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

 付金川的石头 2010-12-03
国学——源远流长的影响


   
     
时光的长流,穿过蒹葭,走过原野,在秦时明月下流过,从前年前的长风呼啸中,奔腾至今。

    滋润了几千年的山川,串联了中华民族的过去,时光,给这张名为中华的宣纸,染上了淡雅,又充斥着整个画面的基色,典雅,端庄,又不失潇洒如风。

   《千字文》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谈起,沧海桑田,古朴又庄重。

  《三字经》确如孩童般天真,稚气,说出的第一句话,便是那单纯的事实:“人之初,性本善。”

   在《百家姓》的细致规划下,人们更加清楚地明白“祖”的含义,也就不惊异于《弟子规》对于孝悌的反复强调。

   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去追寻精神的更高境界。

   诗三百,作为中国首部诗歌总集,却无人能说出它某一首诗的作者。那样清新明丽的语句,像早晨泛着清香的阳光,伸手便在指尖,现在读来,又熟悉之至,仿佛前生无邪的记忆。

   世人都说,能与《诗经》相提并论的,只有浪漫如天马行空的《离骚》。屈原,用笔创造了一个可与西方伊甸园媲美的精神国度,他便是主宰。

   后世的诗虽然浩如烟海,却总也或多或少的与这两部诗的意境不谋而合,像青色的藤蔓开出了五彩的花,根,终究还是一样的。

   五千年的国学,对中华儿女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已融入了灵魂深处。曾经,它便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不二准则,甚至要比当今的法律有威望。仁义礼智信,现在想起,都似乎是古人眼中再寻常不过的。譬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譬如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譬如香九龄的寒冬温席;又如季不的一诺千金。这都是我们再寻常不过的。今人的行为准则,又何尝不是在此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来呢?

   驾一叶扁舟,我们从时光的长流走来,用文字编织国学的摇篮,用语言为它装饰,让思想在其中驰骋,饱尝酝酿了五千年的琼浆玉液,滋长着,一直至今,绵延不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