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宿迁调研:关于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调研报告

 史事笑评 2010-12-09
宿迁调研:关于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0-11-25 作者: 来源:
【字体:

                                                                  

                    第12期
                

                 (总第408期)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宿迁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2010年11月24日
 
      

      关于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政府研究室
                     (2010年11月)

   高效农业是基础产业、富民产业,也是宿迁最有可能在全省率先崛起、走在前列的产业。发展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升级,必须大力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形成研发优势,增强推广实效,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与效益品质,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近日,我室对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建市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农业大市这一基本市情出发,适应于新形势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跨越的需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工作,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克服财政经费紧张、技术力量匮乏、基础条件薄弱等诸多困难,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科技整体水平,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
   1、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保障更加有力。政策保障方面。在以往出台 “八大创建”、高效农业推进以及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今年,市委、市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见》、《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资金保障方面。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和科技三项经费持续增长,2009年,市财政拨付高效农业发展专项资金2300万元,各县、区预算共计达到8.76亿元;市级科技三项经费保持了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近三年共组织实施市级农业科技项目60多项,财政拨款近300万元,企业自筹2900万元。加大惠农资金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领域。进一步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工作衔接,努力争取更多扶持,近三年获批省以上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97项,争取无偿资金6370万元。人才保障方面。一是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7〕40号)精神,我市于2008年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目前已形成 “两站一中心“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基层农技服务力量得到有效整合,人员队伍在数量、层次、水平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目前,全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共有农技员2013名,学历结构为本科及以上为317人,占15.7%;大专学历870人,占43.2%。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至目前,全市已引进农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143人,2007年-2009年共有农业类高层次人才13人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并对以上人才支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三是做好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围绕乡镇急需的专业科技人员,调整优化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结构、人员结构,按每人挂一村或多人挂一村的思路,实现了254个经济薄弱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并受到国家科技部的表彰。
   2、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平台不断拓宽。研发创新平台方面。一是进一步充实了江苏省农科院宿迁农科所(宿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力量。农科所作为以应用技术研究为重点的区域性、公益服务型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现已拥有包括2名正高级职称、8名副高级职称、13名硕士研究生在内的30人的科技人才队伍,设立了与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相配套的农作物、设施园艺、特种水产、农区林木4个科研室和棉花、水稻、麦豆、蔬菜、食用菌、水产、林果、花卉8个课题组,成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和骨干。二是组织开展联合攻关。依托市内科研院所、农技推广体系人才及外市专家,整合资源,成立科技攻关小组,进行农业生产中关键品种、技术的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目前,已成立了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园艺、林果等5个小组,对20多项关键技术进行技术攻关。三是建设了一批农业科技中心。目前我市已建设“江苏省泗洪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江苏沭阳木材及其制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省级区域特色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江苏省观赏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0个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推广服务平台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农业园区、基地的示范作用。已建成沭阳苗木花卉、泗阳意杨、宿城设施园艺3个省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了总面积58万亩,核心区面积13万亩的5个省级和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启动建设11万亩,已建和在建的千万元以上项目达68个,完成投资13.6亿元。积极开展农业招商,以瑞克斯旺等项目为主导,加大了优质种苗推广力度。二是大力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和“科技入户”工程。按照省里的部署,集中全市的科技资源,联合外埠科研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挂县强农富民战略,根据宿迁农科院、农业部门专家的技术专长,在每个村安排2名科技对接人员进行一对一指导,还从每村选出20名科技示范户进行科技普及。“科技入户”工作上,全市500余名技术指导员每年入户100天以上,与农民零距离沟通,今年以来,全市围绕瓜菜、家禽、生猪、食用菌、蚕桑等5个产业,培育科技示范户9800户,辐射带动近21万户农民。三是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拓宽服务渠道。通过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科技服务平台和科普宣传窗口,积极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信息、销售一条龙服务。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累计达到5124个,入社农户达到28.3万户,共建立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88家;市级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优质稻米、粮食、花木、种子、食用菌、渔业、饲料、兽药、木材、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和农机驾驶员等覆盖各类产业的行业协会。整合市、县、乡三级农技资源,组建宿迁市“宿农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全面推行“农技农资双连锁”,通过农资产品销售渠道直接把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加速农业优新品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资产品利用效果。经过近6年的发展,“宿农连锁”已在全市104个乡镇布设乡村级服务网点300个,吸纳县乡农技人员200多人,每年为农民提供优质种子、农药等农资200万公斤以上,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2万人次以上。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被国家商务部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积极开辟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新途径,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农技信息和产品需求覆盖面,拓展农技推广和农产品营销渠道。目前,全市已建设市、县(区)农业信息网、农产品交易网等各类农业网站30多个,全市农民上网达5000多户,农技和产品供求信息传递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教育培训平台方面。以实施科技项目为依托,促进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素质提升,乡镇农技服务人员每年平均接受技术培训1-2次,县区技术人员每年都直接或间接参与进行1-2个试验示范课题研究。按照“培育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的思路,以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农广校、农干校为阵地,以“农民培训工程”、 “致福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按照培育新型农民的要求,采取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菜单式培训等形式,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水平,增强农民创业技能。今年以来,全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6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6000人、“致福工程”培训600人;围绕瓜菜、家禽、生猪、食用菌、蚕桑等5个产业,培育科技示范户9800户,辐射带动近21万农户。为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实用型人才,增添我市农业发展潜力与后劲,启动建设了江苏农民培训学院。学院规划占地面积382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约2.1亿元,在校学生可达5000人,以学历教育(中专和大专兼顾)和中短期培训相结合。目前,占地242亩、建筑面积36200平方米、投资7088万元的一期工程已具规模,预计明年即可开展招生培训工作。
   3、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成果初步显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围绕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把良种培育和高效优质生产技术研究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整合人才、资金、物质资源,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引进、消化、利用。2006年以来,全市围绕十大产业累计引进、开发新品种370个,新技术62项,增加效益达73亿元以上;市农科院泗杂棉3号、泗杂棉6号、泗稻12号、泗豆520和迁麦1号,分别顺利通过国家和省审定,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筛选出适应宿迁地区种植的食用菌类新优品种5个,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可随时为其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今年1-9月份,共计推广农业新品种86个,推广新技术29项,其中:种植业推广新品种35个、新技术13项,园艺业推广新品种45个、新技术11项,畜牧业推广新品种3个、新技术3项,水产业推广新品种3个、新技术2项。目前,全市高效农业、高效渔业面积分别累计达到258万亩和67.9万亩,分别占耕地和水产养殖总面积的39.3%和49.3%,其中设施农业达到69.7万亩;设施园艺、规模畜牧业和特色水产产业集聚群逐步形成,宿豫肉鸡在全省县域优势特色百强产业中位居第3位,沭阳花卉苗木居全省县域优势特色百强产业第5位,全市河蟹产量连续5年超过4万吨,连续3年出口超过400吨,位居全省首位;粮食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水稻优质化率和小麦优质专用化率分别达到90%和85%,三元杂交猪、优质禽比重分别达75%和70%以上;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00个、绿色食品147个、有机农产品39个,“三品”产地496.28万亩,占种植业面积75.5%;创建农产品注册商标592件,其中省著名商标18件,创建省名牌农产品19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48个,其中省级 21个、国家级2个;先后共有11家企业被确认为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我市“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工作受到了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表彰,省政府还专门在沭阳县召开现场会,在全省推广宿迁经验。
   二、主要不足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和其他方面的主客观原因,我市在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够”:
   一是队伍构成还不够合理。从我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上看,市本级农业科研机构和综合性技术推广机构普遍人员偏少,而且非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较高,农业科研、推广、集成和指导服务能力尚很薄弱;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园艺、特种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人才缺口较大;高中级职称人员和专业院校毕业生不多,高层次、领军型的农业创新人才更为匮乏,目前全市除市农科院外,很少有人从事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造成创新成果偏少、水平不高。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更有不少是农民出身的“土专家”(学历为中专及以下的基层农技员占总人数的41%),普遍存在政策水平较低、业务技能较差、接受新信息敏感度较弱等问题。
   二是项目推广还不够到位。现有“三新”项目从实验室到示范基地,再到广大农户的推广环节中存在断层。一些地方和部门单纯为了示范而示范,仅仅满足于示范园和基地的建设,对项目能否、怎样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问题则有意或无意地很少考虑,甚至加以回避,更不能扑下身子、耐住性子做好群众的思想转化、技术培训工作,而且,从正在着力推广的技术项目来看,多是局限于产前的种质改良,产中的管理和产后的储运、营销等方面则很少涉及,致使农民对推广项目的选择引进感到茫然和困惑,对推广项目的实际应用存在畏惧心理,对推广项目的市场前景也并不看好。
   三是保障措施还不够有力。突出表现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投入不足。尽管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基本实现了年年有所增加,但由于基数低,科技创新与推广经费总量横向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农业科技项目资金投入范围广,单个项目投资额度相对较少,且有相当部分都是用于硬件设施建设和对农户的直接补助,直接用于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资金并不多。一些基层技术推广机构为“生计所迫”,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资经营活动,影响了公益性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技推广的公信力。
   三、几点建议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要求明显提高,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明显增强,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打造农业产业优势、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依托和根本出路,牢牢把握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两大基本任务,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科研与科技推广机构两大基础平台,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两大关键支撑,切实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水平。
   1、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要真正把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与实际应用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坚持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实效。研发课题的具体选择上,要注意有所侧重。根据长远需要和现有条件,可以适当上马个别前瞻性特别强、科技含量特别高、社会影响特别大的农业技术研究项目,但更要加强对上级政策的准确把握和市场行情的深入研究,将主要精力和资金集中在发展农民认为观念容易接受(不生僻)、成本容易承担(不昂贵)、技术容易掌握(不难学)、风险容易规避(不滞销)的项目,有的放矢地开展技术攻关。要适应农业生产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效益、由解决温饱向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形势,着眼于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需要,突破“纯高产”的观念,大力开发市场知名度高的名牌产品、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品、营养性能好的优质产品、安全性能好的绿色产品,着重在“提质”而非单纯“增产”中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成果转化的具体操作上,要着力提高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的实际效益。农业技术应该是实用性较强的技术,示范的目的就是推广,农民也往往更看重推广项目的现实产出,而不是它的长远意义。对于我市这一欠发达地区来说,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项目,更应该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加强推广方和被推广方的利益联结、共享,讲求项目对于双方的经济效益,让农民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从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中获得实惠。以保护农民应用农业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不断增强推广方的推广实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和推广法与被推广方的“双赢”。同时,将改良产品种质与规范生产管理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品牌农业和无公害绿色农业,着重在“提质”而非“增产”中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加强对广大农民的现代知识培训和实用技术服务,通过送政策、送信息、送科技,使他们尽快转变保守观念、增加科学意识、适应市场规则、掌握新型技术;以有条件的产品基地为依托,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体系,扩大产品的生产能力及知名度和美名度;建立农产品、水产品质量检测测试中心,形成无公害食品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无公害技术推广体系,引进生物技术和低毒低残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为高效、安全的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进一步完善体制和机制。资金支持上,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坚持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优先支持的位置,作为财政支出和预算保障的重点,继续不折不扣地执行“两个高于”的有关政策,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增加并用足用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经费,市、县(区)每年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要保证5%的增长率,并且确保30%以上用于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使我市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加强项目包装和申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注重以效益定项目,以项目定投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利用有限的财政投入谋求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要加强对市农科院等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水稻、花木等新品种的研发步伐。根据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订和落实各种优惠政策,积极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先提供融资、担保和保险等服务,降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服务的成本,引导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和外来资金增加投入,优化投入结构,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项目融资体系,多渠道、多形式地从根本上逐渐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队伍建设上,以“为我所用”为原则,坚持强化内培、内管与灵活外联、外引相结合。对于政府主办的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机构,要抓紧落实农业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规划(2009-2011年)》、《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等配套文件,完善管理体制,条块相结合,强化县(区)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指导职责,切实解决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服务缺位和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机构改革,实行聘任制,大幅降低非专业人员比例,原本人事关系在编,但知识结构、业务水平都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员,应该予以待岗培训或者解聘,在有限的编制中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留足位置;明确公益性职能任务,将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承担的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推广和质量安全检测、监测等方面的公益性职能,细化成工作任务;强化人员培训,根据不同需求,对基层农技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配套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农技咨询热线和“农兴通”等服务平台,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化,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率;积极推行由农民、县(区)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三方面共同参与的绩效考评机制,将农民群众对农技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加大奖惩力度。在发挥好市、县(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导作用的同时,逐步构建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教育科研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多元化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针对我市没有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不多、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的现状,健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主动引进、吸纳、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通过聘请专家、技术承包、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引进技术和智力,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尤其要加快推进分别由中国林科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牵头、我市相关骨干企业加盟的泗阳杨木加工利用技术研究院和设施园艺研究院建设,强力推动骨干农业企业三年内全部建立研发机构,积极发展知识产权交易、技术评估咨询、科技成果推广等中介服务机构。对于市外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在项目、经费等科技资源的配置,以及成果的评价、个人业绩的考核、生活待遇的提高等方面,量身定做更加宽松的引进政策,尽最大可能给予更多的支持。
   3、进一步加强上下联动和部门协作。强化组织领导,各有关方面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大思路上形成共识,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关键环节上凝聚力量,共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市、县、乡要上下联动,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工作本身出发,互相沟通信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盲目建设,造成原本已经相当紧张的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无谓浪费。上级技术推广机构既要加强对下级的业务指导,也要注意不随便下命令、定调子、作结论;下级也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有选择地重点攻关一个或几个科技推广项目,防止一哄而上,然后又一哄而下,同时,还应发挥好较贴近基层、较贴近生产一线的优势,及时向上反馈农民和农业生产对农业技术的实际需求。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与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其他涉农单位以及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之间要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做好相关工作,避免各自为战、各行其是,努力形成更为有力、更为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行政管理模式和行政运行方式,使我市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既有基础进一步巩固,既有优势进一步扩大,即有潜力进一步发挥。
 
 报:市有关领导
 发:市直有关部门
 责任编辑:孟 智   周 犇         电话:84368061
 宿内简字第010号                 共印35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