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皮肤病

 昵称4911853 2010-12-03

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时间:2009-5-4 浏览: 231 作者:admin

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皮肤病的基本观念和方法有其特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一、整体观念
    “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中医学很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和外界自然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等)之间,通过经络等的作用互相联系,构成整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彼此协调,相互制约,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某一部分有病变,就会影响到其他部分以至整体,引起平衡失调,功能障碍,出现——系列的症状。  例如中医认为“肝病传脾”,即肝有病,往往影响到脾胃功能失调,并进而影响到全身的健康。因此,在治疗皮肤病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从整体出发来考虑。人和外界自然环境也是对立统一的,人体通过感受器官和外界门然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自然环境(如季节、气候、水土等)的变化,必然对人体产生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下,通过人体山部的调节使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外界自然环境发生急剧的变化(如骤寒、骤热等),而人体的调节功能又不能适应时,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便会打破,就可能产生皮肤病,因此在诊治皮肤病时,须要注意季节气候及其他外界环境对疾病的产生和影响,并要主动地掌握自然环境变化的规律,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

二、辨证施治
    “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辨正施治就是分析疾病矛盾的特性,从而掌握疾病的本质,进行恰当的治疗。中医的“证”的概念,与西医的“症状”、“症候群”并不相同。可以说,“证”是病理、临床现象和诊断的综合概括,并指示出治疗的方向。例如“脾虚泄泻”是较常见的“证”’也是一个诊断,它既说明了病变的部位在脾,个体的反应属虚。(脉象.舌苔等)较全面地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提示了临床治疗的方向。从错综复杂的病理和临床现象中进行辨证,一般来说,治疗皮肤病
    要全面考虑到下列四个问题:
1.辨别病变的部位,属于表证还是里证。
2.辨别人体对致病因子反应的强弱(虚、实),即致病因子与人体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双方力量的对比等等。
3:辨别致病因子和疾病是属于哪种性质,属于风证、寒证、燥证或湿证。
4,辨别疾病是属于哪一个阶段,即属于卫分、气分、营分,还是血分证候;或属于哪一个脏腑的证候。因此,通过辨证,可以明确疾病矛盾的特殊性,作出较全面和准确的诊断。
    为了达到上述辨证的四方面要求,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纲领),最基本的辨证纲领是八纲。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得到的资料,把错综复杂的临床现象,用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加以归纳,来说明病变的部位和病势的浅深(表、里),疾病的属性(寒、热),和病邪与人体相互斗争所引起的反应(虚、实),并以阴阳来总括,作出证候分类。但八纲只概括了疾病矛盾的普遍性,还必须结合六因、卫气营血、脏腑等纲领的辨证,才能说明疾病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临床上,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对于一般感染性的疾病,可用六因、卫气营血等辨证纲领来分析致病因子的性质、病程的阶段性及其传变规律(即发展变化规律);非感染性的疾病除了一部分和六因有关可兼用六因辨证外,一般用脏腑辨证。如上所述,在辨证施治时,必须把八纲辨证和其他方面(六因、卫气营血、脏腑等)的辨证结合起来,全面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各个具体的辨证方法以后详述。
    中医治疗皮肤病是在辨证基础上进行的,而“扶正”与“祛邪”则是中医治疗的两项重要原则。疾病的过程是正邪相互斗争的过程,所以“扶正”与“祛邪”是使人体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措施。“正”是指正气,即指人体的抵抗力、自身修复力和对内、外环境的适应力;“扶正”就是采取锻炼身体和各种调养的方法(包括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等),配合饮食治疗,以增强体质,增强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邪”是指病邪,  即致病因子;“祛邪”是采取各种治疗方法来消致病因子,停止或限制病情的发展。治疗的时候,采取“扶正祛邪”(先扶正后祛邪),或“祛邪扶正”(先祛邪后扶正),或“扶正”与“祛邪”同时进行;必须根据人体和疾病斗争相互间力量的对比,和病情发展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总的来讲:,  中医的辨证施治是以,中医基本学术思想为根据的,而阴阳、气血学说是中医基本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