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温对血液保护的影响

 sxycy 2010-12-09
体温对血液保护的影响  
更新日期:2010-6-1    阅读:(131)
一、概述
体温是指体内温度或深部温度,人体各处的温度并不相同,脑和内脏的温度不管环境温度如何变化总是保持在37℃左右,此部分称作体核温度。一般体核温度上升0.5℃称为体温升高。超生理范围体温对机体各系统器官可产生一系列影响,例如低体温干扰机体凝血机制,增加术中、后失血量和输血需要量等,同样高温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不利于血液保护,但低温使患者重要脏器氧耗量减少,增加对手术的耐受性,可减少出血。加强围术期体温监测,有效地控制和稳定体温,可达到安全用血和血液保护的目的。
二、  体温调节
轻度低温的病人体温调节功能正不。体核温度在34℃以下时,对冷的人工谢产热反应将不复存在。体温为33~30℃时,肌肉僵直。体温为30~27℃时,产热量仅可维持基础代谢,寒战终止。体温降到25~20℃时则出现中枢性抑制。
三、  体温监测
1.  鼻咽、口腔温度  不适用于麻醉和昏迷的病人,正常值为36.4~37.2℃。
2.  直肠温度  正常的直肠温度范围为36.9~37.9℃。
3.  食管温度  正常的食管温度范围为36.6~37.6℃。
4.  鼓膜温度  鼓膜温度与放置理想的食管内体温相平行,但鼓膜温度要低0.2℃。
5.  血液温度  测定血液温度可用肺动脉漂浮导管,以此反映中心温度。但这一位点的温度受到机械通气量、心包降温、低温心脏停跳等的影响。
6.  膀胱温度   膀胱温度通常比直肠温度高0.2℃,比食管内高0.5℃,比皮肤温度高3.5℃。在身体外部冷却及再加热的过程中,尿道、膀胱的温度比直肠温度变化得更快。
7.  腋窝温度   腋窝是传统的测温部位,适用于门诊?
(二)  低温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红细胞变形性是指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改变自身形态的能力。红细胞变形能力对血流性质有重大影响,它是决定高切变率下血液黏度的关键因素。红细胞变形能力由三个因素决定,即红细胞的黏弹性、红细胞的几何图形和内液黏度。在上述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异常,均会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另有报道,低温下红细胞的内液黏度升主同及红细胞的能量利用阻碍,因而也可导致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
(三)  低温对血小板的影响
轻度低体温可使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和释放功能降低,抑制血小板凝血级联反应,降低血小板因子及凝血物质活性,激活纤溶系统,使血液黏带度下降,明显增加术中秩血量。在低温麻醉时,当体 温降至25℃以下时,患者常可发生中度可逆性血小板减少,但无出血症状,原因是由于血小板上纤维蛋白原受体暴露。在少数情况下, 当低温麻醉复温时,血小板持续减少并可引起出血。应用肝素者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比不用肝素者轻。
(四)  低温对血浆容量的影响
降温至26~23℃时,血浆容量可下降12%~35%。在低温时液体从血管中向组织间隙转移,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浆蛋白浓度增高,但总含量并无改变。冷刺激引起的周围血管收缩,水从血管内转移到第三间隙,是低温早期血浆容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低温可导致血将容量减少,血浆容量下降又可引起进行性HCT和血浆渗透压升高,HCT和血浆渗透压升高又引起全血黏度的增主,血浆容量减少还会引起红细胞脱水,并进一步影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五)  低温对全身小血管的影响
低温无论对活体还是被分离到体外的内皮血管都能引起明显的收缩,温度越低,血管紧张性越高。
(六)  低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低温(33℃)者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水平明显提高,提示低温可以增加增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其表达量与低温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低体温通过以下途径影响血液凝固过程:①血液凝固系统:血液的过程是由一系列温度依赖性的酶促反应形成的,这些反应的速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慢,使凝血时间延长。当体温由37℃降到34℃时,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可延长10%~15%。低温下降凝血试验显示,血凝的形成时间明显延长,相当于常温下凝血因子缺乏的病人。②血小板:术后轻度低体温,引起可逆性的血小板功能紊乱,抑制血小板在出血处形成血栓素A2,使术后出血时间延长。低温下血小板减少,肝脏中血小板滞留增加,血中血小板聚集力降低,血小板活性下降。体温降至18~26℃以下时,外周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血小板隐退到门静脉循环中,复温时80%再返回循环内。低温体外循环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下降,体外循环后也未完全恢复,而且有大面积内皮细胞受损或被激活。③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低温可以激活体内纤维蛋白溶解酶,从而进一步破坏凝血功能,但这方面的作用程度很小。
(七)  低温下高黏滞血症的防治措施
目前预防高黏滞血症的主要措施是血液稀释,低温下中等度血液稀释可对抗低温引起的全血黏度增高,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从而增加脑内氧的转运。当血压及血管半径不变时,降低血液黏度可增加血液流量,同时由于动静脉氧分压差加大,氧离曲线右移,使组织更易摄氧、释氧,有利于组织氧合,提高循环灌注的质量。一般认为,将HCT控制在30%左右是血液流变学疗法的最适压积,但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存在体液pH下降以及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损伤,HCT最好控制在20%~30%之间,并根据低温程度调节稀释度。总之,血液稀释可延缓低温引起的血液黏滞度增高,降低红细胞的脆性,改善微循环。但是,血液稀释不可无限度地实施,血液稀释本身要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
(八)  低温在各种手术中对血液保护的有利作用
六、  围术期体温保护措施
(一)  增加手术室环境温度
病人入室前手术室的温度应达到24~25℃,手术间及ICU室温在24℃以上可预防患者低体温,但过暖手术室易使细菌生长、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手术室的相对湿度也应保持在40%~50%,并要用被褥盖好病人以减少散热这,可使体热丢失减少30%,但自然复温缓慢,每小时大约升高0.1~0.3℃。
(二)   液体加温
输入大量液体时,液体的加温是必需的。在进行胸腹腔冲洗时用40~42℃的等渗溶液,将热量传导到肝、肾、肠系膜、肺和心脏,使机体中心温度先恢复起来。
(三)  温热交换器的应用
湿热交换器即人工鼻,使患者吸入的气体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可减少气道热量丢失,能提高湿度50%,但对防止体温下降效果不明显。
(四)  红外线辐射器的应用
比其他加温器械效果差,加热表面大小与身体大小之比较成人才,辐射加热器效果较好。
(五)  变温毯体表复温
人们通常在围术期为防止体温降低采用变温毯保温或升温(水温38~39℃),但变温毯对低体温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的有效性尚存在争议。因变温毯患者接触面积仅为总体表面积的15%,与变温毯接触的组织受重力压迫,局部血循环较差,不能将热量带到身体内部。对于成人,变温毯无明显的升温作用,但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对于10kg以下的婴幼儿确有明显升高体温的作用,体外循环血流复温结束后继续体表复温,可使体温上升2~3℃。所以,变温毯仍不失为一种较有效的保温措施。需注意的是,血流复温速度不宜过快,复温要均匀,变温毯水温保持38~39℃。
(六)  体外循环下血液复温
对于重度低温的病人,则宜采用体外循环技术进行复温,这是最有效的一种复温方法。体温过低时的最大威胁是心室纤颤或心搏停止,体外循环对心搏骤停的病人还可以提供循环支持。体外循环下血液复温,水温与血温的差不宜超过8~10℃,体温升至32℃以上时可停止复温。
七、  围术期体温升高
(一)  引起围术期体温升高的因素
围术期引起患者体温升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①环境因素:手术室温度及湿度过高,妨碍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温度高影响蒸发散热,夏季也可保持室温在25℃左右,相对湿度60%~70%,因室温高而导致体温升高已少见。②病人因素:病人术前有发热、感染、菌血症、脱不等,均使体温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手术中如发生甲状腺危象,体温可显著升高。③麻醉因素:阿托品抑制汗腺分泌,影响蒸发散热。全麻时诱导不平衡或麻醉浅,肌肉活动增加,产热增加,气管导管过细或未做空制呼吸,呼吸肌作功增加,气管导管过深,单肺通气,尤其是小儿CO2潴留,更使体温升高。另外,复温过度及麻醉引起恶性高热等。④手术操作因素:手术时如果消毒巾覆盖过多,会使皮肤辐射、传导、对流散热均难以进行,只能通过蒸发出汗散热。胸腹腔手术用热盐水灌洗或用盐水纱布热敷,均可使体温升高。高中输血输液可引起发热反应。脑外科手术在下视丘附近操作也可出现体温升高。骨髓腔放置骨水泥因化学反应引起体温升高。
(二)  围术期体温升高对血液保护的影响
围术期体温升高后新陈代射会相应加快,体温每升高1℃,代射会加快10%,而新陈代谢增高,体热产生也会相应增加,导致体温升高,两者互为恶性循环。体温逐渐升高,并可伴随出现呼吸急促、出汗、烦躁不安等症状。体温升高使氧耗量增高,产生呼吸性及代射性酸中毒,增加呼吸和心脏作功,同时由于蒸发出汗过多,会造成血容量减少和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下降可引起HCT和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造成全血黏度的增高,且会引起红细胞脱水,影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均不利于血液保护。体温升高后,血液流变学将出现明显改变,全血黏度在体温升高初期有所下降,由于体温升高导致血流加速,红细胞在血管内流动加快,红细胞之间很难聚集,因而表现出红细胞聚集性下降,变形能力增强,出现血液黏度降低。随着体温升高时间延长,机体应激代偿能力减退,出现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变形能力下降,表现为低、中、高切时血液黏度增高。如果体温恢复正常后,由于脱水及热蓄积作用,血液黏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亦呈升高趋势,体温升高初期1h、2h升高幅度小,体温升高3h后达到最高,体温升高停止后3h仅略有下降。体温升高时HCT增加,表现机体有明显脱水,纤维蛋白原升高主要亦与血液浓缩有关。体温升高对机体的这种影响若持续下去,则可能导致微循环负荷加重,红细胞在微血管中流动不畅,当聚集的红细胞流经细小毛细血管时,容易造成堵塞,从而影响微循环对组织的灌流,最终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代谢紊乱。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及对体温升高因素的控制,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管平滑肌异常增殖及血管重构,降低纤维蛋白原,抗血小板聚集,降低HCT,增强红细胞变形功能,从而达到血液保护的目的。
(三)  围术期降温措施
如有体温升高,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具体如下:①正确连续测温可做到早期发现体温升高,是预防术中体温升高的先决条件。②术前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麻醉及手术方式,正确选用抗胆碱能药物,术前已有发热的病人,应针对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后再麻醉。③手术室温度应抑制在24~25℃,需注意采取保温和复温的措施不应过度。④麻醉诱导及维持力求平稳,麻醉不过浅。维持正常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避免由于气管导管、呼吸机条件等原因引起的缺氧,尤其应注意避免CO2积聚。⑤术中胸、腹腔各种冲洗液、输血补液及吸人气体的加温应适度。⑥对脱水、输血补液反应等引起的体温升高作相应的处理。⑦一旦发生体温升高应同时应用药物及体表降温,用冰水湿敷前额及大血管处或头下置冰袋,亦可用乙醇擦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