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胜亮老师温州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谷定珍工作室至今大概已经举行了十五次的教学活动了,他,每次总是能够按时参加,无论多远,无论多忙。同时,通知,安排,组织,服务于大家,总是勤快而周全。读了他的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他的确是位很勤勉的老师。希望大家细读此文,以进一步认识批注法教学”。大家同心协力,走出目前语文教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效果不显著”的窘境,努力找到轻松而又高效的最佳途径。同心协力,摸着石头过河,不懈前行,定能豁然开朗,找到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请注意这段话:“我们的批注法教学应坚持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观,把自主读书作为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一条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潜心会文”、“得意体情”、“切己省察”,使学生在自主读书的实践中完成认读、转译、体悟、融情、碰撞、思索、鉴赏……”谷园】

近日,又一次聆听了老师的示范课——《林黛玉进贾府》批注法教学,用老师自己的话说“其实也无所谓‘一堂课’,因为总费时大约为一个多小时,也没有黑板……或者说,作了一次语文阅读的辅导讲座,其实也无所谓‘讲座’,因为其间常常学生集体朗读,其末学生埋头批注,其后交上自己最得意的批注……仅此而已”。“仅此而已”,多么轻松,多么淡然的四个字,而我却以为这样的“课”对批注法教学的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韩愈在《进学解》中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大概是对“批注法”说明比较早的文字之一。所以,我们的批注法教学应坚持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观,把自主读书作为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一条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潜心会文”、“得意体情”、“切己省察”,使学生在自主读书的实践中完成认读、转译、体悟、融情、碰撞、思索、鉴赏……新教育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其阅读史。”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而“批注式阅读”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对培养人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老师的《林黛玉进贾府》示范课跳出了我们平时一节课45分钟的框框,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的模式,确定了为阅读而批注的批注法教学课堂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堂贯穿人一生阅读的示范课。

哲学家冯友兰说中国哲学家“以对于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他们哲学的出发点”。而批注法教学以阅读者对文本的直接领悟为出发点,阅读者在读文过程中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形成一个显著的特点——“意(批注)随文生”。

这种以解读文本为出发点的课堂实际上就是欣赏语言、评价语言的过程。正如培根所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学会欣赏语言,学生一定能很好地理解课文。

这种以解读文本为出发点的课堂也是注重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的过程。潘纪平在《语文审美教育概论》中指出:“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填充’、想象,通过对文本创造性的鉴赏、评价,体现解读过程中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主观创造性,从而实现文本的价值意义。”高中语文新“课标”更加明确地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批注法教学正符合这一理念。学生的批注式阅读是有个性的阅读,是主观式解读,学生都能自由自在地“以我笔写我心”,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种以解读文本为出发点的课堂也是培养情趣,启迪心灵,唤醒生命意识的过程。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批注法教学符合对话理念。阅读、批注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所激活,学生会与文本本身有碰撞,会与作者的思想有碰撞,在碰撞中审视自我、认识生活,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的确,批注法教学能让学生在阅读、批注优秀作品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积极的生活情趣;能让学生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能让学生在批注别人作品的同时,也批注自己的心灵,从而获得深刻的心灵启迪。批注法教学就是通过学生触摸那些充满了生命的玄妙和机智的意味隽永的作品,让学生的灵魂钻进作品的怀抱,品尝她的滋味,呼吸她的气息,从而得以把握她的内在价值,而这一让学生成为作品知音的过程正是学生的生命意识被唤醒的过程。

诚如《启迪灵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一书中所言:“‘批注式阅读’不仅是对阅读的批注,更是对思想、对人生的批注。一方面它在解读作者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从而与古圣先贤心灵相通;另一方面更是在解读批注者自己,回首往事时,批注见证了自己的思想由肤浅到深刻、由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轨迹。”

当然,批注法教学研究至今,有几个问题也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一、学习借鉴。批注法教学,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现又被认可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比较多的专著和经验论文,我们不妨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来指导我们的理论实践研究。二、批注法教学的常态化研究。现在我们看到的批注法教学课堂基本上是零星的个别案例,如果我们一年甚至三年都采用批注法教学,那我们的课堂该怎样设计。三、批注法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我们可以从采用批注法教学的班级的语文成绩如何、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否、学生的阅读习惯如何、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等角度切入研究。

(温州四中 章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