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中文大学:为自我成长打开一扇窗

 j甲方 2010-12-05
香港中文大学作为香港8所大专院校之一,因为连续两年参加内陆统一高招,而与内陆有了更多“血脉相连”的色彩。3月下旬,记者走进香港中文大学,感受到的是多元开放的“香港特色”下学生自我成长的宽松氛围。



  “不经意地走过一间办公室,办公室的牌子上可能就写着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朗咸平的名字!”“推开自己的宿舍门,对门住着的舍监也许就是一位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知名教授!”2005年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考到香港中文大学读商科的毛天时,丝毫不掩饰自己初到中大时的兴奋之情,她说来香港读书给了她“开窍”的机会,虽然到现在只有短短7个月的时间,但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已不再陌生。

  “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很充实,除了上课之外,不是参加学校里的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就是找一些教授聊聊自己的成长规划,过一会儿还要去参加我所在书院一个‘学长计划’的面试。”虽然还不到19岁的年纪,毛天时对自己的未来却有着清晰的规划,她现在每天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设想,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

  3月的香港,阴霾天色的笼罩中,不时会飘落一阵淅淅沥沥的春雨。行走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园中,偶尔遇到几个行色匆匆的学生,他们脸上自信而阳光的神情,让人的心也随之明朗起来。“学校给了我们最充分的自主权利,让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来自福建的商科基础班一年级学生张华如是说。个性、开放、自主的氛围,变管理为服务的理念,让自我成长的空气更加浓重。

  个性化服务搭建自我成长阶梯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有太多工作要做!”——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处处长梁天明


  “踏出大学站,续上成长路”,一走进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处开放式的办公室,就能看见走廊中这个显著的条幅。学生事务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学校专门为新近入学的学生准备的“新鲜人自我拓展系列”辅导服务,从“伴他走过幽暗的日子”、“读中大的苦与乐”,到“建立自信,活出风采”等各种主题一应俱全。

  香港九广铁路大学站,几乎是每个从内陆赴香港中文大学读书学生的必经之路。从深圳罗湖口岸过关,乘坐香港九广铁路的电气化火车到大学站,一出站,就进入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开放式校园的范围。对于很多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来说,“大学站”都像是一个起点,他们从那里出发,踏上自我成长的征途。

  自我成长并不是无条件的,学校能提供怎样的服务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事务处可能是中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机构之一。学生事务处学生辅导及发展组主任刘关莉施说:“我们这个学生辅导及发展组都是由专业的辅导员组成,为学生提供各种预防、治疗和教育等心理辅导服务,以帮助学生适应和尽享大学生活,追求全人发展。服务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充满自信、具有竞争力和勇于面对挑战的人!”以个人或小组辅导形式开展的心理辅导、以加深自我认知为目的的心理评估和测试、以培养社交沟通技巧、领导才能、组织技巧和跨文化适应为己任的“多元发展”计划等,都是学生辅导及发展组的重要工作内容。刘关莉施告诉记者,他们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不同的服务内容。比如,每年都会为一年级新生举办“新鲜人自我拓展系列”,“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入学教育,它淡化了对学校的介绍,而是通过讲座、身心健康评估、工作坊以及个人或小组辅导,来帮助学生适应及投入大学生活。”在刘关莉施看来,大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大学阶段对每个年轻人从青涩走向成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之所以设计了个人成长坊,就是想要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帮助他们提升个人处事待人的效能。辅导员会根据每位学生在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开展包括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和朋辈关系在内的活动和工作坊。”

  “给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机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是一个共识。为了使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观、高瞻远瞩,对主修课程以外的不同学科有更广博的视野,“通识教育”便得以在学校的课程教育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通识教育的科目由各学系提供,既有大学层面的通识,也有书院层面的通识,每年都有100多科,每个本科生至少要修21个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才能毕业。”郑振耀副校长告诉记者,作为香港唯一一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中大的崇基、新亚、联合、逸夫4个书院各有其所倚重的学科特色,这就给通识教育科目的开设带来了便利条件。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杨纲凯介绍说,中大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并不专注于学科内容,而是注重学科研究的科学方法和社会背景。“我们虽然没有独立的通识教育教研室,负责开设各门通识教育课程的各专业教研室,都要根据教学实际对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经验和阅历几乎是横亘在每个学生面前的一道坎儿,“学长制度”的设立为这些大学的“新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的大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香港中文大学的“学长计划”由学校的校友会与书院共同主办,因为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校董会,组成成员大多是事业有成的校友,对新近入学的“新鲜人”来说,校友的成功经验和悉心指导无疑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在“学长计划”中,由内陆或香港的学长担任辅导学长,来协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在人生的某些重要阶段,假如有位过来人给一些精辟的建议或指点,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毛天时说,与这些和自己年龄、经历都有较大差异的学长们交往,可以使自己找到看待事物的新角度,学会“跳出来”分析思考,并从中发现新的人生价值。“学长作为事业有成人士,比我们更加忙碌,所以我们一定要主动去联络,去安排,这个过程对我们的社交能力也是极大培养!”

  中大学生事务处就业策划及发展中心主任万永豪给记者看了一份毕业生就业调查统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毕业生,首月月薪中位数最低为9000港元,最高的医科毕业生完成一年的实习后,可以拿到平均46603港元的月薪。万永豪告诉记者,他们中心每年都会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岗位、工资、满意度和对学校就业服务的评价等内容,一般的回复率都达到90%以上。“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就业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万永豪说,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会进行不同层次的服务,“对低年级学生主要是认识自我、找准工作方向,我们会提供可供借鉴的学习计划,并举办相关的讲座,有需要的学生还可以预约一对一的咨询。”

  记者前去采访时,中大学生事务处的办公室正要进行新的改建、装修,该处处长梁天明告诉记者,改建后的办公室能在现有二十几名工作人员的基础上,人数增加一倍,因为“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真的有太多工作要做了!”

  开放式管理营造自我发展宽松氛围

  “学校给予学生在活动方面充分的自由,始终处在一个支持者而非决策者的地位。”——香港中文大学内陆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傅芃芃


  “兹有一xx学院本科生于2005-2006年度上学期呈交作业中有抄袭行为,裁定给予下列处分:一、该科成绩定为不合格;二、记过一次,如毕业前再无其他违规行为,此项记过将从学业档案中删除;三、将事件及上述处分以不记名方式公布周知,以儆效尤。”这是记者在中大一个布告栏里看到的一份布告,落款是“xx学院学生纪律委员会”。布告中所列出的处分似乎尚称不上严苛,但对很多中大学生来说,已经有相当的约束力了。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会、书院、学院以及大学本身都有自己的纪律委员会,以处理可能出现的抄袭、作弊等不良现象。各级纪律委员会一般都会对发现的不良行为,以不记名的形式予以公布,三次记过则停止学业。这样的处罚,对奉行开放式管理理念的香港中文大学来说,已经算相当严厉了。在更多的情况下,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都要依赖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而且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也要接受学生的监督。

  今年2月初,校方在发表的“十年策略发展计划”中透露,将会筹办香港中文大学的第五所书院,随后,新书院研究小组还发表了2005年12月进行考察的报告,对新书院提出了若干建议。消息传出不久,《中大学生报》就专门出版了《新书院号外》,《学生报的一些意见》、《浅评建院方略》、《中大新书院感受》……一篇篇文章掷地有声,个性十足,对兴建新书院的利弊进行了深入分析。化学系三年级学生林子斌还在文章中呼吁“所有同学能够付出一点精神和时间讨论书院制的改革,同时希望校方察纳雅言,共议中大未来发展。”这种宽松的氛围,源于学校对学生社团近乎“纵容”的管理方式。和香港的很多大学一样,香港中文大学校方基本不会主动介入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注册后一切创意,一切活动基本不受限制。香港中文大学内陆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物理系在读博士傅芃芃介绍说,活动需要资金,社团可以去外界拉赞助,也可以凭借优秀的创意书,去学生事务处申请资助,同时大学以及书院还设有多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创意活动,只要社团的思考设计出色。学校给予学生在活动方面充分的自由,始终处在一个支持者而非决策者的地位。

  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校管理,已经成为中大学生的一种习惯,而学校以书院制为特征的管理模式也给在此就读的学生一种不同以往的成长体验。毕业于北京景山学校,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统计系的孟繁宇深受感触:“书院制度在学理教育系统外,有一套生活、品德教育系统,负责学生的食宿,并以书院为单位组织聚会活动,与其他书院进行竞赛等等。在中文大学,大学与书院好像扮演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大学负责学习、研究、提供个人发展机会,书院则让同学们在大学里面学会做集体的一份子。”

  新亚书院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立较早的一个书院,书院的位置也处在学校海拔最高的山顶,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派。在中科院院士、新亚书院院长黄乃正教授的观念里,现今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离,书院制正好可以发挥其所长,为学生提供“以生为本”的教学,同时透过非形式教育推展学术及文化交流活动,令学生的学习更多元,有助于全人发展。做学生“母亲”,书院自然要面对一些“父亲”难以解决的问题。黄乃正坦承,由于学校的教学以自主学习为主,个别内陆来的学生由于自我生活能力不强,会出现“不敢去考试”等极端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与同学、老师的交流沟通就极为重要了。“我们书院的2500名学生中,有1100名住在学校的舍堂里,书院专门把雅礼堂辟出来,为的就是给那些走读的本港学生与内陆学生更多的交流空间,让内陆学生尽快融入香港的生活。”黄乃正说,书院还会定期举办周会或双周会,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参加,从中可以听到许多来自学生的声音。“做学生工作不是以惩罚为目的,还要多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希望能借此给他们更多的帮助。”黄乃正如是说。

  每到寒暑假,美国耶鲁大学设在新亚书院的香港办公室都格外热闹,雅礼协会香港办公室主任MarkL.Sheldom介绍说,每年假期他们都会组织为期两周的国际交流活动,让学生深入国外的学校、企业。这种国际交流活动作为非形式教育的一部分,既有书院层面的,也有大学层面的。学生事务处处长梁天明说,中大每年都有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计划,但这些计划“绝不是大学付费让学生去海外度假,而是真的要去工作!”,是学生拓展海外就业机会的一个很好的渠道。“不少接受交流生的企业都跟我们说,他们向交流生身上投入了资金,当然希望得到回报,能从交流生中选拔出优秀的员工就是最好的回报。”

  但在有些时候,这种宽容的管理氛围就显得不那么“纯粹”了。比如香港中文大学对本科生在读期间的社会工作,就有严格的规定,即必须参与两次或以上的社会福利机构公益工作。

  自主型学习激发自我提升潜能

  “香港的大学没有班级的概念,完全自由选课,学习事宜全靠自己打理,对独立、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难得的锻炼!”——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专业会计系一年级学生毛天时


  学习上有问题找班主任,生活上有困难找辅导员,这些在内陆大学生眼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对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来说简直是一种“奢望”。无论你是一个对学校里的一切“轻车熟路”的老生,还是“两眼一摸黑”的新生,都别指望着有人站在讲台上宣布某一消息,宣传某一活动,或者帮助你处理报名表格和费用的收取等琐事。学校里大小事项,悉由电子邮件发至每个学生的校园邮箱,校园邮箱也几乎成了学校发布事项的唯一渠道。

  “我们学院的院长曾经多次提醒我们要每天查看邮箱。有几次听说有同学一个星期只查两次邮箱,真的为他捏把汗,因为这样很容易超过各种活动及课程的截止日期,或者是名额被他人占满。”中大工学院学生经石说,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会有人在耳边时时叮嘱的,所以顶多吃一次亏,就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递交表格等事项,通常会在邮件中注明“截止日期,交至何处,总共需要交哪些材料”等等,剩下的完全靠自己打理。“有不明白的地方也不会有人主动解释,一定要自己多问,问清楚。并且通常都是自己去交表,所以面对的往往是陌生人,对自己的沟通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毛天时也告诉记者,她最近要参加商学院的暑期实习计划,需要开保证支票,因为是第一次办这样的手续,所以在商学院办公室和银行间跑了好几次,觉得自己都变得勤快了。

  面试,也是香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重要一环。在香港中文大学,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过面试的经历。竞选学生团体的干部或成员要面试,参加“学长计划”、假期实践计划、交换生计划、甚至任何一项社会活动,几乎都需要经过面试的筛选,无形中给了学生们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记者就在中大逸夫书院范围内的一条小路边看到了一个巨幅海报,上书:欢迎参加XX学院迎新委员会“内阁”选举面试。

  自主型的学习方式催生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里,每天清晨,就有早起的学生流连于校园的各个角落,每个深夜也有数不清的灯光在山间闪烁。以学士学位甲等荣誉毕业于中大商学院,现供职于国泰航空公司人事部的张舒,回想起自己在中大的日子,可以用“黑白颠倒”来形容,“在学校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钟才睡觉,第二天一觉醒来已经快中午了。”张舒告诉记者,自己晚上的学习效率比较高一些,所以那时候选修的都是中午以后的课程。“每个学生都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成长方式”,是中大学生引以为自豪的。无论你是喜欢晚睡还是早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发展的自由空间。

  自主发展的背后,是一套比较完备的学生资助体系。2005年从内陆考入香港中文大学的250名本科生中,有100人可以享受每年50万港元的奖学金,学费、生活费就此无忧。香港本地学生和没有考入奖学金基础班的内陆学生,还可以申请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大的各项奖学金,这些奖学金的平均额度也达到了4万港元左右。此外,内陆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内的“工读计划”,参与学校教授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从中获得每小时50港币的收入。学生事务处处长梁天明博士介绍说,香港特区政府每年举行一次关于大学资助体系改进的会议,香港的8所大学都有代表参与,中大的目标就是,努力争取将学生学习生活必需的电脑、手机、住宿等开支纳入学生资助体系中。

  自主发展也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明确而务实的人生定位。中大入学及学生资助处处长周陈文婉告诉记者,2002年至2005年,在中大就读的内陆学生中有41%在香港就业、13%在内陆就业,26%在中大研究院深造,20%去海外研究院深造。面对内陆高校毕业生群体中间普遍存在的考证热、考研热,杨纲凯副校长坦言,这种情况在香港并不普遍。“香港的本科生培养更注重学术性与基础性,很多中大毕业生给用人单位的印象是,上手可能不快,但后劲足,善于质疑。”杨纲凯介绍说,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切合实际的规划,另一方面也是与香港与内陆相关政策制度的差异分不开的,“比如说工科专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在校本科生只要修读了由香港工程师学会审定的工学院课程,拿到学士学位,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而不需要去参加专门的资格考试。”

  “什么是杂草?杂草就是庭园的主人不希望生长在自己园里的植物,这就是视角。……我们取名‘杂草’,是希望可以由某些论述之下被忽略的‘杂草’作起点,溯回事情的脉络,以此为线索寻找不同的视角。”这段话出现在香港中文大学第三十六届中大学生报出版委员会候选“内阁”的政纲的宣传页上,以一种卓尔不群的姿态宣告着自己的办报主张,这种卓尔不群正是根植在自主、宽松的自我成长氛围之中。

【采访手记】加减之间

  初到香港,对这个以国际贸易自由港著称的城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良好的规范与秩序,无论是地铁站里,还是闹市街区,随处可见排队候车或等待信号灯的人群。这种规范与秩序在大学校园,便以一种严谨又不失灵活的大学管理理念的形式呈现出来。

  在香港中文大学采访的5天时间里,目之所及的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似乎都在饶有兴趣地做着“加减法”:在管理方面“减”一点,服务方面“加”一点,校方留给学生的是更多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在自我创新方面“加”一点,在墨守陈规方面“减”一点,学生留给自己的是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务实的发展规划。一加一减之间,方寸天地,豁然开朗。

  在中大,服务的理念在教职员工中间业已深入人心,从服务的视角出发,工作的开展也变得更加细致而有实效,工作强度也加大了不少。从对学生的了解出发,提供高度适用的多元化服务,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对学生而言,校方管理色彩相对淡化的结果,是使他们成为了大学舞台上的主角。“不亲身组织活动,永远也不会知道计划要做得多么用心;不亲自去实施计划,永远也不知道会有多少突发问题需要解决。”一位学生社团的参与者对学生活动给予自己的一切心存感激,“无论是细致策划、冷静应变还是统筹管理,都为今后学习工作所需的团队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香港中文大学虽然只是香港8所大专院校之一,却不失为香港大学教育的一个缩影。拥有20000多在校生的香港中文大学,面对着学校规模扩大与学生多样化需求满足之间的矛盾。面对矛盾,校方将更多的发展自主权还给学生,因为学生才应该是自我成长的主宰者。而大学需要做的,就是在保证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提升教研质量,让学生的自我成长有所依傍。

  香港的大学教育理念无法复制也无需复制,因为它终究是产生于特定经济社会条件和制度环境下的一种模式。但它给了我们一个认识事物的新视角,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国际化的视角。

  推开窗,便会有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毕竟,春天已经来了。(柴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