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垃圾股中淘金的自信

 张光旭 2010-12-05
  • 做一头勇敢的猪,等待翻几番是一种自信。碰其他人不敢碰的股票,从垃圾股中挖掘金股,且以此为终生炒股准则,更是超级自信的体现。

    约翰·聂夫就是这样一位超级自信者。聂夫是价值型投资的倡导者,高涨的股价和诱人的市盈率不足以使他热血沸腾,相反,他更看好那种“倒霉”的公司。这些公司都曾经风光一时,但出于某些原因,目光短浅的投资大众把它们彻底打入了“冷宫”。

     

    {约翰·聂夫小传}

    生于19311955年进入克利夫兰国家城市银行工作,1964年成为温莎基金经理,并一直担任至1995年退休。执掌温莎基金31年间,投资增长55倍,年平均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达3%以上。

    有评论说,格雷厄姆之后,谁是最纯粹、最传统的价值投资大师?不是巴菲特,而是约翰·聂夫。

     

    喜欢那些不被看好的股票中淘金,这样的投资方式多数投资者不敢轻易尝试。聂夫的选股心态与趋势投资者有天壤之别,趋势投资者往往把股价创新高看做是买入的信号,而聂夫则喜欢在低迷的股群中寻找黑马。

    其实,很多实力雄厚的大公司都曾“倒霉”过,不过聂夫发现了他们,并在他们身上赚了一大笔钱,其中包括克莱斯勒、大西洋富田、IBM和花旗银行这些声名远扬的公司。

    与华尔街其他投资精英们不同,聂夫从中西部,自小家境贫寒,因此,他的成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教育之路,不是“从私立学校到名牌大学”的阳光大道,而是一条坎坷的道路。他小时候住在德克萨斯洲,父母离婚后,他就跟随母亲和继父一起生活,好不容易才完成了他的学业。他常说,自己不是“出身豪门”,为了谋生,曾当过球童、送过报纸。他还自豪地说,从11岁开始他就自己赚钱添置衣服了。

    坚定不移的信念也是成功投资者必备的素质,因为他们常常要孤军奋战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胜利。聂夫从小就表现出坚定的意志。他母亲过去常说,“约翰,你长大应该当个律师,连路标你都能和它辩论半天。”

    换了任何人,如果不是聂夫那样充满自信,都很难说他将来能够成功。

    他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通过函授完成了大学课程。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期间,他有缘结识了“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高徒悉尼·罗宾斯教授,从此对价值投资有了一定了解。在罗宾斯教授的熏陶下,聂夫对金融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价值型投资就是寻找有广阔前景的公司作为投资对象,以低于一般投资者预期的价格买进它的股票。在一次年度报告会上,先锋集团董事长约翰·博格称赞说:这种以低市盈率、高股息和稳定的账面价值为特色的“价值型投资者”,不是聂夫先生首创,但他却在价值投资的实践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聂夫的事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1962年,股市经历一次了痛苦的衰退。聂夫也因此在投资上受到了重挫。宝丽来股价一泻千里,仅几周时间,就从每股240美元跌至80美元,IBM从近乎600美元的高点跌至300美元。无论如何,1962年的这次衰退对聂夫今后的事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聂夫在任期间,温莎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持股时间是两年,有少数股票持有的时间长达八九年。普通投资者可以从聂夫的经历中汲取到3点经验;第一,不仅要纵观全局,还要注意每个组成部分的情况;第二,不要完全相信媒体,因为媒体的意见常被严重的恐慌心理所误导;第三,保持一点耐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