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曲阜记行

 欧山晨钟 2010-12-04
因为工作,我到过山东好多次,可每次总是来匆匆去也匆匆,朝谒儒学之源的曲阜孔庙一直是我未了的梦。
 
十月初,省文化厅告知我们,“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十月十五日在山东济南召开。获此讯,我心中不禁一阵欣喜,心想,这次可以去曲阜一了心愿了。于是,在家里我从网上查阅了关于“三孔” (孔庙、孔府、孔林)的资料,包括详尽的参观线路以及准备入住的酒店,可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此行,我可是作足了功课。
 
昨晚十点,我和几位同事从南昌坐上北上的列车,今天早晨六点,火车到达济南站。按照行前约定,我的那位在济南工作的同学早已等候在车站的月台上。多年不见老同学,异地相逢分外亲。在出站的人流中,我们谁都没能掩饰住内心的喜悦,依然故我地搂肩搭背一路寒暄。
 
出了车站,同学开着自己的爱车绕道城郊,径直上“福银高速”直奔曲阜而去。在车上,同学一边开车,一边向我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呵呵,其实,通过上网查阅,这些地方的情况我基本了然于心)。
 
零六年四月我去潍坊感受国际风筝节,是同学即当司机又当向导,这次去曲阜拜谒孔圣,还是同学即当司机又当向导。
 
车,疾驰在齐鲁大地上,窗外的景色一幕幕地从眼前飘过。
 
深秋的江北,大地的绿渐渐褪去,树上地下叶萎枝黄,广袤的齐鲁大地,已透射着冬季的寒凉。眼前的一切,对于生长在江南的我来说,这里似乎少了些江南清山秀水的钟灵之美,但它多了江北粗狂豪放的毓秀之气。
 
我来到山东,并非要看这里的风景,而是想感受一下那古老而悠远的历史,透过厚重的历史来领悟先哲们的思想内涵,来感受中国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环境,以及后人推崇孔孟之道的精神实质。
 
在曲阜,我们走过明故城,穿过金声玉振坊,便到了孔庙。进入圣时门,映入我眼帘的,首先是那一排排苍劲挺拔的古柏,它虽经数千年的风雨侵蚀,但仍不失韧性的本质,像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净土。一片碑林,一座殿堂,一处院落,一扇朱门,一株古树,一块青苔,似乎孔庙的每个角落都绵藏着儒家思想的交融,暗含着儒家文化的生机,遗留下儒家自古传承的坚韧和节义。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东南亚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孔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这片具有东方建筑神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三孔”圣地(孔庙、孔府和孔林)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正殿,是我们参拜孔庙不能不到的圣殿。据说大成殿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的天贶殿并称为我国的三大殿。大成殿重檐九脊,斗拱交错,雕梁画栋, 黄瓦朱甍, 宏伟精美,巍峨庄严。人们到此顶礼膜拜,烧香进火,它们也受之无愧,可见孔圣荫庇之厚了。
 
孔庙保存着大量的历代石碑及画像石刻,极为珍贵,碑刻内容丰富,造型优美,其书法结构严谨,气势磅礴,文气厚重。《扁鹊行医图》、《围猎图》刀法圆熟,形象生动,让人难以忘怀。
 
孔府与孔庙东邻。孔府旧称衍圣公府,为历代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年,也是仅次于故宫贵族府邸,号称“天下第一家”,是由一个官衙,家庙,住室三位一体的几十个院落组成的古建筑群。孔府陈列着孔子家谱和文物绘画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官衙与内室合一的贵族庄园。参观孔府对了解孔子的思想、学说及中国历史有很大的帮助。孔子生前是一个不得志的“布衣”,死后,他的思想却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在汉代,他被封为“褒成侯”,后又升为“衍圣公”。孔氏后裔靠“余荫”世袭贵族,这独有的现象,在孔庙孔府建筑中反映得淋漓尽至。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是世界上延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孔子殁后葬于此,墓地呈“左手携子,右手抱孙”之势。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达十多次,以至成现在的规模。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游人(包括我)之所以都会在孔子的墓前叩拜,是因为孔夫子不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更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们后人对先圣的景仰。
 
印象中,我一直把孔子的学说看作是一本本的书,系统讲述着孔子的理论。到孔庙参观之后,我才明白了孔子的学说是以《语录》形式流传下来的,“孔孟之道”是经过无数后人的努力而形成的,其中包括孟子,董仲舒,司马光,朱熹等。每个朝代都会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而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修订和增加,以致2000多年的厚积形成了儒学理论。
 
读书人崇拜孔孟,是一种情绪的延续,真正了解“孔子”及儒学却不是一件易事,很多的至理名言也只能在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实,让我知道孔子,是在我的中学时代。“文革”后期的“批林批孔”运动不仅没把孔子批倒,反倒让我在朦胧之中知道了《论语》,知道了中国有个孔圣。记忆里的《论语》让我印象深刻而清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让我生活充实,终生享受着知识给我带来的裨益!
 
转了一大圈,不觉到了下午两点。我们在距孔庙不远的一家酒店吃罢中饭,便开车在城里城外转了几圈, 希望籍此对曲阜外在的人文风俗有个基本的印象。通常我们南方人称山东男人为“山东大汉”,而我一路所见并非如此,与我想象的差距甚远。如我见到在路口巡查的交警,他们多数和我一样“小巧玲珑”,穿上警服,也许我就和他们一样了。街上行人的衣着也很随意,包括不少年轻女性,她们也不很太在意自身仪态的修饰,这一点和南方人有所差别。
 
在外出差,我喜欢看城里的街肆风景,从中感受这个城市的基本信息,享受这个城市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我们沿着曲阜的主要街道一路观光,除了沿街的仿古建筑和到处悬挂着的“孔子故里”宣传广告外,还没有出现令人感到靓丽的风景线。就我的感言,城市的美化和公共卫生,旅游区摆摊设点的合理规划与秩序,文明经商与诚信服务,我认为曲阜市还有不少改善与提升的空间,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仰慕儒学文化的客人有“宾至如归”的切身感受。
 
明天是举行“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式的日子,根据我们的行程安排,曲阜之行只好告一段落而取道济南,夜宿泉城。

                         

 

                                    2010-10-14夜于济南微山湖酒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