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基

 核桃中心学校 2010-12-01

六、“两基”评估验收登记表的讲解

来源:漯河市教育局 点击数: 1201 2007-3-30 点此看视频

    第六部分
    六、“两基”评估验收登记表的讲解
10号文件的产生(1)
从“两基”评估验收工作的一开始,教育部督导办就曾经下发过一套《“两基”评估验收登记表》,后又在1997年修改。
10号文件的产生(3)
    按照《国家教育督导团关于加强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督导评估工作的意见》(国教督[2004]9号)有关要求,针对当前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形势和任务,教育部督导办组织地方督学及有关专家于2004年再次修改。  以教督办[2004J10号文件
形式下发。
10号文件中《登记表》及解释的作用
    1、辅助“两基”评估验收两个办法,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内涵的一次历史阶段性的解释。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定义的“普九”和“扫盲”是什么。
    2、作为“两基”评估验收办法的工具,用于指导“两基”规划、实施、评估验收。
    3、作为在县自查自评,市督导检查,省级评估验收,国家终审四个环节中信息传输的载体.作为自查报告、评估验收报告的附件。
    4、是一个县级单位“两基”的一个历史性档案,记录着“两基”一个过程性结果。
    修改后的《“普九”、“扫盲”评估验收登记表》共包含了6套表,对应教基[1994)1 9号文、教督[1993]2号文而设定,包括:基本情况、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扫盲情况。
   其中共有94项指标项目,1 95个数据,36个调查数据。其中个别数据为表间生成数据。

时间关系,对表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重点讲解。
表I:基本情况    
重点强调:
    在校学生数为实际在校生。而不是后面计算入学率时的阶段在校生。不考虑户籍、残疾等因素。
    表中教职工数不包括代课教师,代课教师计入表下的调查数据。
表II:程度情况
1,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
    分母按当地学制定,分子包括
    适龄生
    适龄人口中小学已毕、结业在校外学生
    适龄人口中在高一级学校上学的学生
计算中应注意:
1、小学入学率不能简单用实际在校生作分子足龄生和超龄生计入分子不能把不足龄生和超龄生计分子。
2、以户籍为准(分子分母都要减掉非户籍学生)
3,以正常儿童、少年为准(分子分母都要减掉残疾学生)
4、包含职业初中
5,不能用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代替初中阶段入学率  
6、表II调查数据的初中阶段在校生数应与表I中的在校学生数计算方法不相同。    
计算中应注意:
    7、初中阶段入学率:父母不减、父子不加。不得把初中适龄人口中仍在小学就读的学生从13—15周岁人口总数中减去,也不得计入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数中。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是合并计算,  即不分小学、初中、分子、分母都加在一起。如省定标准中有分小学、初中计算的,也可以按省定执行。
    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分类入学率,在表I下面调查数据中要求填报。计算方法是,将三类残疾儿童少年的分子分母拆开计算。
    6、小学(初中)在校生辍学率
    (1)学年内是指从上学年初到本学年初学的学生也要计入辍学人数中。暑假后不再来上学的学生也要计入辍学人数中。
    这里还有一个时点概念,是9月初对9月初。对于学年中辍学又复学的学生,不计入辍学生中。但工作中,不能因此有意作假。对秋季开学后不能来上学的学生,不能编入学年初的报到学生当中。    
    (2)辍学学生是指除正常的毕业(结业)、升级、留级、转学、死亡和按规定办理了休学手续以外,其他所有中途不再上学而离开学校的学生。
    7、15周岁人口文盲率,计算方法如文件他是作为“普九”验收中,普及程度的指标出现的。
    个人脱盲标准:在原文件上加入了后两句。

    8、15(17)周岁人口中初等(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

    学业完成人数,是指该年龄人口中小学(初中)毕业人数、结业人数、读满规定年限人数以及经过非正规教育完成相应学业或年限的人数之和。
    注意:
    教育部督导办于1997年下发《关于做好1997年“两基”督导评估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各省,自治区、应对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学业完成人数中接受非正规教育的比例有—定限制,并对初中非三规教育的课程设置、学时、教学形势、学籍管理、考试办法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各县在做这项指标数据时,  一定要按照省级规定严格执不能随意办班、发证,更不能随意编造数据。
    表III:师资水平
    计算教师符合规定要求的比例时,即要包括学历达标教师人数,  同时要将虽然学历不达标,但在1996年后执行教师资格认定时自然过渡的教师数计算进去。    
    原国家教委l 995年12月颁布的《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中规定,1993年12月31日在岗的、几具有教师职务、连续两年考核合格专任教师,可以通过过渡取得相应教师资格。
    注意,教师学历达标与取得资格证书实际中并不是一一对应,有的学历达标,但没有取得资格证书,有的学历不达标,但已经取得资格证书,计算分子时,要把这几种都包括进去。
    L5的数据,不要包括学历达标,且取得资格证书的。
   这一次将新补充专任教师的年限进行了调整,原来的界定是小学从1 990年,初中从1 99 3年。考虑到西部地区攻坚县的实际情况,这次统一调整为从2 001年起。
    表IV:办学条件
1、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小学(初中)校舍建筑总面积是指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用房,生活用房(单身教职工及学生宿舍、教职工及学生食堂、其他辅助用房)建筑面积的总和。
    在校生总数用表I中11 5、11 6计算,为实际在校生数。
2、生均图书册数用全县平均数,  即全县总册数除全县总学生数。    
3、对于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  专门用于小学、初中学生的,按实际统计,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学生公用部分按照小学与初中在校生数比例、初中与高中在校生数比例,将学校的校舍建筑面积与图书册数进行相应折算初中校舍面积,图书册数中。
4、配齐率按省定分类达标标准执行
表V:教育经费
1、按财政(自然年度),前推三年。
2、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包括上级转移支付及教育专项经费)
3、预算内教育拨款包括县、乡两级,地方财政收入也是包括县、乡两级。
4、这一次加入的“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和“上级下拨各种教育专款”,按照文中解释。
5、“生均”的学生数,按实际在校学生数计算,不按适龄在校生计算。
6、加入了教育基建拨款。表中加上了“预算内教育基建拨款”,表下调查数据加上了“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用于校舍建设的经费”。注意这两笔钱是来源是不同的,一是计划部门下达,一个是财政部门下达,从教育事业费中安排的。另外按财务科目,前者包含了大额购置,后者主要是指校舍新建和改造的经费。
7、修改中,用“生均财政预算内来的“生均公用经费实际支出数。”
8、修改中加入了“杂费收入”。
9、修改中删除了“农村教育费附加”。
10、对拖欠工资作了较大修改。以2001年为界线,对新欠与陈欠竹作了区分。并界定了国标工资。以避免原来简单判断是否有拖欠,容易作假,也不易了解实际情况。
    表VI:扫盲情况
1、计算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时应注意
    (1)受完小学四年教育以上人数包括上完五年制小学级以上或简易小学毕业人数。
    (2)青壮年指15周岁至5 0周岁的人口。(原来为l 0月1日后出生).
    脱盲人员巩固率
    近三年。如无。写0,后面写“—”
    人数包括:业余小学毕业人数、目前在业余小学就读人数,巩固提高班结业人数、  以及其他在本学年度内参加过省(区、市)统一试卷考试合格人数和经复查考核合格人数。
    《登记表》的说明主要是源亍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基础教育统计报表指标解释与教育部财务司的教育经费统计指标解释。但在个别指标上,如初中阶段入学率、15周岁、17周岁完成率,是督导评估验收工作中提出的指标。

    一些数据要与教育事业统计报表相对应。不要出现两套数据。

    在个别指标的计算方法上,有的也存在与事业统计与经费统计规定上的区别。讲解和学习中要特别注意
志要主动征求统计部门、财务部门同志的意见,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进一步领会。
    填报中还需要注意:
1、所有数据的小数点位置与对应数据项目的单位。
2、表问关系要非常明白。
3、反复核对,不要出现逻辑不合理数据,笔误。
4、严禁编造虚假数据。
5、统一用打印版,不准用手写版。要同时上报电子版软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