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周期与历史周期律

 伊甸圆 2010-12-05

张正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12年、30年、60年、300年、500年、1000年……这一系列“历史周期”循环往复就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周期律”,把全部人类历史绘制成一个“历史周期表”,就像“化学元素周期表”一样,对于研究历史和预测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人把“一治一乱”的历史规律总结为兴衰存亡的历史经验,其中的道理值得深入研究。

 

我在《中国生态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提出:“周期性原理”是生态学基本原理。

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还是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无论是自然史和人类历史,周期性原理都是一个基本原理。

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古代历法早就认识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周期性规律,《黄帝内经》用十天干、十二地支揭示了六十甲子人生周期理论,无论分析五运六气,还是推测病理发生演变的生理规律,12年、30年和60年的人体生理周期都是非常重要的客观依据。古人分析天文、地理(堪舆)、生态和病理,包括《易学》中的“四柱命理”预测,周期律都是一个基本定律。

中国人有“十二生肖”的信仰,所谓“本命年”的讲究是依据12年生命周期而来的经验判断。现代天文学研究发现,木星对地球活动的影响非同小可,而木星的质量之大又足以影响太阳的活动,木星的运转周期是12年,这是十二年周期现象的客观原因。(注:木星的公转周期是十一年十个月十七天八小时四十二分)

实际上,古人把天干、地支作为一种数学理论模型,对于年月日时均予以分析,如一日之内是子时到亥时的一个完整周期。

那么,既然12年、30年和60年是三个重要的人体生理周期和自然生态周期,12年是最基本的周期单元。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不难发现历史周期律现象和历史周期率的存在,这是研究历史的一个基本参考。

2008年是农历“子鼠年”,我曾经对12年历史周期律和30年历史周期律有专文分析,颇有启发和收获。

详见拙文:

一、鼠年的秘密:十二年历史周期律现象

张正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2008年新春感言:鼠年在历史上的特殊性!(修订)

http://vip./20080214475254.html(原文地址)

 

二、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改革三十年(修订)

张正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http://www.blogchina.com/20081103623782.html

改革三十周年的历史考察

张正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http://www.blogchina.com/20081103623449.html

如果深入考察60年历史周期现象和“六十年历史周期律”,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发现,包括120年、240年和360年的历史周期律,而三个“360年周期”就会形成一个“千年周期律”。特别是“三百年历史周期率”和“六百年历史周期律”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中国历史上,重要朝代的历史生命大概都是“三百年”,如明朝和清朝。如果是一个更强大的朝代,其历史生命或者可以延续“六百年”之久。其实,包括汉朝、唐朝和宋朝,其有效历史生命也就是“三百年”左右。历史的“短命王朝”或者是30年寿命,或者是60年左右和120年左右,比较不稳定的强大王朝,其历史寿命则在200年到300年之间不定。由此可以推测,美国自1776年7月4日于大陆会议中宣布独立宣言以来,其历史生命正处于1776年+240=2016年的框架中,看来,美国衰败似乎已经是“命中注定”。

参考历史上大英帝国和苏联的历史寿命(鼎盛期),不是很有趣吗?

如果我们把整个人类历史绘制成一个“历史周期表”,和“化学元素周期表”一样,对于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规律,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考察中国历史的“千年周期律”,一千年前的“唐朝”和二千年前的寒潮以及三千年前的“殷周之际”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坐标,四千年前的“大禹治水”和五千年前的“炎黄之战”以及八千年前的“伏羲女娲时代”都体现了“千年周期律”。目前的中国和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世纪之交”,看来,又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

把“千年周期”取其半就是“五百年周期律”,把“六十甲子周期律”取其半就使“三十年周期律”。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又曰:“五百年出圣人”。都是这个意思。

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见《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篇)孟子根据这个历史规律断言:“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认真研究了“五百年周期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孟子》尽心章句下篇)

另外,古人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也是一种生命周期判断。一个人的黄金时段和一个家族的黄金时期以及一个国家、民族的鼎盛时期,都有一个“天数”的基本限制,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和历史命运,我们应该认真研究。

(未完待续)

附注:关于十二生肖文化的科学研究资料

《神妙的生肖文化与游戏》(1990年,山东友谊出版社)

http://202.99.23.237/wsrmlt/wyzs/2003/01/08/010803.html

笔者对十二生肖文化起源所提出的科学信息解读,能够找到古代文献
的支持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玉函山房辑佚书》收有《计倪子》一书
,该书记有:“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
处火则旱。故散有时,积籴有时,领则决万物,不过三岁而发矣。以智论
之,以决断之,以道佐之,断长续短。一岁再倍,其次一倍,其次而反。
水则资车,旱则资舟,物之理也。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
饥,是以民相离也。故圣人早知天地之反,为之预备。”计倪子又名计然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曾拜计倪子为师。

  计倪子的上述观点,从今天的角度来说,属于自然环境气候经济学,
他研究的是自然环境变化规律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所谓太阴,实质上说的
就是木星,意思是:当木星三年位于“金”的方位时,农作物丰收;当木
星三年位于“水”的方位时,将发生水涝灾害,农作物减产;当木星三年
位于“木”的方位时,农业收成好,人们生活安康;当木星三年位于“火
”的方位时,将出现旱灾,农业收成不好(在五行里,金代表西方,水代
表北方,木代表东方,火代表南方)。人们只要掌握了这种规律,就可以
提前作准备,并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计倪子》的上述一番言论,又与十二生肖有什么关系呢?笔者注意
到十二生肖动物的排列也存在着三年一组的规律性,以及食草动物与食肉
动物的交替性。具体来说,鼠年、牛年适宜食草动物生长,食草动物多了
又适宜食肉动物(虎年)的生长;因此,鼠、牛、虎这三年相当于木星位
于“金”的三年,是风调雨顺的好时光。食肉动物多了,食草动物就少了
,就到了兔年;龙是水族类代表动物,蛇性喜潮湿,表明这几年雨涝洪水
频仍,相当于木星位于“水”的方位。马年、羊年又适宜食草类动物生长
,猴喜吃树上的果子,看来这几年又是雨顺风调,正好对应木星位于“木
”的方位上的情况。鸡是鸟类的代表性动物,鸟类的主要食物是昆虫,而
昆虫在天旱时往往得到大发展(这正是旱年闹蝗虫的原因),因此鸡年表
示旱灾严重;狗和猪都属于杂食性动物,它们在天旱情况下的生存能力特
别强;也就是说鸡、狗、猪这三年是旱灾年,相当于木星位于“火”的方
位时的自然环境状况。

  至于《计倪子》所说的“一岁再倍,其次一倍,其次而反”,则是一
种对自然变化的更细微的观察。笔者是这样理解的,即在风调雨顺的三年
里,第一年气候最好,第二年次之,到了第三年气候条件就开始发生了逆
转。同理,在水灾的三年里、雨顺风调的三年里、旱灾的三年里,同样存
在着上述程度的变化。不过,对于动物的适宜程度而言,还存在着滞后现
象;这种情况类似一天里最热的时间并不是正午,而是午后一个时辰(即
下午两点)。

  根据上面的讨论,笔者有理由认为《计倪子》所记载的木星十二年周
期对自然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所产生重要影响的现象,与十二生肖动物排列
顺序所体现的自然环境周期变化现象,具有相当高的可比性,因此我们不
能不考虑它们可能有着共同的起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