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月刊》:父母皆祸害?——控诉,还要成长

 stone10 2010-12-03

《心理月刊》:父母皆祸害?——控诉,还要成长

2010-11-09 23:07:58
首先,感谢Cloudie17,因为,这是他从杂志上手打出来的,帖子链接如下: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530275/?start=0&post=ok#last
我怕帖子时间久了翻不到,所有就放在自己的日记了,这样到时候翻查也方便些,呵呵:P
=======================================================================
节选自《心理月刊》11月号
一、 控诉父母能让我们成长吗?
“文化是个不断演变的巨兽。家庭是巨兽体内的多体小兽。而个人不过是小兽身上的一点颜色。在以为可以自作主张之余,往往不知道身在万花筒中,稍有牵动,便会改变图案。”这是家庭治疗大师李维榕写在《为家庭疗伤》前言中的第一段话。
家是什么?家庭像社会和个人一样,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生着变化。社会心理学家阿林•斯果林克之处,未来数十年内家庭会因社会领域发生着的3种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需求。
首先是在经济领域,越来越多的女性外出工作和女性主义的挂念影响,将婚姻的文化理想,推向了更为平等的方向。
其次是人口学的因素。家庭结构日益缩小,两代之前还期待的多子女的家庭,现在却变成将经济资源集中在一到两个子女的抚养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是“心理贵族化”。这意味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变得更内省,对内在体验更为关注,因此对关系的情感质量也越来越感兴趣。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家庭,人们都对温暖和亲密有了更高的需要。
斯果林克认为,在过去,当家庭生活更多地被视为是对社会角色的服从时,人们是不会对这些情感的却是不满的。但现在,人们都期待家庭生活应该提供快乐和满足,家庭问题的出现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父母皆祸害”最初的投诉者,突出特征圈定为小学老师们的子女——也许有道理,教室,正好是社会主流意志最重要的输出口。媒体的报道也把子女与父母的冲突焦点简化为“50后”与“80后”的代沟。但事实上,现在的投诉者从90后到50后、从待业青年到留美博士都有。他们能够迅速理解彼此,只是一个共同原因:都受过父母的伤。就像小组QQ群招募贴中说的:“我认得你,因为你是另一个我。”
相反的声音,无论是批评或者提供建议,在这里都被强烈的排斥和反感。他们常常感慨,“小白菜和非小白菜真是两个物种。”他们觉得,说话的人根本不明白他们曾经或者现在仍在经受着什么。或许,置于“父母皆祸害”小组组规内的一段话,可以让我们清晰的了解他们的初衷: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
--------------------------------------------------------------------------------------------------
二、 父母无恩论
“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如其所是”。然而对有些人来说,想要生活得更好,要逾越的张海,却似乎比跨越千山万水还要艰难。因为他们要逾越的是,有毒性的父母有意识、无意识在他们的成长中留驻的烙印。
一直以来,父母的爱被当然的描述为伟大而无私的,是无条件的爱的象征。
“孝”字当头的观念深藏在我们的集体文化意识中。向胡适那样提出“父母无恩论”,实在是稀少。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胡适所论及的反而是真实:“我想这个孩子自己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曾得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地给了他一条生命。况且我们也并不曾有意送给他这条生命。我们既无意,又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为有恩于他?他意无意求生,我们生了他,我们对他只有抱歉,更不能“市恩”了。”然而,更多父母就是在“市恩”,他们把孩子视作没有独立意志的附属品,最经常说的话就是:“我这是为他好……这是‘我的’孩子,要他怎样就应该怎样。”
写作了《母爱的羁绊》一书的心理学家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博士,以个人多年与母亲的抗争和临床治疗丰富的经验,分析了一类对子女最具伤害的母亲——“自恋型母亲“。这类型的母亲,所有的焦点和目光只集中在自身,她要么完全忽视孩子的需要,要么以自己的想法为出发点完全的控制着自己的孩子。作为她的子女,特别是女儿——就像是她的另一个自己,意味着要尽一切努力去迎合她的需求,成为她欲望的外延。家庭治疗学派的心理学家刘丹早就说过,只有孩子心中才对父母有着真正无条件的爱,不然孩子不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讨好父母、忠于父母,哪怕用伤害、毁灭自己的方式。
-------------------------------------------------------------------------------------------------
三、 控诉是走出问题的第一步
对很多人来说,控诉仍然是非常困难和难以接受的。承认父母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在某些程度上不仅意味着对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的背叛,也是一种对文化的反抗。
而控诉是值得肯定的。它是一种意识层面的觉醒,却可以带动潜意识里的深层解冻。仍以自恋型母亲的孩子为例。在一个小孩2岁大时,正是他开始说‘不’和‘我的’的个性化过程。这一过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开始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爱好、需要和欲望,以便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贯穿一生。正常的父母,会允许这一过程有条不紊地、自然地发生。但是对自恋的母亲的孩子来说,这一过程会受到严重阻碍,因为他不是管得太多,就是完全忽视他们。“被忽视的孩子的情感需要的不到满足,无法发展个性、并成为独立的人,因为他一直试着用想象中妈妈的爱来填补自己的空虚。她尝试像一个小婴儿一样和妈妈黏在一起,努力薄的妈妈的赞赏和关注。被管得太多的孩子,则没有学会把自己看成一个独立与妈妈的个体,没有发展出自己的需要、欲望、想法和情感。这两类女儿的情感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在发展自我意识方面都有困难。”
开始控诉,就意味着女儿和母亲分离的开始,她总算可以开始表达属于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意志。这是力量的体现,让子女在声讨中感受到自己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存在问题,才可能改变。而且,我们的成长中必然有离开父母天地、背离父母过程,自然会有对父母的批判。”该小组的管理员说。
------------------------------------------------------------------------------------
四、 需要超越的“控诉陷阱”
所有的孩子都有两种本能:“被爱的本能”和“去爱的本能”。两种本能是各自独立的,就算没有悲哀,还是会有去爱的本能。两种本能都需要有机会自由表达。正是这个缘故,那些憎恨父母的孩子们,在控诉之后仍无法释放去爱父母的本能,这让他们内心更加痛苦。很多控诉着都认为,长大成人独立之后,远离父母就好了,就不被祸害了,但心理上与父母不断的纠结却隐含着这样的语言:他们还在幻想着父母会对自己好。
“为什么那么多人无法放下对父母的怨恨?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们需要找到父母爱自己的证据。”家庭排列是郑立峰说。这无疑是一个悖论,满眼只有怨恨的人,是不可能看到爱的证据的。但越是确实,人们越会生成另一种强烈的渴望,并一次去批判父母,进入更加失望的循环。
放不下,意味着沉溺于控诉的情绪、自怜自艾不能自拔,只意味着时光早已飞逝,却仍将自己固定在“受害者”位置上,固定在那个弱小的孩子身上,像当年受到父母的妨碍一样,改自己妨碍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前行。
“要父母道歉、认错、改正”,控诉着说。但真是正的和解却需要现在自己内心进行。
成长,也许就是历经艰难、不断接受失望、逐渐学会理解和接收人性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每个人都拥有最好的机会,用自己期待的爱的方式对待自己,将那份缺失的爱,有自己注入,在自己内心长起来,而不是寄托在老去的父母身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