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物态变化简答题赏析

 时间消逝一切 2010-12-02
中考物态变化简答题赏析

摘要:中考物理简答题是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而正确解答物理简答题不但能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简答题是学生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而正确解答简答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我就中考物理物态变化方面的简答题的类型及这些试题对物理教学的启示谈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中考物理简答题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方面的简答题的情景设置多来源于实际生活、自然现象、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热点问题。能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基本理念。命题的重点是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思维开放,逻辑推理严密,有一定的综合能力。由于简答题应用性强、开放程度高,能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倍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现将物态变化方面的简答题归类分析,供广大师生参考。

一、考查电冰箱方面的简答题

电冰箱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家用电器,但对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学生并不熟悉,还存在许多的疑点。电冰箱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的。试题的类型也比较多。

例1(200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家用电冰箱分冷冻室和冷藏室。

(1)请说出使用或制冷过程中的一种物态变化,并指出此种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例:放入冷冻室的水会结冰——凝固——放热。

(2)从热传递角度说明,电冰箱制冷时为什么一定要不断消耗电能?

参考答案:(1)制冷剂在冰箱体内从液态变为气态——汽化——吸热

(2)热量只能自动的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要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就要消耗电能。能量的传递是有方向性的。要想把箱体中的温度降下来,必须要使箱体中的制冷剂汽化吸热,到箱体外,由压缩机压缩消耗电能变成液体,再回到箱体中。这样周而复始,要不断消耗电能。

分析: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有典型特点,电冰箱内既有熔化和凝固,也有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学中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在实际的教学中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物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因此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接触社会。这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考查自然界中的霜、雪、雨、露、云、雾、冰雹等天气现象的形成

《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对于霜、雪、雨、露、云、雾、冰雹等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学生能够应用物理知识联系各种自然现象,突出基本的物理原理,做出简单的解释就可以了,这是从自然到物理的基本理念的体现。教学中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

例2(2008年,山东烟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参考答案:(1)液化: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

汽化:(或蒸发):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学生只要说出一种即可)

(2)这是因为水的状态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例3(2006北京]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和水的物态变化有关。当温暖潮湿的地面空气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由于那里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

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这是高空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问题:

(1)在形成云带的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什么?

(2)炎热的夏天,剥开冰棍儿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棍儿周围出现了“白气”,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在某些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雾天比其他地区要多,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用水的三种状态的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水的循环的现象,总结水的三种状态的循环规律,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节水意识。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考查物态变化在航天科技中的应用

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神州”七号载人飞船以及“嫦娥一号”绕月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科技有了新的飞跃。有关航天飞船中的物理知识成为各省市中考物理命题的热点。

例4(2006年,广州市海珠区)2003年10月15日到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怎么样产生的?

(2)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请说明挥发涂料是怎样起作用的?

分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的意识,让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关心科学发展前沿,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简答题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但要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内涵,而且还要在解答实际问题时推理过程条理清楚,灵活运用物理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