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故我在 - 全民乱拍 - 陕北网论坛

 醇格格 2010-12-01
 笛卡尔曾有名言:我思故我在。不妨借而一用,改作“我读故我在”。何以出此之言,因为读书是一种习惯,读书是一种态度,读书是一种境界,读书更是一种精神。
       读书是一种习惯,惟有习惯才成自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有人习惯于闲暇之时郊游,有人喜欢垂钓,有人则喜欢三五好友小酌几杯,有人则喜欢与书为伍,凡此等等皆因个人习惯不同,正如民谚所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陆游“待饭来时还读书”,黄峪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所谓手不释卷、嗜书如命绝非偶然,惟有良好的动机才水到渠成、渐成习惯。习惯在于养成。在音像市场越来越发达的时代,人们也越来越成为音像文化的俘虏,每天在平庸的肥皂剧前抹眼泪或者是在雷同的歌舞晚会中看闹剧。读书作为最基本的一种闲暇活动,真正成了“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切源于我们习惯于在电视和电脑前的放松以及不愿与书对话、不愿思考。
        读书是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读书的态度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为何读书。因“颜如玉、黄金屋”而读书是一种态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一种态度,奉行“知识就是力量”也是一种态度,“消磨时间”也是一种态度。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好地回答了为何读书。书是作者思想的和结晶,读书就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大浪淘沙,一些大师的思想永远彪炳史册,与大师对话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让我们看得更高、更远。二是读什么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格物之学使人深沉,道德哲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选择读什么样的书,不仅是个人爱好的问题,也是个人发展以及工作需要的问题。“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虽然精神可嘉,但毕竟不太现实,面对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书海,难免心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感慨。因此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甚至于苛刻地读书就成为必然。有人喜欢流行,但是流行后难免过时。有些书是不会过时的,那就是经典,所以读书要读经典,因为经典是永远的流行。三是如何读书。“看书看个皮,看报看个题”是一种所谓的“浅阅读”,看一些图多字少的书被称为是“读图时代”的必然。西汉刘向言:“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为了读书而读书只能勉强称之为“浏览”,读书要把书读透、读通,如此才利于消化和吸收。正如饭菜要做熟,“宁可白吃,不可不熟”。总而言之,一个态度就是冰心先生奉行的“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是一种境界,境界不同读书效果不同。清人涨潮有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讲的是因个人阅历的不同,对于读书的理解程度的差异。其实个人的读书目的决定最终读书效果的境界:头悬梁,锥刺股,束发悬梁,三更灯火五更鸡,一心为了功名,也是读书,但这是功利境界;夜深人静,心无杂念,与书为伍,那是暂离喧嚣的独处,是相拥文字的漫舞,是想象力的游牧,是一种自然境界;若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因读书而三月不知肉味,人书两忘,将知识内化,成为文化自觉,则是一种天地境界。其实,三种境界中功利境界最为易得,自然境界因人而宜,而天地境界则是读书的至高目标。
      读书是一种精神,我读故我在。“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就是读书人的精神之一。每本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空间,当我们走进的时候,也许是因为优美的文字,跌宕的情节,睿智的思想。不管如何,当我们从书中走出来时,也没有找到黄金屋,也没有找到颜如玉,但他在面对任何事物时都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清晰;会发现书给了我们最美好的、最重要的、最能打动的东西——灵魂。
读书让我们平凡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而愉快;读书深切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读书引领我们走向新的知识领域;读书使我们精神更为充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