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科全书》《四库全书》是“类书”还是“丛书”

 dxdr大写的人 2010-12-01

“称得上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是“类书”。类书这个名称虽然出现在宋代,但类书很早就有了。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精力再好,也不能读完。因此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为了更方便地掌握群书内容,命人“撰集经传,随类相从”,也就是分门别类地从现有典籍中抄录资料,纂成《皇览》一书。但很可惜,这部书约在隋朝末年散失。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类书。但已故著名学者张舜徽先生认为,类书的源头要追溯到《尔雅》。这是汉初学者整理的儒家经典,将对典籍的注释分为训诂、名物等内容,分类纂录在一起,成十九篇。《尔雅》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后世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参考书。

到了唐代,类书的编纂更见繁荣。保存到今天的,有魏征的《群书治要》五十卷,虞世南的《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欧阳询的《艺文类聚》一百卷,徐坚的《初学记》三十卷。《艺文类聚》最出名,价值也最大。宋代国力虽不如盛唐强大,但文化事业长足发展,类书规模也越来越大,如北宋太宗朝敕修《太平御览》和真宗朝敕修《册府元龟》,都达一千卷。南宋王应麟以个人之力编修的《玉海》,也有二百卷。而跟明清两朝相比,唐宋类书在规模上又显得微不足道。明成祖朱棣令解缙主持编修的《永乐大典》,长达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清康熙、雍正年间修纂的《古今图书集成》也有一万卷。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两部书,以见古代类书之一斑。

《永乐大典》按韵目分列单字,按单字依次辑入与此字相联系的各项文献内容,广收各类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编辑,六年完成。嘉靖、隆庆间,依永乐年所缮正本抄写副本一部。《永乐大典》的正本约毁于明亡之际;清代,其副本也多散失。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永乐大典》大多付之一炬;没烧毁的,则尽遭劫掠,有的还流失海外。1960年,中华书局将历年征集所得的七百三十卷影印出版,但仅占原书的百分之三。因此,至今完整保存的《古今图书集成》更显珍贵。这部书“汇编”下有“典”,典下有“部”。全书有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我们可以想像它内容的丰富。

最后要说明一下,传统类书与现代百科全书之间毕竟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一,编纂方式不同。类书的目的是分门别类地辑录资料,是原始资料的汇集;百科全书是对已有知识的加工、整理和浓缩,反映了编纂者的知识水平。二,编排方式不同。类书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类编排来反映原始资料之间的内部联系;百科全书则是以条目的字顺进行编排,条目之间通过索引反映内部之间的联系。三,内容不同。类书一般侧重于文史资料,而百科全书以反映人类全部知识为己任。四,后期工作不同。类书编纂完成以后,一般很少进行补充或修订;百科全书则有连续修订制度以保证知识的准确性。此外,百科全书有完备的索引体系,部分条目有参考书目指引读者进一步阅读等,都是类书所不具备的。

《四库全书》是类书吗?

《四库全书》不是类书,如果要分类的话,《四库全书》应属于丛书。

“丛”有聚集的意思,因此丛书就是指依照一定的原则,将原本单独流传的书籍编为一部大书,再题以总名,以便成套保存。中国丛书的编纂始自宋代,盛于明清。南宋末年编纂的《儒学警悟》、《百川学海》是公认的丛书之祖。明代丛书有很大发展,出现了多种形态、不同内容的汇刻书籍。到了清朝,丛书编刊进入全盛时期。从朝廷官修巨帙的《四库全书》,到民间个人编撰的丛刊汇编,无论在质与量方面,都是超越以往的。

丛书与类书有共同点,都是直接取材于众书,并且以原貌呈现,不允许臆改篡乱。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丛书只是将多种著作编印在一起,原书各自独立;类书则是从各书中选抄材料,分类编次。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四库全书》。清乾隆年间,国力鼎盛,在致力“儒藏”的士人推动下,为保存文化典籍,乾隆皇帝决定修纂一部规模空前的丛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成立了四库全书馆,由皇六子永 统领,官员多达三百六十人:总裁于敏中,总纂官纪昀、陆锡熊,总校官陆费墀,馆臣有戴震、邵晋涵、周永年、姚鼐等著名学者。这以后,《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按征集、整理、抄写、校订四个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四库全书》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其名,列入“存目”。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据写定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四库全书》收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约三万六千册;存目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共计一万零二百五十四种。以后,《四库全书》又经多次修订,并先后抄成七部,分别藏于北方四阁——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和南方三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

《四库全书》伴随康乾盛世的余光,在宁静祥和中度过了半个多世纪。随后,饱经战火摧残,厄运接连不断。首先遭到毁灭性破坏的是江南三阁。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兵舰攻陷镇江,文宗阁《四库全书》损失了一部分。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打镇江金山,文宗阁与所藏《四库全书》全部被焚。太平军又进克扬州,文汇阁及所藏《四库全书》也被付之一炬。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陷杭州,文澜阁虽存而栋宇半圮,阁书星散。文澜阁《四库全书》后虽历经数次抄补,基本复原,但又屡经迁徙,今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北方四阁,首先遭殃的是文源阁《四库全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圆明园被焚,文源阁《四库全书》及贮藏于味腴书屋中的《四库全书荟要》化为灰烬。文渊、文津和文溯三阁《四库全书》虽完好保存至今,但都已阁书分离。文渊阁《四库全书》1931年被运出故宫。先是全部运往上海,此后又辗转于重庆、南京等地,最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1914年迁至北京,后藏于京师图书馆。上世纪八十年代移至北京图书馆新馆。文溯阁《四库全书》曾在辛亥革命后一度运至北京故宫保和殿存放,1925年运回沈阳。1966年移交当时的“战备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收藏,保存至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