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系列:名人与读书--gmz88的blog

 山地之仔 2010-12-01

名人读书

        我们知道,鲁迅、郭沫若、巴金、丰子恺、齐白石、钱学森、杨振宁等老一辈中国文化名人,为中国和世界奉献了许许多多不朽的光彩照人的瑰宝——文学艺术珍品和科技成果。

  那么,这些名人是否生来就是这样的呢?他们是怎样成长为一个对中国和世界有重大贡献的名人的呢?这还得从他们青少年时期的读书谈起。

  明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名人与读书》丛书,属国家“九五”规划中的一种。这套书从广大青少年的视角出发,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故事,侧重介绍了中国文化名人幼年和青少年时期刻苦读书的事迹、轶闻趣事及其对日后成名的影响。这些事迹和轶闻趣事,再现了鲁迅、郭沫若、巴金等文化名人那天真烂漫的童年和充满憧憬的青少年生活,再现了他们为追求理想和光明,虽历经坎坷却仍然夜以继日地、孜孜不倦地刻苦读书的生活。他们的天资不同,家庭出身不同,个人经历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专心致志地刻苦读书。书籍使他们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书籍是他们不断进步直至成功的阶梯。

  纵览中国文化名人读书经历,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读书要从小把基础打牢。鲁迅的三味书屋虽苦,然而,他却从此奠定了相当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没有这个功底,他就不可能写出《中国小说史略》,没有这个功底,他也不可能写出揭露封建社会

“吃人”的《狂人日记》。可见,青少年时期打下牢固的学习基础将会终生受益。

  纵览中国文化名人读书经历,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博览群书。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钻研。中国近现代文化同样需要我们去研究。外国文化也是一个浩淼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只了解中国不了解外国,就不可能正确地了解世界,就不可能正确地把握人生、把握未来。中国文化名人如郭沫若、巴金、老舍、钱钟书、夏衍、钱学森、杨振宁等人,他们不仅远涉重洋出国求学,而且回到国内也仍然时常驰骋在外国文化的知识海洋里。夏衍阅读了许许多多外国文学名著,否则他就不可能成功地写出话剧剧本《复活》,不可能在舞台上再现托尔斯泰笔下的聂赫留朵夫。

  中国文化名人读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艰难困苦中读书,在逆境中苦读。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著名作家老舍,出生在祖祖辈辈都是文盲的贫寒的家庭里,终年以盐拌小葱和腌白菜帮为菜,然而,他正是在这饥寒交迫中苦读了唐诗宋词元曲等数不清的中国文学名著,又苦读了许许多多外国文学名著。没有这些苦读,他就不可能应聘赴英国伦敦大学任教,也不可能写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传世之作。有“文化昆仑”美称的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不论是在浩淼孤寂的海上游船上,还是在沦陷无助的上海“孤岛”上,或是“文革”期间被发配到山村中,他都是在埋头读书,且以苦为乐,连图书馆角落里堆积的书他都研读过。正是这种以苦为乐的苦读,使得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围城》家喻户晓,他写的《管锥编》震惊中外学术界。

        我国古代许多名人都重视读书,酷爱读书,写了不少有关读书的诗。笔者在此略举几首,以飨广大读者。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这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一首《杂诗》。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这首诗就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这是唐代文豪韩愈的一首读书诗中几句。在这里,他指出在治学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虑心、躬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哲学家朱熹的的一首著名的哲理诗《观书有感》。诗中以书喻“活水”,告诫人们“方塘”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因为有了“源头活水”,才使其清澄明净,永不污浊。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生动形象。

        “古人学问无遗为,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子聿:陆游的最小儿子)一诗。在诗中,诗人一方面强调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了;一方面还特别强调做学问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必须亲自动手去实践,这样才能学得深刻。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予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迫。”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一诗。苏东坡对读书情有独钟,在这首诗里,他不但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进行了诗化,而且告诫人们要抓紧时间学习。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不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是宋代理学家陆九渊的《读书》诗。这里,他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在“涵泳(细细体会琢磨)”,其实这就是他读书经验之谈。

        “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这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一首劝学诗《书院》。诗中提出勤奋读书如农夫耕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一个军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这是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的《怜愚诗》。在这里,他忠告人们读书要专一,不要信马由缰,见异思迁。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读书诗。在这里,诗人告诫人们,读书如果不解其中味,囫囵吞枣,这无疑与蠹鱼一般。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这是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一副家教诗联。诗联教育子女要认真读书做好人,要像介子那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

  很多人认为名人们读书有很多诀窍,才得以学有所成。其实名人读书与普通人读书没有什么差别,无非是精读和泛读,但是名人们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们善于思考,运用灵活,持之以恒,读得精读得细,吸取精华是他们读书的最大特点。换句话说名人们读书的方法又是很“笨”的。比如梁启超主张抄书,他说,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开这条路。       

  曾国藩认为读书必须要有滴水穿石精神,他说,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持之以恒,直到读懂为止。他说,学问之道无穷,以有恒为主。看书不必求多,亦不必求记,但每日有常,自己进步,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胡适读书讲究“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在讲到这“四到”的同时,特意提到“手到”,他说手到的功用,可以帮助心到,无论是听来的还是看来的,不过在脑子里有一点好和坏的模糊而又零碎的东西。倘若费一番工夫,把它整理整理综合起来做札记,经过整理综合,就永远留在脑中,于是这思想就属于自己的了。胡适还提到在精读的基础上要博览群书。

  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确实不易,所以读书要讲究方法,读书要有道。清代诗人袁枚把读书比喻为吃饭,他说读书如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食者痰瘤。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就曾把数学家耿克逊的《近代代数理论》一书读了半个月,而这本书才二十几页。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读书首先不能狭窄,哲学,史学,美术,天文,地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一读。但是又切切不要忘记精读,真正掌握本事,全在精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这叫享受;第二遍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