那些认同我们的人,躲避跟我们说实话的人。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无所谓,我们都不在乎。实际上,虚假的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由别人操纵的木偶。无论是恐惧还是恐惧衍生出来的虚假的自己,它们在恋爱阶段表现得特别活跃。对为数不少的恋人来说,初识的头几个月是最为甜蜜的时光,因为他们不仅幻想着对方的迷人之处,同时也验证着对方的幻想,向另一半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他们实际上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隐藏了真正的自己。当然,这种状态至多只能延续几个月时间。通常情况下,交往六到九个月以后,恋人们其他的本性逐渐开始显现,于是许多人会说,“我也不知道原来的爱情跑到了哪儿”或者“我爱你,但是已经没有了谈恋爱的感觉。”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的爱情跑了,而是那个虚假的、幻想中的自己逐渐开始幻灭。虚假的注定无法长久存在,当这个人的其他本性开始显现的时候,原本以为的那种爱情通常会烟消云散。查尔斯对医生说:“我简直要崩溃了。我一直深爱着弗朗辛,但她身上现在表现出的东西我原来根本就不了解。我又吃惊又害怕,觉得整个世界好像都要塌了似的。”

  医生的解释是:“你根本不曾爱过弗朗辛,你爱的只是自己对她的幻想。只有当你彻底了解弗朗辛,并且依然爱她的时候,你才能说自己真正爱她。”当然,查尔斯和弗朗辛之间的关系绝不仅仅是两个幻想中的自我产生的沉醉和迷恋。一个幻想爱上了另一个幻想,但双方都害怕被对方发现真实的自己。安德里亚喜欢跟托尼跳舞。在长岛一次专为四五十岁单身男女举办的派对上,两人初次相识,跳舞非常默契,跳了一个晚上。次日一早,安德里亚的朋友们便纷纷向她道喜,祝贺她找到了如意郎君:托尼英俊潇洒、气宇轩昂、舞姿迷人。而安德里亚也为此激动不已,开始幻想与托尼未来的幸福美好时光。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托尼连一个电话都没打过,于是安德里亚有些沮丧,但还是于一周后又去参加了派对,希望能够碰上托尼。果然,两人再次重逢,托尼看到安德里亚显得非常高兴,于是两个人又开开心心地跳了一夜舞。安德里亚心想,可能凡事都得慢慢来,托尼现在还不习惯,以后肯定会给她打电话的。不管怎么说,托尼快五十岁的人了,而且从未结过婚,安德里亚暗自思忖,也许他从未遇到过像她这样的女人。或许托尼还从未遇到过像她如此称心如意的女人呢。两周后,安德里亚又去参加派对,再次见到了托尼。两人仍旧高兴得尽情跳舞。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两年,这也是托尼唯一能做的,或者是他唯一想做的。后来,托尼对安德里亚说,他非常喜欢跟她跳舞,但却不想进一步深交,不管是安德里亚还是别人,他都不想。实际上,在与他曾经接触过的所有舞伴中,安德里亚是持续时间最长的。跳舞、音乐,夜晚的氛围对托尼来说已经足够,他为安德里亚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幻想的夜晚,而这种幻想有时似乎那么真实。有趣的是,人们之所以害怕遇见某个人,陷入爱河,建立恋爱关系,大部分都因为有着相同的顾虑。他们害怕对方发现真实的他们时会感到失望,害怕无力留住恋人,害怕双方会彼此厌倦,害怕自己有朝一日会为了爱情变成另外一个人。实际上,事实恰恰相反。无论得到多少认可,虚假的自我从来不会真正体会到被爱的感觉;它得到的认可越多,要求的就越多。而且,虚假的自我也从来不会付出真爱。它至多可以制造幻想、迷恋、痴迷、认可,但它终究只是虚假的自我,因而不懂得真正的爱情。一旦真爱的力量破茧而出,我们便会立即重新获得真正的自己。如果我们过的只是虚假的自己,一个别人需要的虚幻的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必然会变得狭隘,危机四伏。这种虚假的生活基础可能会从我们的伪装下面揭露出来,拽出来。没有牢固的根基,我们便失去了随心所欲地处理问题的平衡性、稳定性以及接近自然智慧的灵性。

  相识将近两年后的一个晚上,托尼第一次主动给安德里亚打电话,说他父亲去世了,他想见见她。两人稍微吃了点东西,然后驱车来到公园。他们坐在公园的一棵大树下,托尼开始不无伤心地向安德里亚讲述了他与父亲的关系。父亲在世时,父子俩平时很少交流。忽然间听到父亲去世的噩耗,托尼十分震惊,非常怀念父亲。对于托尼和安德里亚来说,那个夜晚夜色迷人,是他们从未有过的独特体验。虚假自我的膨胀这种虚假的自我是如何生长,逐渐控制我们生活的呢?真实的自我为什么难以突破藩篱呢?我们又在害怕什么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大部分人开始生活在一层一层的角色、游戏和面具的包围中。只有摘掉面具,我们才能自由地呼吸,清楚完整地了解周围世界,更加充实地生活,人际关系也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这些面具可能不会轻易就摘掉。有些人对自己的面具已经习以为常,几乎分不清哪是面具,哪是真实的自己。尽管面具无时无刻不在囚禁着我们,但我们却宁死也不愿去掉伪装,甚至有些身患重疾的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看起来怎么样,会不会给别人留下糟糕的印象。恐惧告诉我们的另一个谎言是:面具就是安全和美丽,而面具背后掩盖的则是恐惧和丑陋。当然,这并不是真的。我们固执地牢牢抓住自己的面具和扮演的角色,仿佛一个落水之人抓住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如果有人质疑或者侮辱我们的面具,面具后面的恐惧就会勃然大怒。有些人宁死也要维护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而一旦这种虚假的形象被人揭穿,有些人宁愿选择死亡。还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除了面具一无所有,他们只是一片空白和空虚。然而,生活中的变化终究会冲刷我们的形象,揭开面具,放弃游戏。那么,当伪装不再之时,我们又是谁呢?我们害怕暴露什么呢?我们为何那么害怕摘掉面具呢?注意:你戴的是什么样的面具?详细描述一番,完成下列句子:大部分人认为我……我希望别人把我看作……在面具背后,我是……认真琢磨琢磨自己的答案,想想这个面具真正带给你的是什么?我们戴上面具去见别人的面具,然后怀疑自己为什么不能爱,为什么觉得如此孤独?我们都迫切需要真正互相了解,能够去爱,然而,我们所戴面具的一言一行却只有一个目的——掩饰和隐藏。面具能彼此相爱吗?面具知道如何交流吗?你愿意放弃多少面具?你愿意让自己的生活中充满多少新鲜空气?你知道面具阻隔的是什么吗?尽管我们都渴望爱,然而,难道爱却恰恰是我们最大的恐惧吗?

  要想体验爱和自然的人际关系,要想摆脱恐惧,我们必须心甘情愿地逐步摘下经常戴的面具。许多人发现摘下面具本身就能令他们欣喜若狂,这是一种爱的行为,是一种接受真实自己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摘掉面具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并且非常有趣。你不仅会感受自由,而且会高兴地发现,压力很快就会烟消云散(戴着面具会带来许多压力)。许多人会才思如泉涌,惊喜地发掘出不可思议的洞察力,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自然的才是好的,容易的才是好的,做自己才是好的。做真正的自己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其他任何事都是误入歧路。——巴关?罗杰尼斯发现真正的自己那么,真正的自己藏身何处了呢?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是怎样躲着它呢?若要发现它为我们准备的丰富的勇气、力量和幸福,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楞伽经》(佛教经书)里有一句精彩的箴言,非常适合马丁?布伯的心路历程。“无需觅真实,只需忘虚幻,真实自到来。”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自己是如何依赖虚幻的,我们是怎样逃避自己的?我们依赖的是什么玩具?是什么让我们产生虚假的自我价值感?当我们抛弃虚幻的时候,真正的自己将如约而至。稍停片刻:想想你现在每天花多少时间逃避那些真正令你幸福的东西;每天花多少时间逃避真正的自己;又花了多少时间真正开心地与他人交往。记下来你有多少次只是礼节性地、敷衍似的回应他人,却没有真正看看、听听、说说,或者主动要求得到对你至关重要的东西。你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多大一部分都机械单调地耗费掉了?你知道这种做法剥夺了你生活的意义和快乐吗?你知道是它扰乱了你平和的心境吗?我们受到的训练就是让我们相信过这样的生活是明智之举,它使我们安全,我们无需为此付出任何代价。这是恐惧对我们的训练,它教导我们要虚伪地生活,要我们待在安全地带,说乖巧话,做漂亮事。我们应该作出合乎规范的答案,熟练地展现乖巧的笑容,竭尽全力保持小船稳定。然而,小船已经开始摇摆了,只不过我们接受的训练让我们忽略这一事实罢了。然后,小船忽然间倾覆,而我们却不会游泳。清醒吧,你正在失去的是自己宝贵的生命。不仅那个年轻学生杀死了自己,我们每天也在以各式各样的方法不经意间扼杀自己。我们拒绝活出真正的自己,拒绝承认真正的自己。我们作出伤害自己的决定,坚持闭目塞听,从不主动要求对自己重要的东西。我们以为自己有大把时间静待事情改变,但事实是——我们没有。恐惧对我们说,真实是危险的。然而,真正的危险却是相信以恐惧为基础的训练:不愿清醒,不愿发现并活出真正的自己。

  美国伟大的哲学家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告诉我们:“进行自信训练,便会获得新的力量。——我请求大家改掉不良习惯。我一定要做自己,不能再为了你而分裂自己。我相信一个道理:深刻的才是神圣的。因此,我要做任何心之所指、让我快乐的事。”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心之所指、让自己快乐的事”呢?有多少人已经麻痹了自己,将快乐拒之门外?要想专注于别人的倾诉,真正关心别人,我们首先必须要学会如何专注于自身,如何真正关心自己。恢复自己:找回自我如今,社会上有许多康复群体。许多人正在试图改掉某些不良嗜好,比如酗酒、吸毒、虐待、性瘾、饮食紊乱及其他各种上瘾症。有没有恢复自己的项目呢?一旦找回了自我,平衡便会重新建立,一切都会恢复正常。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嗜好和贪恋均源于失去自我的空虚感,源于寻找自己的渴望。如要消除恐惧,我们首先必须找回真正的自己,活出真正的自己。只要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接下来的步骤便易如反掌。首先,我们要停下来,拒绝恐惧的控制,直面恐惧。然后再循序渐进地采取接下来的步骤,真正的自己自然而然便会恢复。不妨试试看。让我们接受《楞伽经》的忠告,抛开虚假之物,开始寻找自己的旅程吧。当然,开始旅途的前提条件是要知道哪些是虚假之物,这因人而异。放弃一件虚假之物,另一件可能会随之而去。你无需同时抛弃所有虚假的东西,应该像剥洋葱一样,从外向里循序渐进,最终到达内核。你是谁?你不是谁?要想知道我们是谁,必须首先知道自己不是谁,知道我们生活中什么是虚假的,什么是不可行的。我们必须知道什么令自己讨厌,什么对自己有害,什么与真正的自己背道而驰。我们必须承认并且确认自己不能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许多人年复一年地挣扎着要让自己满足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符合自己应该表现的形象。家里人最喜欢将这些形象和要求强加于家人身上,这样做的同样还有“恋爱”中的人。然而,这些强加在我们身上的形象可能是致命的,它们可能让我们感到痛苦、扭曲,缺乏自我接受感,不了解真正的自己。“囚禁我们的牢房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我们想象中的自己。”花一些时间,看看对你来说什么是自然、简单、快乐的事,什么能真正带给你生活的激情和满足。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再花些时间看看什么是不自然、不简单、不快乐的事,什么会带来矛盾、困难、迷惑和沮丧。是什么将你摧毁,伤害你的感情,让你食不甘味?我们通常并不注意这些,往往一味为了适应虚假的形象而忽略自己的感受。现在,停止这一切的时候到了。你需要做的第一步是看清虚假的本来面目,然后对它说“不”。

  如果你不能说“不”,就不能说“是”这是句至理名言,是一剂良药,需要深刻体会。没有这句话,我们就不可能变得无所畏惧,因为我们的恐惧大都源于我们不能说“不”。我说的不是由于抵制、生气或者倔强而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不”,我说的是另一种“不”。它来自于了解并接受我们是谁,我们不是谁;它来自于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这个“不”是自尊的表现,是对我们自身的承认。我们无需掩饰、歪曲或者拒绝真相,我们不必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得八面玲珑。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对什么说“不”。如果在所有方面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就会感到自责或愧疚。这些人可能觉得自己应该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否则便会产生挫败感,觉得自己不对劲。他们担心如果对别人说“不”会遭到对方的排斥,或者认为自己有能力做任何事,在任何地方都能如鱼得水,对任何要求都能有求必应。实际上,这样做分散了他们的力量,迷惑了头脑。这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失去了真正的自我,无法鼓起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如果因为你说了“不”别人就排斥你,随他们去吧。本书后面还会谈到如何抵制别人的排斥。眼下,你只需明白,如果你不会说“不”,实际上就是在拒绝真实的自己。另外,你也要明白,如果不能说“不”,你就不能说“是”,那么你的“是”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肯定答复,它只是个机械的、脱口而出的答复。它的根源是责任和要求,以及被人接受的渴望,这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是”。如果你不能完全地、无条件地、清清楚楚地说“是”,那么你就不是真正的自己。相反,如果你能无条件地、发自肺腑地说“是”或者“不”,恐惧便无处藏身。伟大的中川宋淵禅师曾经这样说,如果我们想发现房间的美,往往会往里面搬很多漂亮东西:家具、绘画、地毯、装饰。然而,要想发现房间真正的美,最好把所有东西都搬出去。空房间才能展示原本的美。当我们把所有东西都搬出房间,实际上是在对我们不想要的东西说“不”。我们将所有装饰搬出房间是为了恢复它原本的面目。下面有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将帮助我们清扫房间。找个本子,写下你的答案,每天读一读。记下来我们抛弃的东西,对什么说“不”,以及发生的事情,这种做法将会让我们受益无穷。结尾:练习恢复自己的步骤:培养做自己的勇气下面有几个重获自我的步骤,十分简单,但非常有效。每天坚持做,每次只改变一点,等这一点做得非常完美之后再改下一个。将这个过程中以及随后发生的变化都记录下来。当你知道发生的奇妙变化时,将会获得更大的勇气继续坚持下去。

  1.一天摘掉一个面具你每天戴的都是什么面具?你希望别人怎么看你?你最怕别人看到你的什么?你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一天摘掉一个面具。每天腾出那么一小会儿时间做你自己。无论你担心自己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每天花点时间试着喜欢它(挣扎和愤怒只会徒增自己的痛苦,让它愈加顽固)。欢迎自己的不足之处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善意地对待它,给它些空间生存,允许它轻柔地表达自己,让自己看到真相,说出真相。2.给快乐的事腾出一些时间和空间什么让你觉得最快乐,最有成就感?(快速回答,写下第一个映入脑海的事情。)不必考虑别人会怎么看。你在生活中给快乐的事多少空间?多少时间?多少精力?每天都将那些让你快乐,给你带来成就感的事情融入自己的生活。即便开始时每天只有几分钟也会产生极大的不同。3.说出你真实的想法,主动要求你需要的你需要说而未说的是什么?你要跟谁说?你真正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你愿意主动要求吗?你希望得到的答复是“是”和“不”吗?这非常重要,你应该给别人说“是”或者“不”的权利,不要把对方的答复当成是对你本人的看法。以温和友善的方式,大声说出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这并不意味着责备、憎恨或者攻击别人,只是代表着你要为自己的感受、需求及想要表达的东西负责,态度坚决,不卑不亢。4.现在就明确自己的立场你愿意维护自己的利益吗?你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吗?你会了解、欣赏并确认自己的经历吗?每天都抽出些时间与自己独处,发现内心的想法。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多多散步,到海边去,流连于公园,静静地坐在靠垫上,一动不动,舒缓地呼吸,品味每一次呼吸。成为自己的好朋友。5.说“不”生活中有些事需要说“不”,但是你却忍受了数年,都是哪些事?好好想想,然后一次一个,对其说“不”。每次只针对一件事,体味自己的感受。说“不”的时候不要带着愤怒或仇恨之情,你之所以说“不”,只是因为你有权拒绝不适合自己的事物。这是发现并活出真正自己的唯一方法。6.说“是”你能真正地、发自肺腑地、毫无保留、毫不怀疑、斩钉截铁地对什么说“是”?列出来,认识它们,然后逐个地说“是,是,是”,体会一下完全接受和承认,以及坦诚地说“是”所产生的美妙感受。在生活中你能向谁说“是”?马上给他们打电话,说出来。你对不适合的事说的“不”越多,就越有能力说“是”。随着恐惧和犹疑的离去,你能说“是”的东西必将迅猛增长。7.选择生活,选择力量选择做这些练习。记住,你拥有选择的权利,恐惧不能控制你,除非你自己选择受制于它。至理名言你有权主宰自己的生活和世界你的生命是赋予你和整个世界的珍贵礼物。任何人、任何想法、任何感情都无权主宰你,只有你才有最终的权利选择前进的方向。

  第二章不再依恋坦然放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道德经》萨拉全副身心地要做个好母亲,整天都围着孩子们转。为了能一直照顾家庭,她放弃了许多个人以及事业上的机会。孩子年幼需要母亲时,这对萨拉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牺牲。然而,时光荏苒,孩子们长大后需要更多的独立,此时,萨拉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强烈。如今的萨拉害怕迈出新步子,便更加想抓住家庭。然而,尽管她依恋着孩子们,但毕竟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当孩子们一个个离开家,开始自己生活的时候,萨拉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于是,她开始抱怨:“我已经一无所有了!照顾了孩子们这么多年,如今却被无情地背叛了。”但是,究竟是谁或者什么背叛了萨拉?她固执地以为,凡事都是一成不变,孩子们总是一如既往地需要她,她的角色永远定格在母亲上,生活不是由一系列的变化组成。我们总是抱着一种奇怪的看法,认为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会、也应该一成不变。我们对这种观念深信不疑,因此,当我们喜爱的人离开的时候,当美妙的感情淡漠的时候,当我们的身体发生变化的时候,当他人的行为出乎意料的时候,当孩子们长大离家的时候,或者我们的运气时好时坏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惊诧不已。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按照自然规律,这是必然现象),我们甚至会感到自己遭到了侮辱或者背叛。许多人会说:“这种事怎么会在我身上发生呢?”有些人觉得自己是变化的受害者,似乎变化本身证明了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们未能让所有的一切完整,未能将事情保存原样,未能实现某些期待,而这些期待实际上并未考虑变化的必然性。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告诉我们:“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时候,不仅河流本身变了,你也不再是原来的你:你的体温和情绪变了,踏入河流的时间也不同了;此外,发生变化的还有你的细胞、思想、感情和理解力。过去的事情已经影响了你的一切。另一方面,河流也经历了变化:它冲刷过了岩石,流过了灌木,翻卷了河里的各种鱼儿。所有的因素都改变了流动的河水,河不再是原来的河,而你也不再是原来的你。多么美妙、多么奇异啊!

  然而,有些人却没有看到变化过程的美妙和奇异,相反,他们觉得变化十分可怕,想方设法要阻止它、抵制它、对抗它。他们在脑子里和心里用古板的观念、想法和期望筑起大坝,企图将水流和生命逆转如初。这些人其实并不明白,如果不是不断进行的变化过程,凡事万物都不会生长发展;我们对自己以及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无法加深;不能分辨幼稚的迷恋与真正的爱情的区别;吸气之后无法呼气。如果没有变化,婴儿就不会学会坐,学会爬,也不会学会走路,他们将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婴儿,那么他们的生活就无法完满。变化是我们的朋友,是一件珍贵的礼物,我们必须学会认识变化的重要意义。然而,恐惧却图谋不轨。它告诉我们,变化是危险的。我们的安全感源自于固守过去,固守熟悉的东西,固守孩提时代学到的知识,固守家人相信的观念。恐惧还告诉我们,老路子是正确的,而新方法无论看起来有多好,其实都是错误的。归根结底,恐惧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长大。哲学家齐克果说,我们大多数人长到15岁就不再长了。这句话千真万确:我们的年龄可能增加了,但其他方面却裹足不前,没有培养更进一步的质疑能力、灵活性和开拓性。相反,我们往往拘泥于老方法,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强迫性复现症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叫作“强迫性复现症”的心理学现象。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强迫症,患者忍不住一遍遍地复现过去的事情或关系,而这些事情或关系要么给他们造成过痛苦和创伤,要么是他们从未真正明白或接受的事情或关系。患者时常机械地、无意识地被迫想起相同的关系或情景,因为在内心深处,他们希望自己康复。我们希望事情这次会与从前不同,但结果却往往相反。事情本事不可能产生相异的结果,因为在复现相同事情的时候,我们也在重复相同的反应。一切都一如往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固有守旧的老方法、老观念和老期望一遍遍地复现。相同的情景每重复一次,相同的结果每产生一次,大多数强迫性复现症患者的沮丧和绝望就会增加一分。穆拉?纳斯鲁丁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极好地说明了这种情况。一个人面前放着一碗极酸的泡菜,他一个接一个地尝,每咬一个,都会酸得直咧嘴。一位朋友经过,看到了这一幕,便问他:“你为什么一个接一个地吃这些泡菜呢?”这个人答道:“因为我想吃到那个甜的泡菜。”此人与我们所有人一样,不去尝试其他东西,不去找另一个碗,不去找另外一种食物,却反而一遍一遍地重复同样的事情,绝望地希望着痛苦和难以承受的东西会忽然间变成甜的。他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强迫性复现症的魔爪,变成了恐惧的囚徒。

  当恐惧控制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会出现一些机械的、无法停止的、千篇一律的动作,不敢离开这一碗酸泡菜,甚至不敢想象某些甜的、美味的、滋养的东西会在其他地方等着我们。恐惧阻止我们尝试新的机会,阻止我们超越某些特定的行为。这样的生活使我们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任由恐惧肆意控制。改变不是失去许多人拒绝放手,不愿尝试新鲜事物,原因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改变不是失去。改变就是改变,仅此而已。改变是必然的、自然的、健康的、必要的、真实的。这些人没有意识到改变可以带来新的生机和成长,而把它当作一个坏蛋,一个夺去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和所爱之人的坏蛋。他们还不明白一个道理:属于他们的,谁也夺不走;不属于他们的,无论怎么抓,最后终将失去。东方有种观念,叫作“因果报应”。它指的是,由于我们今生前世创造的因果报应,我们才会为了某种目的遇到某个人。因果报应的基础是因果关系,我们的思想、行为和举动形成了各种原因,或早或晚,这些因由的结果都会在我们生活中出现。某个时刻,因果报应便会瓜熟蒂落,我们因而会体验一个新经历,其形式可能是一段新感情,一份新工作,一场疾病或者一次经验教训。这种经历是为了帮助我们成长、学习,抵消我们原来的某种因果报应。有时候,这种降临的结果是痛苦的,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我们需要学习对待这种经历的新方法,需要平衡从前的因果报应。即便这种因果报应是一次积极的经历,比如恋爱,它也只会逗留一段特定的时间,然后离我们而去。无论是挽留还是依恋都无济于事,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生活自有其来来去去、相见分手的固有规律。一旦我们接触过了,相见过了,分享过了,那么在内心深处总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永远不会失去什么了,因为我们已经成了彼此的一部分。放手经历的一切,我们才能学习、成长得更快;痛苦和挣扎也会更少,也才不会为未来制造更多的消极结果或者因果报应。按照因果报应的观点,恐惧既是原因也是结果。恐惧警告我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特定的社会、民族或宗教群体中,要时时刻刻小心其他群体。于是,因果报应就像“强迫性复现症”一样,不断地一次次重复。我们把那些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当成危险分子,不能相信他们,要将他们拒之千里。有一家人新搬到了一个高档社区,这个为人和善的家庭迫不及待地想见到新邻居们。然而,仅仅因为这一家人的肤色与众不同,那些老住户们便心生警觉,家家关门闭户。门里面的那些人警觉地保护着自己、家人以及他们的信仰,却从不知道新搬来的邻居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带来了什么礼物,他们会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同样,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给那户家庭带来了多大的伤害。然而,无论我们知不知道,当我们给他人带来痛苦的时候,实际上是给了恐惧膨胀的机会。在内心深处,我们期待遭到报复,或者千方百计地惩罚自己。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清楚恐惧是如何狡诈地将一个可能是充满希望、快乐满足的生命变成了一个自我封闭、充满恐惧的生命。当我们开始了解自己恐惧的严重程度的时候,不仅能开始同情自己(和别人),同时也已开始寻找逃避的途径。只需一点光线进来,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恐惧的墙上已经出现了许多裂缝。在起初看起来固若金汤的石狱里面,其实有许多隐蔽的大门、窗户和裂口。思想的疾患为什么人们难以自然而然地接受生活中的差异和变化,顺应潮流,坦然放手呢?我们的生活如果被恐惧支配,就会对不喜欢的东西,威胁我们或者令人沮丧的东西充满戒备之心。我们会躲避它、拒绝它,竭力将其拒之门外。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寻找自己喜欢、能带来快乐、使我们感到稳定、温暖和安全的东西。一旦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就会紧紧抓住,深深地依恋它,把它当作生命的至宝。如此一来,我们宝贵的生命就将一半的经历拒之门外,而对另一半死抓不放。在这种生活状态下,我们就会完全依赖外部条件和他人来获得幸福感。由于人和条件都在不断变化,我们永远都不会获得真正的安全感,也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我们往往拒绝那些可能是意义重大的、美妙的东西,却迷恋那些自认为伟大、实际上却是消极的东西。注意:你追求的、渴望的、想要抓住不放的是什么?你经常躲避、拒绝、隐瞒和逃避的是什么?你知道由此而带来的巨大损失吗?你知道它耗费了你多少时间、思想和精力吗?这种生活状态给你带来了舒适、安全或幸福了吗?不要欺骗自己,现在我们需要的只有一点:诚实。如果我们开始放手,开始敞开双手,敞开思想和心扉,就会扭转这个千年不变的固定模式。我们将意识到,个人的好恶并非衡量事物的标准,不能以此为生命的基础。我们之所以不喜欢某物,通常是因为不了解它。另外,我们摒弃的也许是真正有益的东西。此外,我们的好恶也在不断变化,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就可能避之不及。在我们学会消除恐惧的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务必要下定决心,不再清楚地区分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单纯地追求一件东西而拒绝另一件。相反,我们必须逐渐学会向生命中的一切敞开怀抱和心扉。道元是位伟大的禅师,他年轻时曾前往中国学禅。经过多年的潜心学习,他历尽千辛万苦重返日本。回到日本的时候,许多耳闻其事迹的人都前来拜访,希望知道他在中国有何收获。当他们问道元这些年在寺院里究竟学到了什么时,道元禅师说:

  “我带回来的只有空空如也的双手。”道元所说的“空空如也的双手”具有非凡的意义。只有双手空空如也,不抓任何东西,人们才会灵活自如,才会乐于奉献。他们可以感觉、可以触摸,可以向他人敞开怀抱,给与他人,同时也能接受礼物。道元张开的双手乐于接受生活的全部,并不依恋自己喜欢的而拒绝其他的。他非常愿意亲身经历所有的生活体验。让自己的双手空空如也。你紧抓的是什么?你能不能暂时张开双手,坦然放手?你能否不再紧抓渴望的东西,不再拒绝自己讨厌的东西?想象一下自己张开双手,放手某些东西;想象一下张开那双可能会握紧拳头准备与生活搏斗的手。停止挣扎,不再拒绝,坦然接受吧。不再拒绝生活,要拒绝恐惧在内心深处,我们并没有给生活多少空间。相反我们以各种方式评价它、谴责它、拒绝它、抛弃它、伤害它。恐惧以伤害生命为乐,这就是它存在的主要任务。不要让恐惧得逞,制造伤害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产生好结果。我们必须把自己从恐惧中解脱出来,去寻求另外的兴趣。当心中萌生伤害或者拒绝的念头时,你要明白,这种想法不属于你,它属于恐惧,你无需听任恐惧的疯狂之举。转身面对恐惧,对它说“不”。不再拒绝生活,要拒绝恐惧。学会应该对什么说“不”是对付恐惧最有效的药物。我们使用这种药物的方法有很多,当下最紧要的是对有害的依恋说“不”。练习一下张开双手,敞开思想和胸怀,这样便能重新获得灵活性、自发性和真正的安全感。拒绝僵化。一旦张开曾经紧握的拳头,伸出双手,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所有美妙的人、经历和内心的自由都会来到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乐意坦然放手的大师。事情发生了,他欣然欢迎;事情平息了,他也不强留。从前,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禅师,深受村民敬爱。这位禅师终日打坐冥思,而村民们则自发地给这位圣人送食物和其他贡品。所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他在那里的生活安详、简朴。忽然有一天,村里一个未婚的姑娘发现自己怀孕了,但是孩子的父亲却说他要离开,因为他还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准备,不愿照顾她和孩子。这个绝望的姑娘束手无策,没有人能帮她,于是,她便对村民们说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是那位禅师的。消息传到禅师的耳中,他只是淡然地说:“是吗?”村民们大惊失色,对这位禅师的看法立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一提到这个人的名字也会怒不可遏。他们说禅师的坏话,不再拜访他,也不再给他送食物。这位禅师听说这些事之后,仍旧只是淡然地说了一句:“是吗?”

  孩子出生了,那个姑娘把孩子送到大师的面前说:“给,这是你的孩子。”“是吗?”禅师说着,慈爱地伸手接过了孩子。禅师对这个孩子精心抚养。几年后的一天,孩子的亲生父亲又回到了村庄。他对自己当初离开的行为非常后悔,希望能与那个女子和孩子团聚,照顾他们。那个女人欣喜不已,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全村人。然后便和那个年轻人到禅师那里要自己的孩子。禅师淡淡地问了一声:“是吗?”便慈爱地将孩子送还给了他的亲生父母。于是,全村人又开始赞誉这位禅师,一谈起他就红光满面,兴奋不已。他们又开始拜访他的草屋,给他送礼物和食物。“是吗?”禅师说着,坦然地接受了村民们的礼物。这位禅师从来不受一切外来因素的影响,宠辱不惊,得失不计。他无所畏惧,能够完全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而时机成熟之时,他也能够完全坦然放手。“是吗?”是一种练习,是对事件的一种回应方式,包括好事和坏事,快乐的和痛苦的事。上面提到的那位禅师并未匆忙跳上生活的过山车,体验刺激,旅程结束后轰然倒下。相反,他自始至终只关注自己,不让自己受制于各种变化。他清楚地知道,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好的可以变成坏的,坏的可以变成好的;快乐可以变成痛苦,痛苦也可以变成快乐。大师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怀着浓厚的兴趣观察生活,坦然接受并关心发生的一切,从而不为发生的事情担心忧虑。他既不渴望获得赞誉,也不害怕受到责备。当别人抓住不放或者产生依恋的时候,这位禅师却不会恐惧,他有能力全心全力地去爱,去关心发生的一切;当它走的时候也会坦然放手。刺穿恐惧如果我们再仔细地观察那位禅师的行为,便会很容易地看清恐惧的根源,知道如何摆脱恐惧。在上面这个故事中,假如那位禅师奋力保全自己的名声;假如他因为村民们夺走了他的一切而对其怀恨在心,那么麻烦就会增加,使他自己和其他人产生恐惧。然而,那位禅师却拒绝仇恨、拒绝责备、拒绝怨愤,因为这些消极情绪只能使恐惧有增无减。如果那位禅师拒绝养育那个孩子,将那个女人拒之门外,不仅他的想法会深深地影响母子二人,还会在小山村引起轩然大波,而他也将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是,禅师却坦然接受了发生的一切,因而可以维持相对平静的生活,从而消除了他人和自己心中的恐惧。到了该放手的时候,如果这位禅师抱着孩子拒绝归还,如果他不知道如何归还给生活赋予他的礼物,那么,痛苦和恐惧将会再次出现。不过,他十分清楚,什么东西都不完全属于他,所有的一切只是逗留片刻,最终仍要离去。因此,他便不再害怕失去,依旧保持平和的生活状态。

  这位禅师已经懂得如何张开双手。他看到了生命的短暂,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只逗留片刻,终要离去。这个事实并未使他伤心,反而使他得到解脱,可以平静安详地生活。他并不依恋于某一种特定的结果,而是顺其自然;他也不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而抓住或者歪曲正在发生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法去爱。实际上,禅师只要放弃依恋和固守,他就已经能够完全奉献自己。这位禅师对生活的发展并没有特别的计划,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自己的重要价值、理应得到的荣誉和名声也没有特定的想法。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永远不受威胁的真正的安全之所。逃离恐惧或许那位禅师似乎不是凡人,但实际上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就是凡人一个。他唯一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明白拥有平和心境的基本原则,并且切实遵守。我们同样也可以按照这些原则,每天实践。本书就是要教你如何逃离恐惧,书中的每个练习、每条建议、每句至理名言都是恐惧编织的黑暗中的一丝亮光,我们应该让这些光闪耀。有时,光线忽明忽暗,我们在光亮中看到了出口,旋即却又落入恐惧的黑暗中。这种情况极为自然,只需继续让光亮闪耀,带来更多的光线。当恐惧不期而至的时候,停下脚步,直面它,把它当作空气一样呼入体内,然后再呼出来。立即选择你认同的建议,开始练习。如此一来,墙上的裂缝,也就是你逃离的方式,就会越来越大,而恐惧的攻击力也会越来越弱。最终,恐惧欺骗我们的谎言也将逐渐被揭穿。亚历克斯开始逃离恐惧,生活也因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周围的人对他更好了,各种活动也变得更加容易了,而他也开始对生活方向有了新的认识。很多时候,他的确觉得心胸开阔,心情舒畅。然而,忽然之间,亚历克斯又把自己冻结了。他说,事情简单得让人害怕,生活方式的变化也让人心惊胆战,他想再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过一段日子。于是,他暂时陷入了那种貌似安全的逃避之中。尽管如此,他已经尝试了不同的滋味,因此,他的这种逃避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在内心深处,他已经知道了拜托恐惧的方法。为什么逃离恐惧本身会让人害怕呢?原因在于:假如放手恐惧,有些人不知道什么能带给他们安全感?他们早已相信了一个弥天大谎——恐惧可以让他们安全舒适。因此,如果他们越害怕,就对危险越警觉;事情越稳定,生活就越安全。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我们越害怕,就越看不清事态的发展,也无法看清彼此,或者真正倾听他人。我们脑海中萦绕的只有那些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恐惧冻结了我们正常的人际交往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我们变得越来越僵硬,往往感觉生不如死。死人僵硬不动,而活人却灵活自然,能够适应各种条件,能够自由地付出、接受,能够坦然地放手。恐惧引诱我们牢牢地抓住一切。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产生恐惧的正是我们的固执,攥得越紧,手里的东西就会碎得越厉害。

  停下来:想一想,你紧抓的是什么?你害怕放手的是什么?眼下,你只需留意一下这些问题,看看自己抓得有多紧,看看你如何拒绝失去和改变。你在与时间抗争吗?你不愿失去所有想要的或者喜爱的东西吗?这样做对你喜爱的东西会产生什么后果?随时留心这些问题。我们拒绝放手,实际上是在与宇宙的一种力量抗争,即变化的力量。当然,最终获胜的必将是这种强大的宇宙力量。谁也不能阻挡潮涨潮落,谁也不能阻挡太阳朝升暮沉,哪个人愿意这样虚度光阴呢?然而,许多人偏偏要与事情、人们、信仰、思想、需求的变化抗争,所有这些都是不请自来,最终都要悄然而去的。我们抱怨自己,谩骂他人,谴责上帝,发誓永不再爱,不再关心任何事。毫无疑问,这种状态正是恐惧煽风点火制造的疯狂行为。恐惧对疯狂情有独钟。它不仅鼓动疯狂,实际上就是疯狂本身在千方百计地试图扰乱我们的正常思维。然而,只要我们看透它的本质,只要我们把疯狂当作疯狂,神智便会恢复。疯狂的生活方式非常危险,拒绝面对现实十分愚蠢。不过,人们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同样可以理解,t.s.艾略特对这种情况的描述极为贴切:“人们不能承受过多的现实。”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恐惧已经渗入了我们的骨髓,使我们无法体味现实。但是,真正能带我们驱走恐惧、逃出牢笼的只有现实。现实有益无害尽管恐惧对现实编造了无数谎言,但现实的确有益无害。这至理名言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实际上,这句话是另一句至理名言的基础),因为恐惧不断训诫我们:现实充满危险,恐惧益处多多。现在,赶快放弃这种可笑的观念吧。如果生活的现实有害无益,那么我们的生存、成长、奋斗、爱、笑、创造、崇拜从何谈起呢?我们怎能看到周围美丽的世界呢?我们又怎能在饥饿时吃饭,或者拉朋友的手呢?那么,是谁把我们受邀参加的盛宴变成了囚禁的牢房?是谁怀着恶毒的眼光看待生活?停下来:想想生活的美好,它是如何给予你、支持你、滋养你的?停下来扪心自问,你有没有感谢过这一切?你有没有给予、支持、滋养过生活?对于生活馈赠的礼物,你是坦然接受还是断然拒绝?除了“强迫性复现症”之外,人们通常易患另一种疾病,我称之为“拒绝生活强迫症”。我们往往以各种方法拒绝生活,却反而抱怨生活拒绝了我们。(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论述。)就目前而言,“拒绝生活强迫症”的直接根源就在于我们不愿面对现实。一旦转变这种错误的观念,我们将会充分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幸福。

  许多人之所以拒绝现实,主要是因为害怕变化,他们担心自己体味到的美妙的东西会转瞬即逝。不过,尽管一种体验会消失,但立即会有另一种体验等着你。只要你不忙着把它与曾经的或者即将到来的体验进行对比,每一种体验都将美妙无比。我们无需害怕短暂,而应全身心专注于短暂的过程,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转瞬即逝的世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人生苦短,转瞬即逝。我们来到世间,活上一遭,溘然而去。尽管这可能引起恐惧和悲伤,但同样可以成为我们快乐简单生活的理由,也可以让每一天都显得弥足珍贵,让我们看清生活中真正重要的、珍贵的东西。面对并接受生命短暂这个事实可以让我们享受生命的每时每刻,珍惜每次际遇。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强我们的决心,不允许我们宝贵的生命之旅被恐惧充斥。“如果真正意识到相伴的人某天会离开人世,谁能不和善呢?”恐惧却不愿让我们看到这个事实,它让我们戒备短暂的生活,告诉我们目前的生活状态将会永远如此。恐惧提供各种方法试图让我们永葆青春,假装时间永远停滞不前。然而,生活的短暂性却无法防备,它是生命最基本的事实。一旦我们明白这一点并坦然接受,一切都将开始改变。我们害怕短暂,企图通过依恋和执著来躲避这种恐惧,试图让一切都显得固若金汤,似乎生活本身便有赖于此。我们的生活本身似乎完全依赖人际关系、金钱、地位和成就,因此举止言行处处体现着这种观念。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生活依赖的是其他东西。当我们发现生活的真正根基之时,就会完全摆脱恐惧的控制;如果我们觉得生活依靠的是变化的、不稳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恐惧便会完全占据上风。结尾:练习不再依恋,坦然放手1.松开紧攥的双手你抓得最紧的是什么?它妨碍了你什么?你愿不愿意稍稍松开双手让它离开?今天,就请你稍稍松开双手,明天再松开一点。2.别再区分好恶你是如何区分个人好恶的?你追求的是什么?拒绝的是什么?这样做你失去的是什么?今天,请你转变一下。别再追求喜欢的东西,也别再拒绝讨厌的东西。无论发生了什么,只需坦然面对,淡淡地说一句:“是吗?”3.来临之时,欣然接受;离开之时,坦然放手。看看你的依恋和执著是如何制造恐惧的。请你下定决心:今天一整天都不强求任何事情,而是顺其自然。来临之时,欣然接受;离开之时,坦然放手。如此一来,你的感受将会与此前不同,而世界对你的回应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4.别再拒绝变化你是不是总想让事情一成不变?这种一成不变的状态持续了多久?事情是不是最终仍旧发生了变化?你过去是如何看待这些变化的?你为此谴责过自己或别人吗?你有没有试着改变这种状态?现在,你能否让凡事都顺其自然?5.让变化顺其自然你有没有迫切地想按照自己的时间和方式改变某件事?如果这样,你实际上是把自己的需求和观念强加于这件事本身。你能不能任事情顺其自然,不再插手,让变化按照其自身的方法、时间和节奏发生?即便你万分不情愿,变化也仍旧会按照自己的时间和节奏发生,插手又有何用?我们之所以插手是因为想要其他东西,想让自己感到安全。但是,能带来安全感的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远离恐惧。当你不再推三阻四,不再试图改变生活的时候,内心深处的恐惧便会逐渐消失,安全感自然会逐渐增强。你不妨试试看。至理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承认生命的短暂吧,与之和平共处。花些时间观察那些自然而然发生的变化,拥抱这些美妙的变化,看看它们如何带来新的经历。接受你自己以及所爱之人的变化。对于你本来可能会拒绝的事物,同样花些时间注意它们的变化,你现在还会拒绝它们吗?练习一下如何享受变化,欢迎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注意到脑海中闪现出对改变的灾难性期待,需要做的就是注意它、拒绝它,对它说“不”,然后放手。专注于生命赐予你的所有。你应该明白,那些期待只不过是恐惧这个跳梁小丑在蠢蠢欲动罢了。

  第三章倾听内心的呼唤

  “只有真实地生活才能真正做到眼明心亮。”——爱默生桑德拉担任公司高层已经十二年有余。尽管公司遇到了一些困难,她仍然一如既往地尽职尽责,以为公司面临的问题很快就会解决。她认为自己是公司团队中的重要一员,自我评价颇高。可是,一个周五的早上,老板走到桑德拉面前,对她说公司不再需要她,要立即将她扫地出门,她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桑德拉以前根本没有意识到公司问题的严重性,也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被炒鱿鱼。老板刚宣布完命令,桑德拉的电脑及所有的业务联系人均当即封存,贴上了封条,她只有几分钟时间收拾私人物品,甚至连与朋友和同事道别的机会都没有。转瞬间,她在公司的身份便被完全抹掉了。桑德拉震惊之余,却束手无策。这件事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已经超出了她的承受能力。桑德拉突然被炒这件事在同仁中引起了极大的混乱,一时间人心惶惶,不知道同样的厄运接下来会降临到谁的头上。对于公司的实际状况,桑德拉此前显然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将现实拒之门外,忽略了一些明显的迹象。假如她当初能注意到这些迹象,便会更好地准备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但是,忽然被辞退之后,桑德拉无法接受这个沉重的打击,不知该何去何从。接下来,她也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或者跟朋友倾诉苦恼,获得安慰,并最终寻找新工作,而是完全隐退到幻想和梦想中。她变得不敢迈出家门一步,不敢尝试新东西,终日回想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遭遇。有时候,桑德拉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无可厚非,发生的变故根本不是她的错,所以便花很长时间自怨自艾;而有时候她则幻想着去跟公司讨个说法,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脑海里萦绕着报复的快感;还有些时候,她则会埋怨自己,觉得自己如今的状况都是由于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于是便无情地惩罚自己,历数从前所有的失败经历,为此而对自己深恶痛绝。桑德拉这种矛盾的状态反映了她性格的不同方面,它们交替出现,控制了她的想法。事实上,这些相互矛盾的内心的声音并没有告诉桑德拉如何解决问题,反而让她更加脆弱,更加不知所措。她不知何去何从。生活中发生意料之外或者令人震惊的事情时,许多人都无法承受。我们对变化猝不及防,从而受制于恐惧,似乎整个世界都危机四伏、缺乏理性。我们不知道下一只鞋子什么时候会落下来砸在自己头上,不知道能真正相信谁,哪里才是安全之所。我们不仅失去了依靠别人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依靠自己的能力。我们不再确信发生的一切,不清楚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很容易遁入幻想世界,似乎幻想可以带来慰藉,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事实上,这些幻想只能切断我们与现实、与可行的解决方法及平和心境之间的联系。虚幻的慰藉“人们不能承受过多的现实。”——t.s.艾略特许多人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幻想和空幻世界中,但是我们却并未意识到,因为这是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一旦出现了棘手的问题,强烈的愿望受到打击,恋情危在旦夕,或者感到无助、受到伤害时,幻想就会作为处理困境的方式,像庄稼地里的杂草一样冒出来,而很多时候甚至很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这些幻想有许多作用。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给了我们些许慰藉,提供了一个解释和解决方法,使我们认为自己是在切实地解决问题,自己是最终的胜者。通常,在我们的幻想世界中,我们往往会大获全胜。我们找到了渴望已久的爱,重新获得自信,除掉了敌人;有时会把自己当作一个倒霉的受害者。幻想就像毒品一样,可以暂时抚慰我们的创伤,保持短暂的冷静,让我们误以为一切正常。另一方面,幻想也可能强化我们对自己的消极看法,扭曲真正的自己,掩盖业已取得的成就。

  停下来:回想一下你有没有遇到过棘手的问题。当时你是怎么“考虑”的?你用什么样的梦想和幻想取代了问题本身?这些幻想真正带给你的是什么?你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因此而发生了改变或者改善?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幻想世界?无论如何,这些幻想都十分危险。尽管它们起初会从某种程度上缓解压力,但从本质上讲,它们与恐惧乃一丘之貉。幻想让我们逃避现实,使我们的精力浪费在痴心妄想上,却未能真正面对或者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而问题本身以及背后隐藏的恐惧却往往有增无减。由于无人问津,它们便肆无忌惮地进一步发展、恶化。这些问题可能令人震惊,因为我们极少意识到幻想的存在。它们往往不知不觉地侵入我们的大脑中,一遍遍地重现,直至跟我们熟稔得像老朋友一般。许多人精神高度紧张,往往将幻想误认为现实,并未停下脚步仔细看看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这些人与桑德拉一样,终日生活在幻想中,以为一切正常,自己深受器重,却并未觉察到现实生活中的诸多迹象和信息。最终,当残酷的现实忽然间大张旗鼓地出现,当某个人突然被解雇,或者恋人要分手的时候,他们便会大惊失色,六神无主。因为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会发生这种事,也从未打算真正听到或看到事情的发展。停下来:回想一下你陷入幻想世界的经历,看看你在这上面浪费了多少时间。将你主要的幻想以及背后的推动力写下来。现在,你已经意识到了幻想的存在,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可以当即阻止幻想进一步发展。闭目塞听幻想可以转移我们对现实问题的注意力,从而使我们闭目塞听。眼前无论是什么,我们都熟视无睹,看到的只是自己脑海中的幻想;无论别人说什么,我们都置若罔闻,听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其他内容肆意歪曲。我们的观念和幻想就像一个过滤器,通过的是我们想听的信息,而过滤掉的则是那些不喜欢或者与自身愿望相悖的内容。卢对玛拉情有独钟。一天,卢亲耳听见对方说也喜欢自己,便欣喜若狂,激动地告诉周围的朋友,说他和玛拉就要订婚了。然而,他却没听到玛拉真正说的是什么,也没注意到她说话的语气。玛拉对卢说的是:如果有朝一日他能学会倾听,理解她的感受,她可能会喜欢他。这番话的重点在于:玛拉认为永远不会有这一天,而她对此感到难过。当一段感情忽然结束的时候,许多人对曾经的恋人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无数次告诉你我的感受,可你却从没听进去。是你自己把我拒之门外的。”你拒之门外的是什么?每一天,现实都会带来很多信息、迹象和机会,它也会带来惊喜的礼物,等待有人接受。你准备好接受了吗?抑或你正沉溺于幻想世界,想象着会发生什么,应该发生什么,或者这个世界会如何待你?

  有些人以为,只要我们生活在幻想中,将不喜欢的信息拒之门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至少不必面对幻想背后隐藏的恐惧。但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拒绝面对现实只会让你更易受伤、更加迷茫、更加危险。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了解事态的发展,我们就无法采取必要的措施。由于问题得不到处理,潜伏的恐惧感便会日益加重。若要消除恐惧,最重要的是提高辨别力,明白现实带给你的是什么,避免陷入幻想或者迷失在幻梦之中。只要你能真正看清现实,自然便会找到应对之法。想一想:你喜欢幻想什么?疲倦的时候、小憩的时候、喝咖啡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幻想?它能带给你快乐吗?或者它是对恐惧的幻想?了解自己经常出现的幻想,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处理解决,自己渴望或者害怕什么。一旦发现需要处理的问题并切实解决,对应的幻想便会消失。把生活中隐藏的需要处理的问题写出来。只要意识到它们的存在,白纸黑字写在纸上,对它们的恐惧便会减弱。如果我们单纯地压制、掩饰自己的需求、欲望、恐惧和问题,恐惧并不会离开,而是变得越来越强大。强迫性行为受制于幻想和梦想的时候,强迫性思维便会应运而生。患有强迫症的人缺乏安全感,惶恐不安,甚至处于失控状态。他们会对某件事反复考虑,试图弄清楚此事的来龙去脉,以便从内心深处接受目前承受的痛苦,或者确保未来安全无虞。这些人不愿承认自己已经失控,反而借助某些重复的行为和做法来制造出一种稳定感、安全感和控制感。然而,他们却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些重复性行为不仅限制了他们的生活,而且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快,这些行为就会变成强迫性行为,夺走此人的自由。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人,几乎没有自由、自愿或者快乐可言。此外,这种所谓的安全感并不能持久,基于人为的、不真实的安全感十分脆弱。一旦某个老做法没有进行,或者某个行为没有完成,危机感便会重新出现,人们就会感觉安全再次受到威胁,重新陷入失控状态。强迫性的重复思维、行为和幻想并没有积极地帮我们收集事实,看清事实,却似乎在保护我们免受痛苦,它们似乎提供了一种获得平衡或者重获自我价值感的方法。不仅强迫症患者如此,泛言之,我们所有人都是这样。所有人都想通过各种幻想、老习惯、老做法和不愿放手这种自动的思维方式达到控制恐惧的目的。尽管这些幻想、观念、习惯和强迫性行为看似能够给人慰藉,但实际上背后指使它们的正是恐惧,同时它们也在为恐惧推波助澜。我们越沉溺其中,现实就越可怕,而我们也就越无力进入现实世界,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对于这种困境,我们有许多处理方法,有许多适用的良药。第一种方法是:

  只管去做:采取行动“望洋兴叹而不乘风破浪者,必不能穿越大洋。”——泰戈尔说来奇怪,其实治疗幻想和强迫性思维依赖症的良药非常简单,那就是:只管去做——采取行动。站起来,走出去,融入生活,只管去做些事情。无论你感觉如何,只管迈出第一步,才能有第二步。在这个过程中,恐惧会竭力阻止你,让你再等等,再考虑考虑,掩饰一会儿,做好准备,推迟片刻,确保所有条件都完全具备之后再行动。当然,事实是:条件永远不会完全具备,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恐惧对你说你还没准备好,警告你要小心谨慎,否则会摔跟斗,当众出丑。对恐惧说:摔跟斗,犯错误,当众出丑又怎样?没关系的。跟活死人的生活相比,这根本算不得什么。谁能为所有事都做好准备?如果我们非要等到时机成熟,将会永远囚禁于幻想之中,什么事都做不成。采取行动,我们才能准备妥当。找一件你拿不准要不要做的事,现在就开始付诸行动。停下手边的其他事,别再三思,只管去做。一旦开始行动,接下来的步骤便会简单许多,我们也会逐渐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只要采取行动,我们便会从中发现、了解、挖掘自己巨大的潜力。我们了解了自己选择的结果,便可以进行新的选择。成功和失败有何不同?如果终日害怕失败,便会完全处于恐惧的魔爪之中。一位大师曾经这样说:“生活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道元禅师错误是朋友还有一剂药也很有效。错误本身无可厚非,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不跌倒就无法站起来,小孩子如果总是害怕摔倒就永远学不会走路。跌倒了再爬起来其实非常正常。同样,采取行动,从中学习,强健肌肉,继续前进也极其正常。如果总是害怕失败或者犯错,我们就永远无法进步。实际上,犯错也是件好事,说明我们已经冒险了,已经开始与恐惧抗争,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战胜了恐惧。你要明白:只要你做了战胜恐惧的事,只要你反抗了这个恃强凌弱的家伙,只要你敢于冒险,直面恐惧,并采取行动,你就是胜者。行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削弱了恐惧对我们的控制。如果跌倒了一百次,这就意味着我们胜利了一百次,直面恐惧一百次,经过了不屈不挠的努力,又勇敢地站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变得越来越坚强,同时也削弱了恐惧的力量。我们已经重新发现了真实的自己——绝对比恐惧更加强大。想一下:你犯错跌倒的经历,仔细想一想。把它写下来,描述一下发生了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你没有学到什么。同时也写下来你“认为”应该发生什么。难道这就是你认为此事失败的原因吗?因为结果不在你的预料之中?因为你觉得痛苦?是谁说这是个错误?如果结果是另一种情形,是不是就没关系呢?

  一个错误之所以是错误,纯粹是我们自己的判断。但实际上,那只是发生了某件事,出现了某种结果而已。为什么称之为错误呢?难道就是因为我们无法控制生活的所有方面?谁又能做到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意思的是,每个人都害怕犯错,认为自己无论何时都必须完美。这些想法其实是恐惧之言,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幻想中。对于这些愚蠢的谎言,我们应该置之不理。如果真的犯了什么错误,也不必害怕,要坦然接受。犯错怎么了?再想一想:犯错怎么了?将你犯错的经历都写下来,谁在乎呢?发生了什么呢?那是世界末日吗?你从错误中汲取了什么教训?将你正确的时候也写下来,那时又发生了什么?你的生活有任何改善吗?现在,请你写出五种可能犯错的方式,再写出五种可能正确的方式,你确定吗?是谁这样说的?你想一辈子都生活在害怕犯错的恐惧中吗?害怕犯错、永远追求正确的做法会把自己和别人一起逼疯。如果我们认为某人犯了错误,往往会不自觉地将其拒之千里;或者,如果我们认为某人比自己更正确,就会觉得不平衡。无论我们自己还是别人犯的错误都只能证明一点:我们非常糟糕,一无是处。以这种方式生活,我们就深深地陷入了海市蜃楼的怪圈。海市蜃楼不仅出现在沙漠里,同样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走在沙漠之中,我们会看到前面有一个虚幻的湖泊,看起来跟真的一样。但实际上,那泊湖水只是口渴造成的幻觉。我们以为它是真的,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喝水;但是,跑得越近,湖泊就离得越远。湖水似乎只有咫尺之遥,于是我们在酷热的沙漠中愈加奋勇地奔跑,越来越渴,愈加渴望喝到湖水。然而,近在咫尺的这个海市蜃楼(任何海市蜃楼)永远都无法缓解我们的口渴。渴望完美、永远正确、永不犯错也仅仅是个海市蜃楼。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让我们几近疯狂,却从未让我们得到智慧,体味完满。只有看清海市蜃楼的本来面目,明白它并不存在,只是我们的幻觉,才能打破那种可怕的恶性模式。追求完美、担心犯错的观念也是一样的道理。生活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生活就是行动、反思、再行动的持续过程。重要的是,要敢于全身心地投入,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尽量关注现实,去看,去听,去感觉,然后作出回应。首先,你要全力以赴地采取行动,剩下的就不单纯是你自己的问题了,因为你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要担心行为的后果当我们说“只管去做”的时候,意思是说,不要关注行为的后果,忘掉结果,关注行为本身。为了做而做,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送给别人礼物的时候,不要暗自希望对方感谢你、回赠给你礼物或者恩惠。如果这样的话,就不是“只管去做”了,而是另有企图。怀着某种企图做事往往会造成一种失衡状态,因为我们的一半注意力都集中在回报上面。如果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有些人便会忿忿不平、怀恨在心。这时候,我们的礼物就丧失了其真正的价值,而变成了一种变相的操纵形式。

  约会的时候,不要坐在那里心不在焉,脑海里想着自己有没有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说话是否得体,他觉得你漂不漂亮,或者他是否会再打电话给你。你应该做的就是去赴约,真的在那儿,跟另一个人在一起,把所有精力集中在这个人身上,认真倾听,适时回答。享受这段时光,多多了解这个人,但不要抱有任何期待。期待会诱发对失望的恐惧。为了得到预期的结果,我们往往会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我们不知不觉就被分裂成了两半,其中一半无时无刻不在审视另一半的表现,判断我们是否得到了想要的结果。此时,我们就显得心不在焉、六神无主。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其实把别人当作了一件满足自己需求的物体。当然,我们也可能成为自己的物体,随意摆布。如此看来,我们变得垂头丧气还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吗?我们甚至可能会连自己都害怕。如果生活在期待的世界中,我们根本不可能时刻了解真正需要或正在发生的事。了解事情的发展,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激动啊!然而,大多数人却并未如此,相反,我们任由幻想和内心渴望的摆布。停下来:专注于你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以及真正发生的事情。别再关注你的内心世界,全神贯注于现实世界发生的一切。如果你是独自一人,不妨认真聆听你听到的,观察你看到的,感受轻拂面庞的微风,注意身体的感觉和姿势。此时此刻,你在做什么?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件事上。如果你在切菜准备做饭,那就专注于切菜的每个动作;如果你在读报,就放下报纸,注意一下卖报人,街上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以及正在进行的一切。如果你跟别人在一起,就要真的在那儿,不要有任何期待。让每一刻都自然而然,不要填补短暂的沉默,不要预料对方要说什么,不要插话,让一切都顺其自然。如果某种感受油然而生,你只需感受它,不要追求或者逃避任何事。同时,展现真实的自己,不要希图从别人或者你花费的时间中求得任何回报。现在看看你的焦虑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过分关注行为的结果,就会出现焦虑、恐惧和惶恐情绪。反之,如果只是将自己完全置于行为本身,享受它,全力去做,必然会在做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而恐惧也将销声匿迹。此刻的你全心全意、心无旁骛,你的行为不是为了控制别人或者自己。这种全神贯注、全心全意的行为被称为内观的生活,或者随时恭候的生活,是治疗任何恐惧的灵丹妙药。玩玩具“我们小时候玩玩具,长大后想要真正的东西。”

  ——内山禅师我们大半生时间都在玩各种玩具,甚至我们的孩子、朋友、爱人和家人都可以成为一种玩具,能带给我们快乐,使我们不至于无所事事,让我们分散注意力,帮助我们摆脱无聊,打发时间。当然,幻想和海市蜃楼同样也是玩具,而且是最精美方便的玩具。无论何时,只要打声招呼,幻想和海市蜃楼便会立即出现,带给我们暂时的快乐,分散注意力;而且似乎能使我们摆脱无聊、孤独和沮丧。幻想也能让我们精力充沛,活力十足,因此我们很容易对其产生依赖感。有些幻想会让我们觉得生活有了目标,然而,如果这些只是幻想,这种感觉迟早都会消退。一旦兴奋感消失,我们可能会比原来更加消沉。在幻想世界中,我们根本无法找到真正的目标以及脚踏实地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真正的目标和脚踏实地的生活方式在哪里呢?怎样才能找到呢?它与玩玩具有何不同?当我们的玩具坏了或者幻想不管用的时候,我们通常不是问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而是去寻找另外的新玩具。好像没有玩具、没有幻想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停下来:看看你的哪些玩具已经坏掉了。你仍然不愿丢弃吗?你想要新玩具吗?你能不能暂时停下这一切,不要玩具,一无所有?尽可能多地保持一无所有的状态,它其实是一个宝藏,各种新机会都将由此而生。真正的东西源于一无所有,而非其他。在第二章中我们曾经谈到,放弃虚假的东西,真正的东西将会自然出现,在这里同样如此。只要你认识到了手里的玩具,断然将其丢掉,那么,能给你带来安全、快乐、活泼和真正目标的东西将会自然出现。“鱼无水则亡。水是鱼的生命,空气是鸟的生命。”——道元禅师什么是你的生命?给你提供饮食和营养的是什么?如果找到了答案,你将会在这个世界上如鱼得水,不会轻易受制于恐惧。列出来你喜欢玩的玩具。哪些你最舍不得?现在,放弃其中一个玩具几天时间,看看感觉如何。取而代之的是什么?也许你不再长时间看电视,你怎么看待腾出来的这几个小时?这段时间用什么填补?你是怎么利用这段时间的?它对你有何影响?耐心一些,只管去做,让其他的结果自然出现。在放弃玩具的过程中,不要对自己有任何期待,让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显现。如此一来,你将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力量,焦虑也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消散。你并没有控制结果,你只是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好奇地静观事态自然发展,耐心地等待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允许它自然显现“允许”是个奇妙的字眼,它与恐惧水火不容。当我们允许真实滋养的事情自然显现的时候,就不再插手生命,不再对其他的人或事或者我们自己指手画脚。我们不再强求什么结果,也不再干涉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如果需要作出选择或者决定,我们不再手足无措,而是允许它自然显现。在这种生活状态下,我们将会获得无穷的慰藉和能量。通常,我们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歪曲自己和他人,推推搡搡,要求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为了解决面对的问题而逼迫所有人;但是,这些所谓的问题绝大部分却并非真正的问题,它们只是玩玩具的另一种形式而已。问题刚一出现苗头,我们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把它揪出来,让它变成真的,然后便开始考虑、计划、制定战略、折磨自己,直至最终把自己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监狱。

  但是,如果我们允许答案自然显现,就能摆脱这个过程。我们默默听命于一个更大的智慧,一种解释生命秘密的新方法。我们允许水涨水落,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方向、一种生命力、一种向导时刻都知道什么才是对的。当我们不再挣扎、不再紧张、不再强求、不再谋划的时候,便会彻底放松,允许这种智慧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这种智慧源泉知道对我们来说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好的,它无时无刻不在陪伴着我们。然而,我们却还没有允许它自然显现,而练习“允许”这一良药来消除恐惧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你允许某种简单的事情发生,比如,允许朝阳在清晨升起,允许夕阳在傍晚落山。现在,允许某件稍难一点的事情发生,比如,允许你的伴侣畅所欲言,允许自己感觉疲惫,允许孩子一遍遍地要他想要的东西。不要责备他们,不要说“不”,只需允许。这个练习的目的在于体验允许的感觉。大多数人往往与发生的一切作斗争,我们奋力回击,意欲控制,试图按照自己的要求塑造生活。现在,我们要彻底扭转这个过程,学习如何允许。同意自己允许。你允许的越多,就会变得越和善、冷静、快乐、安全,而身边的人也会受到你的感染。试试看。允许的过程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允许得越多,自己的直觉就会显现得越多。只要我们了解掌握了自己的直觉,就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东西,同时也将切断恐惧产生的根源。欢迎直觉:与内心的声音对话若要了解自己的直觉,必须首先知道并倾听内心的声音。每个人的性格都具有多面性,而内在的声音便反映了我们性格的不同方面,它们表达了各种各样的幻想、梦想、需求、信念和期待。这些声音发出的信息往往互相矛盾,常常削弱我们的判断力,破坏我们的努力。我们可能选择了一条道路,但是走到半路,内心的一个声音却让我们掉头往回走。我们刚启动一项新工程,忽然间另一个声音却让我们怀疑、担心。我们爱上了某个人,感到非常幸福,此时却有一个声音对此人横加指责。究竟哪个声音是真的?事实是什么?我们应该相信哪个声音?然而,我们却从未想过这些问题,因为绝大部分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存在各种不同的声音,不知道自己得到的是相互矛盾的指令。我们只是按照一时的冲动,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实际上,这些冲动并非随意,而是对内心各种声音的直接回应。尽管内心的许多声音可能会引发恐惧,但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倾听它们,这一点至关重要。由于这些声音可能会产生威胁,所以我们往往选择充耳不闻,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潜意识中没有听到它们的话。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这些声音仍在跟我们说话,会对我们的行为和感受产生某种影响。将这些声音拒之门外并非良策,这样做只能让我们听从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某种指令,使我们头脑不清,失去选择力。反之,如果我们能认真倾听并判断出内心的声音,就可以重新联系现实,驾驭内在那些分散的力量。

  当我们学会允许内在的声音畅所欲言的时候,当我们认真倾听它们的时候,不仅诸多的困扰和恐惧会自然消除;同时还会惊喜地发现,竟然有许多宝贵的信息在等着我们。仅仅是意识到这些不同声音的存在就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解脱。如果我们内心的一部分终日生活在沉寂中,无人倾听,不被接受,不为所知,就会产生混乱。反之,如果这一部分或者这个声音可以畅所欲言,如果我们真心接受它、倾听它、感激它,其中的大量能量便会得以释放,许多愧疚和困扰也将不复存在。首先,不要说话,闭上眼睛,专注内心。你可以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呼吸,或者只是一动不动。体验你正在感受的某种情绪,或者思考某个困扰你的问题,全身心地感受这种情绪或问题,体味内心和脑海中的感觉。只需感受,无需付诸语言,不用解释。你需要做的只是专注于发生的事情,观察、聆听、允许。现在,扪心自问:是谁在体验这些感受?令人吃惊的是,你会听到一个答复,但是每个人得到的答复方式却不尽相同。对有些人来说,他们真的听到了某个声音,有人想对他们说话;有些人可能会看到一个图像,而有些人则仅仅只有某种模模糊糊的感觉。你需要做的只是提高意识,接受以任何方式出现的答复。你越宽容,发现的就会越多。如果没有得到答复,也没关系,坦然接受好了。现在,再问一下自己:那种感觉想对你说什么?你需要知道什么?仅仅是问问题本身就能产生各种回应。有些人开始痛哭,有些人却大笑。被人关心照顾的感觉奇妙无比,毕竟,还有人在那儿倾听你的内心世界。不要对这些回应品头论足。无论得到什么答复,你只需说声“谢谢”。一旦你对听到的内容进行评论或者索性拒绝,那个声音就会戛然而止,不再开口。你应该允许它畅所欲言,让它知道你感谢它与你分享的一切。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难题。虽然听到或者发现了什么,却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事实上,你根本无需知道,只要认真倾听。然后,你可以问问自己:还有没有另一部分,另一个声音,或者另外一种理解有话要说?十有八九,还会有另外的一部分(或者几部分)以不同的方式应声而答。你的内心对这件事还有其他看法,对这种情况还有不同的回应。有时候你甚至会忽然发现某种智慧或支持。允许内心的不同部分参与对话,允许他们相继登台。问问各个部分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它们怎样在这件事上实现和谐?有时候会出现僵局或者矛盾。这时候,你应该再问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还有一部分,一个更加睿智、资历更老或者更有经验的部分知道如何处理,或者有什么可以补充?

  此时此时,你的直觉便会应声而出,想方设法来填补缺口,创造和谐,提供解决方法,而且往往会带来平和的心境。增强直觉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那么一部分,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我们邀请这个部分参与其中,当其他部分畅所欲言,表达过自己的感受、需求、恐惧和欲望之后,这个资历更老、更加睿智的部分便会将讨论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找出一种可行的方法来满足所有部分的需求。这个资历更老、更加睿智的部分是个天生的协调者,它了解所有部分最真切的需要,知道如何以最佳方式满足它们的需求,知道如何联合矛盾各方,将原本可能在争斗、沉默和恐惧中耗费的能量收为己有。我们可以将这个睿智的部分称为直觉、永恒的智慧、内心的主人。问问它,看它想让你怎么称呼它。允许它掌控一切。直觉是通向远离恐惧生活的直接途径,它以我们真实的自己为基础,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我们要向哪个方向走。与自己内心对话这种练习方式效果非常明显。不过,真正进行起来可能有点困难,刚开始不要抱太大期望,只需循序渐进,接受出现的一切,一定要记得表示感谢。起初这可能显得有点古怪,但很快就会变得十分自然。对自己本身来说,我们就是别人。当我们向其提供自己的时间、耳朵和心灵,当我们停下来聆听内心,关注内心世界的时候,内心深处原本感到失落、孤独、受人冷落的部分就会逐渐意识到有人在关心自己。多年之后,终于有人在那里倾听自己的倾诉了,而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如果某一部分向你要什么东西,而你也答应给它,就一定要做到。你要经常这样做,让它们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去,确保它可以依靠你。在你重复这个过程的时候,其实是在建立信任。你在学着信任自己,把一直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东西送给自己,而内在的自我无法判断其中的区别。如果你像别人那样给它时间和关心的话,它就会感觉到自己被人爱、被人承认、被人关心和尊重。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完全控制了它们,帮助你战胜孤独感和失落感。这样一来,你内在的自我便不必虚构那些幻想、梦境和海市蜃楼了,它们可以实实在在地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有人真的可以倚靠,我们就可以活出真正的自己,而不必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不放。请你务必明白这一点:你永远都可以选择在那里陪着自己,可以选择停下脚步、认真倾听。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原本觉得不被需要、不被倾听、不被关心的内在的自我就会逐渐强大。在你踏上无畏生活的旅途中,所有这些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结尾:练习聆听内心的声音

  1.与内在的声音对话每天花些时间与内心的声音对话,跟它们见见面,欢迎它们,了解它们,最重要的是,允许它们畅所欲言。

  2.练习允许无论今天发生了什么,坦然接受。如果不接受,你可能是在将现实拒之门外。你越允许真实的生活展现,就会越清楚地意识到真正呈现给你的是什么。只要允许事情发生,你就会做出自然、健康、富有建设性的回应。

  3.辨别真假每天都要练习认识现实。别再沉溺于梦想,把注意力放在真实发生的事情上面,如果可能的话可以付诸笔端。将一页纸分成两栏,一侧写上发生的事情,另一侧对应写上希望发生的事。让自己多考虑现实发生的事情,每天花的时间逐渐增加。这样做得越多,你就越有能力生活在现实中,把无用的幻想束之高阁。你甚至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喜欢现实发生的事情,同时也将了解现实的强大力量,明白它是在帮你成长;最重要的是,你会发现:现实其实一点都不可怕。

  4.犯错的时候不妨坦然接受犯错的时候,你要立即承认,并且允许自己犯错。你应该明白,犯错本身并无不妥。你可以写出在某种情况下易犯的五种错误,然后从中选择一种,去有意识地犯错,看看会发生什么。当你对错误的恐惧消除之后,将会更清楚地看清现实、接受现实。

  5.享受每个错误如果你在某件事上犯了错误,要勇于面对,还要为自己已经大胆采取行动而感到欣慰,因为现在你可以成长了。想想自己能从错误中学到什么,其实错误并未产生什么可怕的后果。如果要进行改正,应该尽快,不要感到愧疚,这毫无必要。只需认识到你也是凡人,然后继续前进。至理名言没有错误,只有发生的事人们逃避现实,沉溺于幻想世界的原因纷繁复杂,包括害怕做错、羞愧等等。但是,说某件事做错了只是人们自己给它贴上的标签。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任何错误,只有我们做的事情,以及相应的后果。如果我们从某个角度看待发生的事情,可能会认为它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可能会觉得自己失败了,进而剥夺了自己的能力。为了成长、学习、探索、快乐,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与其停滞不前或者遁入幻想和海市蜃楼中,还不如跌倒了再爬起来。记住,每一次跌倒爬起,每一次冒险,你都是胜利者,因为你已经削弱了恐惧对你的控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