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宿迁调研:宿淮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比分析(第8期)

 史事笑评 2010-12-09
宿迁调研:宿淮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比分析(第8期)

发布时间:2009-8-5 作者: 来源:
【字体:

 

 

 

 

8

(总第386期)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宿迁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200983

 

 

宿淮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比分析

宿迁市统计局

1996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组建地级宿迁市。建市初期,宿迁土地面积、人口等指标与淮安相近,但总体实力、经济结构和城市功能与淮安存在较大差距。经过13年的发展,宿迁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与淮安的差距逐步缩小。本文对建市13年来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舞士气,推动宿迁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一、建市初宿淮两市的主要差距

宿迁是在四个省级贫困县(市)基础上组建的地级市,面临着零起点、零基础、零财政三零困境,基础设施、经济发展、财政金融、人民生活、城市面貌、社会事业等百业待兴。

(一)无中心城市。城市仅为原县级宿迁市的13.3平方公里的小城区,市区人口不足15万人,一条1公里长的幸福路就是主要商业中心。市区没有地下管网,市内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没有铁路,没有一家三级医院,没有一所高校,没有像样的规模企业,财政入不敷出,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几乎为零。

(二)三驾马车体量较小。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进出口均存在载体少、发展慢的问题,总量不足淮安市的50%三驾马车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足。1996年,全市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8亿元,为淮安市的45.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3亿元,为淮安市的65.9%;实现进出口总额1900万美元,为淮安市的14.5%。其中出口总额1781万美元,为淮安市的14.2%;实际利用外资868万美元,为淮安市的21.7%

(三)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1996年,实现GDP 124.88亿元,为淮安市的72.1%;人均GDP 2608元,比淮安市低946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7.830.821.4,农业经济总量占全市半壁江山。与淮安市的产业结构比,一产占比高7.9个百分点,二产占比低2.9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低5.0个百分点。

(四)工业基础薄弱。199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0.48亿元,为淮安市的61.1%;实现利税7.78亿元,为淮安市的58.2%。运河沿线的10余家工业企业是我市主要的骨干企业,当时规模最大的洋河酒厂产值仅为4.64亿元,实现利税1.91亿元,而淮安市的淮阴卷烟厂产值8.46亿元,利税5.82亿元,淮钢、清江石化、韩泰轮胎等亿元企业较多,生产经营状况较好。

(五)人均收入低。199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6元,比淮安市低1784元,为淮安市的62.3%;农民人均纯收入1993元,比淮安市低283元,为淮安市的87.6%;居民人均储蓄820元,比淮安市低606元,为淮安市的57.5%

(六)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一是人才缺乏。1997年,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41万人,比淮安市少4.55万人,为淮安市的49.2%二是教育资源匮乏。1996年,没有一家高等教育机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仅2400人;而淮阴师专淮阴工专淮阴教育学院等淮安高校在校生5344人,淮安粮校电校财校化校艺校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生22.23万人。三是医疗卫生条件差。1996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67个,比淮安少29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2个,比淮安市少63个;医院卫生院有床位5683张,比淮安市少2177张。卫生技术人员8526人,比淮安市少4167人;其中医生3579人,比淮安市少1648人。

二、今日宿淮两市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建市13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实施工业强市、城市带动、外向突破、科教先行、创业富民五大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多项指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逐步缩小了与淮安的差距。

(一)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5.06亿元,是1996年的5.2倍,年递增12.9%。产业结构经历了多次质的飞跃,2002年二产增加值首次超一产,2003年工业增加值首次超农业,2004年三产增加值首次超一产,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超农业。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0.446.633.0,与淮安市相比:一产高4.9个百分点,二、三产分别低2.92.0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进程顺利推进。工业突破大项目突破战略为核心,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实现迅猛发展。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工业经济步入加速发展阶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39.8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49.72亿元,增长了2.8倍,增速一直高于淮安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579家增加到1347家,增加了768家,比淮安市多增446家。

(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截至2008年底,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9.46亿元。其中2008年实现605亿元,1996年的31.1倍,年递增33.1%,比淮安市增速高5.2个百分点。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87.07亿元,年递增61.8%,比淮安市增速高16.2个百分点。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75.31亿元,是1996年的56.6倍,年递增40.0%,比淮安市增速高16.7个百分点。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4.23亿元,是1996年的26.4倍,相当于淮安市的89.8%,比建市之初占比提高了56.1个百分点。

(四)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显著增长。2008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76亿美元,是1996年的25.0倍,年递增30.8%,比淮安市增速高6.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4.31亿美元,是1996年的24.2倍,年递增30.4%,比淮安市增速高9.7个百分点。有自营进出口实绩的企业200余家,与淮安市的差距逐步缩小。

(五)人才集聚成效显著,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一是人才集聚成效显著。2008年,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12万人,年递增6.1%,比淮安市增速高2.8个百分点。二是教育层次不断提高。在成功创办宿迁学院的同时,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建设积极推进。2008年,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18395人,比2002年多10031人,年递增14.0%。普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生9.18万人,是淮安市的2.4倍,年递增35.5%(淮安市年递减13.6%)。三是医卫条件持续改善。2008年,全市卫生机构859家,是淮安的1.4倍,年递增7.3%,比淮安增速高8.1个百分点。卫生技术人员11760人,相当于淮安的81.2%,年递增2.7%,比淮安市增速高1.6个百分点。其中医生4824人,相当于淮安的83.1%,年递增2.5%,比淮安市增速高1.6个百分点。医院卫生院床位11972张,年递增6.4%,比淮安市增速高3.3个百分点。

(六)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日常生活持续改善。2008年实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59元,年递增11.6%,比淮安增速高3.2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305元,年递增9.7%,比淮安增速高2.8个百分点。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406元,年递增8.7%,比淮安增速高0.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消费支出3571元,年递增8.3%,比淮安增速高2.0个百分点。

三、当前宿迁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当前宏观经济出现波动、区域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时期,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的形势仍较严峻。

一是中心城市仍然不大,辐射带动功能较弱。2008年,中心城市面积2108平方公里,比淮安市少106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58万人,比淮安市少120万人;经济总量244.80亿元,占全市的37.4%,比淮安市低23.2个百分点;城市化率34.1%,比淮安市低12.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递增13.2%,比淮安市低1.1个百分点;拥有星级饭店30家,比淮安市少16家。淮安中心城市不仅辐射至该市各县,同时对我市部分地区也有较强的辐射力。而我市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明显不足,甚至还依赖于所辖县的拉动。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差距明显,瓶劲制约依然存在。虽同处苏北腹地,但淮安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更胜一筹,不仅有京杭大运河的水运优势,而且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铁路周转能力强于我市,新建的飞机场也已破土动工,淮安市即将发展成为苏北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我市的交通条件主要在铁路及航空方面明显落后,且出海通道尚未打通,制约了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三是工业经济结构仍不够合理,新型工业化步伐相对缓慢。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层次低、高耗能低附加值的纺织服装、木材加工、有色金属加工等企业仍占较大比重。而淮安市以淮钢、卷烟、橡胶、石化、电化等老牌重化工业为支柱,近年成功引进富士康等巨大型高端企业,形成了新老工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推动淮安市工业经济提档升级。13年来,我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比淮安市低0.5个百分点,工业利税年均增速比淮安市低4.8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底,我市拥有大中型工业企业38家,比淮安市少5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产值4319万元,比淮安市低6925万元;户均利税总额381万元,比淮安市低825万元。

四、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和清晰的思路,并奋力付诸实践,使我市在历史机遇中力拔头筹,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发展。

(一)实施东向南下战略,主动融入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近期下发了长三角经济圈振兴规划,江苏沿海开发也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市攀龙附凤接受辐射带动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重新定位我市发展战略,壮大优势产业,提升策应水平,主动融入东部经济圈,努力将我市打造成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产业配套区。

(二)继续保持清晰发展思路,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突破不动摇,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一要主动策应发达地区的先进产能转移。我市南北共建开发区取得了较好成效,为承接发达地区先进产能转移提供了重要平台。要继续做好对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将招商范围由苏南、浙江等地向广东、台湾、国外等地拓展。二要着力促进工业经济优化升级。抓好大项目突破,力争引进类似富士康的大体量、高科技、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采取资金、技术等多种合作方式,千方百计壮大现有工业企业;结合增值税转型,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与更新,对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以奖代补,摒弃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要积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搭好创业信息平台,积极提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转化成本低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信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的城乡剩余劳动力加入全民创业、大办工业的热潮。

(三)继续加快发展服务业,全力打造功能完备的中心城市。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市服务业占比小,发展不快,城市化水平不高,发展空间较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放宽城市人口落户限制,提升城市化水平;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着力抓好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差别竞争的空间;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放宽服务业税收政策,使城市服务业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以聚集城市的商气、人气,改变目前我市有城无市、大城小市的状况;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更为灵活的扶持政策,以提升城市的规格档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助推我市新一轮经济跨越发展。尽快突破对外交通瓶颈,抓住主动,实现经济腾飞。一要加强与徐州市对接。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提升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带动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促进苏北全面振兴,这对我市来说是一大利好。我们要主动对接徐州,打通与徐州的快速通道,接受徐州市的经济辐射。二要打通出海通道。《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升级为国家级战略以后,我们要尽快加强与连云港的对接,修建宿连高速,开挖宿连运河,缩短与连云港的时空距离,主动接受国家发展战略的辐射,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三要开通开发区水路运输渠道。开发区是全市经济的火车头,要利用现有水系沟通运河,打通开发区水路运输渠道。

 

 

 

调研执笔:蔡  

 

 

  

 

 

 

 

 

 

 

 

 

 

 

 

 

 

 

 

 

报:市有关领导

发:市直有关部门

责任编辑:葛志舫               电话:84368061

宿内简字第010                             共印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