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史乱弹](麻辣三国)之二:诸葛亮:一个虚构的忠臣

 观上客 2010-12-04
     “诸葛一生惟谨慎”,这是对诸葛亮公认的评价。谨慎的性格决定了其用人的风格,他只用一些墨守成规、谨小慎微的偱吏,如他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推荐的郭攸之、费祎、陈震、向宠等人。而对一些恃才狂放,倚武倨傲,尽管有这样那样缺点,却才华出众的创新型、开拓型人才,如军事天才魏延、刘封、廖立、彭羕等,采取打压、排挤、制裁等手段,限制其发展,埋没以至迫害了一些栋梁之才。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备入蜀打刘璋时,刘封武艺盖世,气力过人,才20多岁,却已“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泝流西上,所在战克”,堪称一员虎将。攻下益州后,被封为副军中郎将。刘备很看重刘封,没生刘禅时打算让他作继承人。后因刘封在一次战斗中没救关羽,且与孟达不和使之降魏,受到刘备的责怪。刘备只是责备刘封而已,但诸葛亮担心刘封勇猛刚愎,刘备死后难以控制驾驭,劝说刘备趁这个机会除掉刘封,“思虑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三国志 刘封传》, 刘封遂被刘备赐死,刘封死后,“先主为之流涕”,刘备很是伤心了一番。
   廖立也是很有才干的人,并得到刘备的重用。公元211年,刘备入蜀图谋霸业,诸葛亮留守荆州,孙权派使节到荆州访问以示友好,使节问及荆州人才,诸葛亮也不得不说廖立是“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而廖立的自我评价也很高,认为蜀国除了诸葛亮外,有本事、有能力、理应委以重任的非他莫属,按现代说法就是诸葛亮第二。刘备死后,诸葛亮却让他居闲职不用,廖立很是不满,耿耿于怀。一次廖立与李邵、蒋琬闲谈,对当年刘备不取汉中提出批评,又总结关羽之败在“怙恃勇名,作军无法”,还直接点评了几位当朝人物,指出朝廷(实际上是诸葛亮)在用人的问题,“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于是,诸葛亮便以“诽谤先帝,疵毁众臣”罪,将廖立废职为民,流放四川汶川一带,直至老死也未能回成都。
   益州广汉人彭羕,具有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彭羕拜见刘备,与之交谈“指掌而谈治世之务,讲霸王之义,速取益州之策”,让刘备叹服不已,认为他可与诸葛亮“齐足并驱”,请他“宣传军事,指授诸将”,打下成都后,还破格提拔他。可这引起了诸葛亮的不满,表面上跟彭羕很要好,背后却常向刘备进言,说彭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多次听到诸葛亮的小报告,对彭羕有了戒心,把他贬到小郡江阳做太守。彭羕无故遭贬官,不免私下发牢骚,说些对刘备不敬、不忠的话,被人揭发后入狱。彭羕死前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申明自己的心迹,但还是被杀,死时年仅37岁。
  至于军事天才魏延,智勇双全,勇冠三军,立下赫赫战功,深得刘备信任,刘备称王后受封汉中太守。在北伐问题上,一直与诸葛亮意见相佐,让诸葛亮很是气恼。魏延曾经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之计”,但遭向来谨慎的诸葛亮反对。魏延为人孤高,深明大义,屡立战功,但因功高震主,引起诸葛亮的猜忌与不满,诸葛亮便称“魏延有反骨”,一直想要除掉魏延。加之,魏延是刘备的人,不属于诸葛亮的“荆州集团”,且与诸葛亮信任的杨仪水火不容,诸葛亮在临死安排人事时,将兵权交与杨仪,其真正用意在于利用魏延与杨仪的矛盾,激魏延说不平之语,诬其谋反而杀之。可以说,魏延之死,是诸葛亮一手精心策划的。《三国志》中,陈寿的结论是:“原延意不北降而南还者”,可谓公正也。
   诸葛亮在用人上,颇有些“武大郎开店”的味道,只用比他才能低的,服从管理的,听话的、老实的,以至于蜀汉除了诸葛亮、庞统所谓的“卧龙凤雏”外,能够担当一面的人才寥寥无几。而曹操则唯才是举,即使一些虽有道德缺陷,但有真才实学之流,也大胆启用。如不治行检的郭嘉,爱贪小便宜的丁斐,所以,魏国人才济济,多如过江之鲫,仅重要谋士就100多个。
   国家的兴旺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团队的力量才是不可战胜的。诸葛亮在国家的管理上也是有问题的,违背了职责分明,各负其责的管理学基本规则。朝中大小事务,大到国防外交、军事战略,小到二十军棍的处罚、后主的家务琐事,全部由他决定,诸葛亮的管理手段并不先进,可以说落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皆亮专之”,眉毛胡子一把抓,其结果是辛苦了他一人,大家都作壁上观。统帅管的是战略与全局,冲锋陷阵是小兵的事,如果将军把小兵的事都干了,那么要小兵干啥?
  

 
 
 

 
 
 

 
 

  。

 
 
  这年头,借骂诸葛亮博出位的人多得海了去了,只是楼主想赶这趟儿,麻烦有点技术含量好不?
  
  三分之说乱天下---难道诸葛亮出山之际,天下是安然太平?楼主莫非忘了桓、灵、宦官、黄巾、外戚、
  董卓一干人等乱汉室天下导致诸侯割据的功劳忘了?说起因由,乱天下的责任怎么也不该是诸葛亮来背吧?
  就算诸葛亮参与了后面的过程,即便刘备没有插一脚,曹操、孙权二人争天下就是天经地义的?就不是乱天下?
  就不是阻碍了中国的统一?同样的事,曹操、孙权做得,刘备就做不得?
  
  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诸葛亮此时出山,理应帮助曹、孙之任一方,加速中国大一统进
  程的实现,尽快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展示其“匡复汉室,平定天下”的志向。
  
  当时只有汉朝,何来中国?曹操代表汉室?孙权代表汉室?刘备虽然势微,至少还是献帝承认的皇叔,与汉室
  沾上了边,助他为何不是匡复汉室?按楼主的逻辑,只要不投向势力较大的一方就是阻碍中国统一,就是选择
  错误,那曹操的一干文臣一早就该不是投董就是投袁,那何来曹操日后的坐大,让分裂延续了几十年?只许人
  傍大款,就不许别人选个小门小户自己创业?我真的很怀疑,打开楼主的脑袋,看到的是不是一堆榆木疙瘩。
  
  刘封死后,“先主为之流涕”,刘备很是伤心了一番。----别笑死人了,鳄鱼的眼泪你也信?杀刘封不
  过是为他的亲生儿子阿斗扫清障碍,然后再习惯性的做做秀罢了。诸葛亮不过是看透了那点心思,出来表态
  站对队罢了。楼主是否觉得刘封的意义仅仅只是作为一员虎将的存在?想想刘表二子袁绍二子吧,嘿嘿,那时
  天下能不能统一还没影儿,自家地盘就有分裂的后患了。
  
  廖立自认诸葛亮第二,他就真成诸葛亮第二了?自视过高的人多得海了去了。单凭他在诸葛亮的亲信蒋琬面前
  发牢骚这点,此人政治才能极其低下,想当第二,距离远着呢。
  
  古人爱夸张,动辄经天纬地,彭羕究竟有何经天纬地的具体才能事迹,楼主您举例说说?倒是姿性骄傲,多所轻忽,
  性格缺陷很明显。“羕起徒步,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一朝得志便张狂的嘴脸。刘备可不
  傻子,他对诸葛亮从来没有言听计从,“察羕行事,意以稍疏”,自己考察过了才贬其官。结果彭羕居然对马超言
  “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真是找死,换成曹操、孙权,臣下有这种话出来,也是照杀不误!
  
  军事天才这种高帽,可别随便给人戴。魏延是员猛将不错,离天才还是有那么些距离。看看白起、项羽、韩信、卫青、
  霍去病这一等人物的战绩,别寒碜了军事天才的称谓。谁敢说子午谷之计就一定能成功?有反骨纯属演义臆造,你还
  把这当真?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杀魏延?他人死了魏延对他有何威胁?他临终上书自己权力的接任人是蒋琬不是杨仪,
  有必要帮杨仪去除他的敌人吗?
  
  曹操唯才是举?呵呵,他不要服从管理的、听话的老实的?弥衡、荀彧、崔琰、毛玠、丁仪、杨修是怎么死的你真不知道?
  
  还是陈寿总结得好: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
  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作者:saparty 回复日期:2010-03-01 16:07:24 
 
  话说当时天下未合,又怎么知道谁能最终完成大业
  照楼主说该怪荀彧,郭嘉等辈不助袁绍统一北方,反助曹操
  使北方百姓白白在水生火热的战争中多挣扎了几年
  (建安5年,袁绍发檄文讨曹操到建安12年,北方才平)
  要是曹操投降袁绍,说不定能快速统一全国,没有赤壁
  更没有南北朝了呢
  
  想当初刘秀在蔡少公处时,谁又能知道这少年能中兴汉室?
  当天子的是这个刘秀,而不是有权有兵的国师公呢
  楼主想当然之说可称一笑

 
 
  

 
 
  

 
 
 

 
 
  
 

 
 
  北伐终致蜀国亡
  
   刘备为夺回荆州发动的蜀吴之间的战争,以彝陵大败而告终。刘备积劳成疾,命丧白帝城。诸葛亮承受托孤之命,全力辅佐后主刘禅。
   “北伐中原”,争夺天下,是蜀汉的一贯战略。诸葛亮念念不忘对刘备的庄严承诺,坚持不懈地北伐,可以说是诸葛亮一生的又一大失误,并因此直接导致了蜀汉的败亡。其主要原因是,诸葛亮对实现北伐这一战略的可能性缺乏正确的估计,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己方的策略,从而陷入军事上的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之中,导致失败。
   其一,魏蜀两方国力相差巨大。彝陵之战,刘备在长期军阀混战中所建立的军事实力遭到致命的打击,许多将领如关羽、糜芳、傅士仁、黄忠、黄权、潘浚,冯习、张南、吴班等或死或降,士卒物资等的损失更为严重,史称蜀军“舟船器械,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当时,魏国已经占据整个北方地区,拥有全国13个州中的11个(其中2个为占有一半)外加一个司隶部,而蜀国仅占有益州一个州。在人口上,魏国有人口443万,蜀国仅有94万。魏国全国的总兵力约35—40万,而蜀国其总兵力约为12—13万。当时魏国无论在国土、人口、经济等各个方面,都远在蜀国之上。诸葛亮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不顾战略时机的错失,坚持北伐,其结果可想而知。
   其二,对北伐的长期性缺乏正确估计。战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强战胜弱,是必然规律。弱战胜强,存在很大的偶然性。所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国胜大国,都是有条件的,比如对方发生大规模内乱,或经济萧条陷入困境,或对方在对外战争中遭受大的失败等等。而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曹操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早已看出魏蜀吴之间战争的长期性,转而采取加强巩固内部经济,军事上取战略防御的方针,而诸葛亮对此显然缺乏正确的认识,始终拘泥于“北伐中原”,势必陷入军事冒险之中。
   其三,北伐的客观条件已发生变化。按照诸葛亮在《隆中对》的设想,“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北伐必须以荆州、益州为依托,两个方向同时出兵,“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北伐时,荆州早已失去,蜀吴联盟破裂,客观条件已发生变化,这时还坚持北伐,注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其四,连年用兵,国力虚空。蜀国人口不过94万多,刘禅投降时有兵11万多人,是三个国家中比例最高的一个。当时全蜀“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可是“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三国志 ·后主传》),平均九个人负担一个士兵,七户人负担一名官员,足见人民负担之重。东吴派往蜀汉的使者称:“经其野,民皆菜色” 《三国志 ·薛综传》)。在蜀国存在的42年间,大的战争就有南征夷蛮、东伐孙吴、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连年征战使得蜀国国力凋敝、人口减少,大量的精壮劳力从军,破坏了蜀国的经济发展。蜀汉连年用兵,将诸葛亮在经济上取得的一些成就消耗殆尽。姜维掌握军权后,又再次实行了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几乎年年出兵。结果造成经济萧条、人民厌战的局面,从而最终崩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六次北伐,总是轰轰烈烈地开场,万般无奈地撤退。因此,蜀汉一方的战略进攻,虽然声势咄咄,但究其实际,除了劳民伤财之外,毫无用处。即使有若干局部胜利,也无补于事。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三国志 · 诸葛亮传》曰:“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陈寿之言,不虚也。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