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司空见惯,有房门、车门、闸门等。有了这扇门,人们才能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在迎来送往、进进出出中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门的开关通常有四种状态:关闭、敞开、半开、虚掩。把门关闭,明确表示主人不在,或拒绝接见;大门敞开,表示来去自由,毫无顾忌;大门半开,说明主人有一定戒心,来者未经同意不得贸然进入;而虚掩的门,则表明主人不愿接受外来干扰,也不愿让外面的人直视室内情况,来者想进去,必须经过敲门,征得同意方能推门而入。在四种状态中,唯“虚掩”的门最具有神秘感,最令人琢磨不透。 还有一种门叫“心门”,“心门”与房门相同相应,相通相连,同样具有关闭、敞开、半开、虚掩四个状态,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房门的开关程度推测主人的“心门”状态。当主人精神爽朗,心扉豁然时,房门是敞开的。当主人心情欠佳,情绪低落时,房门则处于半开状态。如果主人情感受到打击,心灵遭受重创,情绪极度低落时,或是主人正在从事比较隐秘的事情时,“心门”是虚掩的,此时的房门也一定是虚掩的甚至是紧闭的。而门后的主人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排斥感,既不愿意与外界沟通,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这道门阻断了,心与心的交融,也被这道门所屏蔽,结果是“房门一掩耳目净,心门不畅更烦愁”。 有个单位共有16间办公室,一条走廊横穿而过,犹如楚河汉界,把房室分成东西两大阵营。门口相对而开,但在工作时间里房门多是虚掩的,不管是春秋还是冬夏,不管是三伏九月还是数九寒天,各间房门从来都没有敞开过。一间办公室就是一个独立王国,老子不相往来,整个楼层“静悄悄无声无息,冷清清死气沉沉”。那一扇扇虚掩的门,反映出一个个职员们的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在虚掩房门的同时,也虚掩了自己的“心门”,表现出三种心态: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两耳不闻门外事,独享清闲自逍遥”;二是高筑防线,坚守自卫,“不求功成名就,但得平步安生”;第三是笑傲人生,不谀苟合,“看破红尘心已死,无私无欲品自高”。透过虚掩的门,折射出来的是百态人生,渗透出来的是冷漠人性。 这样的单位,这样的人群,这样的氛围,使得人心涣散,纪律松懈,失去了应有的凝聚力。每当召集开会,到会人数虽多,但听会率不高,他们要么看书看报各尽所需,要么在笔记本上胡言乱语抒情解闷,要么啧一口清茶,然后往后一仰,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当领导要求大家提意见出主意时,人们金口紧闭,默默不语,会议鸦雀无声。有时组织集体活动,有人推说身体不适,拒绝参加。所以,有人用当今社会普遍流传的一句顺口溜来调侃这种现象:“工作不突出,业绩不突出,只有腰间盘突出。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只有前列腺发炎”。 房门是要常开的,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心门”更要保持常开,因为“虚掩心门乾坤小,敞亮胸襟天地宽”。勇敢地敞开那扇虚掩的门吧,走出去呼吸新鲜空气,迎接灿烂阳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满腔的热情,保持充足的人气,增强旺盛的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