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议历史研究的方法

 洪澜 2010-12-02

2008-09-22 12:59:25

浏览 437 次 | 评论 0 条

     最近看了四本书: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严耕望的《怎样学历史》,许冠三的《新史学九十年》,王学典的《二十世纪史学评论》。自己了解历史以前仅仅是凭兴趣,看到一本算一本。而读了这四位史学家的作品,感觉获益颇深。

               一、对史料的掌握、分析与利用
    对史料的掌握、分析与利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掌握史料要全面。无论正史、野史、笔记、日记、散文、诗歌、家谱、地方志、出土文物,甚至统计资料、账本等,都可以成为很有用的史料。
(二)、不要忽略反面证据。严耕望先生说得好:“某方面人士利用史学作为政治的工具,为政治服务,他们主要的方法就是抽样作证。”尽管这方面人士的历史著作汗牛充栋,但真正立得住的作品却很少,往往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失去价值。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于史料的利用方法是不科学的。
(三)、引用史料要将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断章取义。
(四)、尽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资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
(五)、后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为正确者,但需要有力证据。
(六)、转引史料必须检查原书。
(七)、不要轻易该字。
(八)、注意鉴别史料。注意作者的史德、史识及其地位。注意辨别伪书、伪事。
                二、关于社会科学理论的利用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最主要的两大流派:唯物史观学派和考证学派在利用社会科学理论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
    唯物史观学派把史学当成政治工具,使史学丧失了主体性。结果沸沸扬扬讨论了几十年的所谓“五朵金花”成为了“五朵病梅”。如果被唯物史观学派最引为自豪的中国历史五阶段分期、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都成为不能成立的假问题,那就意味着大陆几乎所有关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教科书都要改写,这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考证学派过于轻视社会科学理论,也有很大问题。单纯的训诂、校勘、考证也许不需要社会科学理论。但如果涉及到历史的评价,恐怕很难离开社会科学理论。例如:考证学派固然可以把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来龙去脉考证得很清楚。但如果要评价其历史影响,恐怕无论如何要应用一些社会科学理论。另外,一些历史的撰述离不开社会科学理论。很难想象一个不懂经济的人如何撰写经济史,一个不懂军事的人如何撰写战争史。
   因此,走科际整合之路,既保持历史自身的主体性,又合理利用社会科学理论,是今后史学的正途。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