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述大风和气温变化对垂钓的影响

 昵称4996606 2010-12-08

浅述大风和气温变化对垂钓的影响

(2009-11-21 22:43:48)
标签:

杂谈

分类: 野钓技巧

原创,《南京钓鱼》刊载。湖北钟祥/刘定龙

一、钓友放空为哪般?

816日和一位网友聊天,他谈到白天在北山水库“最佳钓位不上鱼的情况。他告诉我说:今天起大早抢最好的钓位拉饵钓了一天,结果风力太大,只钓了几尾。他还画了个简图,说他的钓位是一个凸向库心的尖角上,风向是左前方约45度。我想起他在出钓前向我询问钓鲌鱼的技巧及用饵,对他不上鱼的原因就有些明白了。

出钓前,他让我告诉他钓鲌鱼的饵料配方和钓法。当时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我告诉他:“你可以用任何一款单独的、可搓可拉的香或腥型的‘鲫鱼饵’钓鲌鱼,搓饵为主、钓深一点,小杂鱼多不用腥饵,杂鱼少可以用腥饵。”他说杂鱼多,想学拉饵,问我怎么开饵。当时考虑到他是初学,就说:“香饵稍加一点点拉丝粉就可以了。”

正是钓鲌鱼的时节,又是在最佳钓位,效果甚差的主在原因之一,是没有考虑到风浪和水流对鱼层的影响。当时风由左前方往右吹,上层的水也是往右边流,下层的水却是向左边移动。他当时浮钓的深度不够,而且是用拉饵,结果上层雾化的饵料向右飘,底层落下的饵料向左移,自己钓点下面饵料极少且散得很开。自然水域鱼的密度小,钓点没有足够的饵料把鱼聚住,效果可想而知。我还想到,因是初学,他的抛竿频率和节奏肯定不够,无法在钓点形成稳定的雾化带,情况想必更糟。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联想到自己在大水面垂钓的体会,感觉大风对大水面垂钓的影响,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二、大水面水流的产生原因和对垂钓的影响

海流复杂,是因为各处的风向、密度(温度和含盐量不同造成比重不同)不同。也有的海流是受局地潮汐的影响。

和海流类似,较大的淡水水体受风力和气温影响也会产生水流。另外,有进出水口的湖泊和水库,还受雨水、开关闸的影响。有的水库狭长,本身就有旧河道,会受到上游来水影响。

复杂的水流会对垂钓产生明显的影响:线组无法定位,整个线组和饵料都有可能随波逐流,因此抛竿手法和用饵都须掌握一个提前量,并保持较快的抛竿频率,钓上层时尤其需要慎重;加重底坠,水流会使水线倾斜,浮漂不能露出正常的目数,不能准确地反映鱼摄食的信号,垂钓时须注意坠的重量、调钓目数要和水流匹配——太小的坠、钓的太灵流动快,太大的坠、钓的太钝信号少;鱼喜爱在流动的水体里活动,但是更喜爱在相对静止的坑凹处停留,找钓点时须留意岸边地形向口中延伸的形态,尽量找坎下面较深的钓点。

三、看风向,知水流,明钓法

1、迎风怎样钓?

过去人们说下风口好钓鱼。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人们选择迎风钓位时特别在意风浪大小,风浪稍大便会弃之而去,找风小的钓位。和风细浪小迎风,抛竿容易、定点方便、水表的高含氧水层持续从面前钓点位置向来风方向的深层回流,钓位处水体含氧量偏高,这正是成为好钓位的重要条件。大的风口浪尖迎风钓,绝大多数情况下丰收的机率较差,钓鱼人避之唯恐不及。也有受条件限制“非钓不可”的,非这里只适合采用颗粒类不雾化的底层诱饵,搓不雾化的饵钓底,最多钓离底。

2、侧风怎么钓

侧风受风浪和水流的影响同样不小,最好也采用雾化少的饵钓底。大型湖泊、水库等深水水体,在侧风处找稍有避风、底层有旮旯的钓点,钓上底层大鱼的机率较高。如果如果非要钓上层鱼,较快地抛竿、保持抛竿频率、持续诱鱼是很重要的。通常,这种地方的钓位上还会发生一会儿风往左吹、水往右流,过一回儿又掉个个儿的情况。饵不雾化、钓底(钓深),是这种钓位的基本选择。在这样的地方钓浅浮,有可能会在一个时段有些收获,但是水流会把饵料冲得七零八落,无法形成固定的鱼窝。

四、晓气温,知水温,明水流

1、气温造成水体分层和水流

大自然中气温的波动很大。水的导热较慢、热容值较大,受气温变化造成的水温变化小而缓慢得多。通常,水体上层比底层温度变化大,岸边比中间的水温变化大。大家知道,水温在4℃时比重最高,高于和低于4℃的水比重都比较小。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体中,由于气温造成的比重不同,水体便产生了有规律的缓慢水流。大家还知道,上层水接触空气,能溶解一部分氧气,特别深的底层水氧气含量明显较低,水体上、下层的交换,对改善水底溶氧状态是有帮助的。换句话说,由于气温的变化造成的上下水层流动,对垂钓的影响同样是明显的。

2、自然界中的气温差和水温差

一天中多变的气温会带动水温作相应变化。大型水体水温变化较小型水体的小,夏天的水温变化较冬天的大。夏天,水表温度在一天中的变化只有3℃左右,6米深水处一天中的温度变化通常在1℃以内。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下午,最低温度出现在深夜至凌晨。夏天无风的白天,底层大比重低温水在底层,上层轻的高含氧水浮在上层,上下层水体缺少流动和交换。如果是高密度养殖水体,鱼的大量消耗可导致底层缺氧。而在粗放养殖的大型水体,水质通常较好,水体含氧量通常较高(可达7毫克以上),所以在正常的、10米左右的深水中,鱼仍然可能频繁活动。

3、为什么温差越大鱼越难钓?

水温变化滞后于气温,上下层水体的升温和降温速度明显差异,造成不同深度的水温有明显不同。

在春夏秋季,白天底层水温较低、上层水温较高,水下的凉水比重较大,比重较轻的热水浮在水面,无风时上下层水会较长时间的“相安无事”。不过,大型湖库中间的表层水温会略低于岸边的表层水温,湖库中心的表层水有有向岸边流动的趋势,岸边中上层的高温水有向湖库中间流动的趋势,如左图所示。这种流动的速度微乎其微,但是一定会对鱼情产生一定的影响:湖库中间的中上层常有大鱼跳跃,是不是这种现象的一个佐证呢?

温差较大的夜晚,岸边和水体表层的温度较低比重最大,中间的表层水温居中比重居中,中间的底层水温最高比重最轻,于是,在温差较大的夜晚,湖泊和水库的水体就会发生缓慢的流动:富氧的岸边表层水向深水底层运动,中间水底深处的缺氧水向岸边运动,中间表层的“中温水”向下移,在水体中间位置停止,如左图所示。这样一个大循环的结果,是岸边的水为中间底层的缺氧水替代。一天中的气温差值越大,这种流动就越明显,岸边水体中的含氧量就越少。

上述推理,是笔者分析大型水库和湖泊的水温变化后得出的,目前学术界对此现象没有论述。不过,“温差越大越难钓鱼”,这是众多有经验的钓友得出的结论,上述分析或许正是温差大鱼难钓的原因吧!

4、冬天的大水面水温变化

冬天,不同深度的水温经常在4℃上下徘徊,水体的比重可能发生相反的变化。不过,冬天的光照时间短、强度弱,大型水体各深度的水温比较均匀,冬天无风时因水温造成的水流现象几乎不可能存在。比如在冬日暖阳的白天,或者下雪前的高气温会引起岸边水温的微弱上升,它们并不会象夏秋时节那样向中间流动,因而吸引部分对温度变化很敏感的鱼儿。

浅述大风和气温变化对垂钓的影响浅述大风和气温变化对垂钓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