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子昂行书老辣厚重 外秀内刚

 dxdr大写的人 2010-12-04

     赵子昂是个不折不扣的书法大家,世人只道赵孟行书婉转流利,却不知其外秀内刚,尤其是60岁以后作品更是老辣、厚重,全然褪去柔媚之气。

     赵子昂说,学书有二,一笔法,二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

赵子昂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这句话基本上客观地道出了赵孟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无论是研究中国绘画史,还是研究中国文人画史,赵孟都是一个不可绕开的关键人物。如果说,唐宋绘画的意趣在于以文学化造境,而元以后的绘画意趣更多地体现在书法化的写意上,那末,赵孟在其间起到了桥梁作用。

行书大家文徵明之子文嘉在万历四年题赵子昂的行书《望江南净土词》卷称:上下五千年,纵横二万里,无有与并者。他在题赵氏书《勉学赋》卷当中曾经引用元代胡长孺的话说:松雪之书,上下三百年纵横一万里,不虚耳,以上这些评价表明,赵子昂在师古创新,自成一体的书法艺术上,确实是一位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的大家,他的作品传世之多,内容非常广泛,比自称”生前写过麻戕十万布在人间“的大书家米芾,似有过之。

赵子昂的书法,善于汲取传统技法,功力极深,临摹之作几可乱真。论者以为如其生于晋代,书圣王羲之亦当让其一席之地。且其虽以复古为旗帜,但并不泥古,而善于融会贯通,形成自家面目。他生于宋元之交,却与唐朝三大书家颜、柳、欧齐名,并称颜、柳、欧、赵,妇孺皆知,绝非偶然。

赵子昂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世称“赵体”。相传他能日作楷书万字,“下笔神速如风雨”。赵氏楷书中有不少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

赵氏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几千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今天,我们就从《兰亭集序》中找出最迷人的3个字,然后放大10倍去欣赏,你就会发现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精髓了。

第一个字是“之”。

“之”字可能说是最难写的字了,诚然这个字只有2划,然而王羲之却为我们展现出了它的艺术美。

放大30倍欣赏《兰亭序》的每一个字,可以说是一字千金名不虚传!

第一个经典的字是“永”。这个字下笔雄健,风骨清雅,也就是说,集稳健和灵动于一体。这么矛盾的两点要同时表现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是很高的。但是王羲之就巧妙地把他们结合了起来,而且还能够从头到尾贯穿在《兰亭序》全篇文章。

第二个经典的字是“和”。这个字符合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庸思想,他的字有诸子百家的特征但是又毫不冲突。之所以他的书法被广泛地接受,就是因为他的作品有一种和谐的美。一直到现在,学习书法的人,都十分追寻这种境界。

第三个经典的字是“少”。这个字的书写非常地夸张大胆,首先它的形体十分瘦挺,其次结尾的那一撇衍生的很长,像个柳叶一样微微向上翘立着,给人的视觉效果十分美观。而且整个字存在着粗细的变化,用笔变化多端而又都符合章法要求。

第四个字是“天”。

“天”字当我们放大10倍以后,这个字给我们的感觉是非常的粗犷,而这种笔法在写的时候要求是非常的有力道。尤其是在下笔和收笔的时候,那力道更得非常的大。只有力道大了,才以写出渴墨枯笔的效果。而这渴墨枯笔的效果也让我们觉得这个字的粗犷魅力,大家又有没有被这个字惊到呢?

杨振洋临摹的《兰亭序》惟妙惟肖

杨振洋临摹兰亭序单字选

《兰亭序》是世界书法艺术之经典佳作,是一件无价之宝,欣赏此作,是一种至高的艺术享受。

杨振洋临摹兰亭序单字选

杨振洋临摹的兰亭序笔法刚劲,点画凝练简洁,流动的笔画中包含着无数的变化。

杨振洋临摹兰亭序单字选

他把王羲之书法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临摹得恰到好处。

杨振洋临摹兰亭序单字选

兰亭序共计三百二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又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如此功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杨振洋临摹兰亭序单字选

而杨振洋临摹的版本,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笔法的变化都非常到位。

杨振洋临摹兰亭序单字选

拥有这样的功力,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苦练。

杨振洋临摹兰亭序单字选

杨振洋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家,他在绘画方面也是有很高的造诣。

杨振洋临摹兰亭序单字选

他的作品涉及领域之广,比较突出的就是绘画和书法。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

元·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

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

飞来就我题红。

硬笔练习

《天净沙 其二》

元·张弘范

西风落叶长安,

夕阳老雁关山,

今古别离最难。

故人何处,

玉箫明月空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