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肠风,风热腮仲,痈疽不敛,疮口太深,玉茎疮溃,百日咳,哮喘,玉茎疮溃,冻疮,卵肿偏坠。

【丝瓜的功效介绍】:
丝瓜 (《滇南本草》) 【异名】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罗瓜(《普济方》),鱼螆(《奇效良方》),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滇南本草》),天络丝(《医学正传》),天罗布瓜(《妇人良方补遗》),虞刺、洗锅罗瓜(《纲目》),天罗絮(《群芳谱》),纺线(《医林纂要》),菜瓜(《植物名汇》),水瓜(《岭南采药录》),缣瓜(《中国药植志》),絮瓜、砌瓜(《广州植物志》),坭瓜(《广西中兽医药植》)。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 果期6~9月。 全田各地均有栽培。 ②粤丝瓜形与上种相似,不同点为:叶呈掌状浅裂;雄蕊2~3枚;瓠果较短小而有明显的棱角。 栽培于广东及广西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的根(丝瓜根)、茎(丝瓜藤)、茎中汁(天萝水)、叶(丝瓜叶)、花(丝瓜花)、瓜蒂(丝瓜蒂)、果皮(丝瓜皮)、老瓜内的纤维(丝瓜络)及种子(丝瓜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 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化学成分】丝瓜的果实含皂甙、丝瓜苦味质、多量粘液与瓜氨酸。 籽苗含葫芦素。 丝瓜的汁液含皂甙、粘液、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粤丝瓜全植物有杀昆虫作用。 果实对鱼毒性很大,未发现有鱼藤酮,但含有氢氰酸。 【性味】甘,凉。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寒。 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寒。 【归经】入肝、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经络,兼入肠、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丝瓜的功效】清热,化痰,凉血,解毒。 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 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 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 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 ④《纲目》:煮食除热利肠。 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 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 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 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或烧灰研末。 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宜忌】①《滇南本草》:不宜多食,损命门相火,令人倒阳不举。 ②《本经逢原》: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 【选方】①治肠风:绵瓜不拘多少,烧灰存性,酒调二钱,空心下。 (《续本事方》) ②治痔漏脱肛: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 为末,以诸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 (《孙天仁集效方》) ③治肛门酒痔: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二钱。 (《纲目》) ④治白崩:棕榈(烧灰)、丝瓜。 上各等分,为细末。 空心酒调下。 (《奇效良方》) ⑤治风热腮仲:丝瓜烧存性,研末,水调搽之。 (《纲目》) ⑥治痈疽不敛,疮口太深:丝瓜捣汁频抹之。 (《仁斋直指方》) ⑦治天疱湿疮:丝瓜汁调辰粉频搽之。 (《纲目》) ⑧治玉茎疮溃:丝瓜连子捣汁,和五倍子末赖搽之。 (朱震亨) ⑩治干血气痛,妇人血气不行,上冲心膈,变为干血气者:丝瓜一枚,烧存性,空心温酒服。 (《寿域神方》) ⑾治经脉不通:干丝瓜一个为末,用白鸽血调成饼,日干,研末。 每服二钱,空心酒下,先服四物汤三服。 (《海上名方》) ⑿治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色者:干丝瓜一枚,连皮烧研,空心酒服二钱。 一方煨食之。 (《经验良方》) ⒀治乳汁不通:丝瓜连子烧存性,研。 酒服一、二钱,被覆取汗。 (《简便单方》) ⒁治风虫牙痛:经霜干丝瓜烧存性,为末擦之。 (《仁斋直指方》) (15)生丝瓜适量,煮汤服食,可预防麻疹。 (16)生丝瓜绞汁和蜜少许服;或用丝瓜藤切断,自然滴下之水一小杯,炖热加冰糖服,治百日咳。 (17)生小丝瓜(连蒂)数条,切断,放砂锅内煮烂,取浓汁服,治哮喘。 (18)生丝瓜(或叶),捣烂取汁,涂患处,治天泡疮,黄水疮,热疖,荨麻疹。 (19)经霜丝瓜一条,切碎,泡开水服,治急性喉炎、喉痛声哑。 (20)丝瓜仁30克,煮鲢鱼食,治乳少。 (21)丝瓜仁焙干研末,每服10克,治咳痰不易。 (22)鲜丝瓜叶洗净捣烂,涂擦神经皮炎患处,直至局部发红,甚至见隐血为止,每七天一次,治神经性皮炎。 (23)老丝瓜(去皮),放瓦上焙干存性研末,用黄酒调服10克,治肺痈,疝气疼痛,产后腹痛。 (24)丝瓜速溶饮:经霜老丝瓜一条,洗净去子切碎,加水适量煎熬一小时后去渣,液汁继续用小火煎熬至稠粘时停火,加入白糖粉100克拌匀装瓶。 随时用10克,开水冲化食用。 可治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炎等症。 (25)丝瓜瘦肉汤:鲜丝瓜250克左右切块,猪瘦肉200克左右切片。 加水适量共煮汤,煮熟后用食盐调味,佐餐食用。 有清热利肠,解暑除烦作用。 适用于夏天暑热烦渴,初期内痔大便出血等症。 (26)痘疮不快。 用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存性,研为末,砂糖水送服。 (27)痈疽不敛,疮口很深。 有丝瓜捣汁频频涂搽。 (28)风热肋肿。 用丝瓜烧存性,研为末,水调涂搽。 (29)坐板疮。 用线瓜皮焙干,研为末,烧酒调匀涂搽。 (30)手足冻疮。 用老丝瓜烧存性,调腊猪油涂搽。 (31)痔漏脱肛。 用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共研为末,以猪胆、鸡蛋清及香油调药敷贴,直至脱肠收上。 (32)肠风下血。 用霜后干丝瓜烧存性,研为末,空心服二钱,酒送下。 (33)血崩。 用老丝瓜烧灰、棕榈烧灰等分,盐酒或盐汤送服。 (34)乳汁不通。 用丝瓜连子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二钱,厚盖发汗即通。 (35)小肠气痛,绕脐冲心。 用老丝瓜连蒂烧存性,研为末。 每服三钱,热酒调下。 病重者服两、三次即消。 (36)卵肿偏坠。 用老丝瓜烧存性,研为末,炼蜜调成膏。 每晚以好酒关服一匙。 (37)腰痛。 用丝瓜子炒焦,捣烂,酒送服。 以渣敷痛处。 (38)喉闭肿痛。 用丝瓜研汁灌下。 (39)化痰止咳。 用丝瓜烧存性,研为末,加枣内做成丸子,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温酒送下。 (40)风气了牙痛。 用生丝瓜一个,擦盐火烧存性,研为末频频擦牙,涎尽即愈。 如肋肿,可用末调水敷贴。 此方治蛀牙无效。 (41)刀疮。 用古石灰、新石灰、丝瓜根叶、韭菜根各等分,捣至极烂,作成饼,阴干,研末涂搽。 止血、定痛,生肌,有特效。 (42)诸疮久溃。 用丝瓜老根熬水洗搽。 中医认为,丝瓜性平味甘,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功效。尤其是老丝瓜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的经络,借助老丝瓜之气能导引人体络通畅、气血通顺,这样,经血不畅自然就通顺了。
现介绍几则丝瓜验方如下:
1. 美容:
丝瓜汁有“美容水”之誉。将生长的丝瓜藤割断,流出的液汁,用纱布蘸丝瓜水涂搽脸或肌肤,能润肌防皱功效;也可以将丝瓜直接绞汁,调入适量蜂蜜或甘油搽,效果也佳。
2.子宫出血:
把丝瓜络用火烧后剩下的称为丝瓜霜,研匀后备用。每次取3-6克,用盐汤或黄酒冲服,每日2次,对子宫出血或血崩有效。用丝瓜子或丝瓜叶炒黑研末,以盐水送服,也可治月经过多症。
3.月经失调:
丝瓜子焙干,用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温黄酒冲后服用,每日2次。
4.月经过多:
老丝瓜1个,烧灰存性,研末,每次9克,盐开水冲送。如用黄酒冲服,有催乳作用。
5.痛经:
取干丝瓜1个,水煎服,每日服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